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价值分析

    作者:胡世兵;阚宇;黄世华

    目的:探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选择不同肝血流阻断方式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2月~2018年03月收治的8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抽签法分组后明确各组肝血流阻断方式;对照组(44例):选择第一肝门连续阻断方式完成;观察组(44例):选择半肝阻断(中心静脉压降低)方式完成;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ALT水平为(99.12±13.52)μmol/L,TBIL为(25.03±5.25)U/L;对照组患者ALT水平为(166.13±18.29)μmol/L,TBIL为(28.13±3.29)U/L;观察组原发性肝癌患者ALT水平以及TBI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半肝阻断(中心静脉压降低)方法的有效应用,在降低患者ALT水平以及TBIL水平方面,效果明显,终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病情康复,奠定基础.

  • 肝血流阻断技术应用于肝切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作者:李向华;谭友春;陈汝纯

    目的 总结采用肝血流阻断技术行肝叶切除术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91例患者术前正确评估生理功能和营养状态,做好心理护理,加强护肝及营养支持治疗,注意术前肠道准备、呼吸功能的训练,术后吸氧提高氧分压增加余肝的肝细胞血氧含量.结果 91例采用肝血流阻断技术行肝叶切除术患者手术顺利,有1例因肝功能衰竭并发多器官衰竭于术后12 d经积极治疗无效死亡,其余9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引流管监测及术后疼痛的护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并发症先兆,早期干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护理重点.

  • 血流阻断技术在肝脏外科中的应用

    作者:昌毓穗;傅华群

    肝血流阻断技术的不断改进及创新促进了肝脏手术质量的提高,并且成为近年肝脏外科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本文对目前临床常用的一些阻断技术及改进做一综述,并评价其临床效果.

  • 患侧肝血管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作用和意义

    作者:覃谦;李洪;王力斌;欧阳杰;梁卓虹

    目的 探讨肝肿瘤需要进行半叶肝切除术中预先进行患侧肝动脉、门静脉主干和主肝静脉的阻断或结扎后的半肝切除方法.方法 (1)阻断或结扎患侧肝动脉、门静脉和主肝静脉;(2)分离肝后下腔静脉前壁与肝实质后,二者之间建立隧道并放置阻断带进行阻断.结果 全组10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预先进行患侧肝动脉、门静脉主干和主肝静脉结扎方法以及利用肝后隧道放置阻断带阻断进行肝切除术可以减少出血、残肝再灌注损伤和防止重要血管损伤出血、医源性肿瘤扩散等发生.

  • 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切除术中的运用与策略

    作者:李敏;龚建平

    迄今为止,肝切除术仍是肝脏占位性病变首选的治疗方法.随着对肝脏解剖认识的不断升华、相关手术器械和设备的开发及围手术期管理水平的提高,肝脏手术已无“禁区”且围手术期病死率大大下降.然而,如何更大程度地减少肝切除术中失血、保留残肝功能及其预防近远期并发症的发生仍然是肝脏外科学者们积极探索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拟复习文献并结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有限经验,对肝血流阻断技术在肝脏外科的应用作一综述.

  • 安全切除37例中肝叶大肿瘤的手术方法

    作者:万春;万品文;戴兵;王哲;吕新远

    目的 探讨安全切除中肝叶大肿瘤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8月37例中肝叶大肿瘤手术切除资料.术中游离左右肝,按肝脏分区预置区域性出入肝和改良绕肝提拉阻断带.根据肿瘤切除边界随机分配使用阻断带,大限度减少阻断带使用数量、阻断时间和残肝缺血时间,保护功能性残肝体积.应用微波止血分离器完整切除中肝叶大肿瘤,评估其对出血控制、肝功能损伤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 全组肿瘤直径为(12.6±7.2)cm.左右侧阻断带阻断时间分别为(12.2±3.5) min和(18.5 ±7.1)min.术中出血量为(487 ±352)ml,红细胞输注量为(2.7±1.9)U,手术时间为(215±72) min.TBil、ALT、AST于术后第1天达高峰,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第3天均明显下降,TBil(P<0.05)、ALT(P <0.01)、AST(P <0.05)与术前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第7天三者恢复正常或接近术前值(P>0.05).术后ALT快升慢降,AST较ALT慢升快降.结论 应用微波止血分离器行绕肝提拉法联合区域性出入肝血流阻断增加了中肝叶大肿瘤切除的可控性,具有术中出血少、残肝损伤轻和恢复快的优点.

  • 难根治切除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后二期手术切除的体会

    作者:胡智明;赵大建;邹寿椿;叶再元;张成武;吴伟顶;张宇华;尚敏杰;刘杰

    目的 探讨难以根治切除原发性肝癌经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CE)的效果以及二期手术的时机、指征与手术方式.方法 对2005年1月至2010年8月18例难以根治性切除原发性肝癌TACE后二期切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先行TACE 1~3次(1次4例,2次12例,3次2例).原发肿瘤缩小后施行右半肝切除10例,右肝肿瘤切除+肝转移灶切除2例,右肝肿瘤切除+肝转移灶射频消融1例,右半肝切除+门静脉取栓1例,左半肝切除+右肝转移灶射频消融2例,中肝叶切除1例,左半肝切除+肝转移灶切除1例.结果 TACE后原发肿瘤直径缩小超过30%者6例(33.3%),缩小10%~30%者8例(44.4%),缩小不足10%者4例(22.2%).TACE前有6例(33.3%)肿瘤无明显包膜,TACE后仅1例(5.6%)肿瘤无包膜.TACE1~3次后原发肿瘤均已位于半肝以内,B超、CT等影像学检查肿瘤边界清楚,与肝门及主要血管有一定距离.6例有转移子灶患者TACE后子灶均有不同程度缩小.本组病例术中均采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结论 对难以根治性切除原发性肝癌均可先行TACE术,一旦条件具备应尽早手术.手术应遵循安全有效的原则,应大限度保存正常肝组织.使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技术可减少出血,避免残肝缺血损害.

  • 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在肝细胞癌右肝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隋承军;徐峰;沈伟峰;阚彤;谢峰;耿利;黄杨卿;杨甲梅

    目的 探讨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total hemihepatic vascular exclusion,THHVE)在肝细胞癌右肝叶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特需治疗一科、肝移植科2006年2月至2008年12月同一手术组收治的123例行右肝切除的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8例采用THHVE法阻断(A组),65例采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Pringle法)阻断(B组).两组比较在肿瘤大径(7.69±3.70 cm比6.08±4.07 cm)和血流阻断时间(28.55±8.67 min比19.85±6.74 min)上A组明显大于B组,P<0.05.而在术中总出血量(304.31±270.36 ml比542.62±876.84 ml)以及在术后第1、3、7天谷丙转氨酶升高的程度及并发症的发生率(18.97%比38.46%)上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 THHVE法行右肝切除治疗肝细胞癌可减少术中的出血,减轻肝功能损害,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 大肝癌外科治疗时肝血流阻断的合理应用

    作者:季锡清;李朝龙;杨进城;刘兴国;林智琪;林建华;王孟龙

    目的探讨较大肝癌病人外科治疗时肝血流阻断方法的合理应用及累及下腔静脉肝癌切除的可行性.方法观察分析我科近3年47例大肝癌病人行肝切除时入肝血流阻断的不同方式对手术能否切除的影响及病人术后恢复的情况.结果 47例病人中行常规肝门阻断27例,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16例,综合性肝门阻断4例,全部病人手术治疗都成功切除肿瘤,手术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对大肝癌病人,术前根据影像学检查资料及肝功能等级,术中熟练的切肝技术等综合因素,合理选用一种肝血流阻断法是保证手术成功,术后病人顺利恢复,提高中晚期肝癌人群疗效的关键.

  • 捆绑或压榨式肝血流阻断在婴幼儿肝切除中的应用

    作者:张嘉越;何辉;庞飞雄;冷津立;李松明;岑延增;邓超明;羊涛

    1999年9月至2009年6月,我院为36例婴幼儿施行了捆绑或压榨式肝血流阻断切肝术.本文以42例婴幼儿Pringle阻断法切肝术为对照,探讨了捆绑或压榨式肝血流阻断在婴幼儿肝切除中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 超声刀对比钳夹法切除原发性肝细胞癌

    作者:李秀东;李滨;周彦明;许东辉;李志民;苏旭;陈景熙;刘育健;吴路鹏

    肝切除术中大出血是影响肝癌患者手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1].近年来,超声刀离断技术逐渐被临床医生采用[2].我们将此法应用于肝癌的切除,效果满意.临床资料1.病例选择:为2008年2月至2011年12月我科同一手术组采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方法行手术切除且术后病理证实为肝细胞癌的患者共110例.肝实质离断应用超声刀组58例,钳夹法组52例.两组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无显著性差异(表1).

  • 术后早期检测血白细胞介素-6对预测肝切除后重大并发症发生的价值

    作者:文天夫;冯伟华;李佳;严律南

    迄今为止,肝脏手术仍有2%~10%的手术死亡率和20%左右的并发症发生率[1,2].手术死亡多由术后并发症,特别是肝功能不全和MODS引起.我们设想,肝脏手术创伤\出血与输血,肝血流阻断与复流性损伤等对病人的打击程度,会集中在术后早期的一些血液生化指标(如炎症细胞因子)上反映出来,并预示着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否.为此我们对肝癌术后早期血白细胞介素-6(IL-6)、SIRS发生情况和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变化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作了前瞻性研究.

  • 肝脏外科的微创观念与技术

    作者:耿小平

    自Langenbuch 1882年完成首例肝切除术以来,肝脏外科已经历了110余年的发展,包括肝血流阻断技术、肝叶切除术以及各种肝外科专用设备和器械的不断创新与发展.目前随着各种肝切除和肝移植技术的不断完善,肝脏外科已无禁区,肝外科医师在手术方面几乎已达到"无所不能"的地步,但这并不意味着肝脏外科已发展到了巅峰,而与此同时,肝脏外科在其快速发展中仍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在腹腔镜技术广泛用于腹部外科并获得巨大成功的今天.如何在坚持肿瘤手术原则的前提下合理应用微创技术?如何将微创外科观念贯彻到整个手术过程之中?做到肝切除近乎于零的手术死亡率和更低的手术输血率?这就需要肝脏外科医师不断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和新知识,深刻领会微创观念,熟练运用各种微创外科技术,从而不断提高肝脏外科的治疗水平.

  • 肝切除时肝血流阻断方法选择

    作者:刘景丰;池闽辉;曾金华;曾永毅;罗顺峰;李灵

    肝肿瘤的治疗目前仍遵循以手术切除(包括肝移植)为主的原则,近年来随着肝脏外科技术的发展,肝切除术的术式出现多样化,每种术式各有特点,有特定的适用对象.如何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合理的术式已经成为讨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亦是在临床工作中术者常要思考和决定的问题之一,其主要目的是降低手术风险,减少手术并发症,而术式的选择应以患者病情特点和术者技术条件及经验相结合,遵循"安全、有效、简便"的原则.

  • 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的应用

    作者:陈应军;甄作均;苏树英;蔡云峰

    目的 探讨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3月至2006年10月行肝切除术65例,分为选择性肝血流阻断组(HVC, n=28)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 n=37);比较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术后两天的平均引流量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两组病人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HVC组术后3天和7天的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低于Pringle组,术后2天的平均引流量HVC组明显少于Pringle组;Pringle组有两例出现肝功能衰竭,其中1例死亡,HVC组没有肝功能衰竭及死亡病例.结论 选择性肝血流阻断肝切除术安全、可行,较第一肝门阻断更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减少肝功能衰竭的发生.

  • 肝癌切除术中肝血流阻断方法的临床研究

    作者:姜洪池;孙备;张奇;刘杰;武林枫;刘连新;陆朝阳;孟庆辉;吴祥松;李军

    目的 探讨肝癌切除术中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的合理选择.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4月至2007年8月收治的资料完整的124例肝癌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血流阻断方法分为:A组(51例),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B组(38例),选择性入肝血流阻断法;C组(24例),选择性出、人肝血流阻断法;D组(11例),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法.比较四组患者手术时间、肝脏缺血时间、术中出血及输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指标. 结果 术前基本情况比较四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C组和D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A组(P<0.05),但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均少于A组和B组(P<0.05).四组在肝缺血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等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但A组术后谷氨酸转氨酶水平明显高于其他三组(P<0.05),A组术后总胆红素恢复情况与B组有明显差异(P<0.05). 结论 肝切除术中每一种肝血流阻断方法都有其应用价值.阻断方法的合理选择由肿瘤大小、位置、术前肝功能状况、潜在肝病、心脑血管状态等因素综合决定,其中重要的是术者手术经验及权衡利弊的能力.

  • 肝脏解剖和肝切除手术命名以及肝血流阻断方法与选择原则

    作者: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肝脏外科学组

    在我国,肝脏解剖和肝切除手术名称应用均较为混乱.如描述右半肝有称为右肝,也有称为肝右叶;又如描述肝脏5和8段切除时,有称为中肝切除,也有称为右前叶切除术,还有称为肝右叶部分切除等.肝切除时控制出血的技术也多种多样,每种技术都有它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如何根据具体病例选择有效控制出血的技术,也需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具有指导性的选择方案.

  • 肝血流阻断方法对肝切除术中大出血的影响

    作者:刘景丰;池闽辉;曾金华;曾永毅;罗顺峰;林科灿;李灵

    目的 分析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对肝切除术中大出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接受肝切除术的22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中大出血(出血量≥1000 ml)的原因、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切肝时术中的出血量及大出血的发生率.结果 全组共有215例(9.6%)发生大出血,主要原因依次为门静脉主干取癌栓出血(26.0%)、肿瘤周围广泛粘连出血(24.7%)、肝断面出血(23.7%)、肝血管损伤出血(15.8%)及肿瘤破裂出血(9.8%);无门静脉主干取癌栓的2182例肝切除中,159例(7.3%)发生大出血,1257例(57.6%)出血量≤400 ml.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下肝切除术中出血量及大出血发生率不同.结论 Pringle联合肝下下腔静脉阻断法和经肝裸区隧道肝脏双悬吊法能更有效减少肝切除术特别是巨大肝肿瘤切除的出血量和大出血发生率.遵循"安全、有效、简便"的原则可根据肝肿瘤大小及位置、肝硬化程度及肝功能代偿情况、术者经验和条件采用不同的切肝方法,能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

  • 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在肝脏巨大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作者:胡智明;吴伟顶;张成武;张宇华;叶再元;赵大建

    目的 探讨选择性出入肝血流阻断(SHVE)在肝脏巨大肿瘤切除术中应用的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析29例施行肝脏巨大肿瘤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SHVE组(15例)和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肝切除范围、出血量、术后肝功能恢复情况、术后2 d平均腹腔引流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术中肝血流阻断时间以及肝切除范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HVE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为(282.1±286.5)ml,明显少于Pringle组[(721.5±512.1)ml,P<0.05].SHVE组患者术后第1、3、7天血清前白蛋白含量明显高于Pringle组(P<0.05),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含量明显低于Pringle组(P<0.05).SHVE组患者术后2 d平均引流量为(189.4±103.5)ml,明显少于Pringle组[(249.5±108.7)ml,P<0.05].Pringle组有1例发生肝功能衰竭,SHVE组无一例发生肝功能衰竭.Pringle组有4例发生肝静脉损伤,3例发生肝静脉破裂大出血,1例发生空气栓塞;SHVE组虽有5例发生肝静脉损伤,但无一例发生肝静脉破裂大出血或空气栓塞.结论 SHVE术可以提高肝脏巨大肿瘤切除患者对手术的耐受性,是合理安全的肝脏手术术式.

  • 半肝血流完全阻断对肝癌左半肝切除效果观察

    作者:鲜耀国;罗小敏;马玉霞;杜春阳

    目的:观察半肝血流完全阻断对肝癌左半肝切除的效果.方法:选择行左半肝切除术肝癌患者72例,随机分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7例.观察组采用半肝血流完全阻断,对照组采用肝门血流阻断.比较两组肝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前及术后1天、3天、7天血清前清蛋白、谷丙转氨酶(ALT)和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变化,术后1年肿瘤复发率及无瘤生存时间等.结果:两组血流阻断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不显著(P>0.05).术前两组血清前清蛋白、ALT和血清胆碱酯酶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术后1天、3天和7天A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血清前清蛋白和血清胆碱酯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相同时间节点(P<0.05).观察组术后1年复发率28.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术后1年复发率37.8%(P<0.05);观察组中位无瘤生存时间26.4个月,显著长于对照组的20.1个月(P<0.05).结论:行左半肝切除术时,采用半肝血流完全阻断效果优于肝门血流阻断.

96 条记录 1/5 页 « 1234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