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管生成素-1与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晋村;谢良地;王挹青

    1 引言人类内皮细胞平均总面积超过1000 m2,约为表皮总面积的600倍,广泛分布于血管腔内侧面,组成了一层较为稳定的屏障将血液与内皮下组织分隔开来.近的研究显示,血管内皮细胞在炎症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调节血管的通透性,影响炎症细胞的局部浸润.在炎症反应过程中,随着血管内皮细胞的激活,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增加,炎症细胞附壁、移行,激活的内皮细胞通过氧自由基、钙离子超载等因素加重局部的损伤和炎症反应.炎症反应在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们很早就认识到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肺损伤、银屑病等疾病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在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中炎症反应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来减少组织器官损伤、控制疾病的进程一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策略.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是血管生长素家族成员之一,它可通过激活其受体酪氨酸激酶Tie-2抑制内皮细胞凋亡、促进内皮细胞生存,并促进内皮细胞出芽及迁移,稳定血管.越来越多的实验表明Ang-1在干预内皮细胞的炎症反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对Ang-1在炎症反应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做一简要综述.

  • 血管生成素-1基因对人胃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作者:颜芳;欧希龙;关云艳;产松苗;陈国胜;杨柳;孙为豪

    目的:探讨人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Ang1)对胃癌细胞MGC-803增殖与凋亡的影响,研究其生物学作用及其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胚肾293细胞对重组质粒Ad-Ang1和Ad-GFP进行包装、扩增和纯化后转导MGC-803细胞,应用MTT比色法分析Ang1对该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流式细胞仪分析血浆Ang1对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Ang1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情况.结果:成功包装、扩增及纯化了重组腺病毒Ad-Ang1及对照病毒Ad-GFP,其感染滴度分别为2.0×1012和1.15×1013 PFU/L.当感染复数(MOI)为20时转导率即接近100%,而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MTT结果显示,24,48和72 h时Ad-Ang1组吸光度均明显高于Ad-GFP组及对照组(Ad-GFP vs Ad-Ang1:24 h,t=16.32,P<0.0001;48 h,t=10.47,P=0.0005:72 h,t=24.59,P<0.0001.对照组vs Ad-Ang1:24 h,t=10.54,P=0.0005;48 h,t=13.92,P=0.0002;72 h,t=22.46,P<0.0001),Ad-GFP组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别;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对照组、Ad-GFP组和Ad-Ang1组的凋亡率(%)分别为:9.90±0.62,10.07±1.27和4.17±0.35:免疫组化显示,3组细胞均有不同程度Ang-1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且其阳性表达率在Ang1基因转染组(Ang-1:99.2±0.8;Tie-2:85.4±1.8)显著高于对照组(Ang-1:51.0±2.7;Tie-2:30.8±1.5)和GFP组(Ang-1:51.4±1.5;Tie-2:32.4±2.3)(P<0.0001).结论:Ang1能显著促进人胃癌细胞MGC-803体外增殖,抑制血浆饥饿时的凋亡.

  •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血管生成素-1和血管生成素-2与心电图ST段回落的相关性

    作者:陈少敏;崔鸣;郭丽君;高炜

    目的:探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血清血管生成素-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2)与心肌再灌注的相关性。方法连续入选103例诊断为STEMI并接受直接PCI的患者,根据术后2 h心电图ST段回落(STR)分为STR≥50%组(69例)和STR<50%组(34例)。比较两组PCI术前和术后即刻、2 h、6 h、24 h的血清Ang-1、Ang-2及Ang-2和Ang-1的比值(Ang-2/Ang-1)。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心电图STR不佳的危险因素。结果 STR≥50%组术前至术后6 h Ang-1显著高于STR<50%组(P<0.05),而Ang-2/Ang-1显著低于STR<50%组(P<0.01);术后24 h Ang-1和Ang-2/Ang-1及各时间点Ang-2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前Ang-2/Ang-1升高、发病至置入球囊时间延长、梗死相关动脉为左前降支(LAD)和术后TIMI血流<Ⅲ级是STEMI患者心电图STR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直接PCI术前Ang-2/Ang-1升高可作为STEMI患者PCI后心肌再灌注不佳的预测指标之一。

  • 胸腔积液中血管生成素-2对恶性肿瘤和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张丹;马江伟;张月;康健

    胸腔积液常见的病因是恶性肿瘤侵犯胸膜和结核性胸膜炎[1],但二者的鉴别相当困难.我们检测了恶性和结核性胸腔积液以及心力衰竭患者胸腔积液中血管生成素-2(Ang-2)的含量,以探讨其在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 血管生长素基因突变与中国汉族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的关系

    作者:张华纲;张英爽;唐璐;张楠;樊东升

    目的 通过对31个中国汉族家族性肌萎缩侧索硬化(FALS)家系先证者进行血管生长素(ANG)基因突变检测,探讨中国汉族FALS与ANG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 采集2009年至2012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31个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家系的临床资料.利用PCR技术和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各家系先证者的ANG基因是否存在变异.结果 31个ALS家系均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全部31例先证者未发现存在ANG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和突变.结论 ANG基因的SNP及突变在中国汉族FALS患者中可能非常少见.

  • 血管生成素Ⅰ基因治疗促进大鼠急性心肌梗死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作者:孙丽杰;崔鸣;冯新恒;张萍;陈凤荣;周春燕

  • 负压通过Ang/Tie-2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大鼠创面微血管成熟的实验研究

    作者:马战军;王天堂;毛丰刚

    目的 探讨负压创面治疗(NPWT)糖尿病大鼠创面微血管的改变,进一步分析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将96只大鼠随机分为NPWT组、NPWT+Tie-2组、纱布组(Gauze组)、Gauze+Tie-2组.NPWT组、NPWT+Tie-2组创面选择合适尺寸的VSD敷料覆盖,Gauze组和Gauze+Tie-2组进行常规纱布换药.NPWT+Tie-2组及Gauze+Tie-2组大鼠腹腔注射Tie-2抑制剂50 mg/kg.于术后1、3、7、10d取创面肉芽组织行HE染色、免疫组化、mRNA及蛋白水平检测.结果 NPWT组中Ang-1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在术后第1、3天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术后第7、10天时呈增加趋势且其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NPWT组中Ang-2的mRNA表达水平在术后第1、3天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术后第7、10天时急剧下降且其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其他3组(P<0.05).结论 糖尿病创面愈合早期负压使Ang-2能够优先被Tie-2受体绑定并产生磷酸化作用,血管处于可塑和失稳定状态,促进微血管发芽;在创面愈合后期负压能够促使Ang-1和Tie-2受体优先绑定使激酶磷酸化过程提前出现,血管处于不可塑和稳定状态,创面微环境逐渐稳定并促进微血管成熟.因此,负压通过Ang/Tie-2信号通路促进糖尿病创面微血管成熟.

  •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在新生鼠高氧肺损伤中的表达及其对肺发育的影响

    作者:陈平雄;齐芸

    目的 研究高浓度氧暴露致新生大鼠急性肺损伤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Ang)的表达及其对肺发育的影响,为临床防治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生后2~3日龄的新生SD大鼠共48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高氧组各24只,分别置于空气及常压高浓度氧气(体积分数95%以上)喂养,采用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实验第1天、第3天、第7天时两组鼠肺组织VEGF和Ang的mRNA和蛋白水平的表达,苏木精-伊红染色对照动态观察新生大鼠肺组织形态结构变化.结果 高氧组肺组织VEGF和Ang mRNA表达水平第1天(0.86±0.3)、(0.63±0.3),第3天(0.54±0.26)、(0.91±0.3),第7天(0.32±0.20)、(0.42±0.1),均明显低于正常组第1天(1.00±0.28)、(1.00 ±0.24),第3天(0.92±0.34)、(1.32±0.18),第7天(0.61±0.12)、(0.72±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氧组肺组织VEG和Ang蛋白表达水平第1天(0.78±0.3)、(0.65±0.16),第3天(0.60±0.08)、(0.65±0.16),第7天(0.34±0.12)、(0.32±0.14),均明显低于正常组第1天(1.00±0.16)、(1.00±0.37),第3天(0.85±0.27)、(1.40±0.25),第7天(0.56±0.18)、(0.65±0.3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相比,高氧组肺组织病理形态分析,肺组织显著发育不良,肺泡结构简单化,肺泡数目减少和肺微血管发育受阻.结论 VEGF和Ang对肺发育起着重要作用,且VEGF和Ang在肺发育的过程中可能起着相互协同和制约的作用.

  • 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治疗肝细胞肝癌研究进展

    作者:柳明;施宝民;穆庆岭

    肝细胞肝癌(HCC)是一种富血管性肿瘤,其生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血供的程度.现已证实许多血管生成相关因子与HCC的形成、生长、侵袭、转移、复发及预后关系密切.这些因子包括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Tie-血管生成素、生长抑素、血管他丁、内皮他丁、基质金属蛋白酶、血管生成因子、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Ephrin等,甚至还包括一些神经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相关因子又可以分为血管生成促进因子和血管生成抑制因子两大类.针对上述因子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而采用的抑制血管生成疗法,已被证实能够有效地抑制HCC生长、侵袭、转移和复发.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有望成为治疗HCC的重要方法之一.

  • 携带血管生成素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

    作者:黄盛东;刘晓红;袁扬;龚德军;徐志云

    目的 评价转染血管生成素基因的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缺血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腺病毒介导的血管生成素基因转染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并移植于置入Ameriod缩窄环的猪慢性心肌缺血模型上,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心脏彩超、核磁心肌灌注成像、病理学观察等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置环后的动物均为有效的动物模型.转染血管生成索的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后侧支血管增生明显,血管计数增加,Rentrop分数、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梗死区缩小而移植细胞的成活率高.结论 携带血管生成素基因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可明显改善心功能,使局部血液循环改善明显.

  • 血管生成素-1对移植颗粒脂肪新生血管的实验研究

    作者:郭杰;马乐;郑大伟

    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tie-1,Ang-1)的作用在于维持血管内皮细胞的成熟及稳定,并在血管生成过程中可促进其出芽及分支[1],我们旨在探讨,Ang-1是否具有促进移植颗粒脂肪新生血管生成的作用.

  • GnRH-a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对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生成素-2的影响

    作者:秦娟;宋国林;刘卿;陆安伟

    目的 探讨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及去氧孕烯炔雌醇片(OC)对卵巢子宫异位内膜中促血管生成素-2(Ang-2)表达的影响.方法 根据患者术前药物治疗方式,将卵巢子宫内膜异位患者分为GnRH-a组(30例)和OC组(26例),术前未用药患者为对照组(26例).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Ang-2在三组异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Ang-2蛋白主要表达于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的细胞质中.对照组Ang-2的阳性表达率(84.62%,22/26)明显高于GnRH-a组(33.33%,10/30) (P<0.05).GnRH-a组Ang-2的表达(33.33%,10/30)明显低于OC组(69.23%,18/26) (P<0.05).结论 Ang-2可能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作用.GnRH-a对卵巢异位内膜Ang-2表达的抑制高于去氧孕烯炔雌醇片.

  • 胎儿生长受限胎盘因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武建利;朱启英

    胎儿生长受限(fetal growth restriction,FGR)系指胎儿体重低于其孕龄平均体重第10百分位数或低于其孕龄平均体重的2个标准差,是围产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FGR围产儿死亡率为正常胎儿的4~6倍,约占我国围产儿死亡总数的40%[1].胎盘介于胎儿与母体之间,是维持胎儿在宫内营养、发育的重要器官.FGR的发病机制国内外已有较多研究,但目前仍不明确,但胎盘因素在其中起重要作用[2].当出现胎盘自身发育异常,以及胎盘肿瘤、感染等都可引起胎盘的有效血流量减少,从而限制了营养物质的摄取和转运.胎盘能产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胎盘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及血管生成抑制素等许多生长因子,并在局部调节血管形成,胎儿发育过程中各种激素的水平异常可影响胎儿重要器官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导致FGR的发生.现对FGR胎盘因素研究的新进展综述如下.

  • 血管生成素及其Tie2受体在血管瘤中表达的实验研究

    作者:魏艇;刘文英;位永娟;唐耘熳;周昉

    目的 检测血管生成素-1(angiopoietin-1, Ang-1)、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 Ang-2)及其Tie2受体在人体血管瘤裸小鼠移植模型中的表达.方法 以裸小鼠为载体,将人体血管瘤组织块移植于裸小鼠的皮下建立动物模型,任其自然生长.于移植后第56、第120 天各切取12个移植成活瘤体作RT-PCR荧光定量检测、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 成功建立人体血管瘤裸小鼠移植模型,进一步证实该模型的真实、可靠性.在增生期和消退期移植瘤中,Ang-1的表达低于正常包皮组织,Ang-2和Tie2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包皮组织.在移植瘤内发现血管发生这种原始血管生成方式.结论 Ang-1,Ang-2及Tie2 受体在人体血管瘤裸小鼠移植模型中呈异常表达,移植瘤内存在血管发生这种原始的血管生成方式,提示婴幼儿血管瘤可能不是一种真性肿瘤,而是一种血管生成异常疾病.

  • 血管生成素-1,-2及其受体内皮细胞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2表达在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中的作用

    作者:郑玮;林敏;杨丽;褚桂芬;徐燕

    目的 检测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素(Ang)-1,Ang-2及其受体内皮细胞特异性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的表达水平,探讨Angs/Tie-2信号途径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04年5月至2012年5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心医院病理科存档的92例子宫内膜腺癌标本为研究对象,纳入子宫内膜腺癌组(n=92).选择同期存档的54例非典型增生内膜组织标本和43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标本分别纳入非典型增生内膜组(n=54)和增生期子宫内膜组(n=43)(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本院人体试验委员会所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并与之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3组被采集标本患者的年龄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检测3组Ang-1,Ang-2和Tie-2阳性表达率,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分析其与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的关系.结果 ①子宫内膜腺癌组Ang-1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非典型增生内膜组及增生期子宫内膜组,Ang-2及Tie-2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后两者,前者分别与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子宫内膜腺癌组MVD值分别与非典型增生内膜组和增生期子宫内膜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子宫内膜腺癌组中Ang-1表达与MVD值呈负相关关系(P<0.05),Ang-2和Tie-2表达与MVD值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④子宫内膜腺癌组FIGO分期为Ⅱ期、Ⅲ期者Ang-2和Tie-2阳性表达率较Ⅰ期显著增加,肌层浸润程度<1/2和≥1/2者Ang-2和Tie-2阳性表达率较无肌层浸润者显著增高,前两者分别同后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子宫内膜癌各组织病理学分期间Ang-2和Tie-2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学意义(P>0.05).结论 Ang-1,Ang-2和其受体Tie-2的表达在子宫内膜癌血管生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并且Ang-2,Tie-2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FIGO分期和肌层浸润程度有关.

  • Cox-2抑制剂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VEGF和Angs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邢丽华;张珍祥;徐永健;张惠兰;刘剑波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Nimesulide(NIM)对人肺腺癌A 549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FGF)及血管生成素(Angs)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不同浓度(25、50、100、200 μmol/L)NIM处理人肺腺癌A 549细胞24、48、72 h后,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PGE2水平,半定量RT-PCR检测NIM处理人肺腺癌A 549细胞后48 h其VEGF及Ang-1、Ang-2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NIM处理A 549细胞后,细胞培养上清液PGE2水平下降,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NIM处理A 549细胞后48 h,VEGF、Ang-2 mRNA水平下降,呈浓度依赖性:Ang-1 mRNA水平则无显著改变.结论:NIM可抑制Cox-2活性及下调VEGF、Ang-2基因表达,该作用可能是Cox-2抑制剂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机制之一.

  • ANGPT-TIE信号通路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作者:郭斐斐;周怀君

    目的:总结ANGPT-TIE信号通路与肿瘤之间关系的进展.方法:应用PubMed、Science Direct、Springer及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以“Angiopoietin、Tie2、实体瘤、炎症和转移”为检索词,检索2000-01-2011-10的相关文献,共检索到英文文献287篇,中文文献122篇.文献纳入标准:1)Angiopoietin及Tie的生物学特征及作用机制;2)Angiopoietin、Tie与血管发生、炎症及肿瘤转移、预后之间的关系.根据纳入标准,将符合条件的24篇文献纳入分析,进行综述.结果:ANGPT-TIE信号系统在血管形成中起关键作用,它不仅对血管内环境稳定和血管成熟至关重要,而且也是血管发生和炎症通路中的一个主要环节,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结论:ANGPT-TIE信号系统在肿瘤诱导的血管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并且通过阻断该信号通路也可达到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是抗血管生成治疗有效的靶点之一.

  • 三阴性乳腺癌组织Angs/Tie-2和VEGF的表达及其意义的探讨

    作者:林文照;林英城;王鸿彪;曾德;洪超群;魏小龙

    目的:研究Ang-1、Ang-2和Tie-2及VEGF蛋白在三阴性乳腺癌(TNB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MVD的关系,并分析其与TNBC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45例TNBC组织中Ang-1、Ang-2和Tie-2及VEGF蛋白表达进行检测,并用同样方法检测45例TNBC组织中CD34的表达以评估MVD.结果:TNBC肿瘤组织中Ang-1、Ang-2和Tie-2及VEGF蛋白表达率分别为31.1%(14/45)、57.8% (26/45)、44.4%(20/45)和66.7% (30/45).Ang-2蛋白表达与Tie-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12,P=0.037),Ang-2蛋白表达与VEGF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50,P=0.018).MVD在Ang 2蛋白阳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t=-9.110,P=0.000);MVD在VEGF蛋白阳性表达组显著高于阴性表达组(t=-0.889,P=0.000).Ang-1、Ang-2、和Tie-2及VEGF蛋白表达与年龄、绝经状态、病理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均无相关性(P均>0.05).TNBC术后生存时间与Ang-1、Ang-2、Tie-2或VEGF蛋白表达均无关,P>0.05.结论:Ang-2与VEGF蛋白有协同作用,促进TNBC血管形成.Ang-1、Ang-2和Tie-2及VEGF蛋白表达与TNBC临床病理因素和术后生存无相关性,均不能作为TNBC患者的预后预测指标.

  • Beclin1表达抑制SKOV3/DDP细胞增殖机制探讨

    作者:孙阳;刘佳华;晋龙;眭玉霞;赖力

    目的:探讨自噬基因Beclin1通过影响血管生成素的表达对SKOV3/DDP细胞增殖抑制的可能机制.方法:脂质体包裹重组构建pcDNA3.1-Beclin1和pSUPER-Beclin1质粒后,分别体外转染SKOV3/DDP细胞,并筛选稳定表达株,通过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不同细胞株中Beclin1、Ang-1、Ang-2及Tie-2受体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eclin1、Ang-1、Ang-2及Tie-2蛋白水平变化,MTT法测定细胞生长增殖情况.结果:pcDNA3.1-Bec组Beclin1 mRNA定量为31.39±3.16,明显高于未转染对照组的1.03±0.08,P<0.001;而pSUPER-Bec组为0.29±0.05,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03.pcDNA3.1-Bec组Ang-1 mRNA定量为6.13±0.2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28±0.53,P=0.023.pSUPER-Bec组Ang-2 mRNA定量为7.33±0.35,较对照组的11.36±0.59明显降低,P=0.021.pSUPER-Bec组Tie2 mRNA定量为7.96±0.38,与空白对照组的13.23±0.61相比亦明显降低,P=0.018.MTT法检测结果提示,pcDNA3.1-Bec组转染48 h吸光度值为1.13±0.06,72 h为1.21±0.05,96 h为1.39±0.06;与未转染对照组的1.24±0.05、1.49±0.05及1.93±0.06比较,细胞增殖均明显减慢,F值分别为11.136、20.827和41.633,P值分别为0.029、0.011和0.005.pSUPER-Bec组转染48 h为1.52±0.06,72 h为1.88±0.06,96 h为2.16±0.08,与对照组比较,细胞增殖均明显增快,F值分别为18.976、33.819和15.265,P值分别为0.012、0.007和0.016.结论:Beclin1过度表达能抑制SKOV3/DDP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Ang及其Tie-2受体的异常表达和平衡失调有关.

  • Ang-2蛋白表达与结肠癌组织中血管形成的关系

    作者:张明林;许建明;梅俏;鲍峻峻

    目的 分析Ang-2与VEGF蛋白表达及结肠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探讨Ang-2蛋白在结肠肿瘤的血管形成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31例结肠癌中Ang-2、VEGF及CD34相关抗原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用SPSS 10.0 for Windows软件统计分析Ang-2蛋白与结肠肿瘤微血管密度的关系.以20例溃疡性结肠炎、21例结肠腺瘤和10例正常结肠黏膜作为对照组.结果 结肠癌中Ang-2、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和微血管密度计数(MVD)明显高于正常结肠黏膜组织(P<0.05),从溃疡性结肠炎、结肠腺瘤到结肠癌中Ang-2、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和MVD呈递增趋势.Ang-2、VEGF蛋白表达和MVD与结肠癌的Duke's分期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结肠癌中Ang-2表达阳性者与Ang-2表达阴性者相比,VEGF蛋白表达阳性率和MVD显著不同(P<0.05).结论 Ang-2蛋白过度表达在结肠肿瘤的血管形成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33 条记录 2/12 页 « 12345678...11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