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病毒相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与血清干扰素γ和白介素8的相关性研究

    作者:帅维正;李琦;徐智;罗莉;陈华萍;魏征华;李瑾;熊恩平

    目的 了解血清干扰素γ(IFN-γ)和自介素8(IL-8)与病毒相关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关系.方法 纳入AECOPD患者66例,根据咽拭子标本的病毒抗原免疫荧光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病毒感染组(n=21)和非病毒感染组(n=45),另取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集66例患者入院24h内的临床资料(临床症状、吸烟史、是否接受机械通气治疗、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痰培养结果),并采用ELISA法对三组血清IFN-γ和IL-8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病毒感染组ICU住院时间较非病毒感染组长(P<0.05),但其细菌、真菌检出率,接受机械通气的患者例数及机械通气时间,吸烟史以及临床症状与非病毒感染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血清IFN-γ水平在病毒感染组、非病毒感染组和对照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而血清IL-8水平在病毒感染组高(P<0.05),非病毒感染组次之,对照组低.结论 血清IL-8水平与病毒相关性AECOPD相关,可作为炎症反应进一步失调的证据之一,反映AECOPD病情严重度.

  • 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表达吲哚胺2,3-加双氧酶的实验研究

    作者:侯卫平;袁发焕

    目的 了解培养的人近端肾小管上皮HK2细胞株吲哚胺2,3-加双氧酶(IDO)的诱导表达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实验分为不同浓度(0、500、1 000、2 000U/ml)γ-干扰素(IFN-γ)刺激培养组和IFN-γ2 000U/ml刺激12、24、48、72h不同时点培养组,以10%胎牛血清DMEM培养基作为正常对照组.RT-PCR检测不同培养条件下HK2细胞IDO mRNA的表达,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24h后HK2细胞IDO的表达,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培养基中犬尿氨酸、色氨酸浓度.结果 正常HK2细胞不表达IDO mRNA和IDO蛋白.不同浓度IFN-γ刺激后,HK2细胞IDO mRNA 的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升高,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同时IDO mRNA表达还呈时间依赖性地增高,以48h为佳刺激时间.免疫组化染色显示,经IFN-γ刺激24h后,HK2细胞IDO蛋白表达增强,高效液相色谱检测显示刺激组培养基上清中犬尿氨酸特异性代谢率升高,表明表达的IDO具有生物活性,并且其活性呈IFN-γ剂量依赖性地升高.结论 IFN-γ刺激培养的HK2细胞IDO表达升高并具有活性,推测病理状态下人肾小管上皮细胞诱导表达的IDO有可能参与了肾小管-间质的病理损害过程.

  • 基因转染增加免疫低下大鼠肺内γ-干扰素水平的研究

    作者:马壮;钱桂生;黄桂君

    探讨肺内基因转染、补充肺内IFN-γ水平的可行性.构建重组大鼠IFN-γ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免疫低下大鼠肺内.鉴定外源性质粒,并检测BALF和血清中IFN-γ浓度和活性.结果发现:构建的重组载体中IFN-γ的基因序列与Gene Bank中大鼠的IFN-γ cDNA序列相同.转染后BALF中细胞基因组DNA的PCR产物电泳可见转染的基因片段条带,转染后21天仍可见其表达.pLXSN-IFN载体组BALF中大鼠IFN-γ浓度和活性显著高于pLXSN空载体组.血清中IFN-γ浓度和活性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本研究构建的重组大鼠IFN-γ真核表达载体可成功地转染大鼠肺内,整合入基因组DNA,分泌有活性的IFN-γ,并较长期地表达.

  • 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CD4+T细胞内IL-4和IFN-γ的表达

    作者:姜荣龙;卢桥生;骆抗先;富宁

    小鼠T细胞克隆性分析将Th细胞分为Th1、Th2.Th1细胞以分泌IL-2、IFN-γ和TNF-β为特征,主要参与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并在抵御细胞内致病因子包括许多病毒方面起重要作用,而Th2细胞以分泌IL-4、IL-5、IL-6、IL-10为特征,主要调节体液免疫反应并在抵御细胞外致病因子方面发挥作用,并与细胞内病原所致的进展性疾病相关联.

  • 模拟微重力对大鼠肺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李旭;刘长庭;李天志

    目的 研究模拟微重力对肺T淋巴细胞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分离大鼠肺T淋巴细胞,利用旋转式细胞组织培养系统(RCCS)即旋转生物器模拟微重力条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技术(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γ-干扰素(IFN-γ)生成;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表面抗原CD69.结果 普通细胞培养容器组培养的T淋巴细胞,刀豆球蛋白A(ConA)组与对照组比较,T淋巴细胞蛋白激酶C(PKC)活性增强,IFN-γ生成增加,表面表达CD69的细胞数目增多(t=11.11、19.86、15.42,P<0.01);模拟微重力条件下,与普通细胞培养容器培养的T淋巴细胞相比较,ConA刺激后,PKC活性减低,IFN-γ生成减低,表面表达CD69细胞数目减少(t=7.69、6.73、7.63,P<0.01);而在模拟微重力条件下,加入PKC特异的激动剂12-肉豆蔻酰-13-乙酸佛波酯(PMA)和ConA共同培养的T淋巴细胞组,与同样条件下ConA组相比,PKC活性略增强、IFN-γ生成的量、表面表达CD69的细胞数目增加(t=5.42、5.91、5.27,P<0.01).结论 模拟微重力条件下,T淋巴细胞的激活受到抑制;PMA对T淋巴细胞的功能有部分恢复作用.

  • 腺病毒介导的小鼠γ-干扰素在小鼠肺上皮细胞中的表达

    作者:高占成

    目的:观察腺病毒介导的小鼠γ-干扰素(mIFN-γ)在小鼠肺上皮细胞内的转基因表达.方法:腺病毒介导的mIFN-γ在小鼠肺上皮细胞内的转基因,其表达的mIFN-γ mRNA、蛋白质及生物活性分别经Northern印迹杂交、ELISA和抑制鼠弓形体在小鼠巨噬细胞内生长等检测技术确定.结果:病毒的细胞感染增殖率(MOI)50为腺病毒介导的mIFN-γ在小鼠肺上皮细胞内表达的适浓度:在感染6 h后经Northern 杂交发现mIFN-γ mRNA转录信号,24 h达高峰;在感染12 h后经ELISA检测mIFN-γ蛋白的表达阳性,48 h后达峰值.经重组腺病毒感染的小鼠肺上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mIFN-γ可明显抑制鼠弓形体在经大肠杆菌脂多糖刺激的小鼠巨噬细胞内的生长.结论:小鼠的IFN-γ可经腺病毒介导向小鼠肺上皮细胞的转移,并可实现早期、高效且相对持久的表达,为细胞因子的体内转基因免疫治疗机制研究奠定了基础.

  • 嵌顿痔患者外周血Th1/Th2检测分析

    作者:赵义瑞;陆南晓;李敬华

    目的 探讨嵌顿痔发病与T淋巴细胞活化及释放的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状态的关系.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32例嵌顿痔患者手术前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经PMA诱导培养后Th1/Th2细胞内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4(IL-4)的含量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嵌顿痔术前的Th1和Th2细胞水平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较手术后(P<0.001).嵌顿痔患者术前Th2细胞水平高于Th1细胞水平(P<0.05).结论 嵌顿痔患者发病时,体内的T淋巴细胞免疫系统被激活,且以Th2细胞为主导,这种T细胞免疫系统被激活及Th1/Th2细胞因子失衡可能在嵌顿痔发病中起到重要作用.

  • 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治疗多发性硬化的疗效观察

    作者:廖锡意;王辛坤;周明钦

    目的 观察血浆置换联合激素治疗多发性硬化(MS)的疗效.方法 选择30例MS患者,其中采用单纯激素治疗10例(激素治疗组),采用血浆置换+激素治疗10例(血浆置换+激素治疗组),未治疗患者10例(未治疗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8、12周时分别进行延展功能障碍状况量表(EDS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时分别检测外周血干扰素(IFN)-γ、一氧化氮(NO)水平及脑脊液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水平,同时行脑脊液常规检查.结果 血浆置换+激素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可出现明显的缓解,且持续时间长,EDSS评分呈显著的下降趋势.治疗后12周,未治疗组及激素治疗组IFN-γ及NO水平显著高于血浆置换+激素治疗组[(25.39±4.38)、(20.64±5.36)mg/L比(14.33±3.82) mg/L,(36.37±6.50)、(29.76±4.56) mg/L比(16.24±3.90)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治疗组IFN-γ及NO水平也高于激素治疗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中细胞计数与MMP-9水平呈正相关(r=0.62,P<0.01).结论 血浆置换不仅可以清除体内毒物,还可以直接清除免疫炎性因子,或是通过清除自由基从而阻止MMP-9的激活,来达到保护血脑屏障、发挥改善MS患者临床症状的作用.

  • ADA、CRP、IFN-γ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

    作者:李同霞;王军;潘伟;顾国容

    目的 探讨血清腺苷脱氨酶(ADA)活性、CRP含量和IFN-γ含量联合检测对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价值.方法 检测59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结核组)、20例恶性胸水患者(恶性胸水组)以及12例其他渗出性胸水患者(其他组)胸水和血清中的ADA活性、CRP含量以及IFN-γ含量,经统计学处理后,评价各项指标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及临床诊断符合率.结果 结核组胸水中ADA活性、CRP含量、IFN-γ含量分别为(50.98±13.07)U/L、(142.90±51.42)mg/L、(139.46±70.43)ng/L,与恶性胸水组和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1.ADA以45 U/L为临界值,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为80.4%,特异度为96.9%,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6.4%;CRP以110 mg/L为临界值,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为78.6%,特异度为81.2%,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9.5%;IFN-γ以100 ng/L为临界值,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为83.9%,特异度为93.8%,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7.5%.三项指标联合检测,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灵敏度为94.5%,特异度为97.8%,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4.3%.结论 ADA活性、IFN-γ含量和CRP含量联合检测可极大地提高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效能.

  • 联合检测腺苷脱氨酶、干扰素-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对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的价值

    作者:李菁;王超;王玉梅

    目的 探讨腺苷脱氨酶(ADA)、干扰素-γ(IFN-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在结核性与恶性胸腔积液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结核组)及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恶性肿瘤组)的胸腔积液标本行酶比色法检测ADA活性,ELISA法检测IFN-γ、sIL-2R浓度.结果 结核组的ADA活性及IFN-γ、sIL-2R浓度均明显高于恶性肿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判断,以45 U/L几为临界值,ADA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2%、91%、86%;以100 ng/L为临界值,IFN-γ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5%、94%、89%;以450μg/L为临界值,sIL-2R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81%、83%.三项指标联合检测,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达到88%、100%、94%.结论 联合检测ADA、IFN-γ及sIL-2R可以提高结核性胸膜炎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干扰素γ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马凤莲

    目的 检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血清干扰素(IFN)γ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与CHB患者病情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选取CHB患者280例(CHB组),分为稳定组(114例)和活动组(166例);另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受试者血清IFNγ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 CHB组血清IFN γ和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14.54±36.28) ng/L比(26.43±12.01) ng/L和(84.87±45.24) U/L比(27.44±11.52) U/L,P<0.05].稳定组、活动组血清IFNγ和ALT水平分别为(54.21±21.33) ng/L、(32.64±15.59) U/L和(164.57±41.25) ng/L、(93.26±41.55) U/L,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组血清IFN γ和ALT水平均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B患者血清IFN γ与ALT水平呈正相关(r=0.504,P<0.01).CHB活动期患者治疗后缓解患者(126例)和未缓解患者(40例)血清IFNγ水平分别为(76.24±31.16)、(169.15±39.46) ng/L,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HB患者中存在血清IFN γ水平的高表达,升高的血清IFNγ水平可能参与了乙型肝炎病毒的肝损伤,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可能成为CHB治疗的新思路.

  • γ干扰素和腺苷脱氨酶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价值

    作者:郝春阳;吴泰华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γ-IFN)和腺苷脱氨酶(ADA)鉴别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价值.方法 收集结核性与肿瘤性胸腔积液标本各30例,采用生物化学法检测ADA,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γ-IFN.结果 结核性胸腔积液中γ-IFN含量为(754.04±452.68)ng/L,ADA含量为(58.47±19.91)U/L,分别与肿瘤性胸腔积液中的(112.73±101.21)ng/L和(19.00±7.32)U/L相比明显升高(P<0.01),γ-IFN和AD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86.7%)低于γ-IFN单独检测(93.3%),特异度与γ-IFN单独检测(96.7%)相同.结论 γ-IFN作为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指标优于ADA.

  • 匹多莫德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

    作者:魏金芬

    目的 观察匹多莫德对反复呼吸道感染(RRI)患儿外周血,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RRI患儿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抗炎、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口服液(意大利多帕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支7 ml),急性感染期每次7 ml,2次/d;急性感染期过后,每次7 ml,1次/d;60 d为1个疗程.双抗体夹心ELLSA法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培养上清液单个核细胞(PBMC)中白细胞介素(IL)-4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培养上清液PBMC中IL-4水平治疗前为(71.2±10.2)ng/L,治疗后为(19.0±6.2)ng/L(P<0.01);IFN-γ水平治疗前为(13.5±1.3) μg/L,治疗后为(69.9±13.0)μg/L(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培养上清液PBMC中IL-4和IFN-γ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匹多莫德能增强RRI患儿,Th1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抑制Th2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调整Th1/Th2细胞因子平衡,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是治疗儿童RRI较理想的药物.

  • 抗4-1 BB单克隆抗体诱导肿瘤细胞致敏的小鼠腹股沟淋巴结T细胞在体外表达IFN-γ

    作者:陈兴;于继云;程绍辉

    目的研究肾癌细胞致敏的小鼠腹股沟淋巴结T细胞在体外经抗4-1BB(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家族成员)单克隆抗体诱导刺激后IFN-γ的表达水平.方法以BCG和高聚生作为佐剂,用60Co射线灭活的小鼠肾癌细胞Renca刺激小鼠腹股沟淋巴结,致敏后的淋巴结(肿瘤引流淋巴结tumor-draining lymph node,TILN)T淋巴细胞在体外联合使用IL-2、抗CD3、抗CD28、抗4-1 BB小鼠单克隆抗体激活,然后利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细胞内IFN-γ(干扰素Ⅱ型)的表达水平.结果应用4-1BB单抗刺激的实验组有抗瘤活性的T细胞比例明显提高,其中T淋巴细胞分泌IFN-γ的水平达到48.23%(P<O.01).结论抗4-1 BB单抗体外刺激肿瘤细胞致敏的小鼠腹股沟淋巴结T细胞后,T淋巴细胞内表达IFN-γ水平提高.该工作为肾癌的肿瘤疫苗研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 结核性胸膜炎的诊断新进展

    作者:侯建华;杨国儒;胡德忠;潘建亮;于晓莉

    结核性胸膜炎一种常见的胸膜炎症病变,约占我国胸腔积液的50%。胸腔积液病因不同,其治疗措施和预后也不相同,因此胸腔积液的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一直是临床医生十分关注的问题。瘦素、γ干扰素、C-反应蛋白及腺苷酸脱氨酶在诊断结核性胸腔积液中均起重要作用。

  • 干扰素γ及白细胞介素4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中耳积液及外周血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秦彩虹;赵守琴;杨琳;王阳

    目的 探讨Th2/Th1细胞失衡模式在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流式细胞技术(FCM)及流式微球分析法(CBA法)检测Th2型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Th1型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在2011年4月至2012年7月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30例慢性分泌性中耳炎患者外周血及中耳积液及20名健康对照人群外周血中的表达,对比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外周血,病例组外周血及中耳积液之间IL-4和IFN-γ水平以及两者比例变化.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外周血IL-4水平显著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IFN-γ阳性细胞/IL-4阳性细胞在病例组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7±13比35±19,P<0.05).而病例组IFN-γ水平略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2%±8%比13%±8%,P>0.05);病例组外周血与中耳积液中IL-4、IFN-γ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Th2活化亢进,Th2/Th1平衡失衡,可能是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的重要基础;过敏反应主要在全身起作用,中耳局部的免疫反应有待进一步进行探索.

  • 手术治疗对鼻-鼻窦恶性肿瘤患者辅助性T细胞的影响

    作者:孙洁;刘勤松;李敬华;袁勇;薛卫国

    目的 探讨手术治疗对鼻-鼻窦恶性肿瘤辅助性T细胞(Th)1/Th2的影响.方法 2004年1月至2011年12月,选取青岛市市立医院耳鼻咽喉科80例鼻-鼻窦恶性肿瘤患者为试验组,8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前、术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佛波酯诱导培养后测定Th1内干扰素(IFN)γ和Th2内白细胞介素(IL)4的水平.结果 术前试验组CD3+ CD8-IL-4+细胞水平高于对照组(6.6%±1.7%比2.8%±1.7%,P<0.05),而CD3+CD8-IFN-γ+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18.7%±5.7%比59.3%±1.5%,P<0.05).试验组术后3个月外周血CD3+ CD8-IL-4+细胞水平低于术前(2.8%±1.5%比6.6%±1.7%,P<0.05),而CD3+CD8-IFN-γ+细胞水平高于术前(54.0%±4.0%比18.7%±5.7%,P<0.05).结论 手术治疗可促使鼻-鼻窦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Th1/Th2免疫恢复平衡.

  • 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Ⅰ类和Ⅱ类T细胞特点的研究

    作者:王婷婷;赵辉;任贺;郭建海;徐茂强;杨仁池;韩忠朝

    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Ⅰ类和Ⅱ类T细胞的特点.方法采取30例慢性ITP患者外周血及8例慢性ITP患者和6例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脾细胞(接受脾切除的患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辅助T细胞(Th)CD4+和细胞毒性T细胞(Tc)CD8+胞质内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IL)-4的比例;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 T-bet 和 GATA-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疾病活动期患者外周血Th1/Th2和 Tc1/Tc2的比例(25.62和30.23)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8.29和12.58,均P<0.01);缓解期患者外周血Th1/Th2和 Tc1/Tc2的比例(9.86和10.10)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P患者脾细胞Th1/Th2的比例(41.46)显著高于对照组(16.30,P<0.01);Tc1/Tc2的比例(35.80)高于对照组(16.88),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疾病活动期患者外周血以及ITP患者脾细胞GATA-3 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是对照组的0.20和0.34倍,均P<0.05),缓解期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对照组的0.97倍).ITP患者外周血及脾细胞T-bet mRNA的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对照组的1.17和1.04倍).结论 ITP是Ⅰ类T细胞占优势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促进Ⅰ类T细胞模式向Ⅱ类T细胞转化可能为ITP患者提供一种潜在的免疫治疗方式.

  • 乳酸杆菌对自身免疫病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作者:章琼;陈其御

    目的 探讨乳酸杆菌(LGG)对空肠弯曲菌(CJ)致敏的自身免疫病模型小鼠(CJ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LGG组及氢化可的松(HC)组,除正常组外,其余组制备自身免疫病小鼠模型.从造模第15天起分别腹腔(或皮下)注射,连续用药7 d,造模第25大处死小鼠.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小鼠血清中ds-DNA抗体水平及脾淋巴细胞的γ干扰素(IFN-γ)分泌活性;检测脾T、B淋巴细胞的增殖活性;镜下观察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LGG对ds-DNA抗体没有影响,LGG可改善脏器组织的病理性改变.LGG组GJ小鼠的T、B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及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0.42±0.05 vs 0.60±0.09,0.43±0.05 vs 0.60±0.09,(184v16)VS(195±6)ps/ml,均P<0.01].结论 LGG对CJ小鼠的免疫机能有一定的免疫抑制作用.

  • 吡格列酮对非肥胖性糖尿病小鼠糖尿病的预防作用及机理探讨

    作者:裴剑浩;周智广;罗建华;蒋铁建;李霞;何凌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对非肥胖性糖尿病(NOD)小鼠胰岛炎和糖尿病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方法 4周龄NOD雌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 分别摄食0.01% (小剂量组, 23只) 和0.04%(大剂量组,25只) 的吡格列酮混合饲料和普通营养饲料 (对照组,25只).每周检测尿糖1次,发现阳性后用血糖仪测血糖,连续2次血糖≥16.7 mmol/L即诊断为糖尿病.各组取12周龄未患病的小鼠胰腺组织切片HE染色后计算胰岛炎积分,取脾后制成脾细胞悬液行细胞培养72 h,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脾细胞培养液上清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IL)-4水平;抽提胰腺总RNA后行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半定量检测IFN-r mRNA水平.结果 (1) 30周龄时,对照组、小剂量组和大剂量组糖尿病发病率分别为80.0%、60.9% 和60.0%(P>0.05);但在下列时点药物组与对照组发病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小剂量组:①100 d时发病率0%对16%;185 d时发病率39%对68%;②大剂量组:110 d时:0% 对 16%;120 d时:4% 对 24%;135 d时:12%对 36%.(2) 12周龄时,小剂量组、大剂量组和对照组胰岛炎积分分别为1.01±0.68、1.19±0.84和1.99±0.75(P>0.05);但总药物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1.12±0.75对1.99±0.75, P<0.05).(3)12周龄药物组与对照组血清、脾细胞上清IFN-r/IL-4比值、胰腺内IFN-r mRN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吡格列酮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NOD小鼠胰岛炎而延缓其糖尿病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Th1/Th2免疫偏移以外的途径.

440 条记录 6/22 页 « 12345678...212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