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枸缘酸坦度螺酮辅助治疗老年帕金森伴抑郁的效果及相关机制

    作者:王静怡

    目的 研究枸缘酸坦度螺酮辅助治疗老年帕金森伴抑郁的效果及相关机制.方法 将本院70例老年帕金森伴抑郁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枸缘酸坦度螺酮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血清5-羟色胺1A(5-HT1A)、黑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额叶皮质谷氨酸-谷氨酰胺/肌酸(Glx/Cr)、胆碱/肌酸(Cho/Cr)、N-乙酰天门冬氨酸/肌酸(NAA/Cr)水平及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治疗愈显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AMD和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5-HT1A和BDNF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额叶Glx/Gr、Cho/Cr和右额叶Cho/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治疗前,右额叶NAA/Cr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左额叶NAA/Cr和右额叶Glx/Cr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枸缘酸坦度螺酮用于老年帕金森病伴抑郁患者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这可能与其改善5-HT1A和BDNF水平,改善额叶皮质损伤有关.

  • HD-91-II型中频脉冲治疗仪在慢性乙型肝炎调护中的作用

    作者:夏丽敏

    目的:通过HD-91-II型中频脉冲治疗仪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观察治疗仪的治疗效果,探讨HD-91-II型中频脉冲治疗仪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治疗特点及疗效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5月的前来本院就诊并同意采用H D-91-I I型中频脉冲治疗仪进行辅助治疗的患者40例,本研究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于治疗前和治疗后观察患者一般情况、临床症状、体征等情况,治疗疗程为8周。结果:所有患者经过HD-91-II型中频脉冲治疗仪辅助治疗后,所有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等水平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中的治疗已经规范化,但患者在临床中仍存在肝区不舒、疼痛、甚至病程加重出现黄疸等症状,HD-91-II型中频脉冲治疗仪能够通过改善机体肝脏微循环、提高机体肝脏抗病及修复能力,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效果颇佳。

  • 滋阴清热方对气道高反应性咳嗽患者IL-4、IFN-γ的影响

    作者:崔艺馨;周登峰;张印;刘毅;李绍旦;杨明会

    目的 探讨滋阴清热方对气道高反应性咳嗽患者外周血白介素-4(IL-4)、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方法 将明确诊断为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滋阴清热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孟鲁司特钠片治疗.疗程均为14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以及外周血IL-4、IFN-γ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咳嗽症状减轻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4.4%)高于对照组(7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IL-4下降及IFN-γ升高均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 滋阴清热方治疗气道高反应性咳嗽的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中IL-4水平,提高IFN-γ水平,维持Th1/Th2细胞的平衡,从而减轻气道炎症有关.

  • 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袁清洁;王嘉麟;贺立娟;邢佳;朱晓晨;王建伟;郭晓;高维;高东阳;郭凯航;郭蓉娟

    补阳还五汤是治疗缺血性中风病的名方效方,可据辨证应用于中风病各期病程中.鉴于目前中风病急性期的研究文献质量不高,不推荐急性期常规运用.补阳还五汤疗效机制复杂,既涉及抗炎、抗栓、改善血液流变性、保护血脑屏障、降同型半胱氨酸、促血管新生等血管相关机制,也涉及抗自由基损伤、抗兴奋性氨基酸毒性、调控热休克蛋白、改善红细胞膜ATP酶活性、纠正离子代谢紊乱、提高脑组织能量代谢、促神经发生、抗神经细胞凋亡等脑组织保护机制.然而目前研究多局限于某一机制或某几种机制,尚不能阐明补阳还五汤复方的多靶点综合效应特点,基于临床的方证代谢组学的提出有望开启补阳还五汤复方疗效机制研究的新篇章.

  • 静宁颗粒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效果

    作者:丁一芸;王雅璇;周义山;王俊宏

    目的:观察并对比中药及中药联合脑电生物反馈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儿科就诊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50例,随机分为中药组和中药+生物反馈组,每组各25例,终完成临床观察37例.治疗前后进行数字划消、SNAP-Ⅳ量表评分、脑电生理检测以及多动指数测试.结果:治疗后,2组在SNAP-Ⅳ量表评分、数字划消测试、脑电波频率变化方面均有改善(P<0.05);多动指数无明显改善.结论:中药+脑电生物反馈、中药治疗2种方案对ADHD治疗均是有效的,其中综合疗法在疾病总体症状较中药单一疗效更佳.

  • 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和其部分机制

    作者:田珂;庞宏永;朱岩

    目的:探讨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疗效和其部分机.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分别进行西医常规基础治疗和清洁换药,对照组加以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四妙勇安汤口服.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对2组患者的临床症状、炎性指标、血液流变学等情况进行对比评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4周治疗后,2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18)、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纤维素原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踝肱指数(ABI)及趾肱指数(TBI)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的提高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临床症状在溃疡面积、溃疡深度、肉芽生长、溃疡炎肿、疼痛等方面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勇安汤加减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这可能与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清除炎性反应递质有关.

  • 蓝芩口服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印志霞;蒋新

    目的:观察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分析其机制并探讨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确诊为手足口病的小儿患者86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别将患儿纳入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2组患者均一般对症治疗,对照组以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蓝芩口服液治疗.同期随机选取30例体检的健康小儿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参照.在治疗前后抽取各组患儿静脉血液测定其hs-CRP、Th1及Th2细胞及CD3+,CD19+,同时对其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进行评定.结果:在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7%(P<0.05),观察组患儿的症状改善时间(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其hs-CRP,CD3+,CD19+,Th1及Th2细胞百分比在治疗后的均较前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蓝芩口服液能有效改善手足口病患儿预后,提高患儿免疫力,可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疗效,增强患儿免疫功能.

  • 从长链非编码RNA角度探讨针灸治疗IBD的效应及调节机制

    作者:顾沐恩;吴焕淦;刘雅楠;张琳珊;刘慧荣;赵继梦;李晨;李璟

    炎症性肠病(IBD)是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包括克罗恩病(CD)和溃疡性结肠炎(UC).针灸在治疗IBD上具有显著的疗效和优势,但其作用机制需深入研究和探讨.近年来研究发现lncRNAs广泛参与机体的生理病理过程,尤其是可通过基因调控介导机体的免疫炎性反应,与包括IBD在内的多种免疫性疾病都有密切关系.IBD发生时有多种差异表达的lncRNAs,其表达和功能的异常可在IBD炎症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文章就lncRNA的功能及与IBD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基于针灸对IBD的治疗作用,以期研究针灸能否通过调控相关lncRNA起到对IBD炎性反应的调节作用,从而为针灸治疗IBD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生血合剂干预下免疫介导再障小鼠骨髓核因子κB表达变化

    作者:罗梅宏;周永明;胡明辉;陆嘉惠;孙曼萍;薛志忠;鲍计章

    目的:进一步探讨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A)发病机制及健脾补肾活血方生血合剂治疗AA的疗效机制.方法:以环孢素为对照,免疫介导AA小鼠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PCR(Q-PCR)、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分析生血合剂于预前后AA小鼠骨髓核因子kB(NF-κB)mRNA水平、蛋白表达及活性变化.结果:AA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NF-κB mRNA水平未见明显改变,与正常对照比无显著差异(P>0.05);骨髓细胞NF-κB/p65蛋白表达较正常组增加,p-IκBα表达明显下降,生血合剂干预后NF-κB/p65蛋白表达减少,而p-IκBa表达明显提高;与之相比,环孢素作用后NF-κB/p65蛋白及p-IκBa均急剧下降.结论:NF-κB蛋白表达异常及活性改变可能参与了免疫介导AA小鼠模型的形成;生血合剂可能通过调节NF-κB的表达及活性发挥改善免疫介导AA小鼠造血功能的作用.

  • 白芍-甘草药对治疗骨关节炎的疗效机制预测

    作者:程仕萍;周平生;赵宁;吕诚;吕爱平;谭勇

    目的:探讨白芍-甘草药对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在《中药大辞典(第二版)》中检索白芍和甘草的所有化学成分;其次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中的ADME参数,遴选活性成分;然后在PubChem和TCMSP数据库中查找活性成分对应的人类靶蛋白,在Gene数据库中查找骨关节炎相关基因;把靶蛋白和基因导入分子网络分析平台,采用核心计算分析法则,分别构建药物和疾病的分子网络和生物学通路,并进行比较映射分析.结果:药物和疾病涉及的共同生物学通路主要包括细胞免疫、细胞因子信号,涉及的共同高连接分子主要包括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核转录因子-κB1(NF-κB1)和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1/2).结论:白芍-甘草药对可能通过影响IL-1,TNF-α,NF-κB1和ERK1/2,以及调控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抑制炎症,调节软骨细胞免疫,从而对骨关节炎产生协同疗效.

  • 抑颤汤对帕金森病模型大鼠旋转行为及M和DA受体的影响

    作者:窦永起;杨明会;刘毅;王炜

    目的:探讨抑颤汤治疗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在脑黑质细胞及其受体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6-羟基多巴诱发法建立PD大鼠模型,通过随机分组,用放免法测定各组大鼠双侧脑组织M、DA受体数量及亲和力的变化.结果:抑颤汤能明显改善PD模型大鼠的旋转行为(P<0.01),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抑颤汤组大鼠损毁侧脑组织DA和M受体大结合量(Bmax)和亲和常数(KD),抑颤汤组较生理盐水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或P<0.01).结论:抑颤汤能刺激PD模型大鼠受体系统,使DA、M受体的亲和力和敏感性提高,从而改善PD大鼠的旋转行为.

  • 化浊解毒方对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HIF-1α,VEGF,PTEN的影响

    作者:吕静静;王彦刚;吕雪艳

    观察化浊解毒方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通过检测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中HIF-1α,VEGF,PTEN表达水平的变化,探讨化浊解毒方的作用机制,为浊毒理论在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70例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阿拉坦五味丸,每日2次,每次1袋,治疗组给予化浊解毒方口服,每日1剂,2组均治疗6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象及病理情况变化,以及2组治疗前后血清和胃黏膜组织HIF-1α,VEGF,PTEN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胃镜疗效和病理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IF-1α,VEGF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血清PTEN水平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后胃黏膜组织HIF-1α,VEGF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胃黏膜组织PTEN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化浊解毒方能明显改善慢性糜烂性胃炎浊毒内蕴证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象及病理,其作用机制是化浊解毒方可能通过降低慢性糜烂性胃炎胃黏膜组织HIF-1α,VEGF的表达水平,提高PTEN表达水平而起作用.

  • 养精种玉汤治疗女性肾亏血虚型不孕的疗效机制分析

    作者:王欣;吴维城

    目的:研究养精种玉汤治疗女性肾亏血虚型不孕症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90例不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49例行常规西医联合中医养精种玉汤治疗,对照组41例单纯行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清促卵泡生成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激素(LH)等因子水平变化情况,分析养精种玉汤治疗不孕症的作用机制.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SH和LH分别为(4.13±0.92)mIU/ml及(2.53±0.72)mIU/ml,均显著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精种玉汤治疗女性肾亏血虚型不孕症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促性腺激素水平,提高受孕率.

  • 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对慢性肾小球肾炎血清及尿液TGF-β1的影响

    作者:田永波

    目的:研究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后血清及尿液TGF-β1的变化水平,阐述麻黄连翘赤小豆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50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采用麻黄连翘赤小豆汤治疗,对照组25例服用雷公藤多苷治疗,疗程2个月。结果:治疗组患者血清及尿液TGF-β1浓度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能有效改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系膜增生程度及间质炎症。

  • 针灸治疗头臂动脉型大动脉炎40例

    作者:高其芳;石学敏;李平;卞金玲;李岩;郑健刚

    大动脉炎是发生在主动脉及其分支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改变.其中头臂动脉型以脑部及上肢缺血为主症,属中医"无脉症"范畴.多年来我们采用针灸治疗本病取得满意效果,并从经颅超声多普勒角度探讨其疗效机制,现报告如下.

  • 适应性平衡:中医药疗效的核心机制

    作者:吴深涛

    中医药疗效的核心机制是适应性平衡作用.以许多慢性疾病经中医药治疗后检测指标或病灶虽然无明显变化,但其症状和体征却明显改善这一普遍的临床现象为切入点,从中医学传统的辨治思维、临床实践及相关研究等多角度探讨了中医药疗效特征及作用机制.认为中医学系统关联的整体观融天人合一、环境因素、脏腑相关等承制相因的学术思维,以及中药复方个性化配伍等非线性复杂作用机制,成就了中医药所特有的即适应性平衡作用.适应性平衡不只是构筑相对的健康状态,其动态递进的新平衡亦是疾病痊愈的基础.

  • 10%乌头酊离子导入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作者:毕鸿雁;宋钦兰;伊长松;林远;柴青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约有70%的颈椎病伴有椎动脉受累的表现[1],且有年轻化趋势[2].颈性眩晕给患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崇尚疗效可靠且无毒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物理疗法即是其中之一.因此我们遵循物理治疗原则,选择10%乌头酊离子导入治疗颈性眩晕,通过经颅多普勒(TCD)了解治疗前后椎动脉系血流变化,观察10%乌头酊离子导入对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并探讨其疗效机制.

  • 皮内注药治疗疱疹后神经痛28例疗效分析

    作者:章云海;周震球;曾因明;李小明;耿祝生;赵琳;张立丰;张励才;曹俊平

    临床开展皮内注药治疗遗尿症、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及内脏痛[1],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尤其是PHN,经过几年摸索,总结出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法,但机制尚不清楚,经动物实验初步探讨其疗效机制[2],可能与皮内神经末梢到脊神经节和交感神经节神经细胞的上行轴浆流通道有关,现将1997年6月~2002年12月随访资料完善的28例皮内注射地塞米松或泼尼松龙复合液治疗PHN的疗效分析如下.

  • 大黄与促肝细胞生长素联合治疗重型肝炎

    作者:黄以群;林珍辉;纪树梅;王喻;王崇国

    目的:探讨大黄和促肝细胞生长素(PHGF)联合治疗重型肝炎的疗效机制.方法:3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其他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18例,采用大黄联合PHGF治疗,对照组17例,采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疗程各6 wk.疗程中定期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血氨、血浆内毒素(LPS)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6、IL-8的变化.结果:治疗后4 wk,治疗组ALT、TBIL、LPS、血氨及IL-6、IL-8和TNF-α值分别为83.25±33.17、103.35±75.51、22.74±15.37、77.23±35.64、62.34±5.37、188.86±16.54、2.84±0.66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治疗后6 wk,治疗组ALT、TBIL、LPS、血氨及IL-6、IL-8和TNF-α值分别为56.31±36.32、64.34±56.28、16.68±9.31、51.64±34.17、49.58±5.16、138.83±12.67、2.35±0.23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大黄联合PHGF对肝坏死有明显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内毒素、TNF-α、IL-6、IL-8等炎症物质的产生有关,二者合用疗效更佳.

  • 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机制的研究

    作者:马海波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疗效机制。方法纳入在该院确诊为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86例研究对象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应用苯妥英钠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应用中医益气活血化瘀法对试验组患者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血清疼痛物质的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患者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腓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比较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腓神经、胫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感觉传导速度均较对照组患者快,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与对照组患者的82.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70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