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严格掌握适应证慎重开展腰椎棘突间动态稳定技术

    作者:海涌

    脊柱融合技术作为治疗脊柱疾病尤其是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技术,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且疗效获得肯定,也成为所谓的“金标准”.但是近年来,腰椎融合术后带来的如腰椎运动功能的丧失和融合相邻节段退变的发生或加重等问题,也成为脊柱外科医师面临和重视的问题[1].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时,如何在进行结构重建(稳定)的同时,保留或者恢复腰椎的运动功能,即腰椎的功能重建,成为了腰椎动态稳定的理念和技术产生的重要原因.

  • 退变性脊柱侧凸的诊断和外科治疗进展

    作者:邱贵兴;宋海峰;于斌

    退变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是指既往没有脊柱侧凸病史、成年后继发于腰椎间盘及关节突关节退行性变而出现的脊柱侧凸.DS不仅导致外观畸形,还可引起下腰痛、下肢放射痛、间歇性跛行等,甚至损害心肺功能.随着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生活方式的转变,DS逐渐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一种重要的腰椎退变性疾病[1-2].

  • 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疗效观察

    作者:殷铁林;梅伟;王祥善;郭润栋

    腰椎退变性疾病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滑脱、不稳等,会导致腰椎长期疼痛,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保守治疗往往无效,常常需要手术治疗.本文研究Dynesys系统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12月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70例,所有患者均经非手术治疗后无效,其中男性32例,女性38例,年龄介于36~70岁,平均年龄为(48.5±2.2)岁,病程1 ~14年,平均病程为(6.3±1.2)年.其中单纯退行性腰椎管狭窄患者23例,腰椎管狭窄并椎间盘突出者22例,腰椎管狭窄伴退行性腰椎滑脱患者17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者8例.

  • 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加强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变性疾病

    作者:孙浩林;李淳德;杨泽川;邑晓东;刘洪;卢海霖;李宏;王宇

    目的:探讨应用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加强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7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14例应用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加强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012年2月至2013年9月12例采用传统的骨水泥加强椎弓根螺钉固定的患者设为对照组.记录两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置入椎弓根螺钉数量、骨水泥加强椎弓根螺钉数量、术中和术后骨水泥并发症(包括术中骨水泥椎旁渗漏、椎间盘渗漏、椎弓根渗漏、血管渗漏、椎管内渗漏,术后肺栓塞等).随访过程中通过腰椎正侧位X线片和动力位X线片,评价融合节段的融合情况和螺钉松动的情况;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下肢痛VAS评分、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29分法)评定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Prolo腰椎功能评定标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评定术后功能改善情况.结果:两组病例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每个病例置入椎弓根螺钉(9.9±4.7)枚,平均骨水泥加强椎弓根螺钉(5.9±2.6)枚;对照组平均每个病例置入椎弓根螺钉(7.1±2.8)枚,平均骨水泥加强椎弓根螺钉(3.0±1.9)枚;每个病例骨水泥加强螺钉比例(骨水泥加强螺钉/置入椎弓根螺钉)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0.69±0.30vs.0.47 ±0.30,P <0.05);骨水泥渗漏方面,观察组渗漏率为5/83,明显低于对照组渗漏率(12/42,P<0.01),观察组无椎管内渗漏病例,对照组有1例3枚骨水泥加强椎弓根螺钉出现椎管内渗漏;观察组随访(10.6±2.3)月,对照组随访(36.5±7.2)月,两组病例均未发现植骨不融合病例和螺钉松动病例.末次随访时两组病例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腰椎JOA评分,Prolo腰椎功能分级和ODI评分均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1).结论: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加强技术是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有效方法,简化了操作过程,降低了骨水泥渗漏风险尤其是椎管内渗漏风险,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 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加强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变性侧凸

    作者:孙浩林;李淳德;李绪文;邑晓东;刘洪;卢海霖;李宏;于峥嵘;王宇

    目的:探讨应用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cement injectable cannulated pedicle screws,CICPs)骨水泥加强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症的腰椎退变性侧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骨科治疗腰椎退变性侧凸Lenke-silva分级Ⅲ级或Ⅳ级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手术病例,比较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加强固定病例和常规手术病例在腰椎退变性侧凸减压矫形固定融合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术后1个月、6个月和1年各随访一次,采用腰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VAS)和下肢痛VAS评定临床症状改善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和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uroQol-5 dimensions,EQ-5D)评定术后功能改善情况.拍摄腰椎正侧位X线片、动力位X线片和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测定冠状位侧弯Cobb角、矢状位胸椎后凸、腰椎前凸Cobb角以及矢状位平衡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评估手术节段的融合情况.结果:共入组34例病例,其中CICPs组15例,对照组19例,两组病例的一般资料包括年龄、性别比例、体重、身高、体重指数、骨密度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ICPs组平均骨水泥加强(5.7±2.2)枚螺钉,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中输血量CICPs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临床效果评定中,两组病例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腰痛VAS评分、下肢痛VAS评分、ODI评分和EQ-5D量表同术前相比均明显降低;组间比较,腰痛VAS评分术后6个月(CICPs组3.1±1.3 vs.对照组 4.4±1.4,P<0.01)和术后1年(CICPs组3.3±1.0 vs.对照组5.2±1.4,P<0.01),ODI评分术后1年(CICPs组22.7±17.2 vs.对照组31.4±18.5,P<0.01)和EQ-5D量表术后1年(CICPs组2.9±2.0 vs.对照组3.5±2.5,P<0.01)CICPs组要低于对照组.影像学参数评定中,两组病例腰椎侧凸的冠状位Cobb角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同术前相比均得到明显纠正,矢状位腰椎前凸角和胸椎后凸角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同术前相比较术前均显著增加,组间比较,腰椎侧凸的冠状位Cobb角术后1年CICPs组要明显低于对照组(CICPs组17.6°±6.9° vs.对照组21.2°±7.2°,P<0.01),腰椎前凸角术后6个月(CICPs组-33.5°±8.8° vs.对照组-28.9°±8.3°,P<0.01)和术后1年(CICPs组-33.0°±8.1° vs.对照组-26.3°±7.4°,P<0.01),胸椎后凸角术后1年CICPs组要明显高于对照组(CICPs组26.4°±8.1 °vs.对照组22.1°±7.3°,P<0.01).结论:多孔中空椎弓根螺钉骨水泥加强固定治疗合并骨质疏松的腰椎退变性侧凸安全有效,短期临床效果满意.

  • 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观察

    作者:程毅;王盛强;沈洪弟;洪海文

    治疗下腰椎退变性疾病采用椎体间融合术,疗效较好,但主要采用后路腰椎体间融合术(posterior lumabar interbod fusion,PLIF).由于手术创伤大、并发症多等缺点,严重影响了临床应用[1,2].近年来,经椎间孔腰椎体间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广泛开展.为了简化手术操作、增加疗效和安全性,我们自2006年5月至2010年12月对常规TLIF进行改良,采用微创切除部分小关节并联合双侧椎弓螺钉内固定治疗35例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短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 15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术中策略及术后疗效分析

    作者:李祥;张世华;汤建华;王晓雁;钱本俄

    目的:分析腰椎退变性疾病术中策略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2011年1月~2013年7月收治的152例腰椎退变侧凸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8例患者出现同侧及对侧麻木及疼痛加重,经甘露醇脱水、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保守治疗后症状均在3周内明显减轻或消失。对所有患者进行2个月~2.5年的随访,发现2013年2月前手术的127例患者均在术后8个月~1年融合。1例患者术后半年因车祸cage退出;1例患者因未听医嘱扶拐2~3个月,腰围保护时间不够,回农村后活动量偏大,术后3个月cage退出,此2例患者均再次出现下肢酸麻、胀痛、无力等症状行翻修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结论在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治疗中,后路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具有确切良好的临床疗效。

  • 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作者:王化明

    目的 分析腰椎退变性疾病者行微创经椎间孔减压腰椎融合内固定手术(MIS-TLIF)医治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本院2012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腰椎退变性疾病60例患者临床资料加以分析,且依据不同医治方法分为两组,将行后路开放术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行MIS-TLIF治疗的3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手术指标、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和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出血量(244.20±30.11)ml和引流量(85.50±22.36)ml均比对照组少,手术用时(146.74±30.65)min比对照组长,下床活动的时间(2.30±0.21)d比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手术后1天、3天、5天肌酸磷酸激酶水平均比对照组优,且总并发症率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 腰椎退变性疾病者行MIS-TLIF医治可优化手术指标和肌酸磷酸激酶水平,且减少并发症发生.

  • 基于3D打印的腰椎椎弓根螺钉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郝为民

    目的 研究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应用基于3D打印的腰椎椎弓根螺钉的临床效果.方法 方便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100例,依据应用的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微创腰椎椎间固定融合术实施治疗,观察组应用CT详细数据资料联合3D打印技术制作的导航模板辅助实施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328,P=0.0105);观察组术后1周及术后1个月腰椎功能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17、6.8224,P=0.0000、0.0000);观察组置钉的准确率为96.44%,对照组88.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545,P=0.0016).结论 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治疗中应用基于3D打印的腰椎椎弓根螺钉能够提升置钉准确性,提升腰椎功能,有推广意义.

  • PLIF和TLIF治疗腰椎退行性变的疗效比较

    作者:魏健;梁春;莱安平

    目的 对比研究经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PLIF)与经腰椎间孔入路腰椎椎间融合术(TLIF)治疗单节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2月-2015年1月,整群选取该院收治的71例退变性腰椎疾病患者行腰椎椎间融合术,椎间植骨,椎弓根系统固定.其中,21例行经腰椎间孔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治疗,为TLIF组,另外50例行经腰椎管椎体间植骨融合手术,为PLIF组,比较两组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随访平均30个月.末次随访两组VAS评分,ODI功能障碍指数均较术前降低(P<0.05);PLIF组中,有4例神经牵拉伤,TLIF组2例神经根损伤;两组术前及末次随访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IF和PLIF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疗效满意.

  • 微创和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比较

    作者:陈文明;黄华伟;黄勇全

    目的:比较微创和开放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3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6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给予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结论采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不仅可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值得临床推广。

  • 自锁稳定型椎间融合器前路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效果观察

    作者:田剑波;苏明宝

    目的 探讨自锁稳定型椎间融合器前路融合术治疗退变性腰椎疾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就诊并治疗的单节段腰椎滑脱患者共4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分别进行经腹直肌旁小切口腹膜外间隙入路后自锁稳定型椎间融合器治疗术(ALIF)和传统的腰椎后路椎间融合术(PLIF).记录患者术前、术后的症状和体征、术后的并发症及术后定期复查并评价植骨融合情况.采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系统(JOA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LIF组在术后JOA改善率为85.79%,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均优于PLIF组.两组术后JO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时ALIF具有创伤小、术后临床效果好,患者恢复较快,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等优点,避免了腰椎后方结构的破坏,是一种新的微创外科手术方式.

  • 人工腰椎间盘置换术

    作者:刘尚礼;梁安靖;黄东生

    腰椎退变性疾病常引起下腰痛,多数学者认为其始发因素是椎间盘的退变.自从Mixture和Barr首先报道并应用了腰椎间盘切除术以来,腰椎间盘切除术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直到现在仍在广泛使用,腰椎间盘切除加椎体间融合术仍为治疗这一疾病的"金标准".

  • 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参数与腰椎退变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佳璐;赵建武;曲扬;董荣鹏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导致后腰痛、进行性脊柱畸形、神经功能障碍的退变性脊柱疾病.脊柱-骨盆矢状面一系列参数的变化反映了腰椎退变性的发生、发展和转归情况,有助于对疾病的进一步评估、诊断和治疗的完善.目前,关于腰椎退变性疾病发病和脊柱-骨盆矢状面相关参数变化之间的具体关系、机制的研究仍较少,不同退变性疾病的脊柱-骨盆均处于不同的平衡状态,相应情况下各个脊柱-骨盆矢状面平衡参数均有一定变化,但尚无确切规律.

  • MIS-TLIF内固定治疗在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

    作者:曾腾辉;杨欣建;顾洪生;陈扬;余铮

    目的 探讨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0年9月至2012年9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56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28例,A组患者进行传统开放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治疗,B组采用MIS-TLIF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手术部位切口长度以及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椎间隙高度、椎间融合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等临床指标.结果 B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A组,手术部位切口长度显著小于B组(P<0.05);B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引流量显著显著少于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椎间隙高度、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S-TLIF内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临床疗效肯定,优于传统开放TLIF手术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值得进一步推广.

  • 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30例的效果观察

    作者:陶学强

    目的 对腰椎退变性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使用优化剂量的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进行治疗的疗效进行研究,分析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5年9月—2016年3月所接诊的全部腰椎退变性疾病,其中合并患有骨质疏松症的患者30例进行优化剂量的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治疗主要通过椎管减压、间盘摘除以及椎间融合(MIs-tlif)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结果 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从2.0~3.5 h,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术后回访未发现明显问题,患者愈合良好.结论 就腰椎退变性疾病合并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而言,使用优化剂量的骨水泥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进行手术治疗能够保证在骨质疏松条件下患者椎间植骨融合情况得到显著改善.

  •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效果观察

    作者:褚晓东;郑国富;高志朝

    目的 观察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效果.方法 2013年9月至2016年2月该院收治的72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6例.观察组采取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对照组为传统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暴露时间、住院时间、下床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3天、1周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术后6、12个月融合情况.结果 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X线暴露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手术时间、融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接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在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中是一种创伤小、疗效明确的方法 ,符合快速康复理念.

  • 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术后护理

    作者:张海青;武文翠;岳国娟;王晶锋

    目的 总结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术后护理.方法 2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在接受腰椎体间融合术后实行相应护理.结果 20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疗效显著,在住院期间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是一种新的手术方式,全面、细致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长航舰艇官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发病情况

    作者:白雪东;张超;阮狄克;何勍;李海峰

    目的 调查长航舰艇官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严重程度,为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长航期间某训练舰官兵就诊记录,分析训练舰全体官兵腰腿痛发病率,比较不同人群间发病率差异.采用随机抽样方式,在航程结束时对训练舰以及导弹护卫舰官兵和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包括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腰椎疾患治疗成绩评分表(JOA),分析比较不同人群间腰椎退变性疾病的评分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 训练舰全体官兵腰腿病的总体发病率为8.73%,其中干部发病率为15.38%,舰员为12.50%,学员为3.33%,干部及舰员发病率显著高于学员.问卷调查对象JOA平均得分为25.83分,ODI平均得分为4.97分.导弹护卫舰官兵JOA评分明显低于训练舰官兵及学员,训练舰官兵JOA评分明显低于学员;导弹护卫舰官兵ODI评分明显高于训练舰官兵及学员,训练舰官兵ODI评分明显高于学员.结论 长航期间舰艇官兵腰椎退变性疾病发病率较高,不同人群间发病率及严重程度亦有显著差异.针对引起舰艇官兵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索并制定有效的防治措施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 单边椎弓根螺钉固定在腰椎植骨融合术中应用及潜在问题分析

    作者:李俊博;贾长青;梁峰;巴根;柳达;付勤

    目的:观察单侧椎弓根钉固定(即单边固定)联合椎体间植骨融合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该术式可能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方法4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分别行单边固定椎体间融合治疗和髓核摘除术治疗。单边固定组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22~74岁,平均年龄53.9岁。髓核摘除组20例,其中男性11例,女性9例;年龄32~68岁,平均年龄49.8岁。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再根据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系统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评价治疗效果。结果单边固定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费用均多于髓核摘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单边固定组JOA评分为26.30±1.42,VAS评分为1.15±0.93;髓核摘除组JOA评分为25.05±2.82,VAS评分为1.60±1.2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单边固定椎体间融合术有利于减轻患者的损伤和痛苦,以及承担相对较少的经济负担和获得肯定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但要注意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以避免融合失败。

158 条记录 3/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