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中药治疗更年期综合征55例

    作者:何晓霞

    治疗方法:柴胡、黄芩、党参、法夏、枸杞、菟丝子、山茱萸、山药各15g,女贞子、旱莲草各10g,生龙齿、生牡蛎各30g,大枣、炙甘草各6g.汗出过多、畏寒者加桂枝、防风、白术;月经不调者加当归、香附、益母草;乳房胀痛、烦躁易怒者加丹皮、郁金、青皮;心悸失眠者加枣仁、柏子仁;头晕、头痛者加天麻、钩藤、川芎;腰膝酸软、面浮肢者加巴戟、仙茅.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3次.同时予患者每日静脉输入5%葡萄糖液250ml、黄芪注射液20ml;5%葡萄糖液250ml、刺五加注射液40ml.每15d为1疗程.一般1~2个疗程可获显效.

  • 三棱慈姑莪苓汤治疗卵巢囊肿30例

    作者:祝均辉

    方药组成:基本方剂:三棱、山慈姑各15g,茯苓、白花蛇舌草各20g,丹参18g,夏枯草、莪术、鳖甲、甘草、半边莲各10g,加减:形体肥胖者加法夏、桂枝各10g;气虚者加党参、黄芪各10g;闭经者加地龙10g,红花3g;宫颈靡烂者加半枝莲、苦参、蒲公英各10g;少腹痛者加元胡、乌药各10g;病久伤阴者加太子参、沙参各10g;病实体强者加土鳖15g,大黄10g(后下);乳房胀痛者加柴胡10,郁金15g;乳癖者加法夏、柴胡、蒲公英各10g.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B超检查附件卵巢囊肿消失,随访2年以上不复发者;显效:临床症状消失,B超正常,1年内复发者;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B超提示囊肿有缩小的改变;无效:症状、B超同前.

  • 甘麦大枣汤在妇科病中的应用

    作者:郭运翠;王鸿根;纪恒胜;刘玉爱;王昆

    1 不孕陈某,女,26岁.2004年4月20日初诊.末次月经3月16日.3年前药物流产至今末孕,经期前后不定,经期少腹时感吊痛,经量时多时少,经色暗红,每次经行前两乳胀痛,头痛且胀,伴心烦易怒,少寐多梦,心神不定,大便干结5~6d一行.妇检:右侧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示:右侧输卵管通而欠畅.其舌质红、苔微黄,脉弦.证属肝郁气滞,脉络受阻.拟以疏肝解郁,养血通络.方用甘麦大枣汤治之.处方:,柴胡、当归、郁金、路路通、牛膝、橘叶、炙甘草、炙远志各10 g,香附、赤芍各12 g,夜交藤20 g,浮小麦30 g,炮甲6 g大枣6枚,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药进6剂.二诊:4月26日.2d前来潮,经行前乳房胀痛及头痛已大减,余症减轻.效不更方,加鸡血藤30 g,药进3剂.三诊:诸症均减.月经已净1d,乳胀头痛消失,但心烦寐差,口干,脉细数.拟以养血柔肝,滋养心肾.守原方加山萸肉10g,枸杞子、女贞子各20 g,沙参15 g,取药5剂.四诊:心烦、口干大减,夜寐亦见好转,大便顺畅.随后根据妇女月经周期中的不同变化守上方加减调治2个周期,经行按月,诸症俱消,半年后怀孕,顺产1男.

  • 经期头痛从肝论治体会

    作者:郑秋萍;张晋云

    经期头痛,系指妇女在月经将要来潮之时;或在经行之中出现的以头痛为主,常兼有烦躁,胸胁及乳房胀痛的病证,因与月经周期有关,所以叫经期头痛.

  • 加减逍遥散治疗经前乳房胀痛30例

    作者:刘粉莉;李艳红

    目的 观察加减逍遥散治疗经行乳房胀痛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诊断经行乳房胀痛的30例患者采用中药加减逍遥散治疗,7剂 1疗程,连用3个疗程观察临床效果.结果 30例患者中,治愈24例,好转5例,无效1例,治愈率80%,总有效率96.7%.结论 加减逍遥散治疗经前期乳房胀痛之肝气郁结型,疗效显著.

  • 注射隆乳后还能不能哺乳

    作者:彭孝武

    医生手记:2003年4月的一天,我接待了一位清纯秀丽、只是显得有些像"太平公主"的女性.她曾接受过注射式隆乳手术,术后觉得右侧乳房有些硬,遵照医嘱进行按摩效果不是很好,但这并没有影响她拥有一个美好幸福的家庭.他们有了自己可爱的小宝宝,生育后虽然奶水格外丰富,但双侧乳房感觉十分胀痛,同时右侧乳房逐渐增大,两个月后变得像足球一样.注射退奶针后,左侧乳房胀痛缓解,但右乳胀痛依旧,晚上疼得难以入眠.经检查诊断为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并发乳汁内瘘.

  • 注射式隆乳术后哺乳发生乳汁内瘘2例报告

    作者:彭孝武

    1病例资料病例1,某女,28岁,2001年9月在外院行注射式隆乳术后自觉右侧乳房手感硬,遵医嘱进行按摩,效果不佳,2003年4月生育一小孩后,双侧乳房胀痛,奶水丰富,但右侧乳房逐渐增大,2月后状如足球即停止喂奶并注射退奶针,左侧乳房胀痛缓解,但右乳胀痛依旧且肿大如球,晚上难以入眠故到我院求诊:病例2,某女,23岁,2001年11月在外院行注射式隆乳术后,右乳碰撞后出血,经加压包扎及抗感染处理后,手感尚可,遵医嘱进行按摩,2003年6月生育一小孩后,双侧乳房逐渐胀大且疼痛难忍,哺乳1个月后停止喂奶,并注射退奶针,抗感染治疗,左侧乳房胀痛缓解但右乳依然胀大,表皮静脉清晰可见,晚上胀痛更甚,前来就诊.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寻常性痤疮165例

    作者:李锋利

    痤疮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面颊、额部等皮脂溢出部位.因影响容貌美,患者求治心切.近年来,笔者采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寻常性痤疮患者165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65例寻常性痤疮患者,均为女性,年龄17~45岁,病程短2个月,长15年.根据痤疮的临床表现,分为五型:肺热型:53例,相当于丘疹型痤疮或点状样痤疮,主要表现为额头部以丘疹、白头、黑头为主,伴有口干,小便黄,舌尖红,脉象数;热毒型:40例,相当于脓疱型痤疮,主要表现以丘疹、结节、脓疱为主,满面通红,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数;脾胃湿热型:32例,相当于丘疹型或脓疱型,痤疮主要长在鼻部以下,伴有皮肤油,毛孔粗大,有黑头,为橘皮样皮肤,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舌苔厚黄而腻,脉滑数;血瘀痰凝型.10例,相当于丘疹型或结节型,此型比较少,为痤疮日久,可见结节样痤疮,颜色紫暗或发白,女性可伴有痛经,查舌质紫暗或白腻,脉涩或滑;肝郁气滞型:30例,相当于结节性痤疮,表现为结节性痤疮,主要长在下颌、耳前、颈前部及前胸、后背,女性月经前后加重,伴有经前经后乳房胀痛、善太息、口苦,脉弦.

  • 乳腺肌母细胞瘤一例

    作者:梁增敏;王立兵;刘占杰;赵晨燕;黄红梅;孙振国

    患者女性,43岁.因右乳房胀痛2月入院,查体见右乳外上象限可扪及一5cm×4cm×2.5cm肿块,表面不光滑,边界不太清,可推动,无压痛;肿块外缘可扪及一直径1cm光滑、圆形肿瘤,质硬、可活动.于局麻下行右乳腺肿块切除术,术中见直径1cm的肿物位于较大增生乳腺组织下浅筋膜

  • 口服保法止(非那雄胺)致乳房肿痛1例

    作者:丁晓岚;蔡林;张建中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27岁.因脱发予保法止(非那雄胺)1mg,1次/d口服.3个月后患者自述脱发明显减轻,并有细软新发长出,但感双侧乳房胀痛,以右侧为甚.查体:头顶有新发长出(汉密尔顿分级:Ⅱ~Ⅲ级),双侧乳房轻度肿胀,右侧较明显,表面皮肤正常,右侧乳房内上象限可触及一1 cm×1 cm小结节,活动度可,压痛明显,其他系统检查无异常.乳房X线摄影未见恶性征象.因考虑该患者乳房肿胀与口服保法止有关,故嘱其停用保法止,改为达菲欣(2%米诺地尔溶液)外用治疗并定期随访.停药1月后复诊,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 乳房按摩联合吸奶器用于剖宫产初产妇母乳喂养的效果观察

    作者:徐香;王伟;沈谦;杨艳梅;项穗新

    目的:观察乳房按摩联合吸奶器吸奶对剖宫产初产妇泌乳量、乳房胀痛、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240例剖宫产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对照组给予产妇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术后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后2h开始增加乳房按摩和吸奶器吸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产妇产后第3、4d泌乳量观察组均显著多于对照组(<0.01);产后第3d乳房胀痛VAS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0.05);产后第4d乳房胀痛V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0.01);母乳喂养例数及母乳喂养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混合喂养、人工喂养例数显著少于对照组(<0.01)。结论产后2h开始乳房按摩和吸奶器吸奶护理,对剖宫产初产妇增加泌乳量、减轻乳房胀痛和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方面效果确切。

  • 386例女大学生痛经与经前期紧张综合征分析

    作者:李萍;尤林翠

    月经是女性正常的生理现象然而某些女性在月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腹痛、腰酸、下腹坠胀或其他不适,在医学上称之为痛经,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前者是指生殖器官未见明显的病理改变,后者是生殖器官某些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其中50豫以上的青春期后女性会发生痛经,有10豫耀20豫症状相当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经前期紧张综合征指女性在月经前7耀14 d,出现烦躁易怒、精神紧张、神经过敏、浮肿、腹痛、乳房胀痛等一系列症状,并随月经周期性发作为其特点,月经来过以后,症状即自然消失。

  • 黄体酮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作者:牛永红

    黄体酮的常见不良反应为头晕、头痛、恶心、抑郁、乳房胀痛等长期应用可引起子宫内膜萎缩、月经量减少,肝功能异常并容易发生阴道真菌感染,每日用量过大可能有嗜睡等不良反应[1]。本文简介黄体酮所致的不良反应,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检索《万方医学网》、《CHK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大医医学搜素》,检索截止时间:2014年12月31日。以“黄体酮”、“致”、“引起”、“不良反应”、“副作用”等为检索词进行检索,下载病例报告原文,剔除综述性文献和重复病例报告,获得文献27篇29例,统计原文中患者的性别、年龄、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发生过敏性休克的时间、临床表现、恢复时间及转归等,然后进行分析与讨论。

  • 综合治疗机在产后乳房护理中的观察

    作者:肖燕

    目的:探讨产科综合治疗机在减轻产后乳房胀痛,促进乳汁分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经阴道分娩和在腰一硬联合麻醉下行剖宫产术分娩的初产妇60例,两组均按优质护理要求进行母乳喂养宣教及技术指导,实验组使用综合治疗机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产后第3d全母乳喂养情况,产后第3d乳房胀痛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泌乳提前,乳量充足,乳房胀痛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科综合治疗机用于产后乳房护理可促进泌乳分泌,减少产后乳房胀痛。

  • 护理干预在减少产后早期乳房胀痛中的应用

    作者:黄亚芳

    目的:探讨减少产后早期乳房胀痛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6月我院的产妇200例,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产妇给以产科基础护理,干预组产妇在产科基础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系统的产前和产后的护理干预,即产前宣教、产后心里干预、母乳喂养指导、饮食干预、乳房护理等全方面的护理。结果通过护理干预有效地提高了母乳喂养知识的认知水平,降低了早期乳房胀痛发生率、及时解除了乳房硬结和肿痛,提高了母乳喂养有效率。经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减轻产后早期乳房胀痛有效。

  • 产后母乳喂养与乳房胀痛的预防及护理

    作者:杨秀芬

    通过对孕产妇产前/产后母乳喂养及乳房护理的相关知识宣教,使孕产妇对母乳喂养的益处有所了解、对产后乳房胀痛的预防措施有所掌握。达到了产妇顺利哺乳的目的。

  • 产妇产后乳房胀痛临床护理对策分析

    作者:罗玲玲;丁乐

    目的:探讨产妇产后乳房胀痛临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从2012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产后乳房胀痛患者52例,对于出现乳房胀痛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于护理效果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52例产后乳房胀痛患者通过有效护理后,乳房疼痛症状得到显著改善,没有出现急性炎症,所有产妇均康复出院。结论采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法对于产后乳房胀痛患者进行护理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有效改善胀痛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母乳喂养成功率。

  • 综合疗法对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的影响

    作者:张建萍;席孝萍

    目的观察产后采用综合疗法对产妇乳房胀痛的疗效。方法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对我院86例正常足月妊娠分娩的初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热敷、按摩、挤奶)进行乳房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疗法(即分时段采取热敷、按摩、穴位按摩并配合仙人掌外敷)比较两组产妇产后乳房胀痛程度及泌乳始动时间。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第3、4d乳房胀痛程度低于对照组(<0.05),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0.05)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后采用综合疗法对乳房进行护理可有效减轻乳房胀痛,提前产妇泌乳时间,促进母乳喂养。

  • 品管圈在产后乳房胀痛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刘杨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产后乳房胀痛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成立品管圈,运用PDCA循环方法,确立“产后乳房胀痛如何护理”为主题,进行现状把握,设立目标,要因分析及对策的制定与实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QCC活动开展之后,产后乳房胀痛发生概率从50.2豫下降到19.7豫,实施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开展此次品管圈活动不仅降低产后乳房胀痛率,而且增强护士护理技巧。

  • 经前期综合征中西医治疗进展

    作者:张芹芹

    经前期综合征(premenstrual syndrome.PMS)是指妇女反复在黄体期周期性出现躯体、精神以及行为方面改变,严重者影响生活质量,月经来潮后,症状自然消失.其发生率为30%~40%,严重者占5%~10%.主要临床表现可归纳为三类:一是躯体症状,表现为头痛、乳房胀痛、腹部胀满、肢体浮肿、体重增加、运动协调功能减退;二是精神症状,表现为激怒、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疲乏以及饮食、睡眠、性欲改变;三是行为改变,表现为思想不集中、工作效率低、意外事故倾向、易有犯罪行为或自杀意图.亦有学者突出有关情绪异常这方面的症状而提出"晚黄体期焦虑症"(lateluteal phase dysphoric disorder,LLPDD)这一命名作为PMS的一个分枝.经前期综合征属于祖国医学的"月经前后诸证"范畴,根据不同症状,分别称为"经行头痛"、"经行眩晕"、"经行呕吐"、"经行泄泻"、"经行浮肿"、"经行乳房胀痛"、"经行情志异常"等.经前期综合征现代医学对其病因尚未完全阐明,治疗方面仅限于对症及激素治疗,远期疗效不容乐观,复发率较高.近年来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综述如下:

489 条记录 21/25 页 « 12...17181920212223242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