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猴局部脑缺血模型的建立及t-PA溶栓效果的评价

    作者:周智鹏;邱维加;邓燕贤;余俊雄;冯飞玲;何卓凯;韦瑛;甘瑞静;韦日明;容明智;黄志宏

    目的 探讨猴脑缺血模型的建立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在该模型中的溶栓效果.材料与方法 对21只成年食蟹猴,术前做CT平扫及介入血管造影排除脑血管及颅内病变,行介入法于大脑中动脉注入自体血栓造成大脑中动脉血栓栓塞(MCAo);再经介入血管造影和CT灌注扫描证明栓塞成功,术后30 mic颈内动脉t-PA灌注溶栓,术后2 h再次做CT灌注扫描和(或)介入血管造影确认溶栓成功,术后14天连续观察行为学表现. 结果 21只实验动物中,3只手术前发现病变,未行手术(占14.3%).18只进行手术的动物中,共有17只DSA及CT灌注扫描证实栓塞成功,成功率94.4%, 1只栓塞后介入血管造影及CT灌注扫描均未发现明显缺血,动物麻醉复苏后无脑缺血的行为学表现,占5.6%.17只栓塞成功的动物中13只发现明显血管闭塞、消失(占76.5%),4只表现为部分血管分支显影不良(占23.5%),1只由于栓塞体积过大死亡,1只手术后因穿刺部位出血而死亡,手术死亡率为11.1%.将栓塞术成功并存活的15只动物随机分成两组,8只作为假治疗组;7只为溶栓组,其中1只由于溶栓后颅内出血死亡,溶栓后死亡率为14.3%.MCAo后CT灌注扫描可见缺血区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明显增高,和对侧相同区域比较有明显差异.结论 (1)血管介入法导入自体血栓制作猴脑缺血模型,手术创伤小,能降低动物的死亡率,增加手术的稳定性;(2) t-PA溶栓治疗脑缺血可以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神经功能.

  • tPA/PAI与炎性异常子宫出血的研究进展

    作者:刘玉兰;尤昭玲;申玉华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及抑制剂(PAI)是血浆纤维溶解系统(简称纤溶系统)的主要因子,两者之间的平衡对维持血液流动有重要意义.近年研究表明,无论在体或离体哺乳动物子宫内膜组织均存在tPA、PAI,其生成和含量受性激素及多种因子调节,呈周期性变化,与月经形成有关,tPA和PAI的平衡失调,可导致异常子宫出血.

  • 冠心病患者内皮祖细胞tPA和PAI表达的变化

    作者:方叶青;谢秀梅;谢陪益;苏又苏;方红城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内皮祖细胞(EPC)的变化及其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剂(PAI)的表达.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57例和对照组30例,提取内皮祖细胞进行数量和细胞集落的比较.利用ELISA法和底物发光法检测EPC分泌tPA和PAl的浓度和活性;用RT-PCR法检测EPC的tPA和PAI mRNA表达.结果 冠心病患者EPC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23.1±1.8比56.7±2.4,P<0.05),形成细胞集落数(14.7±2.5比24.2±1.7,P<0.05)、细胞增殖能力也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EPC的tPA表达较对照组下降,PAI表达增强.结论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EPC数量减少和功能障碍可能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作用.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神经血管单元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作者:巫嘉陵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是体内重要的丝氨酸蛋白激酶,已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超早期溶栓治疗.tPA也在神经血管单元中广泛表达,通过与不同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介导细胞信号传导,在不同的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神经元、胶质细胞和血脑屏障的功能.本文就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潜在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作用

    作者:凌长春;宋后燕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能激活纤溶酶原,转变溶酶.后者促进纤维蛋白(原)水解,使血栓溶解,血管再通.因此tPA可作为急性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溶栓治疗.然而近几年的临床和动物实验显示tPA存在潜在的中枢神经系统毒性作用.其中的机制涉及到tPA与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与基质金属蛋白酶,与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以及通过激活纤溶酶原,转变为纤溶酶对中枢神经系统起破坏作用.

  • 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前状态分子标志物的变化

    作者:沙吉旦·阿不都热衣木;张洪亮;热娜古丽·艾则孜;金伟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血栓前状态(prethrombotic state,PTS)分子标志物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nent assay,ELISA)、放射免疫法、全自动血凝分析仪等检测恶性肿瘤患者血小板表面P-选择素(P-selectin,CD62P)、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plasma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血清内皮素(endothelin,ET-1)及凝血4项[血浆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水平、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结果:肿瘤组CD62P,FIB,ET-1均较正常组增高(P<0.05),肿瘤组t-PA水平较正常组降低(P<0.05);肿瘤组APTT和PT时间明显缩短(P<0.05),TT时间与正常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恶性肿瘤患者出现血小板活化、凝血功能增强、纤溶功能减退,存在明显的血栓前状态.

  • t-PA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

    作者:黄红光;杨天仑;肖平;冲野纪秀

    经皮冠状动脉内溶栓(PTCR)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AMI)的一重大进展,是挽救梗塞心肌,缩小梗塞范围有效的方法[1].本文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冠状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67例,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病例为日本鹿儿岛市立病院1993年6月~1994年3月住院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7例.男性54例,女性13例.<70岁52例,70~75岁15例.广泛前壁15例,前间壁16例,局限前壁14例,下壁7例,下壁伴正后壁7例,下壁伴右室4例,正后壁2例,前侧壁2例.

  • 不同强度的游泳对大鼠凝血和纤溶系统的影响

    作者:王谷丰;成春英;文志斌;蒋海河;唐先明;林国强;何晓凡

    目的 研究不同量强度的游泳对机体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的影响.方法 40只Waster大鼠进行不同强度量的游泳后.测定其血浆组织因子(TF)抗原、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TFpI)抗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活性、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PAI-1)活性、抗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浓度和凝血酶调节蛋白(TM)抗原.结果 ①中小量强度游泳后,血浆t-PA活性和t-PA/PAI-1比值明显升高(P<0.01),PAI-1活性却明显降低(P<0.05);大强度量游泳组t-PA活性和PAI-1活性没有明显改变(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游泳使TFPI水平升高,其中小强度量和中强度组TFPI含量明显升高(P<0.01),且中运动量组大鼠血浆TF水平明显降低,TFPI/TF比值显著性升高(P<0.01);大强度组的TF和TFPI含量有所升高.但TFPI/TF比值变化不明显(P>0.05);③不同强度的游泳训练均可使大鼠血浆TM浓度升高(P<0.05或P<0.01),但对血浆vWF浓度没有明显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小量强度的游泳可以改善机体的凝血和纤溶功能,而大强度量运动不利于改善纤溶功能,且有可能降低机体的抗凝功能.

  • 纤溶系统失衡与肺血栓栓塞症的关系

    作者:叶瑞海;陈少贤

    本文对纤溶系统的主要组成成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尿激酶(u-PA)和I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l-1)的动态变化在肺血栓栓塞症(PTE)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综述,表明纤溶系统失衡在PTE早期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 t-PA对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氧状态的影响

    作者:胡湘萍;王耀光;段永彬;冯敏

    目的 探讨在儿童塑型性支气管炎(CB)治疗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对症状的改善情况及血氧状态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60例儿童CB患者分为A、B 2组,每组各30例.2组均行纤支镜手术,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组t-PA.比较治疗前后炎症指标水平[白细胞(WBC)、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观察治疗后2组的疗效[手术有效率、1周后血氧饱和度(SpO2)、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复发率的差异.结果 ①B组的手术有效率及1周后SpO2水平均高于A组(P<0.05),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则短于A组(P<0.05);②2组WBC、CRP、IL-6指标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B组降幅大于A组(P<0.05);③B组随访6个月复发率比A组低(P<0.05).结论 较单用纤支镜手术,常规治疗联合t-PA方案治疗儿童CB的疗效更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缺氧状况,于其病情转归有利.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研究

    作者:柴丽;马莉莉;张忠玲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是迄今为止唯一被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溶栓药物,但是随着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的逐步开展和完善,人们发现tPA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时间窗较短,仅3~4.5 h,并且在脑缺血再灌注时有并发脑水肿、出血性转化的风险[1],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tPA的临床应用及推广.越来越多的证据已经表明,tPA除了在血管内溶解血栓的作用外,还会从血管内进入脑实质,对神经元和血脑屏障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将从tPA神经营养作用及神经毒性作用两方面来阐述tPA在缺血性脑卒中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旨在找到一些能够增强溶栓效果、延长tPA治疗时间窗、减少其出血性转化风险的方法,以应用于临床,使更多的患者受益.

  • 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牛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究

    作者:安靓;李振林;黄伟民;黄吴键;李进

    目的构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乳腺定位表达载体,使其在牛乳汁中高效表达,从而建立牛乳腺生物反应器.方法 RT-TD-PCR法克隆目的基因,通过酶切、连接、分离、纯化等方法构建含t-PA-cDAN的乳腺定位表达载体;采用显微注射法和乳腺注射法将融合基因转入小鼠的受精卵和小鼠及牛的乳腺组织中.结果显微注射法和乳腺注射法转基因后,t-PA可在小鼠和牛的乳汁中表达.结论所构建的乳腺定位表达载体可有效地使t-PA基因在小鼠和牛乳汁中表达,t-PA基因的表达不受转基因方法的影响,但t-PA在牛乳汁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小鼠的表达量,提示不同动物的乳蛋白调控系统有一定的差异,可能受着不同的因素或调控系统的影响.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预防血管桥再狭窄中的应用

    作者:李锐雄;杨彦龙;朱天翔;蓝斌;马陈声;陈恕;肖泽周

    目的:探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PA)应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预防血管桥再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37例患者,按术后早期不同抗凝方案分为t-PA组与常规组,其中t-PA组12例,常规组25例。 t-PA组手术24 h后应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治疗,同时应用t-PA 0.25 mg/( kg· d)静脉泵入,连续3 d;常规组仅应用拜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治疗。患者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行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评估桥血管通.情况。结果 t-PA组大隐静脉血管桥在术后3个月时平均狭窄程度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1周、1个月时,两组移植血管狭窄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周、1个月、3个月,两组移植血管通.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早期应用t-PA,能有效预防大隐静脉血管桥的早期再狭窄,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

    作者:罗晓丽;邓仁生;申源生

    目的:研究80 mg/d的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纤溶活性的影响是否优于常规剂量20 mg/d.方法:收集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64例,随机分成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 mg/d)和强化组(阿托伐他汀80mg/d)两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后随访,观察患者心绞痛、再发心梗情况,检测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肝肾功能、心肌酶、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荆(PAI-1)水平及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活性.结果:强化组(阿托伐他汀80mg/d)与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mg/d)比较,强化组再发心绞痛、心肌梗死明显下降.两组治疗后TC、LDL-C、HDL-C、TG、hs-CRP、PAI-1及t-PA水平均比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强化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80mg/d阿托伐他汀比常规剂量降低了复发心绞痛及再发心梗的发生率,减少急性心脏事件,改善患者预后.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能进一步降低血清TC、LDL-C、TG及hs-CRP水平,同时减少血浆PAI-1含量,升高t-PA含量.

  • 小剂量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AMI的给药方案探讨——附244例报告

    作者:王荣英;田英平;石汉文;佟飞;苏建玲;谷新顺;姜云发

    目的:探讨应用小剂量(50 mg)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 rt-PA)治疗AMI的较佳给药方案.方法:将244例AMI患者分为A组(49例)、B组(76例)、C组(119例)3组.3组均行溶栓治疗,在使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A组采用rt-PA 50 mg 30分钟方案,B组采用rt-PA 50 mg 60分钟方案,C组采用rt-PA 50 mg 90分钟方案.比较3组患者在溶栓治疗开始后30分钟、60分钟、90分钟、120分钟时的ST段回降率,1周时病变冠状动脉的再通率及溶解血栓治疗的并发症.结果:给药30分钟时3组患者ST段回降率相当(均为P》0.05),60分钟时A组的ST段回降率高(P《0.01),而B、C组分别在90分钟、120分钟才取得相应效果.1周时A组的病变冠状动脉再通率高于B、C组.3组的不良反应相当.结论:应用小剂量rt-PA治疗AMI,30分钟方案的疗效较佳,可增加心肌组织的早期灌注,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表皮角质形成细胞分化无血清培养方法的建立

    作者:李习玲;连小华;杨力;杨恬

    目的建立一种研究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细胞培养方法.方法细胞培养采用无血清无钙离子的角质形成细胞生长培养基(keratinocyte growth medium,KGM),通过改变培养基中的钙离子浓度来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状态,并对分化标记物K10以及在银屑病患者受损表皮中表达异常增高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技术(immunocytochemistry,ICC)分别进行检测.结果低钙(0.09mmol/L)培养条件下,细胞处于未分化状态,K10染色为阴性,tPA呈弱阳性表达;高钙(1.5 mmol/L)条件下,细胞出现分层分化,K10染色为阳性,tPA的表达明显增强.结论通过改变KGM的钙离子浓度来调节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可用于角质形成细胞分化的研究.

  • AnnexinⅡ在已分化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中表达的研究

    作者:李习玲;连小华;杨力;杨恬

    目的探讨annexinⅡ在已分化人表皮角质形成细胞(keratinocyte,KC)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检测早、中、晚期人胚胎表皮KC及成人表皮KC中annexinⅡ蛋白的表达.结果①annexinⅡ在人胚胎期表皮KC中的表达随胚胎的发育逐渐增强,在成人期表皮KC中的表达明显高于胚胎期.②annexinⅡ呈胞膜方式表达,主要分布于基底上层的分化KC中.结论annexinⅡ可能参与表皮KC分化的调控.

  •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研究

    作者:李辉

    目的:分析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2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分组。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的变化和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患者NSE水平均有所降低,其中实验组NSE水平[(15.65±2.83)μg/mL]明显低于对照组[(28.86±3.25)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67%,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可将其作为急性脑梗死治疗的有效方案推广应用。

  • rt-pA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0例疗效观察

    作者:熊俊杰

    目的:观察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150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rt-pA组80例,先给rt-pA8mg静脉推注,之后42mg rt-pA90min内静脉滴注;尿激酶组70例,给予尿激酶150万U溶于5%葡萄糖100ml中30min内静脉滴注,两组均皮下注射肝素,其余治疗也相同.结果:rt-pA组与尿激酶组的血管开通率、开通时间分别为75%、62%,0.4~2.5h、0.8~3.1h,P<0.05;副作用:轻度出血率在rt-PA组与尿激酶组分别为3.75%、6.25%.结论:rt-pA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优于尿激酶且副作用少.

  •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基因转染AGZY83-a细胞移植入小鼠体内的表达研究

    作者:赵永波;王枫;李钰;张莹;张贵寅

    目的探讨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plasminogen activator, t-PA)基因转染AGZY83-a细胞(AGZY83-a/tPA)在动物体内表达的稳定性,以及通过细胞移植方法进行t-PA 基因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将转染t-PA cDNA的AGZY83-a细胞在G418的严格筛选下体外培养,收集细胞制成悬液,注射入小鼠体内不同部位,定期检测小鼠血浆中t-PA的含量.结果移植后,小鼠血浆中t-PA的含量与移植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并且至少可持续105天.其中腹腔注射组表达水平高,皮下注射组次之,两者均明显高于股四头肌注射组.结论转t-PA 基因AGZY83-a细胞移植于小鼠体内可稳定表达t-PA,并且通过腹腔和皮下植入效果好于骨骼肌植入,为临床通过细胞移植进行t-PA基因治疗提供了初步的实验依据.

174 条记录 8/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