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多层螺旋CT及CTA诊断小肠间质瘤的价值

    作者:田萍;祝跃明;金中高;吴晓;何剑;孙璐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及其血管造影三维重建(3D-CTA)对小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例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及3D-CTA表现. 结果: 11例中,恶性8例、交界性2例和良性1例;肿瘤起源于空肠3例、回肠7例和十二指肠1例.CT平扫示良性间质瘤密度较均匀,恶性者密度不均,增强扫描动脉期示肿瘤均呈明显增强,良性者较均匀,恶性者不均匀,静脉期示肿瘤仍有明显增强;3D-CTA可清晰显示肿瘤供血血管.结论: 小肠间质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3D-CTA能清晰显示肿瘤供血血管,并有利于肿瘤定位.

  • CT诊断胃间质瘤

    作者:李成明;张瑜;祝青松;王付龙

    目的:探讨CT诊断胃间质瘤之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免疫组化证实的13例胃间质瘤CT平扫和增强表现.结果:肿瘤均单发.CT平扫为等或略低密度软组织肿块,11例为良性,瘤体3~12 cm,平均4.6cm,密度均匀;2例为恶性,瘤体较大,8~17 cm,密度不均匀,内见囊变坏死.瘤体实质部分增强扫描均有不同程度增强,螺旋CT增强扫描静脉期(CT值61hu)较动脉期(CT值39hu)增强明显.结论:ET检查对胃间质瘤诊断有较高价值,并有助于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

    关键词: 间质瘤 CT
  • 胃间质肿瘤的CT表现

    作者:邵雪宝;贺国强;张一鸣

    胃间质肿瘤由Mortin等人于1960年提出,曾被认为是不典型平滑肌肿瘤.近来大多数病理学家根据胃间质肿块独特的免疫组织化学表现,认为是一种截然不同的胃肌壁间质肿瘤,不包括典型平滑肌瘤,神经鞘瘤及主神经肿瘤[1].以往文献以病理研究或个案报道居多,有关胃间质肿瘤CT表现的详细报道很少,本研究回顾性分析并探讨30例胃间质肿瘤的CT表现特征.

    关键词: 间质瘤 CT
  • 十二指肠间质瘤的钡餐和CT诊断

    作者:高伟民;胡连源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间质瘤的钡餐和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十二指肠间质瘤的钡餐和CT表现.结果:2例肿瘤均位于十二指肠降部,其中位于外侧壁1例,位于内侧壁1例.1例肿块直径2.6cm,呈半球形,边缘光滑锐利,密度均匀,术后病理证实为良性.1例肿块直径6.2cm,呈多分叶状,密度不均匀,内有坏死,术后病理证实为低度恶性.结论:CT对十二指肠间质瘤的诊断有一定价值,可初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但确诊需依靠免疫组化和电子显微镜检查.

  • 胃肠道间质瘤的影像表现及误诊分析

    作者:刘伟锋;丁汉军;王海林;吴梅

    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是胃肠道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临床症状出现晚且无特异性,给临床诊断工作带来很大困难.胃肠道钡餐造影、CT、MRI检查对GIST的定位有帮助,但定性诊断方面的经验仍较欠缺.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胃肠道X线钡餐造影、CT、MR表现,并对其部分误诊原因加以分析.

  • 小肠间质瘤1例

    作者:艾尔肯;孙绪荣;李白艳

    1 病历简介患者,女,61岁.3年来出现间歇性黑便共5~6次并伴腹痛,无呕吐及呕血.查体:贫血面容,腹部剑突下有压痛,中腹部可扪及约鸡蛋大小的团块样肿物,界限不清,活动性差.血常规:血红蛋白102g/L.小肠造影:中段空肠内可见半圆形充盈缺损,基地宽约3.5cm,边缘不光整,中央可见小龛影,病变周围正常肠袢呈外压形改变(图1).

  • 多层螺旋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

    作者:尚东平;刘林祥;马祥兴;周鲁军;付斌;毕文杰;于永梅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CT表现特征,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15例手术切除、免疫组化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分析术前MSCT平扫和双期增强扫描图像,5例进行了多平面重组(MPR).结果:15例中,胃间质瘤9例.肠道间质瘤5例,胃及十二指肠同时发病者1例.肿块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腔外生长为主.良性4例,3例直径小于5 cm,密度均匀,边界清晰,均匀强化.恶性9例,密度不均,内可见低密度液化坏死区,增强扫描时肿瘤实质部分明显强化,内部坏死囊变区无强化,1例出现肝转移,1例出现脾转移.交界性2例,直径分别为3.6 cm和43 cm.结论:MSCT及其多平面重组技术能够显示病变的特征及其与周围的关系,对GIST的定位、定性及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 胃肠道间质瘤的X线和CT表现

    作者:陈群林;孙辉红;陈益光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的钡餐造影和CT表现,探讨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3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钡餐造影和CT表现,其中经数字化胃肠钡餐造影15例,多层螺旋CT检查16例.结果:本组胃肠道间质瘤中,胃部16例,小肠14例,直肠1例.恶性20例,良性10例,交界性1例.良性肿块直径均小于5 cm10例(10/10),恶性肿块直径大于5 cm17例(17/20),小于5 cm3例(3/20).钡餐造影表现为胃肠黏膜皱襞推压变平或破坏13例(13/15),偏侧性充盈缺损或肠壁不清、缺失、肠腔狭窄14例(14/15),病变区可见溃疡形成,位于腔外或部分腔外6例(6/15).CT均可见软组织块影(16例),位于腔内或腔外,呈圆形或分叶、不规则形.良性密度均匀,呈均匀性强化,恶性密度大部分欠均匀,肿块内可见低密度坏死灶11例,明显不均匀强化,胃间质瘤肿块内可见钙化影5例.结论:钡餐造影和CT是诊断胃肠道间质瘤的主要手段.偏侧性腔壁不清或缺失以及肠腔狭窄,黏膜皱襞推压变平或消失,肿块内的钙化及腔外钡斑或溃疡是其诊断重要的征象,CT在诊断和鉴别良、恶性上有更大优势.

  • 胃间质瘤的CT诊断

    作者:魏海波;韩嵩博

    胃间质瘤(gastric stromal tumors,GST)是一类来源于胃间叶组织的非定向分化的肿瘤,以往常被误认为平滑肌肿瘤或神经源性肿瘤,随着免疫组织化学电镜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其研究不断深入[1].本文收集两家医院自2006年3月~2008年8月期间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胃间质瘤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提高对胃间质瘤的认识.

  • 播散性腹膜间质瘤病超声表现一例

    作者:牛卫东;刘军永;李新功;韩素华

    患者男,53岁,因反复腹痛10个月,近日加重而入院.患者近10个月来腹痛加重,无恶心呕吐及腹泻,右侧卧位或屈曲位疼痛可缓解,体重减轻10 kg.查体:腹部饱满,轻微压痛,无腹水征.超声检查:大网膜明显增厚,厚薄不匀,回声杂乱,盆腔内显著,杂乱的回声内见散在的大小不等的圆形、椭圆形结节样低回声,直径约0.4~3.5 cm,大者境界清楚,内部尚均匀,后方无增强效应.结节内未见血流信号.部分较大的结节内见液性回声.左上腹见一6 cm×4 cm×6 cm的囊实性回声(图1).右肝顶部见一3 cm的囊性回声,透声差(图2).盆腔杂乱的回声内血流信号丰富(图3),探及高速低阻的动脉血流频谱,峰值54 cm/s,阻力指数0.38(图4).超声诊断:腹腔内弥散性病变,考虑恶性可能性大.

  • 超声内镜下诊治上消化道良性隆起型病变118例

    作者:丁向萍;张锦华;庄剑波;缪连生;张富花;袁菊霞;陈丽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良性隆起型病变(upper gastrointestinal benign protrusive lesions,UGBPL)的诊断价值和不同治疗方法的优缺点.方法:运用超声内镜检查118例上消化道隆起型病变,并对其中80例分别用内镜下高频电直接切除、透明帽下黏膜切除术(cap-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cEMR)、尼龙绳结扎、圈套器套扎及鼠齿钳钳夹治疗.结果:食管隆起病变以平滑肌瘤常见,占食管良性病变的62.2%;胃间质瘤占胃良性隆起性病变的50%,十二指肠以息肉多见,占十二指肠良性隆起性病变57.9%,囊肿占31.6%;本组施行内镜下治疗仅cEMR术中少量渗血,用氩气或者钛夹即可止血.结论:超声内镜下高频电直接切除、尼龙绳结扎、圈套器套扎、鼠齿钳钳夹方法安全、有效,cEMR相对有出血危险.

  • 胃肠道外间质瘤的MSCT和MRI诊断

    作者:李培岭;任勇军;翟昭华;王萍

    目的:探讨MSCT和MRI对胃肠道外间质瘤(extra-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EGIST)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EGIST的MSCT和MRI表现.16例患者行CT检查,6例行MRI检查.结果:22例EGIST中,中度危险5例,高度危险17例.肿瘤位于肠系膜6例,网膜5例,盆腔5例,腹腔3例,腹膜后2例,腹壁1例.肿瘤大直径5.7-19.5 cm.肿瘤呈分叶状4例,不规则形7例,类圆形或椭圆形11例.16例行CT检查中,肿瘤密度均匀4例,不均匀12例;增强后均匀强化2例,不均匀强化l4例.6例行MRI检查中,TIWI肿瘤呈稍低信号4例,呈稍低、高混杂信号2例;T2WI呈等、高混杂信号6例;DWI肿瘤实性部分呈高信号6例;增强后肿瘤实性部分明显强化.22例EGIST中,13例在动脉期肿瘤实性成分内可见条状强化的血管影,9例伴有远处转移,其中肝转移(5例)多见.结论:EGIST的MSCT和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MSCT和MRI是目前诊断EGIST的有效检查方法之一,MRI在早期发现肿瘤有无肠系膜、网膜、腹膜和骨骼的转移方面有一定优势.

  • 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的内镜超声随访研究

    作者:程斌;金震东;邹晓平;李兆申;许国铭

    目的:观察上消化道黏膜下肿瘤(SMT)的动态变化.方法:对32例初次EUS诊断为SMT的患者进行EUS随访观察.结果:90.1%(29/32)复查EUS与初次诊断一致,间质瘤95.5%(21/22)与初次诊断相吻合.21例2次EUS均诊断为间质瘤的患者中,33.3%第2次EUS显示的生长方式有变化;47.6%2次EUS显示的形态不同;57.1%(12/21)2次EUS大小有差异,其中第2次EUS较首次增大者占66.7%(8/12),其直径在随访间期9 mo内平均增长3.5(2-7 mm).结论:EUS诊断上消化道SMT的准确性很高,定期随访复查EUS,对尽早确诊SCT并判断其良恶性,选择合理治疗策略是必要的.

  • 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误诊为胰腺癌一例

    作者:赵家义;徐灿

    患者男,78岁.因"进行性消瘦1月余伴发热2周",2007年9月17日门诊拟"胰腺癌"收治入院.体检:T38.5℃.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腹部膨隆,未见腹壁静脉曲张,上腹无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未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莫菲征阴性,肝区、双.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胃镜见胃体黏膜粗糙,性质待定,胃体间质瘤可能.

  • 胃间质瘤31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俊霞;柳平;王化虹;余靖;谢鹏雁;刘新光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资料完整、病理诊断明确的31 例胃间质瘤患者,依据诊断标准对胃间质瘤进行分类.结果胃间质瘤无明显的性别差异,50~60岁为发病高峰.好发部位为胃底部,其次为胃体部,胃窦部发生较少.其中恶性胃间质瘤占58.1%(18/31),良性胃间质瘤仅占25.8%(8/31).交界性胃间质瘤的病程较长,平均为 79个月, 恶性胃间质瘤的病程较短,平均为4 个月.本病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上消化道出血、上腹不适和(或)腹胀、腹痛等.胃镜、超声胃镜、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或B超及CT影像学等检查可以发现肿瘤,通过病理组织学及免疫组化检查可明确诊断.本病首选手术治疗,对伴有肝转移者可采取经肝动脉导管栓塞化疗,但疗效不肯定.结论胃间质瘤是一类独立的胃黏膜下肿瘤,过去诊断为平滑肌或神经源性肿瘤的某些梭形细胞肿瘤,通过免疫组化检查可能为胃间质瘤.

  • 胰腺间质瘤的诊治及预后

    作者:杨峰;金忱;傅德良;蒋永剑;李骥;狄扬;姚冽;郝思介;倪泉兴

    目的 探讨原发于胰腺的胃肠道外间质瘤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方法 报道本院诊治的1例胰腺恶性间质瘤,并通过Pubmed和国内主要数据库检索,分析该病的临床资料,对其术后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结果 1980年1月至2010年7月间,国内外共报道胰腺间质瘤16例,其中男7例,女9例,中位年龄56.5(31~72)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上腹疼痛不适.术前诊断依赖于影像检查,肿瘤多为囊实性,边界清晰,CT增强后肿瘤周边或实质内出现不规则强化,胰胆管扩张少见.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穿刺吸取细胞学检查(EUS-FNA)有助于术前确诊.15例手术患者中,14例完整切除肿瘤,1例行囊肿空肠内引流.所有患者均经病理和免疫组化证实为胰腺间质瘤.14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1~60个月,平均21个月,所有患者均存活,4例出现复发转移.该病多为高度恶性潜质,单因素分析显示核分裂相≥10/50高倍视野(HPF)为术后复发转移的风险因素.结论 胰腺问质瘤是一种少见的恶性程度相对较低的肿瘤,预后较导管腺癌好.正确诊断和根治性切除可改善其预后.术后即使复发转移,也应积极手术切除,高危患者应服用伊马替尼治疗.

  • 前列腺特异性间质瘤囊性变一例报告

    作者:杨文增;郭景阳;马涛;魏若晶;古德强

    患者,45岁.因排尿困难15年,加重15 d于2010年7月30日入院.患者排尿困难,伴尿频、尿急、尿痛,无肉眼血尿,无腰痛、腰酸,夜尿2次/夜.直肠指检:前列腺约13.5 cm×12.0 cm,囊性感,无明显压痛,表面光滑,未触及硬结,中央沟消失.

  • 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瘤一例报告

    作者:刘犇;罗金旦;沈志坚;蔡松良

    肾脏混合性上皮间质瘤(mixed epithelial and stromal tumor of the kidney,MESTK)临床罕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患者,女,51岁.因左侧腰腹部疼痛3 d,B超及CT检查发现左肾占位性病变于2005年1月17日入院.查体双肾区无压痛及叩击痛.尿常规无异常.B超示左肾下极实质内一形态不规则7.5 cm× 7.2 cm×6.7 cm低回声团块,局部向肾表面隆起,边界稍模糊,CDEI显示血供不明显.

  •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部位的诊断价值

    作者:林谋斌;尹路;胡伟国;钱倩健;吴云林;张晨莉;许斌

    目的 探讨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手术定位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至2005年12月间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并行手术探查的56例小肠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前小肠镜诊断结果与术中检查所见加以比较,并随访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 54例(96%)经术前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发现出血病灶,其中53例(95%)术前的病灶定位与术中发现的病变部位基本一致,4例定性诊断不一致,1例手术探查未发现病灶.间质瘤是本组患者中导致小肠出血的常见病因.结论 双气囊小肠镜对小肠出血术前定位具有可靠的临床价值.

  • 十二指肠Brunner腺瘤致十二指肠套叠一例

    作者:陆贝;罗中尧;倪杰

    患者,女,66岁.解黑便4 d伴头晕、心悸于2006年12月18日入院.既往有胃淡疡病史10年.查体:贫血貌,腹部平坦,无压痛及反跳痛.血常规:Hb 38 g/L.胃镜检查:胃底后壁有1个直径0.3 cm溃疡灶伴出血.予内镜下止血.另见十二指肠球部巨大球状肿块填塞整个肠腔,表面充血.CT提示十二指肠降部软组织肿块,局部同心圆对结构.可能为重复畸形或间质瘤(图1).胃肠造影提示十二指肠套叠.

618 条记录 3/31 页 « 12345678...303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