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足三里穴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机理探究

    作者:丁妍怡;邱继文

    综述近十年国内利用针刺、艾灸、穴位注射、推拿足三里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及机理的研究,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通过万方、中国知网论文数据库,以足三里、功能性消化不良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检索发现从2008~2018年万方上有140篇文献,中国知网上有84文献是关于利用足三里穴来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且相应治疗方法的疗效均较为显著.针刺、艾灸、穴位注射、推拿足三里均可有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治疗过程中如配上其他相关穴位或是综合进行治疗效果更佳,值得临床工作者参考与借鉴.

  • 浅谈足三里穴的效能

    作者:张光磊

    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犊鼻)下三寸,胫骨前崎-横指处,属足阳明胃经合穴,"合治内俯",善补脾胃",调肠俯,滋后天生化之源,为针灸医学上的一个很重要的腧穴.

    关键词: 足三里穴 效能
  • 足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加按摩治疗产后尿潴留

    作者:赵兰芳;杨士霞

    目的:观察足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配合按摩治疗产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08年1~9月枣庄市山亭区中心人民医院120例产后尿潴留患者,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采用常规双侧足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配合按摩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常规足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治疗.结果:观察组30min内能顺利自解小便,有效率占95%,无效率占5%;对照组30 min内自解小便有效率占67%,无效率占33%.结论:足三里穴注射新斯的明配合按摩治疗产后尿潴留具有明显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封闭加TDP腹部照射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作者:黄黎;黄梅

    目的 探讨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封闭加TDP腹部照射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搜集整理本院近一年来收治的混合痔术后出现便秘的患者共75例,给予其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封闭加TDP腹部照射进行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封闭加TDP腹部照射治疗后患者症状积分显著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高达94.67%.结论 新斯的明足三里穴位封闭加TDP腹部照射治疗混合痔术后便秘具有投入低廉、操作简单且毒副作用少等优点,适用于基层医院的临床治疗.

  • 按压足三里穴、内关穴防治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按压足三里穴、内关穴联合静滴胃复安等止吐药减轻化疗所致胃肠道反应的效果。方法将临床256例化疗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化疗前30 min常规静滴格拉司琼等止吐药,观察组在常规静滴格拉司琼等止吐药的基础上,于化疗前30 min及化疗期间予按压足三里穴、内关穴疗法。结果配合按压足三里穴、内关穴治疗组的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明显减少,患者对化疗接受程度高,显效率67.2%。而对照组患者仍出现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反应,显效率为40.6%。结论按压足三里穴、内关穴法防治化疗期间胃肠道反应效果显著。

  • 双侧足三里穴封闭防治化疗呕吐

    作者:黄东升;常素惠;李爱君

    化疗是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恶心、呕吐是化疗中常见的毒副反应,往往影响化疗的正常进行.近年来,新的止吐药应用于临床,减轻了患者化疗症状,但费用较高.我科于1998年5月--2002年11月对38例化疗患者采用胃复安配伍地塞米松双侧足三里穴封闭防治化疗所致呕吐,取得满意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 足三里穴注射地塞米松和维生素B12治疗氯氮平所致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

    作者:黄英民

    利血生、维生素B4等,有一定疗效,但仍欠理想,近年来有人应用由重组DNA技术制成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惠尔血来治疗中性白细胞缺乏症和处理氯氮平所致的粒细胞缺乏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但因其价格昂贵,难以推广使用.本文研究,采用足三里穴注射地塞米松和维生素B12的办法来治疗氯氮平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同一药物不同剂量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心气虚证的效应对比研究

    作者:赵兴梅;王燕;陈华德

    目的 研究参芪扶正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对心气虚证的效应与用药剂量的关系.方法 通过负重游泳及灌服大剂量心得安法获得心气虚证大鼠模型,对各治疗组分别进行不同剂量参芪扶正注射液的足三里穴注治疗.连续治疗10 d后,观察并记录大鼠的一般状况和症状;通过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心钠素(ANP)及环磷酸腺苷(cAMP)含量;通过比色法检测各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通过HE染色法检测各组心肌组织病理改变.结果 和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出现疲软无力,舌质发紫,呼吸急促等明显的心气虚症状;血清ANP浓度升高,cAMP浓度降低,SOD活性降低,均具有极其显著性意义(P<0.001); 心肌组织病理示:炎细胞浸润明显,心肌细胞严重水肿,排列紊乱.和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症状缓解,血清ANP浓度降低,cAMP浓度升高、SOD活性增强,差异均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或P<0.001),其中参芪0.05 mL组变化小(P<0.05),参芪0.20 mL组变化大(P<0.001);心肌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其中参芪0.20 mL组接近正常.结论 参芪扶正注射液足三里穴位注射能有效治疗心气虚证,且其疗效与用药剂量在一定剂量范围(0.05~0.20)mL内成正相关.

  • 针刺足三里穴治疗单纯性呃逆29例

    作者:温安东;马建春

    我们以针刺足三里,治疗因一过性胃肠功能障碍引起的单纯性呃逆患者29例,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本组男11例,女18例,12~64岁,病程2 h~2 d,均为单纯性呃逆.我们取足三里穴常规消毒,直刺 2寸,强刺激1~2 min,边捻转提插边询问患者局部针感,然后留针5 min,让患者注意针感.一次未止者1 h后再针,可连针2~3次.一般针单侧足三里,对呃逆较频者可针双侧.

  • 足三里穴注射维生素B12治疗眩晕30例

    作者:张明刚;赵洪川;王诗雅

    眩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轻者闭目即止,重则如坐车船,旋转不定,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昏倒等症状.我们采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维生素B12进行治疗眩晕患者30例,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 针药并用治疗肿瘤顽固性呃逆26例

    作者:黄金昶;佟玲;郝迎旭

    晚期肿瘤患者经常出现呃逆,严重影响饮食与睡眠,是恶液质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顽固性呃逆多用利他林肌肉注射或胃复安、东莨菪碱、维生素B6在合谷或足三里穴位注射.我科1999年6月~2002年11月予针刺天鼎、足三里穴配合口服加味旋复代赭汤治疗顽固性呃逆患者26例,效果颇佳,现报道如下.

  • 捻转补泻手法针刺效应的红外热像研究

    作者:李平;关卫;王舒;杜元灏;陈冰;李金波;王芳;诸凯;张占军;刘建

    本课题应用红上线热像技术,以成年健康人为受试对象,重点观察石氏捻转补泻针法、传统捻转补泻针法、大小刺激量捻转补泻针法等针刺手法的操作对人体皮肤温度场(温度分布)的影响,并与平补平泻针法、留针不施手法进行对照观察,此为第一部分实验研究,其包括:实验一"捻转补泻手法针刺足三里穴对脘腹部皮肤温度的影响"和实验二"捻转补泻手法针刺合谷穴对合谷穴局部皮肤温度的影响",并且在此基础上观察其中效应差异明显的捻转补泻手法对健康小鼠"足三里"穴位局部及远端能量代谢相关酶(琥珀酸脱氢酶、细胞色素氧化酶、ATP酶)活性的影响,并与不经针刺的正常对照组比较,此为第二部分实验研究,"石氏捻转补泻手法对健康小鼠‘足三里'穴位局部及远端能量代谢相关酶影响的实验研究".

  • 弱激光对大鼠胃酸分泌的调节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

    作者:孙建礼;安书成

    针灸是中国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学说是针灸学的理论基础,目前其实质还难以定论. 电针对胃运动的影响有增加、抑制及双向调整三方面的报道.医用激光照射穴位代替针刺治疗各科疾病,对其治疗原理的研究存在不同观点.激光对胃功能的调节近年也有不少报道, 主要是激光穴位照射对胃电的双向调整作用.本实验从经络理论和现代神经生物学相结合的观点出发,分析了弱激光照射足三里穴对胃酸分泌调节的作用途径及其与神经递质之间的关系.

  • 电针足三里穴对腹腔脓毒症大鼠肠缺血及氧自由基损伤的作用研究

    作者:胡森;张立俭;白慧颖;包呈梅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脓毒症大鼠肠缺血和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制备大鼠脓毒症模型.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为CLP+电针足三里(CLP/EA)组、CLP+假电针(CLP/SEA)组、迷走神经切断+CLP+SEA(VA/CLP/SEA)组、VA+CLP+EA(VA/CLP/EA)组,每组8只.EA组持续针刺双侧足三里穴30 min,刺激强度为2~3 mA,2~100 Hz;SEA组采用相同频率和强度刺激非经非穴(足三里外侧旁开0.5 cm)30 min;VA组于CLP前切断迷走神经.各组大鼠于CLP后6 h测定空肠黏膜血流量(JMBF),处死动物取空肠组织,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黄嘌呤氧化酶(XOD)和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肠组织含水量.结果 与CLP/SEA组比较,CLP/EA组JMBF和DAO活性显著增加,XOD和MDA及肠组织含水量显著降低(P均<0.05);VA/CLP/SEA组和VA/CLP/EA组JMBF和DAO活性显著降低,XOD和MDA水平显著升高,且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CLP/EA组(P均<0.05).VA/CLP/EA组与VA/CLP/SEA组各指标均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 电针足三里可显著增加CLP大鼠JMBF和DAO活性,减轻肠组织水肿和脂质过氧化损伤;切断腹腔迷走神经能减轻或消除电针的作用,增强小肠组织过氧化反应,加重肠组织水肿和黏膜细胞损害.电针足三里穴对肠缺血和氧自由基损伤的保护机制可能与兴奋胆碱能通路有关.

  • 合募配穴针刺治疗颅脑创伤后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疗效观察

    作者:孙艳;马铁柱;陈翀;张赛

    目的 观察合募配穴针刺疗法联合奥美拉唑对颅脑创伤并发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脑科医院神经重症科收治的颅脑创伤后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患者〔伤后24 h内入院、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2分〕,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奥美拉唑组、针刺组及针刺+奥美拉唑联合治疗组.3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及时对症治疗,于确诊后奥美拉唑组静脉滴注奥美拉唑,每次40 mg,12 h 1次,治疗7 d ;针刺组针刺双侧足三里穴及中脘穴,留针20 min,每日1次,治疗7 d ;联合治疗组则同时给予针刺和奥美拉唑治疗.于患者入院时及治疗7 d进行GCS评分、胃液潜血试验;于入院时及治疗1、3、5、7 d测定胃液pH值、血清神经降压素(NT)和内皮素-1(ET-1)水平.选取同期1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结果 终入选90例患者,每组30例.奥美拉唑组、针刺组、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7 d GCS评分均较入院时明显升高,但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9.46±2.81、10.26±2.24、10.52±2.50,F=2.010,P=0.141).治疗7 d,联合治疗组胃液潜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和针刺组(13.3%比36.7%、40.0%,均P<0.05).3组患者治疗后胃液pH值逐渐升高,联合治疗组治疗5 d时胃液pH值即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组和针刺组(4.58±0.53比4.20±0.52、4.28±0.43,均P<0.05).3组患者血清NT水平呈双向变化:入院时3组患者NT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随后显著下降,治疗3 d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之后逐渐升高;联合治疗组治疗5 d NT水平已明显高于奥美拉唑组和针刺组(ng/L :45.88±8.03比36.15±11.54、37.32±7.79,均P<0.05),并于治疗7 d恢复至正常水平(ng/L :56.88±12.54).3组患者血清ET-1水平呈双峰变化:入院时3组患者ET-1水平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治疗1 d均降至正常范围后逐渐升高,于治疗5 d再次出现高峰,此后缓慢下降;联合治疗组治疗7 d ET-1水平显著低于奥美拉唑组和针刺组(ng/L :53.25±7.60比63.74±9.05、65.50±12.73,均P<0.05),并恢复至正常.结论 用足三里与中脘合募配穴针刺治疗颅脑创伤后应激性胃黏膜损伤患者,能减少胃酸分泌,促进血清中NT水平上升,减少ET-1的分泌,有助于胃黏膜的修复,且与奥美拉唑联用的效果更加显著.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足三里穴及相关脏腑 组织氧分压变化的实验研究

    作者:董科奇;邓杰;竺静

    目的 观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时经穴组织及相关脏腑组织氧分压变化的特点,阐明ARDS局部组织氧合情况与全身氧合情况的相关性及经穴组织和相关脏腑氧代谢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健康新西兰大白兔2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RDS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颈静脉注射油酸(0.08~ 0.1 mL/kg)的方法复制ARDS动物模型;对照组仅行气管切开、机械通气、动/静脉置管等操作而不给予油酸.用组织氧测定仪测定吸入氧浓度(FiO2)分别为0.21和1.00时两组足三里穴内、胃和肝组织的氧分压(PtO2),同时行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血气分析,计算氧摄取率(O2ER).结果 FiO2 0.21时ARDS模型组足三里穴内、胃和肝Pt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O2ER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FiO2 1.00时两组足三里穴内、胃和肝PtO2及PaO2、SaO2、O2ER均较FiO2 0.21时升高,以ARDS模型组足三里穴内、胃和肝PtO2、O2ER水平升高更显著〔PtO2(kPa):足三里穴内:16.75±2.12比13.80±1.83,胃:16.45±1.33比13.35±1.25,肝:16.43±1.45比13.45±1.36, O2ER:(36.14±0.97)%比(30.81±1.01)%〕,PaO2、SaO2、SvO2以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aO2(mmHg,1 mmHg= 0.133 kPa):682.02±50.32比159.32±40.17,SaO2:1.00±0.00比0.98±0.01,SvO2:0.69±0.01比0.63±0.03,均P<0.05〕.与本组FiO2 0.21时比较,ARDS模型组FiO2 1.00时PvO2升高,对照组则降低,ARDS模型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mHg:36.00±2.83比42.50±1.70,P<0.05).且足三里穴内和胃PtO2呈正相关(r=0.963,P<0.001).结论 ARDS时在全身性氧输送障碍情况下,脏腑组织氧需求显著增加,但氧利用明显障碍,这可能与细胞线粒体功能障碍有关.经穴组织与相关脏腑组织氧分压有很好的相关性,经穴组织氧测定对脏腑组织氧代谢监测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电针足三里穴对肠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杜明华;罗红敏;赵增凯;胡森;吕艺;王欢;钟毓贤

    目的: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肠缺血/再灌注(I/R)大鼠小肠促炎细胞因子引起的肠绒毛损伤及肠通透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将30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肠I/R组(模型组)、肠I/R+电针足三里穴组(电针足三里穴组)、肠I/R+电针非经非穴组(电针非经非穴组),每组10只。采用夹闭肠系膜上动脉根部30 min、恢复灌注60 min的方法复制小鼠肠I/R损伤模型。电针足三里穴组于缺血后即刻电针双侧足三里穴30 min,强度为2~3 mA,频率2~100 Hz;电针非经非穴组采用相同频率和强度刺激足三里穴外侧旁开0.5 cm处30 min;模型组不进行任何治疗。于再灌注60 min处死各组动物,取远端回肠组织,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光镜下观察肠组织病理改变并进行肠损伤评分。于再灌注30 min在肠袋中注入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的葡聚糖,再灌注60 min后腹主动脉取血,测定血中FITC-葡聚糖含量,观察肠黏膜通透性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和电针非经非穴组比较,电针足三里穴可显著抑制肠道TNF-α(pg/mg:3.01±0.50比8.65±1.02、8.42±1.41,均P<0.05)和IL-6(pg/mg:2.51±0.15比6.34±0.86、6.13±1.12,均P<0.05)水平,降低I/R造成的肠绒毛损伤评分(分:1.50±0.33比3.18±0.39、3.04±0.37,均P<0.05)及肠黏膜FITC-葡聚糖含量(μg/L:282.42±73.92比856.22±229.47、844.22±239.47,均P<0.05),模型组与电针非经非穴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模型组与电针非经非穴组肠组织病理改变无明显差异,肠绒毛顶端坏死、变钝、塌陷;电针足三里穴组动物肠绒毛损伤较模型组与电针非经非穴组减轻。结论电针足三里穴能显著抑制肠I/R大鼠肠道促炎细胞因子水平、减轻肠黏膜损伤,其对肠道的保护作用可能与电针足三里穴降低肠黏膜通透性有关。

  • 电针足三里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抗大鼠失血性休克的研究

    作者:李建国;彭周全;杜朝晖;叶小丰;周青;贾宝辉;王焱林

    目的:观察电针足三里穴对失血性休克大鼠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乳酸及生存指标的影响,探讨其对失血性休克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10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休克组、休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迷走神经切断组、迷切后电针组、M受体拮抗组、N受体拮抗组、N受体α-7亚单位拮抗组和胆碱酯酶抑制组10组,每组10只.采用股动脉间断放血法复制失血性休克模型,于模型制备成功即刻(0 min),以2~4 V和3 Hz的强度持续电针刺激双侧足三里穴30 min.刺激开始前颈总动脉置管连续监测MAP,0 min和43 min时分别取股动脉血检测乳酸值.另取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休克组、休克组、非经非穴组和足三里组(处理与以上前4组相同)4组,观察生存状况,除此以外不作其他干预,记录生存时间及存活率.结果:休克组MAP持续较低,43 min时的乳酸值较0 min明显上升,平均生存时间和各时间点的存活率也显著降低(P均<0.01);而非经非穴组上述情况与休克组相比无明显改变(P均>0.05);但电针足三里穴后MAP迅速显著升高,43 min时的乳酸值较0 min显著下降,平均生存时间和各时间点的存活率均显著提高(P均<0.01).电针足三里前离断迷走神经,上述作用则完全消失.电针足三里前静脉注射阿托品,仍可产生与足三里组类似的保护效应,但电针足三里前静脉注射六烃季胺或α-BGT,均可完全抵消上述保护效应.结论:电针足三里穴具有潜在的抗失血性休克作用,并且是通过激活胆碱能抗炎通路而实现的.

  • 电针足三里穴对严重腹腔感染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作者:雷澍;江荣林;吴建浓;朱美飞;智屹惠

    目的 探讨电针足三里穴对腹腔感染大鼠胸腺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将40只SD大鼠随机均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非经非穴组、足三里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CLP)致腹腔感染动物模型,用流式细胞仪以膜联蛋白-碘化丙啶(Annexin V-PI)双染色法及光镜、透射电镜下观察CLP致腹腔感染后36 h胸腺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观察血浆皮质酮浓度和胸腺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CLP致腹腔感染可导致胸腺细胞凋亡增多,模型组[(44.7±3.3)%]、非经非穴组[(42.7±3.0)%]、足三里组[(32.6±3.3)%]胸腺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21.2±2.3)%,P均<0.05];而足三里组胸腺细胞凋亡率显著低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均<0.05);电镜和光镜下观察胸腺细胞凋亡呈典型的形态学特征.模型组((353.1±75.8)μg/L]、非经非穴组((370.7±81.0)/μg/L]、足三里组((348.6±77.9)μg/L]血浆皮质酮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61.25±46.5)μg/L,P均<0.05];足三里组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模型组(71.2±5.6)、非经非穴组(73.5±5.9)、足三里组(82.4±6.8)胸腺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95.3±6.3,P均<0.05),而足三里组胸腺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相对值显著高于模型组和非经非穴组(P均<0.05).结论 电针足三里穴可以减轻CLP致腹腔感染大鼠胸腺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胸腺细胞中Bcl-2蛋白含量有关.

  • 犊鼻穴灌流异搏定对针刺大鼠足三里穴镇痛效应的影响

    作者:李桂兰;郭义;王秀云;徐汤萍

    我们以前实验发现,当在内关穴及心包经其它穴位注射Ca2+通道阻断剂,或在足三里及胃经上穴位注射Ca2+通道阻断剂,均可使针刺效应丧失。提示我们,在针效的产生过程中,Ca2+参与经络活动与Ca2+通道有关。由于穴位注射的方法不能连续给药,很难保证整个针刺过程中都能阻断Ca2+通道,因此,我们又使用蠕动灌流的方法,连续给药,观察当灌流胃经犊鼻穴时,对针刺足三里效应有何影响,现将实验结果报告如下。1 犊鼻穴灌流异搏定对针刺足三里穴效应的影响1.1 材料与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雌雄不限,体重200~250 g。将大鼠放在特制的布袋中,将三通管中终端带有塑料小囊的一端经口腔送至胃中,一端连接注射器注入空气,一端连接水银检压计。当注入空气时塑料小囊膨胀引起胃扩张,胃扩张引起大鼠胃胀痛,当其不能耐受时则挣扎嘶叫,以此时水银检压计的读数作为痛阈值。用此法重复两次挑选出确有镇痛效应的大鼠(即针刺时大鼠痛阈提高值在20 mm Hg以上者为针刺镇痛效果显著者)。实验时将挑选的大鼠每分钟测痛阈1次,以连测3次的平均值为基础痛阈。随后在犊鼻穴刺入特制的灌流探头(外径约为0.5 mm),连接微量蠕动灌流泵(MASTER FLEX美国产),从一端灌入浓度为 1 0 mM的异搏定溶液,从另一端流出,灌流速度为0.23 ml/分,连续灌流30分钟。从灌流开始即针刺“足三里”穴,施以平补平泻手法,至15分钟时留针至30分钟。其间每5分钟测痛阈1次,以基础痛阈与针层痛阈变化的百分数的均数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

353 条记录 5/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