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健脾祛湿法治疗小儿湿疹患儿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中医健脾祛湿法治疗小儿湿疹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儿童保健科就诊的106例小儿湿疹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和丹皮酚软膏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祛湿方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瘙痒程度评分.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P<0.05);治疗2周后及治疗4周后,试验组瘙痒程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医健脾祛湿法应用于小儿湿疹患儿的治疗中,可明显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降低瘙痒程度.
-
下雨天,喝什么汤祛湿健脾
应对雨天,应该喝什么汤祛湿呢?小编介绍八款美味祛湿汤,让你健脾祛湿.健脾祛湿四神汤脾气虚,湿气重的姑娘们可以经常煲锅经典四神汤,原料:山药,莲子(去心),芡实和茯苓.其中山药芡实可以多放些,其他适量,还可以灵活“加料”更滋补:1、补中气加党参;2、总想瘦腿的加少量薏仁;3、补血可以加些桂圆肉;4、安脾胃加红枣.食疗没有太多禁忌,一周一两次即可.
-
中西医结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 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对照组给予西药多潘立酮,双歧杆菌三联胶囊口服,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四君子合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间资料的有效性差异.结果 治疗组的治疗有效性达93.8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0.00%,两者经卡方检验,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改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健脾祛湿、疏肝活血法治疗脂肪肝80例
探索健脾祛湿、疏肝活血法对脂肪肝患者的症状、B超、血脂等方向的疗效.采用健脾祛湿、疏肝活血治法,中药选用白术、茯苓、陈皮、法夏、泽泻、柴胡、郁金、枳实、丹参、赤芍、大黄、山楂等,并随证加味:脾虚湿阻型加苍术、砂仁、党参;肝气郁结型加香附、佛手、白芍;湿热内蕴型加茵陈、川连、虎杖;肝肾阴虚型加生地、首乌、鳖甲;瘀血阻络型加田七、莪术、蒲黄.水煎服,日一剂,30天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治疗80例患者,显效51例(63.8%),有效26例(32.5%),无效3例(3.7%),总有率效95.2%.中医以健脾祛湿、疏肝活血法治疗脂肪肝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从脾虚湿盛论治干燥综合征验案一则
干燥综合征是一种以侵犯唾液腺、泪腺等外分泌腺体为主并可累及全身多脏器的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疾病,多表现为口干、眼干等症状.临床中众多医家认为阴虚津亏为其主要病因病机.但是笔者团队认为干燥综合征的也可为脾虚湿盛,阻滞气机,水液输布障碍而出现口干咽干等症状,应采用宣畅气机、健脾祛湿的治疗原则.本文把在临床中采用宣畅气机、健脾祛湿法治疗干燥综合征的典型病例方案及机理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
健脾祛湿方对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
目的:探讨健脾祛湿方对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脂质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肥胖合并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祛湿方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2周后,比较2组患者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肥胖指标:体重、体质指数(BMI)改善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TC、TG、LDL-C、体重、BMI均显著降低(P<0.05),HDL-C均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92%)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显著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P<0.05).结论:健脾祛湿方能显著改善肥胖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脂质代谢异常,控制患者体重,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借鉴推广.
-
刘红霞教授运用健脾祛湿、滋阴除湿法治疗皮肤病的辨证思路
刘红霞教授继承赵炳南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并结合西北的地域特征及饮食习惯,在临床上首辨阴阳,从阴阳学说理论重新定位燥与湿的辨证关系,进而论滋阴与祛湿,总结出西北地区皮肤病外燥内湿的病机,在临床上通过健脾以滋阴润燥祛湿,提出健脾祛湿、滋阴除湿法,运用于临床,疗效显著.
-
肝纤宁颗粒对CCl4所致大鼠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
肝纤宁颗粒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中药新药,具有舒肝活血、健脾祛湿作用,临床用于肝郁血瘀兼脾虚湿滞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本实验采用四氯化碳(CCl4)损伤性肝纤维化模型,探讨肝纤宁颗粒防治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
-
浅谈健脾祛湿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通过对治未病理论的阐述,明确脾胃功能及脾胃病变在防病、治病、防复发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突出强调固护脾胃正气为主,佐以祛除内、外湿邪的健脾祛湿法在治未病中的应用。
-
健脾祛湿法治疗白带异常的临床价值
目的:分析健脾祛湿法治疗白带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4月收取的160例炎症性白带异常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住院顺序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健脾祛湿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8.7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检测准确率(97.50%)明显优于对照组(6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祛湿法治疗白带异常效果良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健脾祛湿方加减治疗湿热困脾型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湿热困脾型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采用健脾祛湿方加减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2月-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湿热困脾型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15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吡格列酮治疗,观察组实施健脾祛湿方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血脂及肝功能指标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血糖、血脂指标水平及肝功能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湿热困脾型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患者实施健脾祛湿方加减治疗可显著降低其血糖、血脂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肝功能,有利于加快相关症状的好转.
-
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慢性腹泻患者311例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中医药治疗艾滋病相关性慢性腹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所有人组病例均进行大便病原学检查,对其中240例进行电子结肠镜检查,将311例艾滋病慢性腹泻患者辨证分为健脾祛湿治疗组(健脾止泻颗粒)102例、补肾固涩治疗组(泻痢康胶囊)106例及对照组(盐酸洛哌丁胺胶囊)103例.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各组患者腹泻量表积分、大便频次变化和慢性腹泻临床有效率.结果 艾滋病慢性腹泻病原学阴性者263例占84.57%,而病原学阳性者中隐孢子虫32例.治疗2周后,健脾祛湿治疗组、补肾固涩治疗组与对照组腹泻量表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周后与治疗2周后各组大便频次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结论 健脾祛湿与补肾固涩为主两种治疗方案治疗艾滋病相关性慢性腹泻均可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每日大便频次,明显提高慢性腹泻临床有效率.
-
薏苡仁治疗慢性结肠炎
先父俞长荣擅长应用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腹泻.方中薏苡仁,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其应用要点为:舌苔白腻或黄腻,大便不成形,或多黏液.本品功力和缓,尚需根据病情,合理配伍,如与荷叶配伍,其升清降浊、健脾祛湿之功益佳.若偏于湿盛,配合茯苓;偏于湿热,配合铁苋;偏于脾虚,配合参、术;脾虚及肾,配合山药、补骨脂;兼夹食积,配合山楂、神曲.此外,薏苡粥作为久泻患者的食疗方,也有较好效果,用量50~160g.本品煎煮后多黏液,若入汤剂,不易饮服,故用量不宜太多(每剂20~30g).据先父与我个人临床体会.急慢性鼻炎、支气管炎、痹证、腰痛、肺痈、肺炎、水肿、急性肠炎、小儿疳疾、急慢性肾炎、妇女带下等见有湿邪证候者,均可用薏苡仁.本品具有除湿而不助燥、清热而不损阴、益气而不滋湿等特点.
-
中药治疗原发性痛风36例疗效分析
原发性痛风患者多首发关节疼痛而就诊,中医多按"痹症"施治,关节症状虽可暂缓但降血尿酸效果欠佳.笔者经临床观察,认为本病其本在脾虚,其标为湿浊,并以健脾祛湿,泄浊通络的基本方为主,治疗本病36例.获满意疗效,兹报告如下.
-
合儿汤治疗小儿秋季腹泻38例临床体会
目的 探讨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安全有效的方法 .方法 选择病例38例:男性23例,女性15例,采取基本方治疗:太子参10g,焦白术10g,茯苓10g,葛根10g,炒白扁豆10g,焦薏米10g,厚朴6g,陈皮5g,泽泻5g,前仁5g.结果 38例中痊愈31例,占81.6%;好转5例,占13.1%;无效2例,占5.3%;总有效率94.7%.结论 针对脾虚湿胜,脾被湿困的这一根原,并紧扣脾虚湿胜的要核,以健脾祛湿为中心,根据正虚、邪实的轻重来左右权衡,并做到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可使脾健湿去,腹泻自愈.
-
逍遥散临床应用验案
逍遥散方出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柴胡、当归、白芍、云苓各10g,甘草5g,生姜3片,薄荷5g同煎.其功效为疏肝解郁、健脾和营、养血调经.治疗以肝郁血虚而致两胁作胀而痛,寒热往来,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月经不调,乳房作胀作痛,脉弦而虚者.本方配伍严谨,药味恰当,既疏肝解郁、养血柔肝;又健脾祛湿,促使气血生化有源;既补肝体,又助肝用,气血双调,肝脾同治,立法全面,寓补于通,实乃调和肝脾之良方.现将临床应用验案列举如下.
-
附子汤的临床辨证新用
附子汤出自<伤寒论>,由炮附子、芍药、茯苓、白术、人参五味药物组成,为温阳散寒、健脾祛湿之剂.现将我们临床辨证运用此方的体会,简介于下:1 背恶寒我们以此方治疗冠心病等属胸阳不振、阴寒内盛所致的"背恶寒"常可获效.
-
浅论藿香正气散的临床应用
霍香正气散,又名正气散,源于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在上千年的临床应用中被历代医家誉为"暑湿圣药".主要功能解表化湿、退热、理气和中,为芳香化湿,理气和中的代表方.全方以藿香辛温散寒,芳香化湿为君药,苍术、茯苓健脾祛湿,川朴、大腹皮理气除满,紫苏、白芷辛温解表散寒,陈皮、半夏降逆止呕,干姜温中,甘草健脾,全方共奏温中散寒,解表化湿之功.主要应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在临床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疗效显著,分类说明如下.
-
健脾明目莫忘苍术
苍术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苍术的根茎,以个肥大、坚实、无毛须、气芳香者为佳.有健脾祛湿、补虚明目等作用.对湿盛困脾,倦怠嗜卧,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呕吐泄泻及目疾内障、外障、青盲、夜盲者具良效.
-
五苓散新用途
五苓散是一种常用中成药,来源于汉·张仲景<伤寒论>一书.本方由猪苓、茯苓、泽泻、肉桂及白术共五味中药组成.具有化气利水、健脾祛湿的功效.适用于外感风寒、内停水饮所致的发热头痛、烦渴、饮水即吐、小便不利等;或水湿停聚所致的水肿、身重、小便不畅及痰饮内停、心下悸动、吐涎沫而头眩等症.近年来临床实践与研究证实,本方还有不少较好的新用途,现介绍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