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体验患者住院对护生共情能力及实习效果的影响

    作者:周广华;许红霞;杨文红;李晴;魏岩;张兆慧

    目的 探讨护生体验患者住院对其共情能力、实习效果的影响.方法 将在济宁市某医院实习的197名护生随机分为实验组(99名)和对照组(98名).对照组接受常规共情教育,实验组开展护生体验患者住院24 h的共情教育,接受包括生活护理、专科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结果 教育后实验组共情能力、实习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体验患者住院能有效提升护生的共情能力及实习效果,从而促使护生自觉加强学习意识,提高服务水平.

  • 医学生共情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作者:孔令玲;曲海英;徐娜;廖洪雁

    作为人际沟通的重要内容之一,共情能力不仅有利于医学生提高自身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更是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关键.目前,医学生共情能力培养存在医学院校对其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相应考核系统等一系列问题,需要教师及学校共同努力,通过加强医学生职业道德培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临床教师整体素质等合理有效的途径来培养医学生的共情能力.

  • 北京市2家医院医患关系中共情因素作用的质性研究

    作者:杨璐;张曼华

    目的:从医生共情角度探索影响医患关系的关键因素及作用机制.方法:在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和某三级医院中,抽样选取37名医生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所获资料使用Nvivo 11软件进行基于扎根理论的编码分析.结果:近期压力事件的描述中有89.2%的受访医生提到与医患关系有关,并且医患沟通中遇到的消极回应远比积极回应多.在医患沟通中得到积极回应的程度随着年龄增长和职称晋升而增加,消极回应的程度则随之减少.医患沟通不佳归因于患方时,医生共情表达项目中识别性共情使用频繁.结论:医患关系是造成医生压力负荷过大的主要压力源之一,共情使用在医患关系中起到重要调节作用.

  • 北京市某高校男性大学生心理健康、共情与攻击的关系调查

    作者:宋平;郑春蕾;赵玉兰;杨波

    目的:探究男性大学生心理健康、共情与攻击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人际反应指标和Buss攻击问卷对北京两高校413名男性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相关分析表明男性大学生的SCL-90除观点采择与共情关注无显著相关外,幻想、个人忧伤与SCL-90总分均呈显著正相关(r=0.233,P <0.05;r-0.215,P<0.05).共情与攻击存在正相关(r =0.19,<0.01);SCL-90与攻击存在正相关(r=0.619,P<0.01).结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能力与攻击呈负向关系,而个人忧伤与攻击呈正相关.因此,在预防大学生攻击行为时,需要改善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能力,并减少其个人忧伤水平.

  • 自我暗示""共情"在急诊洗胃术前后的应用

    作者:曾忆恋

    探讨自我暗示"共情"理论在急诊洗胃术前后的应用,将共情应用于护患沟通中,建立良好的护志关系从而提高急诊洗胃技术,减少护患纠纷,提高急诊洗胃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 观点采择干预对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污名的影响

    作者:郑思娣;李静芝;林莲珍;姜浩;蔡舒;麦熙

    目的 了解青少年学生艾滋病污名的现状并探讨观点采择干预对其的影响. 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某中学初中一年级5个班的学生,按学号单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被试对象均采用艾滋病污名问卷进行前测,观点采择干预后,均进行艾滋病污名后测,同时采用基本共情量表测共情水平.比较两组艾滋病污名差异,分析共情在观点采择对艾滋病污名影响中的中介作用. 结果 完成本研究被试对象为146名,其中对照组72名,干预组74名,艾滋病污名前测对照组及干预组艾滋病污名总分分别为(43.75±8.95)分和(44.40±10.41)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艾滋病污名后测对照组及干预组艾滋病污名总分分别为(42.65± 11.40)分和(37.82±9.94)分,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情中介效应的系数c(c=-0.210)、系数a(a=0.181)、系数b(b=-0.163)和系数c'(c'=-0.18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值为14.05%,共情在观点采择与艾滋病污名关系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结论 青少年学生普遍存在艾滋病污名,观点采择干预能有效降低其艾滋病污名,共情在观点采择对艾滋病污名的影响中发挥部分中介作用.

  • 心理治疗对中医内科诊疗的启示

    作者:王轶;朱生樑

    基于中医内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探讨心理治疗理念在中医内科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中医内科诊疗与心理治疗有许多共通之处,因此后者对前者有启示作用,比如在医患关系的建立、维系及诊疗方式等方面.

  • 邻里关系对大学生利他行为的影响:共情、亲社会动机的链式中介效应

    作者:李露;王敬群;叶宝娟;雷希;郑清

    目的:探讨共情与亲社会动机在大学生邻里关系和利他行为之间的链式中介效应.方法:使用邻里关系量表、共情量表、亲社会动机量表和利他行为量表对97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邻里关系对大学生利他行为具有正向预测作用;②共情是邻里关系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③亲社会动机是共情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的中介变量.④共情与亲社会动机在邻里关系与大学生利他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结论:邻里关系不仅直接影响大学生利他行为还通过共情与亲社会动机影响大学生利他行为.

  • 高中生阈下自闭特质与共情、友谊风格的关系

    作者:陈优巧;吴大兴;聂雪晴;李沐蕾

    目的:探索高中生阈下自闭特质及其与共情、友谊风格的关系.方法:采用自闭谱系商数(AQ)量表中文版、共情商数量表(EQ)中文版、友谊量表(FQ)中文版对574名高中生施测.结果:①高中生阈下自闭特质性别差异不显著,学科差异表现为文科学生低于未分科学生(P<0.05);共情能力和友谊风格的性别、学科差异都显著,表现为女生高于男生,文科生高于理科学生和未分科学生(P<0.05);②高中生阈下自闭特质与友谊风格、共情呈负相关关系(P<0.01);③共情在高中生阈下自闭特质与友谊风格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占总效应的18.1%.结论:高中生阈下自闭特质分别与共情能力和友谊风格呈负相关关系,共情在阈下自闭特质对友谊风格的影响中中介效应显著.

  • 叙事医学教育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情能力和学业成绩的影响:一项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杨柠溪;李小燕;燕虹;李十月;耿庆山

    目的:探索叙事医学教育干预对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共情能力和学业成绩的影响.方法:以6个班级的242名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6个班级被随机分成三组,每组两个班级.在测量基线资料后,第一组学习常规医学课程,第二组接受一学期的叙事医学理论教育,第三组接受共两学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叙事医学教育.运用杰斐逊共情量表测量六个时间点上的共情能力,在毕业前收集学生的学业成绩.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比较3组的共情能力和学业成绩.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用于测量共情能力随时间的变化.结果:共有234名学生参与研究,参加率为96.7%.第三组学生的共情能力高于第二组和第一组学生(P<0.05),学业成绩高于第一组学生(R<0.05).第二组学生的共情能力高于第一组学生(P<0.05).各组学生的共情能力在六个时间点上有所不同.结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叙事医学教育干预是一种有效的提高临床医学学生的共情能力与学业成绩的策略.

  • 家庭功能对同伴关系的影响:共情和理智调控情绪能力的多重中介效应

    作者:李曦;张雪凤;冯啸;韩磊

    目的:探讨共情和理智调控情绪能力在家庭功能与同伴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同伴关系满意度量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和大学生理智调控情绪能力问卷对520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①家庭功能得分(得分越高说明家庭功能越差)与共情、理智调控情绪能力、同伴关系呈显著负相关;共情、理智调控情绪能力与同伴关系之间均呈显著两两正相关;②共情和理智调控情绪能力在家庭功能与同伴关系之间既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也起到链式中介作用.结论:家庭功能一方面直接影响个体的同伴关系,另一方面通过共情和理智调控情绪能力的链式中介作用影响个体的同伴关系.

  • 家庭环境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作者:魏曙光;孙五俊;陈洁;孙锦绣

    目的:探究家庭环境、共情和性别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影响机制.方法:采取随机抽样选取1350名大学生,完成家庭环境量表、基本共情量表、亲社会行为倾向量表.使用Process验证中介模型和调节中介模型.结果:①在男生群体中,家庭环境、共情和亲社会行为相关显著,但女生群体中家庭环境和共情的相关不显著.②共情在家庭环境和亲社会行为间具有中介作用.③性别在家庭环境通过共情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作用中具有调节作用.结论:家庭环境以共情为中介影响大学生亲社会行为,性别在家庭环境通过共情影响亲社会行为的作用中具有调节作用,在男生群体中家庭环境通过共情为中介对亲社会行为的效应比在女生群体中效应更大.

  • CMC中“情绪符号”的认知及共情能力的影响

    作者:吴笑悦;官锐园;高隽

    目的:探究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对CMC中“情绪符号”的认知.方法:实验1采用2×3×2混合设计,探究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对情绪符号的情绪强度的感知差异;实验2采用2×3×2混合设计,探究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对情绪符号在不同语境中的认知差异.结果:实验1发现,共情能力与负性表情符号的情绪强度知觉显著正相关;符号类型和效价均会影响情绪强度知觉,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在上述模式上无差异.实验2发现,若文本与符号情绪强度一致但互相矛盾,文本被知觉为更不清晰、更讽刺和更不真实;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在上述认知模式上无差异.结论:不同共情能力个体在CMC中对情绪符号的认知不存在显著差异,提示情绪符号不等同于面孔表情.

  • 大学生成人依恋对社会技能的影响:共情的中介作用

    作者:赵旭东;关荐

    目的:探讨大学生社会技能与成人依恋、共情能力的关系.方法:使用成人依恋量表、中文版共情商数问卷、大学生社会技能量表(改良版)对474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依恋亲近与社交性、与人和善、社交害羞及共情能力显著正相关;共情能力和社交害羞与依恋依赖显著正相关,与依恋焦虑显著负相关;共情能力与社交性、与人和善及社交害羞显著正相关;共情在依恋亲近和社交害羞、与人和善及社交性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在依恋焦虑和社交害羞之间有部分中介作用.结论:应关注大学生成人依恋对社会技能的影响,及共情能力在二者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以促进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发展.

  • 共情、自我效能感与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

    作者:郑显亮;赵薇

    目的:考察共情、自我效能感与网络利他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网络利他行为量表、梅拉比安特质共情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7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共情、自我效能感与网络利他行为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②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共情和自我效能感均能显著预测网络利他行为,自我效能感在共情和网络利他行为的关系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为36.67%.结论:共情对网络利他行为既存在直接影响,同时又通过影响自我效能感间接影响网络利他行为.

  • 自闭症儿童父母人格与共情及泛自闭症表型的关系

    作者:肖晓;杨娜;钱乐琼;周世杰

    目的:探讨自闭症儿童父母人格的基本情况及与共情、泛自闭症表型的关系.方法:采用大五人格问卷、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泛自闭症表型问卷(BAPQ)对173名自闭症儿童父母及253名正常儿童的父母进行调查.结果:①自闭症儿童父母的宜人性、严谨性、外向性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父母,神经质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父母;②自闭症儿童父母观点采择、共情关心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儿童父母,个人痛苦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父母;③人格各维度与IRl-C、BAPQ总分及各维度呈不同程度的相关;④人格各维度对IRI-C三个维度(共情关心、观点采择、个人痛苦)具有不同程度的预测作用(R2值在0.149~0.332之间);人格对BAPQ总分有显著预测作用(R2=0.132).结论: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存在与自闭症儿童的临床表现类似的人格特征,大五人格特质与共情能力、泛自闭症表型可能存在某种内在联系.

  • 共情对助人倾向的影响:人格的调节作用

    作者:闫志英;张奇勇;杨晓岚

    目的:探讨共情、助人倾向、人格三者之间的关系,即人格是否是共情、助人倾向之间的调节变量.方法:采用中文版人际反应指针量表(IRI-C)、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中的内外向(E)、神经质(N)分量表和助人倾向问卷对269名大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①总体而言,内外向(E)、神经质(N)与共情、助人倾向之间的相关不高,共情与助人倾向之间相关较高.②分层回归的结果表明,内外向(E)在共情与助人倾向之间的调节作用显著(P<0.05);神经质(N)的调节作用不显著.结论:内外向在共情与助人倾向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 共情与主观幸福感:情绪调节的中介作用

    作者:谭恩达;邹颖敏;何家俊;黄敏儿

    目的:探讨共情和情绪调节与个体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和作用机制.方法:问卷法.结果:①同情关怀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身心忧急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②同情关怀与正情绪增强型调节、负情绪增强型调节呈正相关,与正情绪减弱型调节呈负相关;身心忧急与负情绪增强型调节呈正相关,与负情绪减弱型调节呈负相关.③正情绪增强型调节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正情绪减弱型调节与主观幸福感呈负相关.④正情绪增强型调节在同情关怀和主观幸福感问起完全中介作用.结论:共情整体上通过对正性情绪的增强调节提高主观幸福感.

  • 群体灾难下的慈善捐赠-共情的中介效应

    作者:定险峰;易晓明

    目的:探讨群体灾难下慈善捐赠的影响因素及共情的中介效应.方法:297名大学生被试,先采用情境实验探讨人格宜人性、情境强度、捐赠关系和强化对慈善捐赠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再考查共情的认知和情绪反应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①人格宜人性和捐赠关系对慈善捐赠有影响;人格宜人性、情境强度和捐赠关系有交互作用.②共情在宜人性对慈善捐赠的影响中有部分中介效应,而在捐赠关系的影响中没有中介效应.结论:人格和情境因素对慈善捐赠都有影响,但在群体灾难情境下主要不是通过共情机制实现的.

  • 自恋与共情及亲社会行为的关系

    作者:周晖;周晖;张豹

    目的:探讨自恋与共情及亲社会行为的关系.方法:本研究采用自恋人格问卷、高敏感性自恋问卷、人际反应问卷、亲社会行为问卷以及自编的助人任务,对408位被试进行了考察.结果:①显性自恋与隐性自恋有微弱正相关:②回归分析显示,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后,显性自恋仍然对观点采择水平和个人忧伤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而隐性自恋能负向预测观点采择和共情关注,并正向预测幻想和个人忧伤;③在控制了年龄、性别和共情水平后,显性自恋对自我报告的亲社会行为仍然有显著的积极预测作用;④显性自恋水平高的人更倾向于选择向孤儿讲述自己的成功经验.结论:显性自恋和隐性自恋者有差异,但都难以真正与他人产生共情.

289 条记录 10/15 页 « 12...78910111213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