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煨脓生肌法治疗足跟部组织损伤38例

    作者:高步营;王本鹏

    目的:探索煨脓生肌疗法再生修复足跟部伴有跟腱、跟骨、脂肪垫等组织损伤的机制与质量.方法:38例患者均采用煨脓生肌疗法,局部外敷煨脓生肌膏,全身应用抗生素,记录治疗过程和愈合质量.结果:38例全部治愈,皮肤表面光滑平整,感觉正常,34例外形与功能正常,4例行走和负重功能基本正常.结论:煨脓生肌疗法方法简便,疗效显著,价格低廉,治疗足跟部组织损伤能够大限度地维护足跟的外形与功能.

  • 跟腱再断裂的修复重建

    作者:王碧菠;徐向阳;刘津浩;朱渊

    目的 总结跟腱再断裂的原因,探讨“V-Y”推进瓣及(足母)长屈肌腱(flexor hallucis longus,FHL)转位修复重建跟腱再断裂的适应证、疗效及其相关并发症.方法 2006年3月至2010年1月手术修复重建跟腱再断裂患者16例16足,男12例,女4例;年龄35~72岁,平均50.9岁.再断裂距初次手术时间为6~49周(平均21.8周),随访时间6~52个月(平均27.5个月).充分清除断端瘢痕及坏死组织4例断端缺损<4 cm者采用腓肠肌腱膜“V-Y”推进瓣修补,12例断端缺损>4cm者采用FHL转位修复重建.结合患者病史、康复方式及再次手术术中所见跟腱形态,分析其发生再断裂原因.观察术后局部外观及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后足评分(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Ankle Society-ankle and hindfoot score,AOFAS-AH)及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跟腱再断裂的原因主要为手术切口感染、术后跟腱愈合不良发生液化坏死、术后过早负重或活动不当致跌倒.采用“V-Y”推进瓣或FHL转位修复跟腱再断裂术后局部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AOFAS-AH评分从术前(70.2±8.5)分提高到(92.4±6.1)分;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从术前(74.8±6.2)分提高到(91.7±4.8)分.踝部MRI显示跟腱部信号均匀,无撕裂或积液表现.结论 跟腱再断裂后需彻底清创,导致大范围缺损.腓肠肌腱膜“V-Y”推进瓣可修复<4cm的缺损,FHL转位可修复重建>4 cm的缺损,术后踝足部功能外形恢复良好.

  • 关节镜下清理结合微骨折术治疗慢性顽固性跟腱止点炎

    作者:刘畅;张海森;李龙杰;靳胜利;苏航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清理结合跟腱止点微骨折治疗慢性顽固性跟腱止点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关节镜下清理结合跟腱止点微骨折治疗15例慢性顽固性跟腱止点炎患者资料,男11例,女4例;年龄45~70岁,平均(55.5±8.9)岁;左侧5例,右侧10例;病程18个月至10年.患者均经3个月以上保守治疗,但效果均不佳.术中在关节镜下使用刨刀清理皮下跟腱表面增生的病变组织,而后用直径1.5~2 mm克氏针经皮在跟腱止点进行微骨折术,微骨折间距3~4 mm,深度5~10 mm,可见到脂滴或血液自微骨折处渗出.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价患足疼痛情况,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后足评分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 15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30.6±15.4) min,平均住院时间为(6.2±2.8)d;切口均一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神经及血管损伤等并发症.1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3.5个月.末次随访时,无一例发生跟腱断裂及足跟痛症状复发.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平均VAS评分分别为(7.3±1.6)分、(2.4±1.3)分、(2.3±1.3)分;术前、术后6个月及末次随访的平均AOFAS踝-后足评分分别为(38.5±7.8)分、(92.9±6.9)分、(91.6±7.1)分.术后各时间点VAS疼痛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AOFAS踝-后足评分较术前显著增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均对疼痛缓解程度均表示满意;根据AOFAS踝-后足评分,优10例,良4例,可1例,优良率为93.3%(14/15).结论 关节镜清理结合微骨折术治疗慢性顽固性跟腱止点炎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 Ilizarov牵张技术对挛缩跟腱组织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作者:韩大为;李良华;王清玉;姚东文;余兰伟

    目的 探讨Ilizarov牵张技术的牵拉应力对挛缩跟腱组织学的影响.方法 18只狗右后肢应用Ilizarov外固定支架中立位固定1周后开始牵拉,1 mm/d,分2次调整,连续3周,X线摄片确定足下垂15°,再维持固定3周,随机选取9只动物处死取材(挛缩组);余动物再以同样的速度和方法牵拉矫正3周后处死取材(牵拉组);所取健侧标本合并为对照组.(1) HE染色观察腱细胞排列分布,胶原纤维形态,并分析腱网膜厚度变化;(2)以苦味酸-天狼猩红染色法,偏振光显微镜观察Ⅰ、Ⅲ胶原,并分析二者含量变化;(3)采用间苯三酚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多糖(主要为葡糖氨基葡聚糖)含量.结果 (1)挛缩组腱细胞与胶原纤维间隙不明显,腱细胞呈梭形,囊状,胶原纤维束扭曲,排列散乱,难见细胞间质.腱网膜厚度与健侧(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牵拉组,腱细胞呈圆形或卵圆形,在胶原束间成串排列,细胞与胶原纤维间有基质间隔,见炎症细胞,形态与正常腱组织相似.腱网膜厚度与健侧无明显差异.(2)偏振光显微镜下,挛缩组Ⅰ、Ⅲ胶原构成比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牵拉组Ⅰ、Ⅲ胶原构成比与健侧无明显差异.(3)挛缩组跟腱蛋白多糖含量明显减少,牵拉组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结论 在Ilizarov牵张技术牵拉下,挛缩退化的跟腱组织在组织学上可基本恢复正常.

  • 跟腱坏死切除术后再生一例报告

    作者:王永清;赵志辉;陈居文;毕红宾

    跟腱自上而下逐渐变窄增厚,在跟骨结节上方3~6 cm处窄.跟腱的周围无腱鞘,有疏松的网状组织称作腱周组织,连接肌腱及周围筋膜,其中含有血管供给营养.跟腱血管造影证实临近止点及肌肉侧有较好的血供,而腱中间部血供少,当其损伤后不易修复和愈合[1].研究证明,在损伤跟腱的修复过程中,有许多活性大分子能够诱导腱样组织再生[2-4].

  • 胸椎管内黑色素瘤一例报告

    作者:姜晓宇

    患者男,33岁.因胸腰段背部疼痛,双下肢乏力9个月,加重3周入院.查体:双下肢以腹股沟平面以下温、痛觉减退,双下肢运动功能正常,双下肢肌力均Ⅳ级,双侧提睾反射消失,双侧膝腱、跟腱反射亢进(+++),双侧Babinski征(+).

  • 开放性跟腱缺损一期重建的远期随访

    作者:朱跃良;徐永清;王家祥;殷作明;张西正;吕乾;浦绍全;吴一芃;赵泽雨

    目的 研究开放性跟腱缺损一期重建的方法及重建后跟腱的远期功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9年1月至2011年12月治疗31例开放性跟腱缺损患者资料,男19例,女12例;年龄4~55岁,平均23.1岁;左侧7例,右侧24例;轮辐伤18例,碾压伤6例,机器伤6例,刀伤1例;跟腱缺损范围为1~11 cm,平均7.1 cm;软组织缺损面积为3 cm×3 cm~12 cm×10 cm;合并跟骨骨折10例,跟骨结节部缺损5例.开放性跟腱缺损均一期重建,根据跟腱和软组织缺损的严重程度选择术式,其中采用双蒂腓肠肌皮瓣下滑15例,跖屈下缝合10例,翻转跟腱瓣1例,半腱肌自体移植1例,阔筋膜张肌移植重建1例,异体肌腱移植3例;结合使用游离皮瓣(7例)和带蒂皮瓣(24例)重建跟周皮肤缺损.跟骨骨折患者行螺钉(6例)和克氏针(4例)固定.5例跟骨结节部缺损未行处理.结果 3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年,平均1.8年.术后2~4d,7例出现皮瓣局部坏死,行局部皮瓣转移后完全覆盖创面.无一例发生皮瓣完全坏死和跟腱再断裂.31例患肢全部恢复行走功能,其中19例(61.3%,19/31)患侧足可单独提踵,12例无法单侧提踵(38.7%,12/31).与健侧相比,31例(100.0%,31/31)恢复踝大跖屈范围;21例(67.7%,21/31)恢复踝大背伸范围,10例(32.3%,10/31)踝大背伸减少范围为5°~25°.结论 跟腱缺损≤4 cm时,可以使用局部皮瓣结合跟腱缝合完成;缺损在4~11 cm时,可以使用腓肠肌下滑皮瓣,缺损>11cm时,使用游离穿支皮瓣结合自体肌腱移植.重建后跟腱远期的力量和弹性恢复良好.

  • 跟腱末端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

    作者:桂鉴超;顾湘杰;王旭;王黎明;马昕;刘灵峰;蒋逸秋;沈海琦;徐燕

    目的 探讨跟腱末端病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18例20足跟腱末端病患者,男10例11足,女8例9足;年龄18~45岁,平均25.7岁.发病至手术时间6~25个月,平均8.3个月;撞击试验阳性12足,可疑阳性5足,阴性3足;局封试验阳性18足,阴性2足.患者术前均摄X线片,测量Fowler和Philip角(Fowler and Philip angle,FPA)、Steffensen和Evensen角(Steffensen and Evensen angle,SEA)、后跟全角(posterior heel total angle,PHTA)、Chauveaux-Liet角(Chauveaux-Liet angle,CLA),并与文献报道的正常值比较.患者平卧,取跟腱止点处外侧切口,切除跟腱表面滑囊和跟骨后滑囊组织,同时去除跟腱内的钙化灶.以骨刀去除跟骨后上结节处的骨块,剥离的跟腱经骨隧道缝合固定.术后短腿石膏托固定4~6周.结果 FPA 7足≥75°,19足≥65°;SEA 14足≥63°;PHTA 7足≥89°;CLA15足≥10°.经12~78个月(平均25.3个月)的随访,优11足,良6足,可3足,优良率为85%.X线检查未见跟腱周围新生骨形成.结论 X线测量仅能作为评估跟骨畸形的一种辅助手段.对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进行手术治疗.术中只有同时处理跟腱病变和骨性畸形,解除撞击,才能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微创切取全长(足母)长屈肌腱重建陈旧性KuwadaⅣ型跟腱断裂

    作者:苗旭东;吴永平;陶惠民;杨迪生

    目的 探讨微创切取全长(足母)长屈肌腱重建陈旧性KuwadaⅣ型跟腱断裂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7月至2011年6月,微创切取全长(足母)长屈肌腱重建35例陈旧性KuwadaⅣ型跟腱断裂患者资料,男21例,女14例;年龄为23~71岁,平均42.1岁;均为单侧损伤.MRI示跟腱断裂间隙为6.0~9.2 cm.观察术后踝关节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并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踝与后足评分及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评价疗效.结果 3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8~72个月,平均33.2个月.除1例患者因术后10d拆线致切口裂开重新缝合6周后获得延迟愈合外,其余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踝关节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AOFAS踝与后足评分从术前(51.92±7.08)分提高到术后(92.56±6.71)分;其中优27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3.8%(30/32).Leppilahti跟腱修复评分从术前(72.56±7.43)分提高到术后(92.58±5.1)分.无一例发生腓肠神经及胫神经损伤、跖部痛性瘢痕、足底内外侧神经损伤.踝关节MRI示跟腱部信号均匀无撕裂和囊性变.结论 微创切取(足母)长屈肌腱转移重建陈旧性KuwadaⅣ跟腱断裂具有术后恢复快、肌腱固定强度高、并发症少的优点.

  • 陈旧性跟腱断裂V-Y腱成形术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作者:伊力哈木·托合提;白靖平;朱新安;曲延标;乔若愚;陈为民;宝勒日;加莎热特;曹力

    目的为陈旧性跟腱断裂V-Y腱成形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从而达到推广此手术方式的目的.方法用73只新西兰白兔,建立陈旧性跟腱断裂模型后行V-Y腱成形术和Loindholm术,术后分别行组织学观察和生物力学测试.对平均135 d的12例陈旧性跟腱断裂患者行V-Y腱成形术后,行X线、B超等影像学检查,随访时间1年10个月~11年,平均6年5个月,并用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1)实验研究发现,V-Y腱成形术对跟腱血运无明显影响,组织学修复好,术后生物力学性能恢复优于Linhdolm术.(2)按Arner-Lindholm疗效评定标准,优10例(83.3%),良2例(16.7%),优良率达100%.(3)术后X线、B超检查显示跟腱普遍增粗,腱纤维排列已趋于正常,2例患者有跟腱钙化.结论根据实验和临床研究结果表明,V-Y腱成形术疗效佳,可以作为治疗陈旧性跟腱断裂的首选术式.

  • 彩色多普勒诊断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价值

    作者:万鑫;陈思;刘利国;袁宇

    目的 研究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人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发生及相关情况.方法 连续收集2014年1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人214例,其中男188例,女26例,年龄19~74岁,平均(38.7±11.3)岁.根据Kuwade分型将跟腱断裂分为Ⅰ、Ⅱ、Ⅲ、Ⅳ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作为下肢DVT的诊断标准,分析各型跟腱断裂病人下肢DVT的发生率、血栓检出时间,以及血栓范围分布情况.分别采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比较不同跟腱断裂分型的血栓发生率和血栓检出时间.结果 本组病人DVT总发生率为10.7%,其中周围型(血栓累及腘静脉以下)DVT 22例,混合型(血栓累及全下肢深静脉)DVT l例.不同跟腱断裂分型间血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跟腱断裂分型间血栓检出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跟腱断裂血栓检出时间长,Ⅲ型次之,Ⅳ型检出时间短.结论 急性闭合性跟腱断裂病人DVT相关检查不可忽视,及早发现及早采取预防措施可避免发展成为致命的中央型血栓.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作为跟腱断裂后下肢DVT的首选检查方法.

  • 跟腱损伤的超声学检查

    作者:霍福涛;苏续清;吴胜勇

    随着近年来超声检查技术的不断进步,应用具有10~15 MHz高频探头的超声设备,显示跟腱内部结构及血流情况已成为可能.综述了超声学评价跟腱损伤的现状和作用,讨论了跟腱损伤的病因、病理、声像图表现及检查技巧.由于超声学检查廉价、无创、快速、准确,目前已经成为检查跟腱损伤的首选方法.

  • 发生骨刺疼痛该如何进行理疗

    作者:林湘艳

    任读者:医学临床发现:因肌腱或筋膜过度牵拉,造成跟骨过度增生,会产生跟骨骨刺.扁平足(足弓和足底异常扁平)使跟腱总是处于收缩状态,可造成筋膜张力过高,增加发生跟骨骨刺的危险.

  • 带线锚钉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止点断裂的临床效果评估

    作者:任志鹏;辛景义;王贵忻;梁军

    目的:探讨应用带线锚钉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止点断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0月—2014年1月天津市天津医院创伤骨科应用带线锚钉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止点断裂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标准手术入路,带线锚钉重建跟腱止点,Krachow缝合法编织缝合跟腱末端。术后随访19~35个月。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包括术后切口愈合、足跟部疼痛及跟腱再断裂等情况,并于术后1年比较患侧与健侧踝关节活动范围,应用跟腱完全断裂评分标准(ATRS)及美国足踝外科学会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等评价踝关节功能。结果本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5~35 min,平均(30.4±4.8)min。术中未发生重要血管、神经等组织结构的损伤。患者均得到随访,切口愈合良好,未见感染及皮肤坏死,无足跟部疼痛和跟腱再断裂发生。术后1年跖屈患侧与健侧双侧踝关节活动范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4.36°±3.33° vs.46.40°±4.53°,P>0.05),而背屈患侧活动范围小于健侧(16.88°±4.10° vs.20.12°±3.21°,P<0.05)。ATRS评分79~97分,平均(88.7±6.1)分;AOFAS评分76~100分,平均(92.4±5.6)分。优20例,良5例。结论带线锚钉修复急性闭合性跟腱止点处断裂短期效果满意。

  • 中年人常做下肢操

    作者:洪咏

    生活中,人每只脚有26块骨头、33个关节和许多肌肉肌腱.如果跟腱或是小腿肌肉太紧张,时间久了有可能引起踝部和脚前部不适.中年人在关心足部运动的同时也不能忽略下肢的锻炼,以达到保持关节灵活性,改善新陈代谢的效果.这里推荐一种简便易行的下肢操.

  • 脚的保健

    作者:石家平

    人的一生太约要走11万公里的路,多半还都是走在坚硬的路面上,所以脚上的鞋就很重要.每只脚都有26块骨头、33个关节和各种各样的肌腱、肌肉,一般不会给我们带来太多的烦脑.但是如果脚真的出了问题,光是躺着让脚休息一下,并不一定就能够把疼痛的毛病根除掉,因为有时脚痛的根源往往不在脚上.美国介治敦大学医疗中心足踝中心主任保罗·库柏医生说,有时你觉得痛在脚上,而真正的祸根可能是由于跟腱或是小腿肌肉扯得太紧,这两种情况都有可能引起踝部不能活动自如.于是胸的前部承受了更大的压力,时间久了就会感到疼痛.那么怎样面对来自脚的麻烦呢?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脚部疾患以及防治处理的办法.

  • 中医综合康复早期预防跟腱断裂修复术后跟腱紧张16例

    作者:梁虎;戴允东;高洪宽;贾杰

    跟腱断裂是骨科常见的运动损伤,手术修复、石膏固定为其主要治疗手段.但术后6周以上的石膏固定会造成患肢跟腱紧张、足下垂及踝关节伸屈障碍,甚至在锻炼过程中再断裂,给患者造成二次手术痛苦.2007 - 02-2010 -12,我们运用中医综合康复早期干预跟腱断裂修复术后16例,结果如下.

  • 双蒂推移皮瓣修复儿童足跟跟腱部软组织缺损

    作者:陈晓兵;马庆华;王金台;张抒

    我院2000年6月-2002年6月采用双蒂推移皮瓣修复儿童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跟腱外露12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 超声评价抗肿瘤坏死因子α制剂对强直性脊柱炎跟腱附着点炎的疗效

    作者:谢建丽;陈海英;王俊祥;张颖;徐锦荣

    目的 通过超声评价抗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制剂对于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dylitis,AS)患者跟腱附着点炎的疗效.方法 对比32例应用抗TNF-α制剂的治疗组患者与29例对照组患者的跟腱附着点超声影像及红细胞沉降量(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炎性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应用抗TNF-α制剂的AS患者的跟腱附着点处的超声评分及临床评分显著下降(P<0.01);ESR及CRP的变化差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 抗TNF-α制剂可显著改善AS患者跟腱附着点处的炎症程度,并通过超声检查得以印证.

  • 跟腱断裂二例误诊分析

    作者:董明非

    1 病例资料[例1]男,43岁.因小腿麻木、刺痛1天就诊.1天前羽毛球比赛中右小腿被踢伤,同时听到啪的断裂样声音,较响,小腿随即出现麻木并有刺痛,行走困难.

562 条记录 9/29 页 « 12...6789101112...282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