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研究进展

    作者:张洪洋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不可逆的致盲眼病,通过药物、激光和手术控制眼压是治疗青光眼的基本方法.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LT)是利用532 nm波长激光选择性作用于含有色素的小梁网内皮细胞发挥作用,对邻近的组织细胞没有损伤,其发挥降眼压作用的机制尚不明确.SLT已经逐渐成为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临床研究表明,SLT具有与氩激光小梁成形术或前列腺素类药物相似的降眼压效果.术后1年SLT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降眼压幅度平均为3.8 ~8.0 mmHg(1 mmHg=0.133 kPa).SLT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长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SLT治疗的范围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尚无公认的结果.SLT作为一种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方法具有安全有效、可重复、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可以作为开角型青光眼的初始治疗、药物替代治疗和药物联合治疗.本文就SLT作为POAG的初始治疗、重复治疗及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等进行综述.

  • 小梁切除术后上皮植入性结膜囊肿一例

    作者:唐聪;吴烈

    患者,男,65岁.因"双眼开角型青光眼"于2008年5月5日入院.患者确诊为双眼开角型青光眼18年,近1年药物控制眼压效果不佳.入院时矫正视力:右眼0.25,左眼0.8,眼压:右眼28mmHg,左眼24mmHg(1mmHg=0.133kPa),全身检查未见异常.于5月8日行右眼小梁切除术.术后眼压右眼10.5mmHg,左眼21.5mmHg.滤过泡色淡、弥散、扁平.患者于术后第4天出院.1周后复查,自觉右眼"发胀",眼压右眼12.4mmHg,左眼23.1mmHg.眼部检查见右眼颞上方手术区有一灰白色半透明囊状隆起,位于手术滤过泡上方,约黄豆大,活动度差.

  • 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45例早期诊断与治疗

    作者:李晓鹏;韩晓红;李超;张轲

    青少年型青光眼绝大部分为开角型青光眼(juvenile open-angle glaucoma,JOAG),其临床特征包括近视眼并发率较高、无牛眼症状、无角膜后弹力层裂纹及前房角镜下房角结构正常,临床过程与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相似,但眼压变化较大.JOAG发病隐蔽,临床上易误诊、漏诊,本文对我院1999~2004年期间收治的JOAG报告如下.

  • 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168例临床分析

    作者:毋艳君;张宏亮

    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发生于3~30岁,不引起眼球扩大,临床表现特殊,且有较高的近视眼发生率,角膜后弹力层无裂纹,前房角镜检查房角结构正常.现将我院收治的青少年开角型青光眼进行分析.

  • 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

    作者:李星星;王兆燕;王炜;崔霞

    开角型青光眼(open angle glaucoma,OAG)的临床治疗是国内外眼科专家关注的课题之一.Wise和Witter 1979年首次报道氩激光小梁成形术(argonlaser trabecnlo plasty,ALT)可成功地降低眼压.2001年11月美国眼科学会会议上讨论了选择性激光小梁成形术(select laser trabecularplasty,SLT)对OAG治疗的有效性,美国FDA通过了SLT可以用于临床的报告.我院2003年6月引进了科以人Selecta7000(Lumenis lnc,Santa Clara,CA)倍频Q-开关Nd:YAG激光对OAG患者进行激光治疗.

  • 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T-FLUX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临床观察

    作者:刘宝海;高富军;高淑水;邵明芹;武光祥

    我院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行非穿透小梁切除联合T-FLUX植入手术,收到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 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发病比例的研究

    作者:许珂;吴玲玲;马志中;刘瑜玲;钱芳

    背景 有研究表明,高加索人视网膜静脉阻塞(RVO)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的产生存在关联,但目前鲜见关于亚洲人群RVO患者中POAG发病比例的报道. 目的 观察以医院人群为基础的RVO患者中POAG的发病比例.方法 采用横断面观察性研究设计,连续纳入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确诊且病程在1年以内的RVO患者375例,患者均接受房角镜检查,POAG的诊断参照国际地域性和流行病学眼科学学会的青光眼诊断标准.根据眼底彩色照片和FFA将RVO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型、半侧视网膜静脉阻塞(HRVO)型和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型;按照静脉阻塞的部位分为动静脉交叉RVO(AV-RVO)型、视盘RVO(OC-RVO)型、无视盘水肿的视神经RVO(NONHS-RVO)型及有视盘水肿的视神经RVO(ONHS-RVO)型.分别统计不同RVO类型患者中POAG的发病比例.结果 共317例患者纳入青光眼筛查并完成各检查项目,应答率为84.5%.POAG在RVO患者中的发病比例为8.2%,其中在CRVO型中的比例为7.1%,在HRVO型中为23.5%,在BRVO型中为6.2%.OC-RVO型患者和NONHS-RVO型患者中POAG的发病比例分别为27.9%和13.2%,明显高于AV-RVO和ONHS-RVO中的4.7%和1.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中国RVO患者中POAG的发病比例是正常人群的3~4倍;OC-RVO型和NONHS-RVO型患者中POAG的发病比例较高,提示RVO的发病可能与POAG的视盘结构改变密切相关.

  •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羊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分析

    作者:姚江锋

    目的:探讨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多层羊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义马市义煤公司总医院2011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0例(26眼)开角型青光眼行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巩膜瓣下多层羊膜植入,并对患者进行术后6~24个月的随访。结果术后无1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除去2例(2眼)患者术后视力下降之外,其余患者症状均有恢复;术后对患者眼压进行测试为(12.75±4.36)mm Hg,明显低于术前(28.35±4.53)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通过对患者的随访发现,术后2 a 眼压均恢复正常,在21 mm Hg 以下,其中18例(24眼)形成功能性滤过泡。结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术联合多层羊膜植入对于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降低眼压,手术并发症少,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非穿透小梁切除羊膜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护理及康复指导

    作者:白洪真

    目的 总结非穿透小梁切除羊膜植入术的护理经验,提高其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66例(87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实施非穿透小梁切除术,同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和康复指导.结果 非穿透小梁切除加羊膜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术后视力恢复好,眼压控制满意,并发症少.结论 对非穿透小梁切除加羊膜植入术患者,提出术前指导,术后严密观察视力、眼压变化、眼部炎症反应及滤过泡情况,指导患者按时复诊是保证手术效果的护理要点.

  •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早期诊断的作用

    作者:陈宏杰;陈伟;张华;田怀谷;柯瑞莉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对高度近视病情监测和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的作用。方法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正常人、单纯高度近视和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分析高度近视和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全周及各象限的厚度变化。结果与正常人比较,高度近视组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全周、上方、下方、鼻侧厚度变薄,颞侧厚度增加;正常组与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全周及各象限厚度均明显变薄;与高度近视组比较,高度近视与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组全周及各象限厚度均明显变薄。结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检测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改变,有利于高度近视的临床跟综监测及高度近视合并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早期诊断。

  • 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治疗24例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作者:费秋香;操盛春

    非穿透小梁切除手术是一种新的滤过性手术,其机理是切除阻碍房水外流的深层巩膜、Schlemm管外壁及邻管组织,形成非穿透性滤过.我们对24例32眼开角型青光眼施行该手术,术后随访3~18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中、远期疗效评价

    作者:陈和平;李国彦

    目的观察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探讨目标眼压设定和药物选用原则.方法随机选择经随诊5年以上的门诊药物治疗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46例(92眼),根据其初诊及末诊的视力、视野、眼底的检查情况,来评估药物治疗的效果,并分析一线药物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副作用,确定有效目标眼压的设定原则.结果治疗前平均眼压25.2 mmHg,治疗后平均眼压16.2 mmHg ,共计89眼视功能得到有效控制,药物治疗的有效率为96.7%.结论如果目标眼压可以下降到治疗前基线眼压的35%,眼压对视神经造成的损害将会停止.β-阻滞剂类眼药目前仍然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一线用药,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眼压者及时手术.

  • 眼压对开角型青光眼眼底血流状态的影响

    作者:李磊;高全霞

    目的:探究不同眼压状态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底血流状态的变化情况.方法:利用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分别检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40人(80眼)在不同眼压情况下、患眼眼压正常后12周以及健康人员20人(40眼)的眼动脉(OA)、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血流速度(VM).结果:CRA、PCA的PI、RI、PSV、EDV、VM在不同眼压组间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OA的PI、RI、PSV、EDV、VM在各组间对比以及CRA、PCA的PI、RI、PSV、EDV、VM在正常眼压组、眼压正常后12周、健康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而稳定地控制眼压可以明显改善开角型青光眼眼底血液供应.

  •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在黑人开角型青光眼中应用体会

    作者:童亮;张建玲;尤妍

    目的:观察可调节缝线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C治疗开角型青光眼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50例(62眼)青光眼施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术作为观察组;随机对照组50例(50眼)行单纯性小梁切除术,分析比较两组术后眼压、滤过泡情况.结果:复合式小梁切除术能大大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很适合落后地区开展.

  • 是否合并有糖尿病的开角型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脉络膜厚度的改变

    作者:罗丽丹

    目的:观察开角型青光眼(primary open angle glaucoma,POAG)与开角型青光眼合并糖尿病患者小梁切除术后脉络膜厚度的变化。方法:选择在我院眼科住院治疗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120例(130只眼)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有糖尿病分为青光眼组69例(76只眼)和合并糖尿病组51例(54只眼),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于小梁切除术前后对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到内巩膜层的垂直距离(即脉络膜厚度)进行测量。通过软件计算自动获得脉络膜平均厚度,观察并与术前比较是否有改变。结果:术前,两组视力、眼压和脉络膜厚度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梁切除术后2周,合并糖尿病组脉络膜厚度比青光眼组厚,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视力与眼压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治疗前后情况,两组视力与脉络膜厚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眼压在术后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76,P=0.00)。结论:开角型青光眼是否合并有糖尿病于小梁切除术后对脉络膜厚度无影响。

  • 彭清华教授运用逍遥散治疗眼科疾病举隅

    作者:彭俊;周亚莎;陈柯竹;王英;李萍;刘家琪;彭清华

    彭清华教授长期从事眼科临床工作,擅长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眼科疾病。本文主要介绍了彭清华教授运用逍遥散加减治疗眶上神经痛、眼珠胀痛、干眼、开角型青光眼、球后视神经炎的临床案例。

  • 拉坦前列素与酒石酸溴莫尼定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比较

    作者:陈利荣;姚军平;张贻转;周宇;高波;张冬香

    目的 分析拉坦前列素与酒石酸溴莫尼定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10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拉坦前列素治疗,对照组给予酒石酸溴莫尼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眼压变化、LogMAR视力变化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3月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眼压分别为(18.2±1.2)mmHg和(17.5±0.9) mmHg,与治疗前比较下降(P<0.05),观察组眼压波动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LogMAR视力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LogMAR视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低于对照组的8.0%(P<0.05).结论 拉坦前列素在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显著优于酒石酸溴莫尼定,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

  •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结膜微血管结构的临床研究

    作者:刘康成;叶蕾;骆仲舟;钟菁;容蓉;刘荣强;朱佩文;姜楠;袁进;邵毅

    目的 应用功能裂隙灯活体显微镜(FSLB)探究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结膜微循环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方法 采用FSLB对18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结膜微血管血流动力学进行测量并将其分为两组,右眼为A组,左眼为B组.球结膜经数字相机进行较高清晰度的视野成像后,形成非侵入性球结膜微循环血流灌注图(nMPMs ),同时以60帧/s高成像速率和×210高放大率对血流动力学成像.应用定制软件,进一步对结膜nMPMs进行分形分析,进行血管密度及血流动力学测定.结果 与A组比较,B组结膜的微血管各方位密度、长度、直径、微动脉及微静脉血流速度均无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B两组上、下侧微动脉和微静脉的血流速度 < 鼻、颞侧微动及静脉血流速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内结膜的各方位微血管密度、长度、直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膜微血管密度、长度、直径由大到小排列为:颞侧/鼻侧 > 下方 > 上方.结论 功能性裂隙灯生物显微镜能用于检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球结膜微循环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

  • 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

    作者:刘胜娥;刘兴红;谢建国;蒋霞

    本文探讨对照13例18眼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机制.结果术后平均眼压控制在14.16mmHg,较术前平均下降15.65mmHg,视力提高11眼.认为非穿透性小梁切除联合羊膜植入术是安全有效的滤过性手术.

  • 拉坦前列素及噻吗心安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

    作者:胡杨;赵鸣;丁洁

    目的 研究拉坦前列素及噻吗心安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给予拉坦前列素联合噻吗心安治疗的观察组和单独给予噻吗心安治疗的对照组,检测视野缺损情况、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并观察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1)观察组患者的上方视野(4.9±0.8) dB、下方视野(5.1±0.9)dB、颞侧视野(7.2±1.3)dB、鼻侧视野缺损(6.9± 1.1) d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患者的上方视野(92.3±13.2)μm、下方视野(90.8± 12.1) μm、颞侧视野(74.2±10.3)μm、鼻侧视野RNFL厚度(70.8±12.3)μm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拉坦前列素及噻吗心安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有助于改善视野缺损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且保证相当的安全性,具有积极的临床价值.

345 条记录 13/18 页 « 12...10111213141516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