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作者:丁卓奇;任晓霞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在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此次研究要求,将40例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范围为2017年1月~2018年1月,并将其设为试验组,予以双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同期纳入40例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设为对照组,予以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观察治疗情况,对患者的动脉血气、肺功能以及多导睡眠监测(PSG)等予以对比分析.结果 针对总有效率的对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动脉血气改善情况,试验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针对肺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对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针对PSG改善情况的对比,试验组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 对重叠综合征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实施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可改善呼吸功能、血气指标以及肺功能,安全性高.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中重症支气管哮喘的疗效评价

    作者:曾美娥;邓小援

    目的:对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中重症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方法抽取于2009年8月~2013年5月收治的中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68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抗感染、氨茶碱、祛痰剂、糖皮质激素以及β受体激动剂等进行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配合使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临床治疗效果、血气分析、体征以及症状等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有26例得到了控制,控制率为76.50%,5例显效,3例好转,0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有16例得到了控制,控制率为47.1%,6例显效,9例好转,3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4.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在治疗后的呼气流量峰值(PEF)、日夜间症状评分以及1 s用力呼气量(PEV1)上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中重症支气管哮喘,配合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的治疗效果更明显。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老年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作者:王永;朱宝山;刘勇

    目的 探讨经面罩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SCHF)的疗效.方法 76例老年SCHF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休息、限盐、限水、营养支持、强心、利尿、扩张血管、抗感染、降压、控制血糖,纠正酸碱平衡及水、电解质紊乱.对照组加持续低浓度氧疗,观察组加面罩BiPAP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血气分析、血浆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 、漏气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1)观察组总有效率89.5%(34/38),对照组68.4%(26/38),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38例老年SCHF患者经使用BiPAP呼吸机治疗后,HR、RR、BNP、PaCO2值均明显下降,住院时间缩短,LVEF、PaO2、SaO2明显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3)观察组3例患者有面部不适感,调整面罩后缓解.5例患者出现轻度胃肠胀气,未作特殊处理,均自行缓解;4例治疗5 d 后症状改善不明显,2例继续通气2 d 后逐渐好转(共通气治疗7 d),2例治疗无效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通气2 d后死亡.对照组12例经常规治疗5 d 症状、体征无改善,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通气时间为(5.4±2.3)d,死亡8例.结论 BiPAP呼吸机治疗老年SCHF患者具有明显增加疗效,操作简单、容易掌握、痛苦小、缩短疗程,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治疗老年SCHF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双水平正压通气治疗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疗效观察

    作者:杨友;黄裕立;吴焱贤;何宗云;周艺

    目的 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合并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SAS)的疗效.方法 64例左心室收缩功能不全合并SA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观察组在原药物治疗基础上用BiPAP呼吸机治疗,对照组继续原药物治疗.30 d后行多导睡眠检测,心脏彩超测量左心室射血分数,并测定血N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观察其变化.结果 观察组患者整夜睡眠监测中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SaO2<90%占睡眠时间比明显下降、低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Low)明显升高、左心室射血分数提高(P<0.01),NT-proBNP 明显降低.结论 BiPAP治疗可以纠正低氧血症,明显改善呼吸暂停情况,明显降低血NT proBNP含量,改善左心室收缩功能.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联合振动排痰在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应用

    作者:林增锐;黄泽宽;林武强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结合振动排痰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0例AECOP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对照组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辅助呼吸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 振动排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R、RR、pH、PaO2、PACO2有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天后,联合组有8例患者的PaCO2降至50mmHg以下,对照组无一例;治疗3天后,联合组有10例患者PaCO2降至50 mmHg以下,对照组有6例,联合组的例数仍较多,联合组的患者其HR、RR、pH、PaO2、PaCO2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结合振动排痰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肯定,有临床应用价值.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研究

    作者:曾喆;吴素华;董吁钢

    目的 探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 选择42例经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BiPAP,记录临床症状体征、Boston 心衰积分、彩色多普勒二维超声心动图及血气分析等指标监测.结果 42例重度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抢救成功37例次,抢救成功率8 8.1%.治疗4 h后生命体征稳定、心衰减轻,PaO2和SaO2明显提高(P<O.01);3 d后心脏射血分数明显增加(P<O.01).结论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可改善心功能,减轻肺水肿,迅速提高动脉血氧含量,是治疗心源性肺水肿的一种有效、简便、无创而实用的治疗方法.

  • 探讨应用BiPAP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作用

    作者:高爽;何永红;曾志伟

    目的 研究临床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PAP)通气治疗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作用.方法 将52例患有慢性肺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6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BiPAP经面(鼻)罩机械通气治疗,观察分析动脉血气、呼吸频率、心率、血压、心脏功能.结果 治疗组pH、SaO2、PaCO2、HR、RR等在治疗1 h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治疗后3h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在纠正低PaO2方面,治疗组早期即表现出优越性(P<0.05).3d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5.2%,而对照组为72.7%,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BiPAP经面(鼻)罩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改善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通气血流比例失调,缓解呼吸肌疲劳,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纠正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

  • 噻托溴铵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老年Ⅳ级COPD稳定期的疗效分析

    作者:冯静;臧金萍;陈思

    目的 观察噻托溴铵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 ventilation,BiPAP)对老年Ⅳ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稳定期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确诊为Ⅳ级COPD的78例老年患者进行随访,根据随访期间家庭型无创呼吸机使用情况分为对照组和BiPAP组.对照组37例,BiPAP组41例,对照组仅给予噻托溴铵治疗,BiPAP组给予噻托溴铵联合BiPAP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运动耐力评分及呼吸困难程度分级等数据变化.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检查、动脉血气分析、运动耐力评分及呼吸困难程度分级,均较治疗前有了明显的改善(P<0.05),而且BiPAP组治疗后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BiPAP治疗老年稳定期Ⅳ级COPD患者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噻托溴铵治疗,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行推广.

  • CPAP和BiPAP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比较

    作者:吕华亮;谭世繁;宋一波;林月梅;黄世雄;黄壮志

    目的 比较持续正压通气(CPAP)和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两种无创通气模式治疗重症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重症哮喘患者37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CPAP组和BiPAP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气、气管插管率、依从率、有效率、病死率和住院天数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生命体征、动脉血气、气管插管率均有改善,且两组患者依从率、有效率、病死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iPAP组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2)降低更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PAP和BiPAP无创通气均可改善重症哮喘患者生命体征、动脉血气和降低气管插管率,而BiPAP通气模式在改善二氧化碳潴留方面更有优势,所以对于重症哮喘合并Ⅰ型呼吸衰竭患者两种通气方式均可选择,而重症哮喘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推荐使用BiPAP通气.

  • 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作者:曾玉兰;杨荣时

    目的:探讨使用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5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分成治疗组n=26)和对照组(n=26).对照组给予常规氧疗,同时进行呼吸功能锻炼;治疗组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每日使用3~4次,每次使用2 h.两组均同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等药物和营养治疗,4周为1个疗程.利用生存质量评分标准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2周、治疗后4周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其生存质量总均分(TMS)及日常生活能力(F1S)、社会活动情况(F2S)、抑郁心理状态(F3S)、焦虑心理症状(F4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使用BiPAP可以减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气流阻塞,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症状,增加活动范围,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

    作者:颜波儿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患者24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1例,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抗心衰治疗,同时加面罩给氧.BiPAP组1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鼻(面)罩双水平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征象变化及动脉血气分析、呼吸频率(RR)、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BiPAP组pH、PaO2、SpO2、RR、HR等指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PaCO2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BiPAP组通气过程中出现腹胀2例,局部压迫感1例.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BiPAP组治疗后pH、PaO2、SpO2、RR、HR等指标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PaCO2差异无显著性.BiPAP组13例中经BiPAP治疗2 h后病情好转11例(85%),对照组11例经常规治疗后2 h后病情好转6例(55%),5例症状加重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其中2例死亡,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抢救老年顽固性急性心源性肺水肿,早期应用BiPAP治疗简便易行,效果显著.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附36例报告

    作者:郭志强;李建国;李志云;杨文珍;孟令宝;孔继昌;戴鲲鹏

    目的: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伴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予36例经常规治疗无效的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伴呼吸衰竭患者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的呼吸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评价疗效,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有效32例(89%),均于治疗后0.5~1 h呼吸困难缓解,湿啰音明显减少或消失.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呼吸、心率、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下降(均为P<0.05),动脉血pH值、PaO2及脉搏血氧饱和度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无效4例(11%).治疗期间,出现腹胀(8%)3例,测压管打折1例(3%),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可快速缓解呼吸困难,改善肺交换功能,对急性心源性肺水肿伴呼吸衰竭的疗效良好,不良反应少.

  • 夜间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康复作用——附30例报告

    作者:陈学远;陈斯宁;黄美杏

    目的:研究夜间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对Ⅲ~Ⅳ级稳定期COPD患者的康复价值.方法:将30例处于Ⅲ~Ⅳ级稳定期COPD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夜间BiPAP治疗加氧疗,对照组单纯夜间氧疗,治疗8周.分析研究对象治疗前、治疗4周后、治疗8周后的肺通气功能、6分钟步行距离、圣·乔治呼吸问卷分值的变化.结果:共有27例患者完成本研究,其中实验组14例,对照组13例.实验组治疗8周后FEV1、FEV1%较治疗前增加(P<0.05),实验组治疗4周后、8周后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同期的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改善程度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夜间BiPAP治疗可改善Ⅲ~Ⅳ级稳定期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及生活质量,并有可能改善肺通气功能,疗效优于夜间单纯氧疗.

  • 两种类型的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观察——附16例报告

    作者:陈哲;刘素彦;陈宝元

    目的:比较两种类型的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重叠综合征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方法:16例重叠综合征急性加重期患者,按使用的呼吸机类型不同分为2组,2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应用第3代头孢菌素、氨茶碱、氨溴索治疗,疗程7~14日),7例予以多功能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多功能组),9例予以普通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普通组),比较2组治疗前后PaO2和PaCO2的水平、不良反应、转归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治疗前后2组PaO2和PaCO2水平无明显差异;2组不良反应皆轻;多功能组无死亡病例,普通组2例死亡;多功能组平均住院时间为7日,普通组则为14日.结论:两种类型的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均能有效地改善重叠综合征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应用多功能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呼吸机治疗能明显缩短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

  • AECOPD患者BiPAP呼吸机IPAP、EPAP水平与腹胀发生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余斯玲

    目的 探讨BiPAP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过程中吸气相正压(IPAP)、呼气末正压(EPAP)水平与腹胀发生程度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AECOPD无创通气患者56例,探讨IPAP、EPAP与腹胀程度的相关性.结果不同IPAP、EPAP水平下,患者发生腹胀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AP、EPAP水平与腹胀程度存在正相关关系(r=0.526、0.556,P<0.05).对已发生腹胀的患者,不同EPAP水平的氧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E-COPD患者BiPAP辅助通气中尽量减小IPAP、EPAP水平对预防腹胀有益,已发生腹胀患者不应盲目提高EPAP来改善氧合.

  • 噻托溴铵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以及对血清SOD、LPO的影响

    作者:盛燕妮;邓存文;高玉林;常彩虹;邓斗兴

    目的 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稳定期COPD患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外周血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LPO)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COPD稳定期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6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噻托溴铵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治疗4周(1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情况及生活质量,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 SOD、LPO 水平.结果 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8.7%,对照组为97.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症状或体征改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呼吸困难指数(mMRC)、慢阻肺症状(CAT)和呼吸疾病问卷(SGRQ)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mMRC、CAT和SGR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SOD水平显著提高、LPO水平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外周血SOD浓度高于对照组、LPO浓度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噻托溴铵联合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能够缩短患者症状或体征改善时间,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或体征,显著提高血清SOD水平、降低 LPO水平.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治疗重症哮喘22例临床观察

    作者:李党育;付鹏;邓辉;郑立

    目的 研究应用双水平气道正压道气(BiPAP)治疗重症哮喘的临床价值.方法 观察22例BiPAP治疗的重症哮喘者(无创组)治疗前后4 h血气分析指标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变化,并同常规方法治疗的22例患者的对照组相比.结果 BiPAP组血气指标、心率,呼吸频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BiPAP是治疗重症哮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27例的疗效分析

    作者:钟灿

    目的 观察无创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急性心源性肺水肿(ACPE)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7例ACPE患者在常规抗心衰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0.5 h、治疗2 h的临床症状、呼吸频率(RR)、心率(HR)、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结果 BiPAP治疗0.5~2 h,有25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动脉血气分析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有效率92.59%.结论 早期合理应用BiPAP治疗能迅速缓解ACPE的临床症状和低氧血症,改善心功能,使用安全有效.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

    作者:梁宪梅;刘祁汨;秦伍三;周斌

    目的观察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BIPAP)对COPD急性加重期所致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对27例COPD急性加重期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在常规解痉、平喘、抗感染及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变化并对疗效加以评价.结果治疗前后pH值无明显变化,PaO2明显上升(P<0.001),而PaCO2有显著下降(P=0.049);27例患者全部明显好转,顺利脱机.结论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评价确切.

  • 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对重叠综合征患者心肺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

    作者:刘建华;曹亮;支学军;冯平;郑立卿;赵建清;张秀珑;张志华

    目的 探讨双水平气道正压通气( BiPAP)治疗重叠综合征( OS)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确诊为OS的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常规组和BiPAP组,各50例. 常规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BiPAP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辅以BiPAP治疗. 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4 h、48 h、72 h 后动脉血气分析变化,比较治疗后心肺功能、多导睡眠图( PSG)的差异. 结果 两组治疗24 h、48 h、72 h后pH、氧分压( PaO2 )、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等动脉血气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但BiPAP组患者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 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iPAP组肺功能FEV1/FVC、脑钠肽水平及PSG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常规组(P<0.05). 结论 BiPAP能快速纠正OS患者缺氧及CO2 潴留,改善患者心肺功能及睡眠质量.

293 条记录 12/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