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德国拜耳 ADVIA12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由微孔被堵引起的故障 1例
我院引进的 1台六分类 ADVIA120血球分析仪是德国 Bayer公司为先进的产品。它的测量原理与变阻脉冲法不同,采用的是激光测量法,并设计成整合流路系统 (UFC),使仪器的管路系统以及各反应池大为集中,减少了外露型管道,外型美观,维护方便。 故障现象仪器安装、调试完成后一直正常工作。放假 5天后重新开机做标本,则发现所做 100多个标本的测试参数中大的未染色细胞 (LUC)和嗜酸性细胞 (EOS)的结果均高出正常值 3~ 4倍,其余参数与雅培 CELL- DYN1700血球分析仪测量结果基本相符。再观察各项参数的图形,发现过氧化物酶 (PEROX)的 3个图像模糊不清且偏离正常情况较严重。系统清洗后用同一标本重复试做,发现 LUC、 EOS数值变化较大,其余数值重复性均较好。
-
第九讲医学论文中如何正确使用统计图
统计图是在统计表资料的基础上绘制的,因此,一篇论文中同一资料没有必要既用表又用图来表达,两者取其一即可.统计图是利用几何学上的点、线、面、体等图形,有时也利用自然地图来表示资料的多少和分布,以及变化趋势或相互关系.统计图的横轴是主语位置所在,纵轴则为谓语指标,图形纵横比例大致为5∶7,所绘图形更符合视觉习惯,图的标志必须清晰,标题应置于图的下方.统计图的种类很多[1],要结合资料的性质选择.资料的性质按分组标志大致分为间断性品质资料(即独立分组,常用文字划分组段的资料)、连续性数量资料(即以数字为组段,且各组数值具有连续性的资料)、动态资料(即以时间划分,或随某数值变化的资料).统计图的选择大致归纳为表1.
-
小波指数在颅脑手术全身麻醉诱导期的应用
麻醉深度监测是一种实时、持续、无创的监测方法。小波指数(wavelet index,WLI)是用小波分析的方法计算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变化,得出一个0~100的指数值,从而表示麻醉深度。相关研究表明小波指数和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具有良好的一致性[1-3]。但是,小波指数在全身麻醉诱导期如何随时间变化的问题仍缺乏临床数据。本研究拟前瞻性观察小波指数在神经外科手术全身麻醉诱导期的数值变化,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
左西孟旦对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临床效果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左西孟旦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老年(>65岁)充血性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基础上给予左西孟旦治疗.评定两组一周后治疗效果和NTPROBNP数值变化情况、观察左室射血分数及心排出量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NT-proBNP数值改善情况、心排出量和左室射血分数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西孟旦能够明显改善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 较常规治疗明显提高疗效.
-
介绍一种桡动脉穿刺新法
桡动脉穿刺采血进行血气分析是抢救呼吸衰竭及危重病人常见的护理操作,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一项重要指标,需动态观察其数值变化,所以病人常面临反复穿刺而产生恐惧心理,从而影响血中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变化,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皮温测量的影响因素分析及皮温测量操作规范的制订
皮温测量对血管显微外科手术的血运观察至关重要,对皮温数值变化的准确观察与及时处理,直接影响着断指(肢)再植、手指再造、皮管、皮瓣移植等的成活率,但经文献检索,在各级各类教科书、杂志和工具书上均无完整、系统的皮温测量及操作规范.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主要靠经验和习惯进行观察和测量,每个人的测量手法、测量时间及测量部位等均具有较大的随机性,这样就影响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对外交流的一致性.近年来,在循证护理理念的影响下,对皮温测量方法进行了严格的实验设计和测定,对皮温测量操作的步骤进行实施和分析,总结并制订出较完整的皮温测量操作规范.报告如下:
-
动脉采血失败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动脉采血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多用于血气分析等检查.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一项重要指标,已经广泛用于临床.危重患者特别是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需严密监测动脉血气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及酸碱平衡状态,临床上需动态观察其数值变化,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重要依据.血液标本是否合格,关系到能否及时判断患者病情变化,为治疗用药提供依据,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缩短病程,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采血失败,不能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延误治疗,同时还增加了患者的病痛及治疗费用.因此,将常见的失败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2种桡动脉采集血气分析标本方法的比较
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一项重要指标,须动态观察其数值变化.因此,需进行血气分析检查的患者常因需面临反复多次穿刺,而产生恐惧和紧张的心理,而这些非疾病因素可引起血中PO2、PCO2的变化[1],影响检测结果.如何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的疼痛反应,提高工作效率,本研究通过对30例患者采用2种不同的桡动脉穿刺方法,并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报道如下.
-
炒菜5分钟PM2.5飙20倍
近日,《新京报》记者邀请环保公益组织“自然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家中使用蒸、煮、炸、炒4种烹饪方式,监测室内PM2.5的数值变化。
-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在容量治疗中的应用
脉搏灌注变异指数(pleth variability index,PVI),反映灌注指数(perfusion index,PI)在呼吸周期中的动态变化,反映胸腔内压和血管内容量间的平衡,在描述体积描记波形的周期性变化时提供简单趋势.脉搏灌注变异指数的测量原理PI是目前Masimo(Radical-7,USA) SpO2监测仪器上显示的测量数据,是衡量新生儿疾病的严重性的手段之一[1].PI数值变化源于诸多因素,如硬膜外阻滞疼痛,疼痛刺激,交感神经兴奋,外围灌注变差等[2,3].通常脉氧仪利用红光(red light,R)和红外光(infrared light,IR)测量SpO2.
-
浅谈如何提高经桡动脉穿刺行且气分析的成功
在临床上,动脉采血是一种常用的护理技术,因为动脉采血主要用于血气分析,血气分析是用于检测呼吸功能及酸碱平衡的一项主要指标,须动脉观察其数值变化,因此临床上面临多次反复穿刺,提高穿刺成功率,既可降低成本消耗,更能减轻病人痛苦,避免病人产生恐惧和紧张心里,从而减少因这些非疾病因数引起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量的变化,因桡动脉较表浅,不易误入静脉或深层组织,较下肢动脉更有利于保护病人隐私,减少其心里负担.现将如何提高经桡动脉穿刺行学气分析的方法介绍如下:
-
炒菜5分钟,PM2.5飙20倍
不久前,《新京报》记者邀请环保公益组织“自然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家中使用蒸、煮、炸、炒4种烹饪方式,监测室内PM2.5的数值变化。结果显示,烹饪确实能产生PM2.5。但是,蒸、煮方式产生的PM2.5并不多。
-
大量输血前后患者常用检验指标的变化
目的:探究大量输血前后常用检验指标所发生的变化,为临床输血安全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2018年10月接受大量输血治疗患者35例作为检验对象,分别在输血前后对常见7项检验指标进行检测对比,观察其变化情况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指标输血后显著升高,血小板和血清钙指标输血后显著下降,差异与输血前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清钾和血清钠三项指标与输血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量输血会导致常用检验指标产生变化,临床治疗中需要对电解质和凝血指标等进行监护,及时发现并发症,确保患者的输血治疗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