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骨盆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手术治疗

    作者:沈万安;范清宇;马保安;周勇;张明华;程虹

    目的:探讨骨盆肿瘤早期延误诊断的原因及外科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分析51例骨盆肿瘤患者早期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手术治疗方式.结果:51例患者中36例早期延误诊断,术后42例达到肿瘤局部控制,9例局部复发,其中7例死于远隔脏器转移,2例带瘤存活.复发率为18.2%.结论:骨盆肿瘤早期容易延误诊断.采用原位分离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技术治疗骨盆肿瘤安全有效.

    关键词: 骨盆 肿瘤 微波 高温
  • HMGB1在高温致金黄地鼠神经管畸形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

    作者:孙瑜婉;管英俊;于丽;袁丽丽

    为了探讨高温致神经管畸形(NTDs)作用的分子机制,为预防人类NTDs的发生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在高温致金黄地鼠NTDs模型的基础上,研究HMGB1在高温致金黄地鼠NTDs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将孕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于水浴处理后8、16,24、40、64 h(相当于胚龄第8、8.5、9、9.5、10.5 d)处死孕鼠,剖腹取鼠胚,制备石蜡切片,应用免疫荧光染色技术检测NTDs发生过程中HMGB1在神经上皮细胞中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对照组和模型组孕鼠在水浴处理后8、16、24h,HMGB1免疫阳性产物分布于鼠胚神经上皮细胞和周围间充质细胞的胞浆中;水浴后40、64 h,HMGB1表达部位出现了由胞浆向胞核的转移;高温处理后,HMGB1在实验组各期胚胎神经上皮细胞内的表达均比对照组减弱.上述结果提示,HMGB1的表达变化与神经管发育密切相关,其表达降低足高温致神经管畸形发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 高温对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的影响

    作者:管英俊;高英茂;隽兆东;王守训;李如江

    本实验仿照高温致畸动物模型的制作程序处理原代培养的神经细胞,取受精后10 d金黄地鼠胚胎神经管制成细胞悬液,进行原代培养.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高温组,高温组于接种后24 h置42 C水浴中持续20 min;对照组置37 C水浴中持续20min,于37C、5%CO2孵箱中继续培养.应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MTT测定、凝胶电泳、原位末端标记(TUNEL)、免疫细胞化学反应以及图像分析等技术,观察了高温对原代培养神经细胞的影响.结果显示:高温可使神经细胞的凋亡数增多、存活数减少、神经网络稀疏.高温后细胞内超微结构也发生明显变化,表现为核形态不规则,染色质浓缩、边聚,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膨大,线粒体结构基本正常.MTT测定示细胞内线粒体酶的活性降低,DNA电泳可见梯状带纹,TUNEL较DNA电泳更敏感,且可在原位显示单个凋亡细胞.高温可诱导bcl-2和bax蛋白产物表达出现异常变化.上述结果表明,高温可诱导原代培养神经细胞凋亡,bcl-2和bax在高温诱导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

  • 头颅降温对高温环境下人脑局部一致性的影响

    作者:薛岩;李勃;张瑞杰;钱绍文;刘锴;杜乐霞;孙钢

    目的 探讨高温环境下头颅降温对人脑神经活动的影响及其保护机制.方法 16名被试者分别在常温(25℃)、高温(50℃)、头颅降温(舱温:50℃、降温帽:5℃)3组条件下暴露1 h,并采集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s-fMRI)数据.采用REST2.0软件对3组被试者全脑局部一致性(ReHo)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提取差异显著脑区的ReHo值利用SPSS18.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事后检验,明确任意2组各脑区神经活性的差异.结果 3组条件下的差异脑区位于右侧眶回、左侧额中回、双侧杏仁核、左侧颞中回、左侧海马、双侧顶下缘角回、左侧中央前回.与常温组相比,头颅降温组ReHo值增大的脑区有右侧眶回,降低的脑区有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左侧角回,未见变化的脑区有双侧杏仁核、左侧颞中回、左侧海马、右侧角回.与高温组比较,头颅降温组ReHo值增大的脑区有左侧颞中回、左侧海马、右侧角回,降低的脑区有双侧杏仁核、左侧角回,未见变化的脑区有右侧眶回、左侧中央前回、左侧额中回.结论 头颅降温组ReHo的特异性变化,表明头颅降温可以部分消除高温对大脑ReHo的影响,且与情绪功能存在密切联系.

  • 高温对人脑执行功能影响的 fMRI 研究

    作者:李勃;钱绍文;刘锴;姜庆军;孙钢

    目的:采用 Granger 因果分析(GCA)方法探讨高温状态下被试者进行注意网络(ANT)任务中执行网络激活区域间的因果关系。方法将30例男性健康被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分别在高温(50℃)与常温(20℃)下进行 ANT 并采集功能磁共振(fMRI)数据。利用 SPM8对 fMRI 数据进行分析,对脑激活结果进行 Granger 因果分析,并分别计算常温及高温组激活脑区间 Granger 因果关系(GC)值与反应时间之间的相关性。结果2组比较 Granger 因果分析显示:前扣带回对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的影响增强、背外侧前额叶皮质与右顶上小叶双向因果关系增强、右顶上小叶与右顶下小叶因果关系减弱、右顶下小叶对背外侧前额叶皮质因果关系增强。常温组的反应时与右顶上小叶对背外侧前额叶皮质的影响呈负相关(r=-0.558,P=0.031),高温组无明显相关(r=0.355,P =0.257)。结论高温负荷影响了执行网络脑区间有效连接,这种有效连接的变化影响了人脑的执行控制能力。

  • 高温负荷对空间工作记忆的影响--功能磁共振研究

    作者:姜庆军;杨晓;刘锴;李勃;李理;李敏;钱绍文;马力飞;孙钢

    目的:采用功能磁共振(fMRI)方法探讨高温暴露后被试者在完成空间记忆任务时大脑各区域的变化。方法28例健康男性青年右利手志愿者,分别在常温和高温下进行空间记忆任务行为学测试和功能磁共振实验。对比高温组和实验组二者在脑区激活范围和程度的差异。结果常温组和高温组都引起额叶、顶叶、枕叶及岛叶的激活;常温下,空间记忆任务为右侧大脑加工优势(Li=0.051),高温下,这种右侧加工优势明显增强(Li=0.103),双侧额中回及右侧顶叶的激活较常温时显著增强。结论高温负荷对双侧额中回及右侧顶叶等工作记忆所涉及的脑区有明显影响,加重了工作记忆中的右半球偏侧化优势。

  • 高温状态下氟尿嘧啶的稳定性考察

    作者:王林青

    目的研究氟尿嘧啶在高温状态下的稳定性.方法3种不同浓度的氟尿嘧啶生理盐水溶液分别于60,80,100℃持续加热,采用RP-HPLC法测定其在60 min内的含量变化,同时观察上述条件下溶液的外观、pH值和紫外吸收光谱变化.结果在高温状态下,氟尿嘧啶溶液的外观、pH值、紫外吸收光谱以及含量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氟尿嘧啶在高温状态下稳定性良好,适用于热化学疗法.

  • 肺癌患者锚状电极射频高温消融术后NSE, IL-2, sIL-2R的表达

    作者:李文海;程庆书;赵正源;陈连宏

    0 引言 1999-10/2000-03,我们使用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治疗原发型肺癌102例,随机抽查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IL-2, sIL-2R及NSE,并进行分析,对于此方法的疗效进行评估.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原发性肺癌患者45(男33,女12)例. 年龄36~84(平均61.2) 岁. 所有病例经病理检查明确诊断,其中鳞状细胞癌30例,腺癌12例,小细胞癌3例.

  • 中低温度热疗诱导骨肉瘤细胞株凋亡

    作者:单乐群;裘秀春;马保安;周勇;王育才;张殿忠;范清宇

    目的:研究加热诱导成骨肉瘤细胞株(OS-9901)凋亡,为中低温度热疗辅助成骨肉瘤综合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成骨肉瘤OS-9901细胞株分别经不同温度的热疗作用1 h,用TUNEL法染色及计数、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其对骨肉瘤细胞株的诱导凋亡作用. 同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43℃ 1 h热疗对成骨肉瘤细胞株OS-9901的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结果:43℃作用1 h的成骨肉瘤细胞株继续培养6 h后出现大量异常细胞,透射电镜观察可见有典型的细胞凋亡特征性形态改变. TUNEL法染色后通过计数可见有42%的细胞凋亡比例.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43℃作用1 h的成骨肉瘤细胞株6 h后Bcl-2蛋白的表达明显减少. 结论:43℃作用1 h可以诱导成骨肉瘤细胞株OS-9901凋亡. 加热后成骨肉瘤细胞Bcl-2表达减少,从而进一步诱导发生细胞凋亡,为热疗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机制提供了部分理论依据.

  • 高温对小鼠神经元骨架蛋白及热休克蛋白70表达的影响

    作者:耿晓英;万琪;杨荣军;吴松笛

    目的:观察39℃环境对体外培养的小鼠皮层神经元骨架蛋白(β-tubulin)和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的影响,探讨HSP70的神经保护作用. 方法:取小鼠胚胎大脑皮层进行神经元原代培养,将培养好的神经元分为37℃培养的对照组和39℃刺激30 min后0, 2, 6, 24和72 h的高温组. 分别进行荧光免疫染色,应用激光共聚焦扫描观察神经元β-tubulin和HSP70的表达. 结果:39℃刺激后,高温组神经元β-tubulin荧光强度均低于37℃对照组,且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其荧光强度值逐渐升高. 高温组神经元HSP70荧光强度均高于37℃对照组,且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其荧光强度值先升高后降低,于2 h时达高峰,24 h仍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高温可导致HSP70荧光分布转移至细胞核,并随着恢复时间的延长逐渐转移至细胞浆. 结论:高温可以导致神经元形态变化,骨架蛋白结构紊乱可能是神经元形态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HSP70可能参与并起到保护作用.

  • 热刺激对原代培养神经元部分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作者:郭以川;万琪;俞英欣

    目的: 研究热刺激对神经元形态及凋亡的影响, 观察不同温度下神经元活力的变化. 方法: 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高温后神经元的形态学改变. 应用Klenow法对不同高温后神经元进行凋亡检测,应用图像分析仪对检测的结果进行分析. MTT法进行平均吸光度检测. 结果: 高温处理后神经元出现形态学改变. Klenow法检测发现未经高温处理的对照组神经元平均灰度为69.54±2.70,高温处理后平均灰度升高,39℃时达高峰133.40±4.49,而后随着温度升高,平均灰度逐渐降低. MTT法测定显示随着温度升高细胞活力逐渐降低. 结论: 高温处理神经元可诱导其凋亡,39℃时达高峰. 神经元细胞活力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 高热结合化疗对S180肿瘤模型的治疗作用

    作者:柳霞;孙诚;黄鹤;邓京京;管晶

    目的: 观察高热结合化疗对小鼠S180肿瘤模型的治疗效果. 方法: 60只S180小鼠随机分4组:热疗+化疗组,单纯化疗组,单纯热疗组,对照组. 每组15只. 处理后10日处死动物,分离瘤块称湿质量,并作病理检查. 结果: 四组肿瘤湿质量各为(0.67±0.29)、(0.78±0.37)、(1.24±0.43)和(2.31±0.22)g,热疗+化疗组肿瘤湿重低于其他各组,与单纯热疗组、对照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1). 病理检查见热疗+化疗组、单纯热疗组肿瘤存在明显坏死. 结论: 热、化疗两因子联合应用具有更好的治疗效果. 热疗可作为肿瘤的辅助治疗方法.

  • CT引导经皮肺穿刺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消融治疗肺部肿瘤105例

    作者:程庆书;赵正源;刘锟;王云杰;王耀成;李文海;陈连宏;齐海妮;王彩霞

    目的观察CT引导经皮肺穿刺高温射频消融治疗105例肺部恶性肿瘤的近期效果. 方法 CT引导经皮肺穿刺,可扩展锚状电极配合RF-2000仪高温射频消融治疗原发性肺癌81例,肺部转移瘤24例,共计242个肿瘤,每个肿瘤治疗3~8次,持续时间3~337 min. 结果完全缓解(CR)率11.1%,部分缓解(PR)率71.1%,轻微疗效(MR)率13.2%,无改变(NC)率4.5%,其中CR+PR率为82.2%. 并发症包括气胸34例、咯血3例、少量血胸4例、肺部感染4例、心包填塞、应激性溃疡各1例、局部疼痛16例. 结论 RF-2000型射频热疗机治疗肺部恶性肿瘤,近期疗效确切,严重并发症少,需严格掌握中心型肺癌的手术适应证.

  • 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治疗肺转移瘤

    作者:赵正源;程庆书;王云杰;刘锟;李文海;陈连宏;王彩霞;齐海妮

    目的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治疗肺转移瘤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进行研究. 方法对24例患者161个不同病理类型的肺转移瘤进行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治疗,观察无创血压、脉搏和周围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治疗后CT扫描肿瘤组织中低密度影和肿瘤体积的变化. 结果 24例患者治疗中血压、脉搏和周围血氧饱和度无明显改变; 治疗后肺功能无明显改变; 治疗后1 wk内CT扫描显示肿瘤体积均增大, 治疗后3 mo肿瘤体积通过CT扫描显示在161个肿瘤中完全衰退(CR)23个(100%衰退), 部分衰退(PRa)98个(80%~100%衰退), 部分衰退(PRb)37个(50%~80%衰退), 无衰退(NR)3个(衰退小于50%); 治疗后3 mo CT扫描显示肿瘤内低密度影Ⅰ型3个,Ⅱ型59个,Ⅲ型99个. 结论锚状电极高温射频治疗肺转移瘤效果良好并且创伤小, 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 微波高温作用骨组织

    作者:郑联合;范清宇;裘秀春;马保安;蒋维中;曹秀堂

    目的: 确定微波(2450 MHz)灭活犬骨的需要温度和时间. 方法:采用本地健康犬.分为即时,2 wk组.即时组采用不同功率时间辐射犬骨自辐射点向外等距测温.分别于即时和2 wk后收获标本分别进行光镜,AgNO3染色,电镜,骨组织碱性磷酸酶组化检查. 结果:①功率越大,时间越长,辐射距离越长. ②50 ℃ 10 min即可使骨坏死,而42 ℃~50 ℃使骨不同程度损伤. 结论: ①临床对正常骨的加热应低于50 ℃. ②选用合适的功率和时间作用骨组织.

    关键词: 微波 高温 诱发 骨坏死
  • 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肢体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

    作者:范清宇;马保安;周勇;张明华;叶军;裘秀春;郑联合;刘振东;沈万安;李军

    目的:评价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肢体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保肢手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肢体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190例.从手术技术、肿瘤学、关节功能、并发症等方面全面综合评价此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恶性骨肿瘤134例,术后平均随访47 mo,因远隔脏器转移死亡者32例,另有3例虽有肺部转移,但经转移病灶切除后现仍无瘤存活;存活率为74.2%;102例存活者中肢体关节功能优者72例,良者14例.骨巨细胞瘤56例,术后平均随访49 mo,1例死于肺转移;3例局部复发,经行瘤段截除大段异体骨移植后治愈;35例关节功能属优,21例为良.结论:插入式微波天线阵列诱导高温原位灭活治疗骨肿瘤技术是一种创新的、有效安全的、临床效果显著的、治疗肢体恶性或侵袭性骨肿瘤的新手段,值得继续应用、改进和评价这一治疗体系.

  • 微波灭活骨肿瘤细胞AgNOR 173例研究

    作者:何大为;范清宇;马保安;周勇;裘秀春

    目的:探讨骨肿瘤微波灭活保肢术后生存率(5 a生存率为72.4%)与传统手术组术后生存率(5 a生存率为55.8%)在治疗方法上的差异,以便正确评价微波手术的效果.方法:将1992~1995年我科173例微波灭活保肢手术标本及52例1992年以前传统方法手术治疗的骨肿瘤标本进行AgNOR染色,用统计学方法比较微波手术组与传统手术组间在良恶性组成上有否差异,推测微波组的预后.结果:微波组173例骨肿瘤标本(1992~1995)AgNOR染色结果与对照组及文献报道的骨肿瘤AgNOR染色结果无明显差异(P<0.01).结论:微波灭活治疗骨肿瘤的实际生存率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其原因在于手术本身,不存在选择病例手术的情况,微波灭活治疗骨肿瘤有其优越性.

  • 加热对人肝癌耐药细胞模型-7721/Adm细胞内药物浓度的影响

    作者:郭卫平;刘燕;张洪新;李文献;倪代会;梁智会

    目的探讨比较43℃加热前后人肝癌细胞-7721(以下简称7721细胞)和耐药人肝癌细胞模型-7721/Adm(以下简称7721/Adm细胞)细胞内阿霉素(ADM)药物浓度的变化. 方法以体外培养的人肝癌细胞-7721和作者自行培养建立的人肝癌细胞模型-7721/Adm为研究对象,采用水浴加温法、流式细胞荧光技术观察阿霉素化疗加热前后7721和7721/Adm细胞胞内阿霉素(ADM)浓度的变化. 结果加热后7721细胞组提高30.8%,HCC-7721/Adm组提高51%. 结论加热可明显提高这两种细胞内的阿霉素浓度,从而提高这两种细胞的化疗敏感性,为临床克服多药耐药问题提供了重要依据.

  • 热疗联合NP方案化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对sIL-6R水平的影响

    作者:王海存

    目的:观察异长春化碱(NVB)、顺铂(DDP) 静脉化疗与热疗联合治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对sIL- 6R水平的影响.方法:52 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28例)应用NVB 25mg/m2,第1,8天;DDP 25mg/m2,第1~3天,静脉化疗联合射频热疗.对照组(24例)仅予常规NP方案化疗,28d为1周期,至少完成2周期.两周期后评价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sIL- 6R的水平.结果:治疗组PR13例,有效率46.4%,对照组PR 8例,有效率33.3%.两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治疗组75.0% ,对照组41.7 % 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IL- 6R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IL- 6R水平下降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NP方案联合热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合理、方便、有效,降低患者的sIL- 6R水平,可能是热疗效应的机制之一.

  • 高温钢条刺烧伤1例

    作者:谷才之;王锡华;王志学;李金玺;叶祥柏;李惠杰

    男性,35岁,工作中被轧钢机内约1 000 ℃的钢条弹出刺烧伤颈部右侧,自救时引起衣 裤着火燃烧,又致左前臂、双手、左下肢烧伤。于伤后4 h收入我院。入院时查:一般情况 良好,心肺腹部体检无异常。颈部右侧13 cm×6 cm创面,上缘达下颌缘,下缘距锁骨8 cm ,创周组织炭化,创底部可见胸锁乳突肌部分断裂,颈动脉搏动可触及,颈阔肌及胸锁乳突 肌均有部分损伤。其余创面红白相间。诊断:颈部右侧高温钢条刺烧伤,左前臂、双手及左 下肢深Ⅱ度烧伤3%TBSA。入院后简单清创及抗感染治疗 ,于伤后1 d在全麻下行颈部创面清创斜方肌皮瓣修复术。沿创周正常皮肤0.5 cm处切开, 术中见颈外静脉断离、胸锁乳突肌大部分断裂,分离出颈外静脉两断端予结扎,清除坏死组 织后创面约14 cm×7 cm,见颈动脉鞘、颈内静脉及副神经外露。设计斜方肌皮瓣:以术前多普勒测出颈横动脉深支的体表投影线为中心,在斜方肌中下部设计含枕动脉的轴型肌皮 瓣 15 cm×7 cm,皮瓣向左旋转约100°覆盖创面,皮瓣旋转后创面植中厚皮。术中皮瓣成活良 好。其余创面经换药自愈,于伤后23 d治愈出院。

    关键词: 烧伤 刺伤 高温
825 条记录 40/42 页 « 12...34353637383940414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