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廉泉合谷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31例

    作者:陈思宇;查天柱;王业建

    目的 探讨廉泉合谷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脑瘫流涎症患儿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观察组选择廉泉为主穴采用合谷刺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3.55%)明显高于对照组(77.42%).结论廉泉合谷刺治疗小儿脑瘫流涎症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捏脊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34例

    作者:刘曦

    目的 探究捏脊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收集儿科收治的小儿脑瘫患儿6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进行康复训练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捏脊疗法.2组患者每周均治疗6次,2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疗程.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总有效率70.59%相比,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18% (P< 0.05).结论 捏脊疗法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儿运动功能.

  • 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疗效的Meta分析

    作者:向娟;薛智慧;陈果;龙抗胜;李洪亮;李铁浪

    目的 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疗效.方法 通过全面搜索维普、万方、CNKI等数据库中已发表的关于针刺治疗小儿脑瘫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相关文献,并手工查阅关于小儿脑瘫相关图书资料,运用系统评价方法,按照排除纳入标准筛选文献,整理资料,评价文献质量,提取文献.并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质量评价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3个随机对照试验,共含343例患者.结果显示有效的合并效应量OR及95%CI [OR:3.14,95%CI(1.34,7.36),Z=2.63].各研究组间无统计学异质性(P=0.88,I2=0%),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9).结论 说明针刺对小儿脑瘫有较好的疗效,但还需要更多高质量、规范化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支持.

  • 针灸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瘫合并吞咽障碍37例

    作者:王颖

    目的 探讨针灸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瘫合并吞咽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74例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患儿,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n=37)和对照组(n=37),两组患儿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惠儿采取针灸结合穴位按摩治疗,两组相比较.结果 经过3个月治疗,观察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7.3%,明显高于对照组(70.3%),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 05);观察组惠儿的康复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存在着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结合穴位按摩治疗脑瘫合并吞咽障碍效果理想,可有效缓解吞咽障碍,提高康复疗效,促使患儿康复,提高患几生活质量,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脑瘫康复训练与思考

    作者:汤合杰

    本文总结了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瘫的康复疗法,提出了因人、因病、因时的个体化科学康复训练方法 ,把整个康复过程归纳为早、中、后期三个阶段并分别进行了较详细地阐述.

  • 脑瘫患儿的家庭康复训练

    作者:薛莹冰

    脑瘫是脑性瘫痪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1],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常伴有语言、智力、视力、听力等障碍,是小儿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脑瘫患儿一旦确诊,势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早期诊断和治疗是脑瘫患儿康复的关键.但有些家长对孩子的病情重视不够,抱有观望心理,往往错过佳治疗时期,或受经济条件限制,中途放弃治疗,给社会和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因此,定期到医院进行康复指导,并指导家长,在家中帮助患儿做一些简单康复训练,也有很重要的意义.现介绍一些简单的家庭康复方法.

    关键词: 儿童 脑瘫 家庭 康复
  • 健康教育对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研究

    作者:卢梅花

    小儿脑瘫(Cerebral Palsy,CP)是指以在妊娠到新生儿期之间各种原因导致脑的非进行性病变为基础,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行为异常,症状在2岁前出现.国内现患病率为1.8‰~4‰,是为严重的小儿致残类疾病之一,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

  • 针刺推拿配合裸足矫形器治疗脑瘫足外翻患儿102例

    作者:吕会兰;刘欣;郝新征

    脑性瘫痪((cerebral palsy)简称脑瘫,指在出生前、出生时或出生后的1个月内各种原因导致脑损害而出现的中枢性运动障碍。脑瘫是造成儿童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产科技术、围产医学、新生儿医学的发展,脑瘫的发病率并无减少的趋势,而足外翻是脑瘫患儿常见的伴随症状,足外翻常常导致扁平足,足弓塌陷,导致足部着地不在一个水平面上,严重影响患儿的粗大运动发展,甚至可以导致终生残疾,所以如何在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足外翻,就成为摆在康复医生面前的重要课题。

  • 益脑增智针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瘫患儿临床疗效及对精细运动功能和智力发育的影响

    作者:蔡志军;李巧秀;朱佳宁;王军

    目的 观察益脑增智针法联合康复运动治疗脑瘫患儿临床疗效及对患儿精细运动功能和智力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32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予Bobath疗法、作业疗法及引导式教育等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脑增智针法.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Peabody精细运动发育量表(PDMS-FM)评分、精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FMFM)评分、Gesell量表发育商(DQ)和脑血流灌注指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42%(61/66),对照组为80.30%(53/66),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PDMS-FM及FMFM评分、Gesell量表各能区DQ值明显升高(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PDMS-FM、FMFM评分及Gesell量表各能区DQ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VP)明显升高,血流阻力指数(RI)明显降低(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VP明显高于对照组,R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益脑增智针法联合康复运动可有效改善脑瘫患儿的精细运动功能,促进智力发育,改善脑血流量,增加脑组织血流灌注,并提高疗效.

  • 改良“Z”型跟腱滑动延长术34例

    作者:伍峰;孟炼

    跟腱延长术是儿童骨科常用的一种手术方式,主要用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跟腱挛缩性疾病,如先天性马蹄内翻足、脊髓灰质炎后遗症中的垂足畸形、大脑瘫因肌力不平衡而导致的垂足畸形、跟腱外伤后固定时间过久导致跟腱挛缩等.2008年6月-2011年9月,我们采取改良“Z”形跟腱滑动延长术治疗患足34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 针刺为主治疗小儿脑瘫语言障碍的疗效探究

    作者:罗迎华

    目的 对采用以针刺为主的治疗方法 对患有脑瘫语言障碍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 抽取96 例患有脑瘫语言障碍的临床确诊患儿病例,将其分为A、B 两组,平均每组48 例.A 组患儿采用单纯针刺方法 进行治疗;B组患儿采用针刺为主配合按摩的方法 进行治疗.结果 B 组患儿在治疗后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A 组患儿;该组患儿在停止治疗一段时间后症状再次出现的人数明显少于A 组患儿;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没有出现任何不适反应.结论 采用以针刺为主配合按摩的方法 对患有脑瘫语言障碍的患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针刺治疗早期脑瘫儿坐姿异常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作者:张红运;孙群英;杨昆鹏;陈玉霞;王绮;王曦;刘苑

    目的 观察基于婴幼儿发育理论的针刺方案治疗早期脑瘫儿坐姿异常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早期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均采用针刺结合康复训练的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基于婴幼儿发育理论的针刺方案,对照组采用头针方案.通过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对不同组别、不同脑瘫类型的患儿治疗前后的坐位功能进行疗效评价;采用表面肌电仪记录坐位相关大肌肉(背阔肌、竖脊肌、腹直肌)表面肌电信号(RMS)变化;并应用尼莫地平法评价两组患儿疗效.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坐位功能得分均明显提高(P<0.01);且治疗组坐位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痉挛型和肌张力低下型患儿坐位功能得分的进步幅度明显高于其他类型(P<0.01);坐位主要相关大肌肉RMS信号变化为:随着坐位的完成,背阔肌RMS信号逐渐减弱,竖脊肌信号逐渐增强,腹直肌信号稍减弱.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背阔肌RMS信号明显降低,竖脊肌RMS信号明显升高(均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9.29%(50/56)]高于对照组[77.78%(42/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婴幼儿发育理论的针刺方案可以有效提高8个月~1岁坐姿异常的早期脑瘫患儿背侧伸肌肌力,从而改善坐姿,有利于患儿坐位的完成.

  • 传统医学与现代康复医学结合治疗儿童脑性瘫痪140例

    作者:周雪娟;庄妮霞;郑苏晴;陈彤;罗燕斐

    我们自1991年开始进行脑性瘫痪(脑瘫)康复的治疗研究,初期以传统医学方法为主,配合简单的功能训练,以后逐步增加现代康复医学的方法和手段,达到传统医学和现代康复医学并重,同时培训家长开展家庭康复,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 头皮针结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瘫86例的疗效观察

    作者:唐明娥

    目的:探究头皮针结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脑瘫患儿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予以头皮针结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对照组给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8例,14例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有效率为89.1%,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0例,12例有效,14例无效,有效率为65%.治疗组较对照组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头皮针结合神经促进康复技术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确切,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 针刺及手法按摩对脑瘫患儿的早期干预效果研究

    作者:付仕强

    目的:探讨针刺及手法按摩早期干预治疗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2例脑瘫患儿,按随机数字法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和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及手法按摩,比较两组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和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69.2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及手法按摩早期干预治疗脑瘫患儿效果确切,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肢体血液循环,降低肌张力,提高运动功能,促进其早日康复。

  • AMIE方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20例临床观察

    作者:何竟;董小丽;段玉虎;周红玲;刘屹;黄长琼;赵雨;陈名金

    目的 观察AMIE方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 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4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施行AMIE方案;对照组20例,施行Bobath训练法治疗,均治疗60次.以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评价其临床疗效,并且随访12个月,了解患儿独立行走情况. 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12个月可以独立行走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 结论 AMIE方案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运动功能障碍有效,近期疗效等同于Bobath训练法,远期疗效优于Bobath训练法.

  • 针刺解溪穴配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60例临床观察

    作者:杨东梅

    目的 观察针刺解溪穴配合Bobath法治疗痉挛型脑瘫尖足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6例患儿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均采用Bobath法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解溪穴.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采用关节角度测量仪测量两组患儿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后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儿治疗后比较,左右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针刺解溪穴配合Bobath法可有效改善痉挛型脑瘫尖足患儿的踝关节被动背屈角度.

  • 牛膝为主治疗小儿脑病及坐骨神经损伤

    作者:张毅

    笔者多年常用牛膝为主治疗小儿脑病,小儿坐骨神经损伤等疾病,多获良效.1 治疗小儿脑病,用法:牛膝30g,白芍30g,巴戟天12g,熟地黄12g,肉苁蓉9g,远志6g,菖蒲6g,郁金6g,麦冬6g,茯苓6g,炙甘草6g,焦三仙各10g,煎服或压粉冲服,2剂服1月,每日3次,每次3g.例如:王某,男,2岁.四肢痿软无力不能站立2年,伴失语.颅脑CT检查正常,西医诊断为脑瘫,大脑发育不良,中医诊断:五迟五软、肝肾阴虚.经用上方服药治疗3个月,扶手可走百米,可以说简单语言.

  • 基于运动学和肌电特征的脑瘫爬行运动功能异常分析与评估

    作者:李亮亮;陈香

    目的 探索基于运动学和肌电特征的脑瘫患儿爬行运动功能异常量化评估方法.方法 以儿童手膝爬行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动力学传感器和表面肌电检测技术,提取可有效描述爬行运动强度、稳定性、肌肉激活水平以及拮抗肌对协调性等功能状态特征参数;然后,针对多通道数据特征对爬行运动功能进行整体量化评估时存在的数据冗余现象,利用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算法进行特征融合,提出基于特征距离比的脑瘫患儿爬行运动异常量化评估方法.结果 对17名健康儿童和22名脑瘫患儿开展了爬行运动分析,发现PCA特征融合可有效减少多维特征中的冗余信息,基于融合特征距离比的方法可有效描述脑瘫患儿的爬行运动异常.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运动学和表面肌电特征距离比的方法,为脑瘫患儿爬行功能异常的量化评估提供了可能.

  • 电刺激在脑瘫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周岳平;徐秀林;郦鸣阳

    脑性瘫痪是中国人群疾病谱中主要的致残因素之一,近年来的发病率呈显著上升趋势.经过40多年的研究表明,电刺激疗法能成功地恢复脑瘫患者的部分运动功能,且具有无创、操作简便、适应症广等优点,它是现代康复工程领域很有应用前景的一项新技术.本文综述了当前应用于电刺激治疗脑性瘫痪的两类电刺激即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和阈值电刺激(TES)的治疗原理、临床疗效、适应症及并发症等,并介绍了与之相关的治疗技术和研究进展.

1927 条记录 7/97 页 « 12...45678910...969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