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 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静文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从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选74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N-乙酰半胱氨酸,对两组患者疗效及血气指标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明显较对照组75.68% 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血气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满意,也能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值得推广.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

    作者:周海艳;张飞彩

    对37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住院肥胖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随访6个月患者主观症状均有改善,鼾声和嗜睡症状明显减轻;治疗后BMI、Epworth困倦度量表(ESS)评分显著降低(P<0.05,P<0.01).提出做好治疗前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治疗过程中及时调整治疗压力,严密观察、监测;治疗后给予长期随访或对带机居家治疗者进行指导,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 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刘其国

    目的: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69例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惠者随机分为治疗组(BiPAP通气)和对照组(呼吸兴奋剂),观察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的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气管插管例数及住院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患者PaO2、SpO2的升高及PaCO2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治疗组经口气管插管2例,死亡3例,均为COPD评分5~8分之间;对照组气管插管13例,死亡9例.结论:使用Bi-PAP无创通气能明显改善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通气功能,并发症少.

  • 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观察

    作者:叶梦萱

    目的:探讨无创面罩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4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分为两组,一组22例给予内科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另一组18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同时予BiPAP呼吸机,即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平均动脉压变化及临床表现.结果:第一组22例患者中有3例死亡,19例抢救成功,第二组18例患者中有1例死亡,17例抢救成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30min、1 h及3 h的症状、呼吸频率、心率、血气分析及平均动脉压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竭的作用是显著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的同时及早并合理应用BiPAP呼吸机,可尽快的纠正低氧血症,改善心功能和呼吸衰竭.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29例

    作者:王先广;朱琥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29例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进行辅助通气治疗,记录通气前及通气治疗后2 h、12 h患者在呼吸室内空气条件下的动脉血气以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前PaCO2 (65±15) mmHg,PaO2 (45±15) mmHg,pH (7.28±0.10);FVC (1.25±0.20) L,FEV1 (0.65±0.08) L.治疗后2 h,PaCO2 (60±13) mmHg,PaO2 (75±15)mmHg,pH (7.30±0.12);FVC (1.28±0.18) L,FEV1 (0.80±0.10) L.治疗后12 h,PaCO2 (58±12) mmHg,PaO2 (80±15)mmHg,pH (7.33±0.13);FVC (1.33±0.20) L,FEV1 (0.85±0.15) L.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FEV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COPD合并慢性呼吸衰竭,可提高PaO2,为呼吸衰竭的病因治疗赢得时间.

  • 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范远威;王永;刘勇;朱宝山;吕伟

    目的 观察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治疗COPD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吸氧、抗炎、止咳化痰、解痉平喘、对症支持及BiPAP等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每次剂量为50μg/500μg(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2次/d,疗程均为10d.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32/34),对照组为76.5%(26/34),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及呼吸频率(RR)均明显下降,动脉血氧分压(PaO2)、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均明显升高,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联合BiPAP治疗COPD患者可以明显改善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降低HR和RR,改善呼吸困难等临床症状,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艾滋病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刘远波

    目的 研究经面(鼻)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艾滋病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方法 对入选的20例艾滋病并ARDS患者实施BiPAP治疗,动态观察患者病情转归、生命体征变化、治疗前和治疗4小时、1天、3天后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20例患者中,16例呼吸窘迫症状明显缓解并成功脱机,有效率80%(16/20),治疗3天后与治疗前比较,动脉血氧分压(Pa02)和PaO2/FiO2(吸入氧分数值)均显著升高(P<0.01)、pH值明显升高(P<0.05).1例改为有创通气后成功脱机.结论 BiPAP治疗艾滋病并ARDS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可作为常规治疗手段.

  • Ⅱ型呼衰患者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护理

    作者:王东莉;王帆;魏妍萍

    对2003~2006年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的7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Ⅱ型呼衰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认为通过良好的心理护理,正确的连接和佩带呼吸机方法,合适的压力选择,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护理能够有效的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增加通气量,降低死亡率.

  • BiPAP在高血压患者深麻醉下拔管后呼吸支持中的应用

    作者:许毓光;郭曲练;陈江辉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 BiPAP)在高血压患者深麻醉状态下拔管后呼吸支持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择期行下腹部或全髋置换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例,随机分为清醒后拔管组(A组,n=20)和深麻醉下拔管组(B组,n=20).所有患者均采用静脉吸入复合麻醉,主要手术步骤完成后停用吸入麻醉药,仅用静脉麻醉药异丙酚泵注维持麻醉,A组患者术毕即停药,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B组患者至拔管前即刻停药,深麻醉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立即进行BiPAP无创通气.记录拔管前后血压、心率和BIS,BiPAP无创通气过程中动脉血气分析及苏醒期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清醒时血压较术前明显升高、心率明显增快(P<0.01),拔管后较拔管前血压明显升高、心率明显增快(P<0.05).B组患者拔管前后血压、心率无明显变化,血气参数基本正常.B组患者舌后坠的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患者(P<0.01), A组患者苏醒期呛咳等并发症要高于B组患者(P<0.05).结论:BiPAP适合于高血压患者深麻醉状态下拔管后呼吸支持.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疗效分析

    作者:刘卫国

    目的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并探索简便有效的通气方法.方法应用BiPAP治疗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30例,并与同期住院病人28例对照.结果BiPAP可明显改善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的pH、SaO2、PaCO2、PaO2,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期患者时,BiPAP是一种较为有效简便的方法.

  • BiPAP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26例患者疗效观察

    作者:鲁四德;阮鹏;杨皓;王波;田磊;韩坷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 选择26例次经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BiPAP,记录临床症状体征、Boston心衰积分、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血气分析及运动耐力等指标监测.结果 26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抢救成功21例次,抢救成功率80.8%.治疗后生命体征稳定、心衰减轻,pH值、PaO2和SaO2明显提高(P<0.05);3d后心脏射血分数及运动耐力明显增加(P<0.01).结论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通过调节适当吸气压力水平和呼气末正压水平,可改善心功能,减轻肺水肿,迅速提高动脉血氧含量.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和运动耐力的影响

    作者:钟发平;易善元;肖忠义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肌肌力及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36例中、重度COPD稳定期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8例患者.治疗组患者每天接受2h的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共2周;对照组患者只接受氧疗.同时测量治疗前后患者呼吸肌肌力和运动耐力的变化.结果 和对照组相比,机械通气治疗组呼吸肌肌力明显增强,运动耐力明显提高.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能增强中、重度COPD患者的呼吸肌力,提高运动耐力.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阻肺的临床研究

    作者:张春云;陈益民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夜间低氧的治疗作用.方法 取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30例使用吸氧、抗感染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夜间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4 h,疗程为7 d.分别观察2组在治疗前后低氧血症及心率失常发生率和肺动脉压力的变化.结果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组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以及与对照组比较,夜间低氧血症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和肺动脉压力的改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能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夜间低氧血症,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肺动脉压力,可作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23例疗效

    作者:何晃养;陈辉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疗效,方法将48例急性重症哮喘的患者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分为治疗组(23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呼吸机治疗,所有患者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4 h后测定pH值、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心率(HR)和呼吸频率(RR)的变化.结果 4 h后各指标的改善情况治疗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BiPAP是治疗急性重症哮喘的一种较好的无创通气模式.

  • BiPAP治疗急性左心衰竭30例护理体会

    作者:蔡星星

    目的:评价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在常规治疗1/2-1h无明显好转后给予BiPAP呼吸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该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心率、血压、呼吸等变化.结果:该组患者BiPAP治疗后,27例症状明显改善,血气分析及生命体征参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效率90%.结论:BiPAP无创通气治疗急性左心衰能迅速缓解症状,加强护理与沟通,可以明显较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疗效.

  • 1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合并呼吸衰竭60例疗效分析

    作者:徐涛;辛颖;孙勇;林存智

    目的:探讨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BiPAP辅助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分析及肺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理选用BiPAP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中的疗效观察

    作者:王伟明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0例(A组)在院前急救时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自行来院就诊患者为对照组(B组)48例.结果:A组治疗1h后的有效率和24 h死亡率分别为96%和2%,均优于B组的79%和4%P<0.05.结论:院前急救时采用BiPAP呼吸机治疗可较早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心功能,降低病死率.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不加温湿化治疗SARS患者的疗效观察

    作者:叶建红;曾影红;吴巧媚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不加温湿化治疗SARS患者的效果.方法将22例使用BIPAP呼吸机的SARS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例,实验组BIPAP呼吸机不加温湿化,对照组的BIPAP呼吸机加温湿化,观察两组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的总体疗效、呼吸道症状、血氧饱和度(SaO2)及氧分压(PaO2)均有所改善,但实验组呼吸道症状、耐受时间、血氧饱和度及氧分压提高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不加温湿化的BIPAP呼吸机较加温湿化BIPAP呼吸机对SARS患者的治疗效果好.

  • 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COPD 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

    作者:谢应翠;魏贤文

    目的 探讨鼻(面)罩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 入选病例63例,分为常规治疗组32例,采用常规治疗;呼吸机治疗组31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BiPAP无创呼吸机治疗,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比较.结果 呼吸机治疗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血气分析的改善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机械通气辅助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具有肯定的疗效,能更快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PaO2,降低PaCO2;能更好地促进病情的恢复,减少住院时间.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作者:周明远

    目的:对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抽选2010年7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94例。将患者根据数字表法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47例,采用吸氧、抗感染、改善冠脉血供等基础治疗;观察组4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诊疗情况和效果。结果统计学对比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PaO2、PaCO2、PH以及NT-ProBNP、心率指标水平较之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临床总有效率(95.7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70.21%),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能确切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缺氧、二氧化碳潴留、酸中毒及心功能,合适的气道压力未对心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293 条记录 11/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