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凝血-纤溶系统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于斌;杨林花

    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合成释放的细胞因子,与其特异性受体C-met结合及相互作用,具有多重生物学功能.近年来证实HGF还是凝血-纤溶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够促进血栓形成.目前,对于其在凝血-纤溶系统的作用是一个尚待深入研究的领域.

  • 神经营养因子假说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作者:王娜;黄芹;鲍天昊;罗诚;周莉

    目前关于抑郁症发病机制的神经营养因子假说研究尚不明确,当前研究多聚焦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前体(proBDNF)和成熟体(mBDNF)在抑郁症中的作用.多个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proBDNF蛋白水平升高,而mBDNF蛋白水平降低.随着对神经营养因子假说研究的深入,有研究发现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可通过促使proBDNF向mBDNF转化而缓解抑郁症状,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可抑制tPA的表达,PAI-1在抑郁症患者中的表达增加.本文对BDNF、proBDNF、mBDNF、tPA及PAI-1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抑郁症的发生机制及诊疗提供参考.

  • EAE大鼠发病过程中血浆t-PA 、PAI水平变化的意义

    作者:熊兰

    目的 探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的水平变化的意义.方法 观察EAE大鼠临床症状,血浆t-PA、PAI的水平.结果 EAE临床发病过程中,血浆t-PA、PAI的水平的升高,与临床症状呈正比.结论 EAE时,血浆t-PA、PAI的水平同向性升高,t-PA活性被抑制,加重了EAE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

  • 孤独症儿童血清中tPA和PAI-1的水平

    作者:彭志晴;张伦;孙彩虹;夏薇;吴坤

    目的 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las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1,PAI-1)血清浓度与儿童孤独症的关系.方法 依据《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选择已明确诊断的孤独症儿童40例,并按照儿童期孤独症评定量表(The Children Autism Rating Scale,CARS)标准对孤独症儿童进行病情分级;另选4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受试儿童血清中tPA和PAI-1水平.用SPSS 20.0统计软件做两组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病例组儿童血清tP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儿童,而病例组儿童血清PAI-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按病情分级后,轻度孤独症儿童血清tPA水平与对照儿童相比有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孤独症儿童与对照组儿童相比明显降低(P<0.05),轻、重度孤独症儿童之间的tP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重度孤独症儿童血清PAI-1水平与对照儿童相比均明显升高(P<0.05),轻、重度孤独症儿童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此外,无论是对照组还是病例组均未发现tPA和PAI-1水平存在性别差异(P>0.05).结论 孤独症儿童血清tPA水平明显降低,而PAI-1水平明显升高,推测两者在孤独症的发病过程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 抗PAI抑制作用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作者:朱美财;占志;王雅静;刘成刚;石缨;蔡庆

    目的: 构建t-PA活性不被PAI-1抑制的新一代t-PA突变体.方法: 根据t-PA的结构特点,去除t-PA分子中的指状区、表皮生长因子和Kringle1区,以含全长t-PA编码区序列的pUC18质粒为模板,经PCR扩增编码氨基酸1~3和176~527位的截短式t-PA DNA序列; 并将该t-PA分子中的PAI-1结合位点,即第373~384位核苷酸(AAG CAC AGG AGG)突变为(GCG GCC GCG GCG),相应的氨基酸KHRR则变为AAAA.结果:测序证实,t-PA突变体的DNA序列正确,将其克隆于大肠杆菌表达载体中,并在大肠杆菌中得到高效表达.表达蛋白占总菌体蛋白的30%,以包涵体形式存在.经蛋白质变性、复性,得到有活性的t-PA突变体.t-PA突变体与PAI-1反应后t-PA的活性未受到抑制.结论:t-PA突变体可能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肌梗死和脑血栓等血栓性疾病的强效且剂量要求低的新型生物工程药物.

  • 冠状动脉内支架安置术后纤溶及前列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李志立;李妍;贾国良;徐海峰;周润锁

    目的:观察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内支架(ICS)安置术后外周血中纤溶和前列腺素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24例患者分为肝素涂层支架组(n=9)和普通支架组(n=15), 测定ICS术前、术后2,24 h,7 d血浆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 (PGF1α)、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 (PAI-1)的变化.结果:肝素支架组与普通支架组术后T X B2,PGF1α明显升高,术后24 h达高峰;t-PA与PAI-1术后无明显变化.结论:ICS术后确有血小板活化,纤溶活性变化不大.肝素支架组与普通支架组并无显著差别.

  • 雄黄对NB4细胞TF和t-P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

    作者:关键虹;马恺;王萌

    目的:探讨雄黄对NB4细胞(维甲酸敏感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株)组织因子(tissue factor,TF)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t-PA)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300μg/L雄黄与NB4细胞共同孵育6、12、24、48、72h.ELISA法、RT-PCR检测未处理及雄黄处理后NB4细胞TF、t-PA蛋白表达及mRNA转录的变化,检测未处理的MR2、HL-60、K562细胞的TF、t-PA蛋白表达作为对照.RT-PCR检测未处理及雄黄处理后NB4细胞PML/RARα mRNA转录的变化.结果:300μg/L雄黄可呈时间依赖方式下调NB4细胞TF蛋白表达及mRNA的转录,但不能影响t-PA蛋白表达及mRNA的转录.雄黄不影响NB4细胞PML/RARα mRNA的转录.结论:下调NB4细胞TF的表达从而降低NB4细胞促凝活性可能是雄黄改善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早期出血症状的主要机制之一.但雄黄对NB4细胞TF表达的调节作用可能与融合基因无关.雄黄对t-PA表达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 基质金属蛋白酶-1治疗兔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效果

    作者:张晓静;任兵;高晓唯;宋徽

    目的: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对富含血小板血浆(platelet-rich plasma,PRP)所诱导的兔眼实验性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vitreoretinopathy,PVR)增殖膜的降解作用. 方法:健康成年有色家兔30只,采用日本大耳白兔动脉血制备富含血小板血浆(PRP)诱导家兔双眼PVR动物模型.A组玻璃体腔注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12.5μg(0.05mL),B组注入t-PA 12.5μg+MMP-1 100ng(0.1mL),C组注入 t-PA 12.5μg+ MMP-1 800ng,各组均以右眼为实验眼,左眼注入等量BSS为对照,共观察28d.采用裂隙灯和间接眼底镜等方法行临床观察,PVR分级评分,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b波波幅值评价注药前及注药后各时间点视网膜功能状态,光镜观察视网膜各层结构改变,电镜观察视网膜感光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C组注药后各时间点PVR级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注药后各时间点F-ERG b波波幅值比较,B组及C组分别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P<0.01),注药后28d时,B组与C组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正常F-ERG b波波幅值比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MP-1玻璃体腔注射能对实验性兔眼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中的增殖膜产生一定的降解作用.

  • t-PA多次小剂量注射辅助兔滤过手术

    作者:郭长梅;崔守信;惠延年;秦莉;刘思伟

    目的: 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在兔眼滤过术后多次小剂量注射的有效性和毒副作用. 方法: 40只兔眼行全厚巩膜咬切滤过手术,治疗组术后前房注射t-PA及术后1 d和3 d经滤泡旁结膜注射于滤泡结膜下,每次25 μg. 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术后临床观察结合光镜及免疫组化检查. 结果: 对照组术后3 d滤过道及滤泡腔内有纤维蛋白凝块及红细胞栓子阻塞,而t-PA治疗组滤过道完全开放,炎性细胞及成纤维细胞的数量明显减少;术后7 d和14 d治疗组手术区肉芽组织和瘢痕组织的量亦明显少于对照组. 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治疗组手术区纤维连结蛋白(fibronectin, FN)和Ⅲ型胶原的沉积量较对照组少,出现时间晚. 与组织学检查相一致,术后1 wk内治疗组滤过泡比对照组明显增大,术后13 d内眼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小剂量t-PA多次注射能有效溶解滤过道及滤泡腔内的纤维蛋白凝块,提高滤过手术的成功率. t-PA经滤泡旁结膜注射于滤泡结膜下,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给药途径.

  • 第二代溶栓药物-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作者:杨震

    静脉溶栓药物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血栓性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就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的发展简史、结构功能、作用机理及其与心血管血栓相关性疾病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 基质金属蛋白酶-1降解兔眼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增殖膜的实验研究

    作者:任兵;张晓静;罗英;宋徽;孙秋萍;高晓唯

    目的:评价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PVR)增殖膜的降解作用.方法:健康成年有色家兔30只,用富含血小板血浆(PRP)诱导双眼PVR模型,各组玻璃体腔注入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15 min后注入MMP-1,行PVR分级评分,光镜观察视网膜结构.结果:注药后增殖膜发生较明显降解,各时间点PVR级别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MMP-1玻璃体腔注射能对实验性PVR的增殖膜产生降解作用.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患者部分凝血纤溶功能变化的相关研究

    作者:杨霞;韩玉霞;张锦;侯嘉;谭海;张红

    目的 探讨急性肺血栓栓塞症(acute PTE)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抗心磷脂抗体(ACA)、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入选60例急性PTE患者,其中大面积10例,非大面积50例;4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HCY、PAI-1、t-PA 血清含量及ACA定性(阳性、阴性). 结果 HCY 、PAI-1、t-PA含量:急性大面积肺栓塞组、非大面积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P<0.01);大面积和非大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以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igh total homocystein, HHcy)、PAI-1>28ng/ml、ACA阳性为阳性指标,病例组HHcy、PAI-1、ACA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P<0.05);病例组t-PA、PAI-1均增高,且呈直线相关性.结论 ACA阳性、PAI-1水平增高、HHcy是急性PTE高危因素;病例组t-PA、PAI-1均增高,两者之间有明显相关性,考虑急性肺血栓栓塞症致病因素不是t-PA抗原产生和释放不足,而是PAI-1抗原水平增高更加显著.

  • tPA和PAI-2在兔角膜碱烧伤修复过程中的作用

    作者:严军;杨恬;杨进

    目的研究兔角膜碱烧伤后修复过程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和2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2)的作用.方法在构建离体和在体兔角膜碱烧伤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细胞培养、组织切片、免疫细胞化学以及图象分析等技术.结果 tPA的表达在碱烧伤后24小时左右达到峰值,而PAI-2则在伤后48小时表达高,离体表达部位位于胞浆,并相对靠近胞膜和核膜,在体表达部位主要位于角膜上皮层.结论 tPA和PAI-2的作用在上皮组织中可能存在着较强的共性.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直接介入治疗后早期心功能状态与血浆纤溶活性的关系

    作者:高晓慧;崔志澄;赵燕君;刘晋伟

    目的:研究急性心肌梗死行直接介入治疗后不同心功能状态的患者早期血浆纤溶活性的差异,为介入治疗后的抗凝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以急性心肌梗死发病6h之内成功地进行直接冠状动脉成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时间点采集周围静脉血,采用发色底物法分别测定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纤溶酶原激活抑制剂(PAI-1)的活性,并计算PAI-1/t-PA活性比值,根据心梗后心功能Killip分级标准,比较Killip Ⅰ级组与Killip Ⅱ-Ⅳ级组t-PA活性、PAI-1活性、PAI-1/t-PA活性比值的差异.结果: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梗后心功能为Killip Ⅰ级者40例,Killip Ⅱ-Ⅳ级者40例,前者较后者血浆t-PA活性高,而PAI-1、PAI/t-PA活性低.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功能不全者纤溶活性降低更明显,可能需要给予更强抗凝治疗措施.

174 条记录 9/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