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健康教育对军事飞行人员单纯舒张压偏高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作者:宋新亮;李宏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对军事飞行人员单纯舒张压偏高者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军事飞行人员单纯舒张压偏高者3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对照组未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比较教育前后两组血压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教育12周后舒张压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教育对军事飞行人员单纯舒张压偏高者血压水平控制有促进作用.

  • 军事演习前后演习人员尿儿茶酚胺含量的变化分析

    作者:薛媛;任辉;朱琳;杨国愉;冯正直

    目的检测参加军事演习人员演习前和演习后尿儿茶酚胺含量,以探讨应激状态下尿中儿茶酚胺含量的变化.方法采用微柱法对标本进行儿茶酚胺的测定.结果演习后尿儿茶酚胺含量显著变化(演习后尿儿茶酚胺含量比演习前约增长-倍).

  • 空降兵心理特点的分析及其防护

    作者:唐云翔;刘如光

    战争以其紧张、激烈、残酷和危险的特征对军人造成巨大的生理、心理压力,导致部分人员的认知、情感、思维和行为等活动产生异常.空降兵部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具有快速、机动、突然性强等特点,在现代战争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各国优先发展的军事力量之一.因此,有必要了解现代战争对空降兵的心理影响,并探讨有效的应对方式.

  • 东北地区军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心理应激因素以及焦虑、抑郁情况调查

    作者:于洪波;戴林;周琳;彭海英;李爱萍;陈慧群;刘亚萍;张旭艳;刘云

    背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社会心理因素被认为是其发病的重要原因,尤其是焦虑、抑郁与 IBS 的关系日益被关注。目的:调查东北地区军人 IBS 患者的心理应激因素以及焦虑、抑郁情况。方法:采用多级、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东北地区11400名军人,采用问卷调查进行 IBS 的调查,行 Zung 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析焦虑、抑郁与应激因素的关系。结果:IBS 的患病率为15.9%,IBS 组焦虑、抑郁患病率分别为22.9%和26.6%,显著高于非 IBS 组的9.6%和12.4%(P <0.05)。IBS 组 SAS、SDS 评分分别为50.86±7.27和53.47±7.86,明显高于非 IBS 组的36.54±6.97和38.25±9.83(P <0.05)。IBS 患者的 SAS 评分和 SDS 评分均与感觉寂寞、情绪沮丧、训练强度大、工作压力大、与同事关系差、处置过突发事件或参加过军事演习等因素呈正相关(P <0.05)。结论:军人这一特殊群体的 IBS 发生与应激和心理因素密切相关。

  • 某部226名新兵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调查分析

    作者:路榕;姚兵

    目的 调查分析新兵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为在军人中普及指导男性生殖健康知识提供参考.方法 对某部226名新兵,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情况、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途径、男性生殖健康生理知识、男性生殖健康心理知识、男性生殖健康疾病知识、男性生殖健康保健知识、对男科在军营中开展工作的需求等七大类情况.结果 通过调查了解到新兵对男性生殖健康知识知晓水平较低、性安全意识不强、预防艾滋病等性传播疾病知识缺乏,对男科在军营中开展工作的需求特别强烈.结论 新兵对男性生殖健康知识所知有限,需要广泛普及推广,也需要在军营中大力开展男科工作,提供有力保障,解决官兵后顾之忧,进一步增强战斗力.

  • 心理干预对军队离退休干部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焦佩莉;张其军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军队离退休干部高血压患者遵医嘱行为、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以便利取样法将在某体系医院就诊确诊为高血压的军队离退休干部85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和一般指导;研究组:除上述治疗措施外,有计划地采用心理干预。并在干预前后分别以社会支持量表、生活质量调查表( the MOS 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 SF-36)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全体对象施测。随访时间1年。结果(1)除客观支持外,研究组的其余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客观支持外,研究组干预后得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干预后,研究组遵医嘱行为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干预后,研究组的生理功能、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上述得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0.01);(4)遵医嘱行为、支持利用度、病程及主观支持进入研究组QOL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可显著预测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心理干预可改善军队离退休干部高血压患者遵医嘱行为,显著提高其社会支持利用度,从而有效提升其生活质量。

  • 舰船官兵和陆战旅官兵睡眠质量对比调查

    作者:唐新平;郑良成;包旭芳;张晓希;曾国强;赖展欢

    睡眠作为人的重要生理机能,是人体机能整合、体能恢复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而军人的睡眠质量对提高军事人员平战时的工作效率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采用信度、效度较好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50名某陆战旅官兵和50名某护卫舰官兵睡眠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 构建有军事特色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

    作者:姜远英;柴逸峰;舒丽芯;高越;樊莉

    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和军队建设需要,对药学专业4年制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实践教学、素质教育等环节进行了深入研究,构建了有军事特色的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并付诸实践.在实施过程中通过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推动一二三课堂协调发展,实行新的课程教学模式,提高了药学人才的培养质量.

  • 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信度、效度的验证性研究

    作者:于海波;拓楠;周桦;蔡文鹏;严进

    目的 检验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的信度及效度.方法 采取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1 477名官兵,以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进行测评,并对其中120名官兵同时测量中国军人心理健康量表(CMMHS).利用统计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考察量表的信度及效度.结果 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84,分量表为0.705~0.854(P<0.01);总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914,分量表为0.754~0.934(P<0.01).各因子间相关系数为0.512~0.948,各因子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673~0.961(P<0.01).维量分析表明各维度间有较好的区分度.探索性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此研究结果与原量表各条目的因子归类一致.验证性因素分析发现模型拟合程度较高.该量表校标效度较高.结论 军人精神疾病预测量表信度、效度较好,符合心理测量学标准,可作为军人精神疾病预测的有效工具.

  • 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军人恐惧情绪减弱调节特点

    作者:涂静;冯正直;宋新涛;刘可愚;蒋娟;佗婷婷;杜征

    目的 探讨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军人在恐惧情绪刺激下采用减弱情绪调节策略时自主神经反应特点.方法 采用军人心理素质量表从驻渝部队官兵中整群抽取841人为被试,根据军人心理素质量表评价标准,筛选出不同心理素质水平官兵共90名,其中高、中、低心理素质军人各30名.采用2份情绪视频材料,诱导被试的恐惧情绪,并利用八通道多参数生物反馈仪,记录在情绪减弱调节下自主神经反应及其相应的平均恢复时间.结果 (1)在恐惧情绪诱发条件下,低心理素质水平军人采用认知忽视调节策略时,其指端血容振幅(BVP)变化值[(5.47±6.33)mmHg,1 mmHg=0.133 kPa]大于中、高心理素质水平军人[(1.26±2.54;0.94±3.10) mmHg,P<0.05];高心理素质水平军人采用认知忽视调节策略时,其心律R-R间期标准差(SDNN)变化值[(52.23±47.30) ms]大于采用此策略的低心理素质水平军人[(3.31±17.69)ms,P<0.05].(2)高心理素质水平军人采用简单观看策略时,BVP的恢复时间[(26.00±43.84)s]长于采用表情抑制策略组[(23.50±34.96)s]和采用认知忽视策略组[(22.00±36.15)s,P<0.05],同时,其皮电(SC)恢复时间[(106.50±20.28)s]也长于低心理素质水平军人[(103.00±37.73)s,P<0.05].(3)高心理素质水平军人采用认知忽视情绪调节策略时,SC恢复时间[(68.50±49.39)s]短于中、低心理素质水平军人[(106.50±24.95;118.00±4.22)s,P<0.01].(4)采用表情抑制情绪调节策略来减弱恐惧情绪,高中低心理素质军人无明显自主神经反应差异.结论 认知忽视情绪调节策略更有利于高心理素质军人降低其恐惧情绪,表现为高心理素质军人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调节能力强于中低心理素质军人.

  • 海拔3 700m驻防3个月和15个月的男性新兵认知功能对比研究

    作者:保宏翔;陈竺;王东勇

    目的 比较3 700 m海拔驻防3个月与15个月军人认知功能的变化.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配对设计,对22名驻防3 700m海拔3个月与15个月两个驻防时长男性新兵的8项认知功能指标进行对比研究,包括反应运动时、速度知觉、时间知觉、深度知觉、手臂稳定性、记忆广度、短时记忆、注意广度.结果 男性新兵在3 700m海拔驻防15个月后,相比于3个月驻防时长,反应时延长(P<0.05),手臂稳定性下降(P<0.05),记忆力提高(P<0.05),深度知觉容易出现“看近”现象(P<0.05).结论 与3个月相比,15个月的高海拔驻防更为明显地损伤了军人的反应时、深度知觉、动作稳定性及注意广度.

  • 团体心理咨询对军事应激条件下军人应对方式和状态-特质焦虑的影响

    作者:梁勇;王丽杰;程祺;严进

    目的:研究团体心理咨询对军事应激状态下军人应对方式和状态一特质焦虑的影响,寻找调控军事应激的有效方法.方法:团体心理咨询前1 d(前测)、咨询后1 d(即时后测)以及咨询后1个月(长效后测),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状态一特质焦虑问卷(STAI)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对204名即将参加军事演习的军人进行集体心理测试.结果:前测时积极应对因子和消极应对因子平均分为(25.31±3.57)和(13.76±3.61);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平均值分别为(38.20±6.41)和(42.21±7.17).不同文化程度和职别的军人应对方式差别显著.状态一特质焦虑与应对方式存在相关性.即时后测时积极应对因子和消极应对因子平均分为(28.73±3.49)和(10.46±3.65);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平均值分别为(37.98±6.94)和(38.16d:6.43).长效后测时积极应对因子和消极应对因子平均分为(27.96±3.85)和(1].02±3.42);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平均值分别为(37.45±6.37)和(38.13±7.02).咨询前后积极应对因子、消极应对因子、状态焦虑平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结论:团体心理咨询能有效地提高军事应激状态下军人的应对能力,减轻状态焦虑,是调控军事应激的有效干预措施.

  • 亚丁湾护航官兵疾病调查与对比分析

    作者:刘夏阳;陈国良;刘军;王志慧;陈福兴;徐菲;倪杰文

    目的 分析多批亚丁湾护航官兵常见疾病构成情况与发生规律,为优化护航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卫勤保障效能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2013年至2016年参加亚丁湾护航任务的4批次3 068名护航官兵,依据执行任务先后顺序分别标记为批次A、B、C和D.综合所有护航官兵的护航编队舰艇医务室门急诊记录、医疗情况周报与卫生勤务总结相关数据,对发病人次、昼夜发病率、常见疾病构成进行分析.结果 4批次护航官兵发病人次由护航初期向护航后期逐渐下降;批次C、D护航官兵昼夜发病率低于批次A、B (P<0.05).4批次护航官兵发病人次排名前6位的疾病依次为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炎症、外伤、颈腰椎关节疾病、皮肤癣类、牙周炎症;各批次间前4类疾病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4批次护航官兵失眠症状发病人次的构成比相对稳定(P>0.05).结论 护航常态化下,护航官兵昼夜发病率较以往下降;在重点关注常见疾病的同时,应积极探索提高舰员睡眠质量、减少失眠症状发生的有效方法.

  • 南海方向部分岛礁官兵卫生服务需求调查分析

    作者:刘威;薛晨;吕奕鹏;葛阳;张鹭鹭

    目的 调查南海方向部分岛礁官兵疾病、训练伤、中暑、晕船以及心理健康相关情况,了解岛礁官兵这一特殊群体的医疗卫生需求及期望,改善其医疗卫生状况.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从我国南海方向抽取了7个驻岛单位的318名驻岛官兵,通过问卷发放的形式对其2周患病率、2年训练伤发生率、中暑、晕船以及心理咨询等情况进行调查.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99份,有效率94.03%.岛礁官兵2周内患病率为36.12%(108/299),2年训练伤发生率为53.51%(160/299),中暑发生率为22.41%(67/299),军事训练任务中晕船发生率为75.92%(227/299),自我感觉有心理疾病的占26.76%(80/299).结论 作为部队中一类特殊群体,岛礁官兵卫生服务需求更高,尤其是在训练伤的防治、传染病的宣传、中暑晕船的预防等方面的卫生保障应该更有针对性,其卫生服务需求保障力度要继续加强,同时岛礁官兵心理疾病的防治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

  • 汶川地震一个月后救援部队官兵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作者:常文军;张迁;朱诗应;阮芳铭;曹广文

    目的:了解抗震救灾1个月后部队心理健康状况,探索重要相关事件对部队指战员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在应急救援开始后32~42 d对驻映秀镇成都军区某红军师炮兵团、济南军区某师炮兵团和四川武警部队三支主力部队指战员为研究对象,随机整群抽样170人,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救援部队人员SCL-90因子分值分别与中国正常人常模和中国军人常模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确定差异显著性.结果:78份调查表符合要求纳入分析.救援部队官兵的SCL-90总分为130.25±33.07,阳性项目数为27.59±15.75,各因子分值在1.28~1.64之间;与中国正常人18~29岁常模相比,救援部队官兵躯体化症状因子偏高(P<0.05),而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偏低(P<0.01);与中国军人男子组常模比较,救援部队官兵强迫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偏执因子和精神病性因子均偏低(P<0.05);比较参与和没有参与遇难者遗体挖掘处理的官兵,发现参与组在睡眠和饮食因子有较低的评分(P<0.01),而阳性症状均分有较高的评分(P<0.01).结论:地震救援部队官兵在震后32~42 d的心理卫生状况基本正常,某些阳性症状与遇难者遗体处理等抗震救灾相关事件相关,对官兵抗震救灾事件相关心理问题的定期监测能有效发现和干预可能的心理疾患.

  • 泉州某高校2014-2016级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病发病情况分析

    作者:黄桂萍

    目的 调查分析高校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病的发病情况及致病因素,为采取有力措施保证军训顺利开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根据现场医疗点病例登记表和门诊处方对2014-2016级新生于军训期间的就诊情况进行登记分析.结果 2014-2016年军训期间,新生就诊率分别为10.32%、10.14%和5.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22,P<0.05).就诊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胃肠道疾病、皮肤疾病和外伤性疾病为主.结论 应重视军训常见病的诱发因素,积极采取防治措施,减少疾病的发生,保障军训学生健康安全.

  • 2014年和2015年某高校新生军训期间伤病情况对比分析

    作者:刘建清

    目的 了解高校新生不同期间军训伤病发生情况,为合理调整军训时间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方法以2014年与2015年某高校7127名军训新生为调查对象,对不同军训期间伤病情况进比较. 结果 2014年与2015年军训期间就诊率分别为17.18%、10.57%,伤病率分别为13.02%、7.33%,就诊伤病以胃肠炎、外伤及上呼吸道感染为主. 结论 合理安排军训时间,可减少或避免伤病的发生.

  • 军校门诊部文职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张维金

    随着军队院校体制编制的调整,军校门诊部人才队伍的编配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部分岗位由非现役文职人员担任,并将逐渐扩大文职人员的比例,文职人员的管理逐渐成为军校门诊部人才建设的新课题.

  • 新生军训中常见疾病及防治对策

    作者:陈美琴

    目的 了解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疾病的发病情况,以制订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对2016年9月入学的新生军训期间常见病发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6年新生军训期间患上呼吸道感染占新生就诊人数的41.9%,急性胃肠炎占17.7%,中暑占12.2%,日光性皮炎占9.4%,痛经占8.3%,各种皮肤过敏占7.2%,低血糖及其它疾病占3.3%.结论 由于新生军训期间天气炎热,环境改变不适应等因素,容易发生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中暑等各种疾病.应充分了解新生身体健康状况,加强军训前卫生宣传教育,合理安排军训时间,充分做好军训各项准备工作.

  • 某军校综合演练卫勤物资保障的做法和体会

    作者:张维金;付连仲;贺虹

    军队院校是培养军事与专业人才的摇篮,本校是一所专业技术综合大学,同时培养4+1指挥类专业人才,新时期军事院校培养的方向已从单一的目标管理型人才转向适应未来战争需要的复合型人才,由于大学教学任务及教学方式的转变,根据教学计划,本校每年对新入学的学员进行1个月封闭式训练后,要到野外开展半个月的山地综合演练,这同时也是对本校门诊部卫勤保障能力的一次检验.门诊部为适应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需要,及时转变服务保障模式,为综合演练提供了有力的卫勤保障,现将近几年来本校门诊部在综合演练中,进行卫勤物资保障工作的主要做法和体会报告如下.

763 条记录 30/39 页 « 12...27282930313233...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