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温天气血液保存及4℃再保存研究

    作者:骆群;韩玮;毕蔚茹

    目的:研究高温天气条件下血液保存为战时血液保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10名健康献血者全血各200 ml,每袋制备成悬浮红细胞后平均分为3袋,分别标记为A组、B组和C组,A组置室外自然温度保存,B组同样条件保存3 d后放入4℃冰箱继续保存,C组置4℃冰箱保存,分别监测ATP等保存指标,以C组保存末期(临界)ATP为指示点确定各组保存有效期.结果:悬浮红细胞可在室外26.2℃~36.3℃环境保存4 d,若保存3 d后再置于4℃条件可继续保存7 d.结论:高温天气环境中红细胞可及时有效地进行储运,使伤员得到快速有效的输血救治.

  • 高原地区产褥中暑死亡一例报告

    作者:鲍海咏;马生有

    中暑多发生在高温与通风不良的环境中,而在气温较低的高原地区发生中暑的报道不多.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产褥中暑患者救治经过报告如下:

  • c-myc 和p53基因与高温致神经管畸形中细胞凋亡发生的相关关系的研究

    作者:马金龙;高英茂;高彦丽;刘凯

    目的: 探讨c-myc 和p53基因与高温致神经管畸形中细胞凋亡发生的相关关系.方法:在高温致金黄地鼠神经管畸形的动物模型上,采用原位杂交和原位PCR技术,观察c-myc 和p53mRNA在各期实验组和对照组胚胎神经上皮和周围间充质中的分布和含量.结果:正常胚胎神经上皮和周围间充质细胞内c-myc基因随着神经管的发育其转录逐渐增加,于C16组和C24组达到高峰,以后各组c-myc基因转录减少.这与神经管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增殖规律相吻合.而p53的基因表达与神经管形成过程中的细胞凋亡规律基本一致.高温后c-myc 和p53基因的转录均明显增加.结论: 高温致神经管畸形中细胞凋亡的发生与c-myc 和p53基因的过度表达密切相关.

  • 高温致神经管畸形中N-cadherin、bFGF、PCNA的表达及其意义研究

    作者:王维娜;马金龙;高彦丽;古丽那尔·阿布拉江;陈晓;蒲红伟

    目的 研究N-钙粘素(N-cadherin)、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神经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在高温致金黄地鼠神经管畸形的动物模型上,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不同时间实验组和对照组鼠胚神经管上皮细胞N-cadherin、bFGF、PCNA的表达,并进行定量和定位的观察.结果 (1) 高温处理后,16 h和24 h实验组N-cadherin在神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N-cadherin在增殖旺盛的神经上皮表达稳定;(2)高温处理后,24 h和48 h实验组bFGF在神经管上皮细胞的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2组bFGF的表达随胚龄增长有增加的趋势.(3)高温处理后,16、24 h和48 h实验组PCNA在神经上皮的表达弱于对照组(P<0.05),2组阳性反应范围均有所缩小.结论 高温通过影响N-cadherin、bFGF、PCNA的表达,诱导神经管畸形的发生.

  • 高温条件下失血性休克大鼠的病理生理特点

    作者:马圣;段晨阳;张紫森;赵洪梁;李涛;刘良明

    目的 探讨高温条件下失血性休克大鼠的病理生理特点. 方法 128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高温组(34℃)和常温组(25℃),每组64只.高温组在34℃环境下预处理12 h,常温组一直置于25℃环境下.经股动脉按大鼠全身血量的40%放血,建立失血性休克模型,观察两组大鼠失血性休克后血液电解质(Na+、K+)和血浆渗透压变化,检测肝肾功能[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肌酐(CREA)]、动脉血气[pH、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心脏功能[心率(HR)、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氧供(DO2)]等指标,观察大鼠存活时间和存活率. 结果 与常温组比较,高温组休克前Na+浓度、血浆渗透压、HR、CO、CI升高[(142.3±2.2)mmol/L:(139.1± 1.5) mmol/L、(304.8±4.7) mmol/L:(300.0 ± 1.9) mmol/L、(462±30)次/min:(402±44)次/min、(0.892±0.190) L/min:(0.713±0.090) L/min、(0.0030±0.0006)L·min-·cm-2:(0.0023±0.0002)L·min-1·cm-2](P<0.05).失血性休克后,与常温组比较,高温组Na+、K+浓度进一步升高(P <0.05);AST、ALT、CREA显著升高(P<0.05);与休克前比较,高温组CO、CI、DO2降低幅度均大于常温组.与常温组比较,失血性休克后高温组大鼠存活率明显降低、存活时间明显缩短(P<0.05). 结论 高温环境中失血性休克大鼠病理生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脏功能受损明显,Na+、K+浓度显著升高,大鼠存活时间明显缩短.

  • 高温对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紧密连接的作用及其机制

    作者:陈一招;徐如祥;杨志林;徐宗俊;姜晓丹;蔡颖谦

    目的探讨高温对血脑屏障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方法利用内皮细胞与胶质细胞共培养建立体外血脑屏障模型.采用Millicell-ERS系统检测血脑屏障模型的跨内皮阻抗(transendothelial resistance, TER).对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采用银染的方法研究其结构的完整性.运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ting的方法分析高温作用后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紧密连接蛋白(zonula occluden 1,ZO-1)与occludin的表达变化. 结果 43℃高温作用2 h后,体外血脑屏障模型TER均值由(321.30±58.59) Ω*cm2下降至(65.67±6.02) Ω*cm2.同时,内皮细胞紧密连接完整性明显破坏,内皮细胞ZO-1及occludin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 结论高温可以明显破坏血脑屏障内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的完整性,高温条件下内皮细胞ZO-1与occludin表达水平的降低是血脑屏障热损伤的重要分子机制.

  • 间歇式牵引联合温热式低周波治疗颈性眩晕症的效果

    作者:杜国君;李小六;林琳;邢晓燕;刘红;曹婧;张越

    目的 比较间歇式牵引联合温热式低周波与单纯牵引治疗颈性眩晕症的疗效.方法 颈性眩晕症患者60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间歇式牵引与温热式低周波治疗联用)和单纯牵引组,各30例,均治疗2个疗程(10次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体征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为96.7%(29/30例),牵引组为80.0%(24/30例),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联合应用间歇式牵引和温热式低周波治疗颈性眩晕较单独应用间歇牵引法效果好.

    关键词: 眩晕 牵引术 高温 诱发
  • 合肥市2014年高温中暑流行病学特征及其与气象因子关系研究

    作者:肖长春;李玉荣

    目的 了解合肥市高温中暑的发生情况,分析高温中暑病例的特征,为制定预防和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合肥市2014年高温中暑和气象数据,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和Poission广义可加模型分析.结果 2014年合肥市共发生高温中暑160例,男性114例(71.25%),女性46例(28.75%),其中轻症中暑115例(71.88%),重症中暑45例(28.12%).年龄16~86岁之间,平均(43.79±16.05)岁,其中40岁以上的中老年病例占61.88%.中暑者主要为农民60例(37.50%)和工人77例(48.12%).其中7月份中暑病例达116例(72.50%),为中暑高发期.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温中暑人数与日高气温、日低气温、日均气温成正相关关系,与日小湿度、日均湿度、日高气压、日低气压、日均气压成负相关,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oisson广义可加模型结果显示日均气温是影响高温中暑的主要因素,日均气温与高温中暑呈正相关,随着日均气温的升高,发生高温中暑的风险也增加.结论 合肥市高温中暑以轻症中暑为主,多为中老年男性,7月份为高发期,日均气温是影响高温中暑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高温 中暑 气象因素
  • 芜湖地区高温露天作业铁路职工高血压病患病现况调查

    作者:李俭

    高血压是高温作业禁忌症.为探讨高温作业环境铁路职工高血压病相关情况,我们于2004年5月对芜湖地区高温露天作业铁路职工的高血压病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 高血压 紧张 高温 作业
  • 网络舆情监测在安徽省高温中暑事件快速风险评估工作中的应用

    作者:刘磊;李鹏飞;吕勇;龚磊;邓舒

    目的 基于网络舆情监测和风险评估为核心的互联网+新媒体模式,在新的管理理念、信息挖掘技术和风险沟通格局下,如何针对新媒体开展公共卫生舆情监测,并探讨网络舆情监测在公共卫生事件风险评估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以高温季节高温中暑事件预防和处置为例,通过网络舆情监测与综合分析,快速风险评估,建立适合安徽省高温中暑事件快速风险评估舆情监测体系,规范信息的获取、处理、挖掘分析、综合利月等方法.结果 建立了包括网络舆情监测、天气预报收集、WBGT指数监测、发病趋势分析、风险等级研判和综合防控策略6大模块的高温中暑事件快速风险评估体系,全面及时地向各部门领导、专业人员提供信息支持与评估报告.结论 新的舆情监测模式,在高温中暑事件防控中起到决策分析与技术支撑作用,并可以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公众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结果能为各部门及时、有效地预防和处置高温中暑事件和建立网络舆情监测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 探讨高温作业对高血压病的影响

    作者:侯书强

    目的 探讨高温作业工人高血压患病的影响.方法 选取郑州铁路局某工务段187名高温作业人员与195名该段非高温作业人员进行对照观察.结果 高温作业人员高血压患病率37.43%高于非高温作业高血压患病率10.76% (P<0.005),同时随着高温作业人员工龄的增加高血压患病率增高(0.01>P>0.005).结论 高温作业会增加高血压患病风险,工龄越长,高血压患病率风险越高,应改善高温作业人员的劳动条件,应做好降温保护工作,以降低高温作业人员高血压发病率.

  • 铁路高温、高处、机车乘务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

    作者:张佩元;乐旦生;颜晖宏

    目的 分析进一步影响铁路高温、高处、机车乘务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水平的主要疾病及相关指标,为预防保健提供理论线索.方法 2012年对岳阳铁路地区高温、高处、机车乘务作业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统计分析2012年检出病例及相关指标异常情况.结果 检出疾病数共计134人,检出率5.9%,主要疾病谱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消化性胃炎、其他疾病等,以高血压检出率及疾病谱构成比例高;异常指标主要为心电图、肝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其他等;疾病数以-45年龄组开始出现较高频率,~50岁年龄组为高;工龄以~20至~35工龄组维持较高频率,指标异常与疾病年龄、工龄趋势一致.结论 高温、高处、机车乘务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为≥40岁人群,进一步影响职业健康水平的重点病种为高血压,对机车乘务人员身心健康危害甚为担忧.

  • 改性聚苯醚吸收法测定高分子食品接触材料高温下全迁移物析出量

    作者:宋帝;万杰;程刚

    建立了改性聚苯醚吸收法测定食品接触材料高温下全迁移物析出量的方法,并对取样方法、提取溶剂、吸附物净化、加热温度、提取周期以及系统稳定性进行讨论.本方法RSD为2.3%-2.6%(n=10),具有操作简单、快速等特点.能够满足对食品接触材料高温下全迁移物析出量的分析要求.

  • 三重因素胁迫对五味子幼苗叶片生理的响应

    作者:张雪;潘肃

    本实验研究以一年生五味子幼苗为材料,在高温、干旱、除草剂2,4-D丁酯三重因素胁迫下进行不同天数的处理,观察五味子幼苗在多重胁迫因素下的耐性差异,测定五味子叶片中的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以探讨环境及除草剂等多重因素胁迫过程中,五味子幼苗对高温、干旱、除草剂及其复合胁迫下的防御机制和伤害机理,以及五味子幼苗在逆境下的生理基础,为五味子的抗逆性育种和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 高温环境下死亡大鼠肾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变化

    作者:王志军;申山山;邓恺飞;秦志强;黄平;王振原

    目的:应用傅里叶显微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microspectroscopy,FTIR-MSP)技术分析高温死亡大鼠肾的化学基团变化,为高温死亡鉴定提供新的途径与方法。方法建立不同死亡原因动物模型并分组,包括高温死亡组、脑干损伤死亡组、失血性休克死亡组、窒息死亡组,大鼠死亡后立即提取其肾组织,使用FTIR-MSP技术采集肾小球区域的红外光谱。结果高温死亡组大鼠肾小球组织在3290、3070、2850、1540及1396 cm-1处吸收峰强度增高(P<0.05),A1650/A3290与A1650/A1540的比值降低(P<0.05)。结论应用FTIR-MSP技术分析肾组织化学基团变化可作为高温死亡鉴定的辅助诊断方法。

  • 胃癌D2根治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的临床利弊

    作者:李树发;杨秋蒙;朱正纲;李琛;燕敏;尹浩然;林言箴

    目的探讨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IPHC)治疗胃癌的临床利弊.方法78例进展期胃癌病例行胃癌D2根治术,30例接受IPHC,另48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1年生存率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IPHC组1年生存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但浆膜可疑侵犯的病例,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5.45%,差异无显著性;浆膜确定侵犯和腹腔内游离癌细胞阳性的病例,两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78.95%和42.31%,IPHC组显著优于对照组.IPHC组术后30天内未发生死亡,对照组有1例死亡.两组术后并发症率分别为23.33%和10.31%,差异无显著性.IPHC组的肾功能不全发生率16.67%,显著高于对照组;吻合口漏和术后肠功能恢复延缓的发生率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IPHC能改善有浆膜侵犯的较晚期胃癌病例的预后,但有一定的并发症.浆膜侵犯不明显的胃癌病例施行IPHC需慎重考虑.

  • 高温对露天作业养护工及交警心血管影响的探讨

    作者:刘伟英;王德文;徐丽霞;曹钟兴

    目的:探讨高温对露天作业人员-养护工及交通警察高血压发病及心电图的改变.方法:某单位露天道路养护作业人员192例,露天作业交通警察108例作为高温组,不接触高温办公室行政人员150例作为对照组,测量血压及心电图等进行观察.结果:高温露天作业养护工组与露天作业交通警察组高血压及心电图异常率无显著性差异,按工龄分组分析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随着工龄增加高血压、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增高,心电图异常改变以ST-T变化、各类早搏、窦缓为多见.神经衰弱症状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高温对露天作业养护工、交通警察是高血压发生、心电图异常改变及神经衰弱发生的危险因素.

  • 不同温度热疗逆转人胃癌耐药细胞SGC7901/DDP耐药性的研究

    作者:蒋丽媛;韩英;赵丽娟;姜达

    目的 探讨不同温度的热疗对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耐药逆转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培养人胃癌耐药细胞株SGC7901/DDP.设计不同温度(41、42、43、44℃)热疗联合化疗处理SGC7901/DDP细胞,检测其凋亡率及细胞周期的改变,流式细胞仪、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热疗、热化疗处理前后细胞中Survivin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 不同温度热疗后SGC7901/DDP细胞凋亡率均有所升高,43℃时高;热疗、热化疗处理后细胞周期发生改变,G0/G1细胞逐渐增多,S期逐渐减少,G2/M期相对增多,热化疗后更为明显;热疗后尤其是热化疗后SGC7901/DDP细胞中Survivin表达明显下降(P<0.01).结论 热疗能部分逆转人胃癌细胞SGC7901/DDP的耐药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改变细胞周期及抑制Survivin表达有关.

  • 高温噪声对作业工人血脂的影响

    作者:曹煜红;刘芳军;丁志群;张玉润

    对126名高温噪声作业工人和215名单纯噪声作业工人的血脂含量测定结果表明:高温和噪声可引起作业工人血TC、TG含量升高;高温噪声组和单纯噪声组的血脂异常检出率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高温噪声组的血脂异常检出率与单纯噪声组比较差异也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高温噪声组和单纯噪声组的血脂异常检出率均与作业工龄呈正相关(r=0.9554,p<0.05;r=0.9554,p<0.05).说明高温和噪声对作业工人的脂类代谢有不良影响,作业工龄越长,二者对肌体血脂代谢的影响越明显.高温与噪声对人体血脂代谢的影响可能具有协同作用.

    关键词: 高温 噪声 血脂
  • 内镜热极治疗大肠息肉56例分析

    作者:王美丽

    我院2008-05/2009-05采用电子结肠镜热极治疗大肠息肉56例(63 颗),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825 条记录 41/42 页 « 12...34353637383940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