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海藻酸钠微球和明胶海绵颗粒在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应用对比

    作者:王忠;郑百战

    目的 对比海藻酸钠微球与明胶海绵颗粒在肝动脉化疗栓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于我院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的中晚期肝癌患者85例,按照入院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2),分别接受明胶海绵颗粒与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比较两组患者栓塞效能、近期生存率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碘化油沉积率为(80.21±16.43)%,明显高于对照组[(54.27±17.43)%](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瘤体大小变化、血清AFP变化值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半年生存率为90.5%,明显高于对照组(69.8%)(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海藻酸钠微球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效能更好,可有效减小瘤体体积,降低血清AFP水平,提高术后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海藻酸钠微球栓塞脾动脉治疗脾功能亢进

    作者:周增超;刘会生

    目的:探讨采用海藻酸钠微球栓塞脾动脉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超选择脾动脉栓塞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一次栓塞控制在50%~60%.结果:15例患者脾功能亢进得到明显改善.3~6个月随访血常规均在正常范围.结论:海藻酸钠微球栓塞脾动脉治疗脾功能亢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海藻酸钠微球经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肌瘤切除术治疗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对比研究

    作者:毛炎红

    目的:探究海藻酸钠微球经子宫动脉栓塞术与子宫肌瘤切除术对多发性子宫肌瘤治疗效果及术后复发情况,为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术式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14年1月至2015年6月接受治疗的98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患者46例选择行海藻酸钠微球经子宫动脉栓塞术,对照组患者52例选择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情况、住院时间和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水平比较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费用及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对两组患者术后随访一年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子宫肌瘤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82% vs.18.75%;Log-rankχ2=4.660,P =0.031)。结论两种术式对于多发性子宫肌瘤治疗效果相当,而海藻酸钠微球经子宫动脉栓塞术相比子宫肌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住院时间短、手术费用较少、不良反应率低、术后不易复发等优点。

  • 应用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肝癌

    作者:杨建东;孔曼;黄希芬;裴文仲

    目的 探讨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采用TACE治疗13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结果 TACE后,38例肿瘤完全消失,65例肿瘤缩小>50%,25例肿瘤缩小25%~50%,8例肿瘤无明显变化.TACE后腹痛发生率47.79%(65/136),其中80.00%为轻、中度,术后发热为41.18%(56/136).术后肝功能损害轻微,无严重并发症.结论 应用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使用方便,能够克服碘油流失,增强栓塞血管的效应,提高治疗效果.

  • 明胶海绵颗粒与海藻酸钠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对比研究

    作者:黄秋峰;李忱瑞;许飞;孙伟;史仲华;郭彦君

    目的 比较明胶海绵颗粒与海藻酸钠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不可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接受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的7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所用栓塞剂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砣=39)采用海藻酸钠微球+碘化油,对照组(n=36)采用明胶海绵颗粒+碘化油.比较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肝功能变化值及1、2、3年累积生存率.结果 两组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变化值对照组高于实验组,但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治疗前后变化值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1、2、3年累积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海藻酸钠微球经动脉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安全、有效,有望作为明胶海绵颗粒的替代品在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 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治疗肝细胞癌术后合并肝脓肿9例

    作者:李保国;王海涛;张炜浩;郭志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治疗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术后合并肝脓肿的临床特点、可能机制与其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2013-01我院收治的以海藻酸钠微球(kelp microgelation,KMG)栓塞治疗后合并肝脓肿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83例患者应用KMG栓塞治疗,每例1-4次,总计1749例次,其中9例块状型HCC术后发生了肝脓肿.典型临床表现为术后9-23 d内出现的不同程度的肝区疼痛症状,同时伴或不伴驰张高热和寒战症状;实验室检查可见白细胞显著升高,影像检查可见肝内脓肿形成表现.分析其可能机制:HCC与肝内胆管供血动脉分支之间血管解剖因素、KMG的理化特性、瘤体血供丰富程度、肿瘤负荷和栓塞剂量、栓塞技术、局部微环境与肠道菌群等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依据影像检查结果,及时实施充分引流并联合敏感抗生素系统、足量、足疗程抗炎综合治疗后,在2 wk-2 mo内痊愈.结论:应用KMG经肝动脉栓塞治疗HCC时,在富血供、块状型病例中,使用剂量过大或栓塞过多正常组织时有可能导致肝脓肿发生,值得引起临床关注.

  • 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细胞癌40例

    作者:李保国;温浩;郭志

    目的:评价海藻酸钠微球栓塞(kelp micro gelation,KMG)治疗术后复发性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06/2007-12以海藻酸钠微球超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的40例根治性肝切除术后复发的HCC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栓塞治疗后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与1 mo后肿瘤坏死率,1、2年的总生存率及影响其生存的相关因素.结果:男32例,女8例,平均年龄42岁,总共76个肿瘤结节(直径2.14 cm,平均4.2 cm),从初次栓塞治疗到治疗后2年共计实施了196例次栓塞,每例栓塞治疗2-7次,每次栓塞剂量在0.1-1.2 g.常见的不良反应分别是肝区疼痛(39.8%)、发热(35.2%)和恶心呕吐(34.2%),无严重并发症和治疗相关的死亡发生.初次栓塞后1 mo,复查增强CT或MRI并测量肿瘤坏死率,按照修正的RECIST标准评价:完全坏死13%(10/76),部分坏死47%(36/76),无变化32%(24/76),进展8%(6/76).1年、2年生存率分别是85%、47.5%.结论: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治疗术后复发性HCC安全、有效,可作为复发性HCC栓塞治疗时的新选择.

  • 海藻酸钠微球堵塞法建立小型猪脑卒中模型的可行性研究

    作者:袁卫民;崔永春;杨伯清;陆敏杰;李悦;李秋菊;吴爱丽;唐跃

    目的:探索一种操作简单、经济实用的建立小型猪缺血性脑卒中模型的新方法。
      方法:中国实验小型猪5只,体重(20±2) kg,雄性。术前禁食12~16 h,常规麻醉(氯胺酮35 mg/kg,地西泮1.5 mg/kg),行气管插管并接呼吸机,呼吸频率在16~l8次/分钟之间,潮气量每次10~12 ml/kg。在C型臂血管造影机监测下,经股动脉-主动脉弓-颈总动脉-咽升动脉向猪脑特征性微血管网(RMB)结构注入新型栓塞材料海藻酸钠微球(SAM)(直径100~300μm),建立缺血性脑卒中模型。术后1周进行了脑组织核磁共振T2加权成像以及脑血管弥漫加强成像检查。摄取小型猪脑组织冠状切面位图,并三维重建其脑组织和血管,观察梗死区和危险区。

  • 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现状

    作者:孙伟;周纯武;李忱瑞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临床应用广泛,栓塞材料的不同与治疗效果密切相关[1].为适应不同部位、不同性质病变的需要,新型栓塞材料的研发和应用一直处于的探索中.

  • 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在TACE中的应用

    作者:宋玉芳;赵京芳;宋玉平

    目的:探讨海藻酸钠微球(sodium alginate microball,KMG)联合碘化油(lipiodo,LP)在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01-01-2010-12-30山东省立医院PHC患者48例(观察组)应用KMG和LP作为栓塞剂行TACE治疗,另外选取同期行常规TACE治疗的PHC患者50例(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毒副作用.结果:术后4周,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受损程度均比对照组轻,其中ALT为(47.15±4.64)U/L,低于对照组的(54.67±5.35) U/L,t=7.421,P=0.000 0;AST为(52.32±5.63) U/L,低于对照组的(64.21±3.44) U/L,t=12.554,P=0.000 0;ALB为(30.40±3.42) g/L,高于对照组的(27.99±4.53) g/L,t=2.963,P=0.003 8.观察组AFP下降幅度为726.85±500.59,高于对照组的411.12±291.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33,P=0.000 2;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有效率(CR+PR)为54.2%(26/48),对照组为46.0%(2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82,P=0.005.两组患者治疗后3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1.7%和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术后6和15个月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毒副作用发生率分别为52.1%和5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KMG是一种使用方便、安全有效的栓塞剂,KMG+ LP在TACE中疗效肯定,值得进一步扩大样本行大组临床研究.

  • 海藻酸钠微球联合碘化油平阳霉素乳剂在肝海绵状血管瘤栓塞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于淼;邓梨平;张金山

    目的 进一步减轻肝海绵状血管瘤(cavernous hemangioma of liver,CHL)血管介入栓塞治疗的不良反应,寻找效果更好的栓塞剂.方法 将60例CHL患者随机平均分为3组,每组20例.(1)SAM+PLE组:海藻酸钠微球(sodium alginate microsphere,SAM) +碘化油平阳霉素乳剂(pingyangmycin lipiodol emulsion,PLE);(2)PLE组;(3)SAM 组.分别行血管栓塞术,术后常规对症处理,包括止痛、保肝治疗、抗炎处理.分别对3组患者术前、术后7 d肝功能, 术中术后不适反应,术后3个月CT复查肿瘤的改变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临床症状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3组栓塞剂对肝功能的影响以PLE组大;在术中、术后出现不适反应以SAM组多;3组栓塞剂对于CHL治疗疗效无明显差异.结论 SAM+PLE乳剂为安全有效的栓塞剂, 使用方便,对肝功能影响少,术中术后反应轻,建议在肝海绵状血管瘤的栓塞中推广使用.

  • 不同栓塞剂治疗大咯血的对比分析

    作者:布桂林

    急性大咯血常危及患者生命,内科治疗死亡率高且易复发,支气管动脉栓塞(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为内科治疗无效的大咯血患者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治疗方法.现对我院1988年10月~2008年9月以来采用单纯明胶海绵(golatin sponge,GS)、明胶海绵联用聚乙烯醇微粒(polyvinyl alcohol,PVA)、明胶海绵联用海藻酸钠微球(kelp micro gelation,KMG)进行BAE治疗大咯血529例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

  • 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治疗肝癌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王躬莉;陈利荣;王敬

    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是以海藻酸钠为原料制成的微球血管栓塞剂,系一种国产颗粒型栓塞剂,粒径大小在100-300 μm,属于末梢型栓塞剂.其具有生物相容性好、无毒、无抗原性、靶向栓塞定位好,栓塞球大小易控且质量稳定,可反复进行栓塞治疗等优点.其原理是根据病变特点在超选择插管的前提下,选取不同大小型号的海藻酸钠微球血管栓塞剂,将靶器官血管进行充分栓塞而使肿瘤彻底坏死,达到治疗目的.

  • 不同直径海藻酸钠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分析

    作者:杨彦粉;金立娟;王红卫

    目的 观察不同直径海藻酸钠微球(KMG)栓塞剂在子宫肌瘤介入栓塞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3月行子宫动脉栓塞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220例,采用selding's穿刺技术,用5F Cobra导管或4F微导管超选择至双侧子宫动脉,根据栓塞剂直径大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10例.对照组选择300~700 μm海藻酸钠微球(KMG)进行栓塞治疗,观察组先选择500~700 μm海藻酸钠微球(KMG)进行栓塞治疗,再用700~900 μm海藻酸钠微球补充栓塞,比较2组月经量增多、贫血改善、肌瘤体积缩小及对卵巢功能影响,比较2组术后发热、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海藻酸钠微球介入栓塞后,子宫肌瘤患者月经量均明显减少,2组月经量增多、贫血的改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后6个月复查彩超提示对照组肌瘤平均体积由 (90.21±65.54)cm3缩小为 (49.38±10.59)cm3,观察组肌瘤平均体积由 (93.26±66.70)cm3缩小为 (40.05±10.74)cm3,2组子宫肌瘤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6个月2组患者血清 FSH、LH、E2 较术前相应值变化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海藻酸钠微球(KMG)介入栓塞治疗子宫肌瘤后6个月,肌瘤体积缩较前明显缩小,贯穿应用直径500~700 μm及700~900 μm栓塞剂治疗子肌瘤,术后肌瘤坏死缩小程度优于单用直径500~700 μm栓塞剂,介入栓塞术中不同直径栓塞剂栓塞子宫肌瘤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 海藻酸钙凝胶微球的制备和pH敏感释放

    作者:

    背景:大多数蛋白质和多肽药物存在稳定性差、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为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目前常用将蛋白类药物包裹在高分子材料中,制成缓释控释体系.由于蛋白质外层的载体材料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因此可增加此类药物的稳定性.目的:以含水率为指标,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找出制备海藻酸钙微球的佳条件.并以牛血清白蛋白为模型药物,考察微球载药性能及DH环境下的释放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实验,于2007-10/2009-05在四川大学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实验楼完成.材料:海藻酸钠、无水氯化钙由成都科龙试剂公司提供,牛血清白蛋白由上海伯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了海藻酸钙微球,考察了海藻酸钠质量分数、氯化钙质量分数、交联时间对微球含水率的影响.采用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模型药物,对优化条件下海藻酸钠凝胶微球进行载药量和释放行为的考察.主要观察指标:微球中牛血清白蛋白包封率及在不同pH介质中白蛋白的释放行为.结果:当海藻酸钠质量分数、氯化钙质量分数均为2.0%,交联时间为6 h,所得微球含水率高能达到70%.pH溶胀实验显示,微球在盐酸溶液,氯化钠溶液中不溶胀,而在磷酸盐缓冲液中溶胀体现一定的pH敏感性.微球载药量约为5%,包封率为70%左右.对药物释放曲线几种模型方程进行拟合,发现释放曲线不符合Higuchi释放模型.结论:滴制法制备海藻酸钠微球条件温和,不接触有机溶剂.微球含水率高具有pH敏感性且能有效载药,适合作为蛋白质和多肽药物包裹材料.

  • 海藻酸钠微球栓塞剂脾动脉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42例

    作者:百宏灿;郑瑞锋;张燕齐;徐建林;杨泉

    为观察用海藻酸钠微球做栓塞剂行脾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2001-09/2006-03对42例武装警察部队河南省总队医院收治的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Selding's技术经股动脉插管选择性插至脾动脉,应用海藻酸钠微球(北京圣医耀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出品)行脾动脉栓塞,平均栓塞范围在70%以上,并观察栓塞后患者的反应及疗效.结果显示30例患者完成2年的随访,临床有效率100%,均通过单次栓塞达到了满意且持久的疗效,全组病例均无脾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示海藻酸钠微球生物相容性好,栓塞后不良反应轻微,对末梢血管栓塞效果好,栓塞作用完全且持久,疗效好.

  • 海藻酸钠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材料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有效性

    作者:余平;艾永林;张祥文

    背景:临床对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实施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的栓塞材料,其中海藻酸钠微球和明胶海绵是两种常用的材料,但目前关于两种材料应用效果的比较分析相关报道相对较少。目的:分析海藻酸钠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纳入157例肺结核大咯血患者,其中男98例,女59例,年龄22-75岁,均实施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按照栓塞材料的不同分为海藻酸钠微球组(n=74)和明胶海绵组(n=83)。栓塞治疗后随访12个月,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复发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经疗效判定,海藻酸钠微球组和明胶海绵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2%和81.9%,组间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海藻酸钠微球组和明胶海绵组的复发率分别为6.8%和26.5%,组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表明海藻酸钠微球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肺结核大咯血临床有效率高、复发率低,效果更理想。

  • 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治疗肝细胞癌合并动静脉分流22例近期疗效观察

    作者:盛晔;施海彬;刘圣;杨正强;祖庆泉;周春高;夏金国;赵林波;周卫忠

    目的 探讨海藻酸钠微球(KMG)经肝动脉栓塞治疗肝细胞癌(HCC)合并动静脉分流的安全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2012年10月应用KMG栓塞治疗的22例HCC合并动静脉分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相关不良反应、并发症及肿瘤的近期疗效.结果 22例患者中肝动脉-门静脉分流(APS)18例,肝动-静脉分流(AVS)3例,APS合并AVS 1例;周围型20例,混合型2例;轻度分流5例,中度分流17例.所有患者均成功行瘘口封堵及肿瘤栓塞治疗;术后不良反应包括:发热59.1%(13/22);肝区疼痛72.7%(16/22);恶心呕吐 22.7%(5/22),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1个月左右复查CT或MR见肿瘤活性灶较栓塞前缩小(t = 2.286,P = 0.033);所有患者并再次行TACE/TAE治疗,术中示10例出现新发APS,2例新发AVS,再次以KMG成功栓塞.结论 KMG栓塞治疗HCC合并动静脉分流安全,近期疗效显著.

  •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腺肌病80例疗效分析

    作者:艾志刚;杨彦粉;管洁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0例子宫腺肌病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术后随访3、6、12、24个月观察患者痛经程度变化,月经量及子宫体积变化.结果 子宫动脉栓塞术后,80例患者临床症状全部缓解,月经量明显减少,贫血改善;子宫体积和病灶体积均明显缩小;卵巢内分泌功能无明显影响.其中76例术后1个月痛经症状完全消失,4例术后4个月痛经症状完全消失.结论 子宫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微创、安全、不良反应少的治疗方法,临床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超声在海藻酸钠微球栓塞治疗子宫肌瘤中的应用

    作者:李芙蓉;郭云怀;柳建华;刘丽芳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评价新型栓塞剂海藻酸钠微球(KMG)用于子宫动脉栓塞(UAE)治疗子宫肌瘤近期疗效中的价值.方法 49例子宫肌瘤患者在应用KMC经UAE术前3~7 d及其后1、3、6个月进行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其二维声像图、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 栓塞6个月后肌瘤体积明显缩小(缩小35%~90%),早期瘤内回声明显增强,后出现液性暗区、钙化等改变,术后肌瘤内血流完全消失.结论 KMG是一种有效的用于UAE治疗子宫肌瘤的栓塞剂,而超声对评价其效果、不良反应及术后的长期随访具有重要价值,是无创性检查的首选方法.

55 条记录 1/3 页 « 12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