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功能性子宫出血
功能性子宫出血属于崩漏的范畴.崩漏病因多端,常是气血同病累及多脏,其总因不外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所致.虽有寒热虚实之不同,本质部属于虚证,或虚中夹实证.功能性子宫出血的病因病机有属肾、属肝、属脾、属心、持重跌闪以及房室不节之不同.上述种种原因皆能直接损伤冲任督脉,从而产生崩漏疾患.临床以阴血不足,相火妄动,灼伤胞脉者居多.
-
中药葛根的临床应用浅析
本人认为葛根具有双相调节作用,其作用不仅对表、热、实证,而且对某些里、寒、虚证,都有同样的效果。葛根的这种升和降、散和收的双相调节作用,实是增强阳的升散性、动性,使在表特别是经输中阴的凝聚性、静性相对减弱,从而助长所配药物的升散之力,以祛在表在经输中的寒邪,并使内郁之阳热通过从表升散而外解,达到表解里自和的目的。同时在痉(急、重、杂)证中的应用也很广泛,临床效果明显。
-
养血安神调肝郁——论情志疾病虚证的治法
运用益肾填精,滋阴养血及安神镇静法改善患者脏腑气血功能以达到治愈情志疾病虚证的目的.
-
外障虚证探要
外障虚证多由实证迁延而致,或他病及目,或素体亏虚、复感外邪,或年老体衰、攻伐太过,或为外物所伤、迁延失治.其表现复杂多样,目不肿不痛而微红微痒,迎风冷热泪流,或白睛结节,病久不愈,或翳久不敛,时隐时现,或云翳下陷,久不平复;或白膜侵睛,赤膜下垂.外障虚证多有症可察,又五轮内应五脏,故胞睑虚证多责之于脾,白睛虚证多责之于肺,两眦虚症多责之于为心经虚火,黑睛虚症多因肝阴亏虚.大眦冷泪横流则与多脏有关.或见多轮同病.故外障虚证,亦不可拘泥于五轮也.但诸虚尤以肝脾为要.盖脾主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而目为肝之外窍也.因此,外障虚证之治尤亦补养气血为要.但补之之法,尤但详辨,妄不可轻投水火之剂.气虚者当补,阳虚者当温,阴虚则滋,血虚则养.宿翳则当水火同治,兼夹外邪则投以补散之剂,如此则翳障可消,星膜得除,诸症可退.
-
益气汤加味治疗鼻渊35例
目的:对益气汤加味治疗鼻渊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从2012年4月到2013年4月收治的35位鼻渊患者,患者主要采取益气汤加味进行治疗,在治疗以后对其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治疗,在35位鼻渊患者中,有9例患者治疗有效,有26例患者痊愈.结论:鼻渊是指外邪侵袭或脏腑功能失调所致的鼻流浊涕、量多不止为主要临床特征的鼻病,有虚证和实证之分,用益气汤加味治疗鼻渊虚证,疗效满意.
-
治腰痛,活血通络还要固本
腰痛,又称“腰脊痛”,是指因外感、内伤或用力不当、挫闪导致的腰部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腰脊或脊旁部位疼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发病常以肾虚为本,感受外邪、跌仆挫闪为标.患者由于瘀血阻于腰络,不通则痛,腰及大腿气血失养,故腰部至大腿疼痛.治疗时实证重在驱邪,祛风散寒除湿、舒经活络定痛;虚证重在扶正,补肝肾、强腰膝、养血益气.治疗本病,以内服药为主,外敷药为辅,尚可配合针灸、推拿、理疗等方法综合治疗.
-
升降出入话头痛
头痛一症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牵扯到的疾病种类和病理因素很多,治疗也很复杂,并非是一种单纯的病症.从中医角度来说,头痛的分类包括外感病和内伤杂病,外感病可能涉及到风、寒、暑、湿、燥、火等各种病邪,内伤杂病可以分为虚证、实证,具体又分别与多个脏腑、经络有关,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本文就从气机的升降出入这个角度来聊聊头痛到底是怎么回事.
-
5类人易虚不受补
虚不受补,通常是指患有虚证的人用了补剂以后不能耐受,出现上火症状或其他不良反应等,不仅达不到补的目的,反而感觉更不舒服.究竟哪些人容易出现虚不受补问题呢?第二炮兵总医院(编者注:现已改称火箭军总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郭志红说,有5类人易虚不受补,即阴虚体质者、淤血阻滞者、痰湿阻滞者、肝郁之人、体弱之人.这5类人要根据实际情况,注意调整用药,才能达到期望的效果.
-
"虚"没那么简单
"我感觉近有点虚,想要补一下."这是在门诊里常听见患者说的话.其实,"虚"可没那么简单.虚证临床上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编者注:还可能有阴阳两虚),没摸清路数就盲目进补,不仅浪费钱,还可能"补泻反,病亦笃".气虚在久病者、老人中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气短懒言,神疲乏力,活动后加剧,舌淡白,脉细弱.脾气虚还会有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腹泻或便溏.肺气虚易出汗,怕风寒,易感冒.这类患者可用人参、党参、太子参、黄芪、山药、白术、白扁豆、大枣、甘草等常用补气药.参苓白术散、人参健脾丸可治脾气虚.玉屏风散治肺气虚.补气药物多为温性,凡阴虚火旺者不宜用.
-
中年男人要防"三虚"
俗话说"人过四十天过午",中年时期人体健康的各种指标都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但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却比以往增多了,由此导致中年男性的脾虚、肾虚等虚证现象十分普遍.
-
八纲辨证(四)
阴阳是概括病证类别的纲领,又是八纲的总领,并可以概括其他三对纲领,即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可见,病证总括起来不外乎阴、阳两证.阴证与阳证阴证 它是体内阳气虚衰或寒邪凝滞而出现的证候,属寒、虚证.此类病证患者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长、舌淡胖嫩、苔白,脉迟弱.
-
八纲辨证(三)
虚实是正、邪气相争结果的表现.邪气盛,则为实证;正气虚,则为虚证.辨别疾病的虚实,是治疗时确定扶正或祛邪的主要依据.
-
八纲辨证(一)
八纲辨证,是中医辨证的总纲领,它将病变概括为阴证、阳证、表证、里证、寒证、热证、虚证、实证8种基本证候.其中, "表里"即"内外"之意,是辨别病变部位、病情轻重和病势趋向的两个纲领.人体的皮毛肌肤在外,属表;五脏六腑在内,属里.
-
试论汗证之辨证施治
本文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资料,以脏腑辨证为纲,综合历代医家对汗证的病证分型、临床经验,将汗证的病机证治概括为虚、实两大类加以阐述,以期为临床汗证的辨证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
老年慎泻少年慎补
“老年慎泻,少年慎补”之语,出自明代医家吴有性所著的《温疫论·老少异治论》.年迈之人,生理功能日趋衰退,阳气不足、阴精亏耗等虚损之象较为普遍,抗病与康复能力较差,故治疗时应慎用泻法,即“老年慎泻”.因为泻下之药多偏寒凉,易伤阳气,且耗津液.反之,年轻之人,生理功能旺盛,气血方刚,生机勃发,虚证较少,故治疗时当慎用补法,即“少年慎补”.年龄不同,生理、病理特点有别,补泻之法的临床应用必须特别注意.当然,吴有性也指出“亦有年高禀厚,年少赋薄者”,则另当别论,当补则补,该泻则泻,辨证为据.
-
肺虚的运动疗法
中医认为,肺位于胸叶中,上连气道,开窍于鼻,合称肺系.肺在体为皮毛,其经脉下络大肠,互为表里.肺主气属卫,为宗气出入之所;司呼吸,为气机出入升降之枢,助心主治节;合皮毛而煦泽肌肤.肺的病汪,有虚实两种.其中虚证,又可分为阴虚、气虚.阴虚多系津液消耗,肺失濡养所致;气虚多为久病亏耗,或被他脏之病所累.
-
科学进补须对症
当今,不少人开始重视"健康投资",希望通过进补来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但是,因补品种类繁多,性质各不相同,且人体的虚证又有阴虚、阳虚、气虚、血虚之别,故在调补时必须因人而异,慎加选择,方可收到实效.下文针对不同种类的虚证介绍一些进补的方法.
-
冬令进补你该补什么?
当今社会,工作繁忙,生活紧张,体力与脑力消耗很大,多数中青年人健康透支的较多,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未老先衰"的征兆,也即所谓出现"乏力症群"、"亚健康"的状态.以中医来说就是出现不同程度的各种虚证.对不同的虚证应用不同的补品进行进补,才是正确的有益的方法.否则会得不偿失,甚至有害无益.
-
可提高免疫力的凉拌菜
为了预防非典和禽流感一类的传染病,有些人服用西洋参、冬虫夏草.但中医的补益药是为虚证而设,即"虚则补之"."虚",又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不能同样补之.现介绍几种夏令凉拌菜,既可以避免人们未虚而补,又有利于提高人体免疫力.
-
老年肺虚重在调补
祖国医学认为,肺为十二经之始,主气,司呼吸;上连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内为五脏之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它脏,不耐寒热,是非常娇弱的脏器;称为"娇脏".内外邪侵犯人体首先侵犯肺脏而为病.人至老年,脏腑虚衰,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退化,也多从肺开始.故肺虚是老年人为常见的虚证,老年肺病的发生归根结底与体衰肺虚相关."虚则补之",保肺补虚在老年医学中占有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