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高原地区大鼠烫伤延迟复苏后Peyer氏结中Bax表达及其意义

    作者: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高度大鼠烫伤延迟复苏后回肠Peyer氏结淋巴细胞凋亡和Bax基因表达的意义.方法:Wistar大鼠132只,分别在海拔1 517 m和3 848 m随机分为延迟复苏组(DFR)、即时复苏组(IFR)和假伤组(SG),建立TBSA 30%Ⅲ度烫伤模型,分别于伤后6、12、24、48和72 h取材.采用TUNEL、免疫组化与图象分析技术,观察Peyer氏结中淋巴细胞凋亡率及Bax表达.结果:淋巴细胞凋亡率在各海拔高度DFR组和IFR组均高于SG组,随海拔高度上升凋亡率有所上升;DFR组凋亡率高于同海拔IFR组,海拔3 848 m 各实验组分别高于海拔1 517 m(P<0.05);Bax表达强度变化平行于淋巴细胞凋亡率变化,但在伤后6 h和72 h海拔3 848 m各实验组分别高于海拔1 517 m(P<0.05).结论:高原地区烫伤延迟复苏后Bax表达增高可能是Peyer氏结T淋巴细胞凋亡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 烫伤延迟复苏后细胞凋亡对肠粘膜通透性的影响

    作者:张诚;盛志勇;胡森;高建川;吕艺;孙晓庆;黎君友;刘毅;张绪生;张世范

    目的:探讨烫伤延迟复苏后肠粘膜细胞凋亡对其通透性的影响.方法:150只Wistar大鼠分为立即复苏(ER)、延迟复苏(DR),N-乙酰半胱氨酸(NAC)和别嘌呤醇(Allo)治疗组及正常对照.采用DNA片段百分率(ap%)、电泳、TUNEL法观察回肠粘膜凋亡情况;并测定门静脉D-乳酸、内毒素以观察肠粘膜通透性改变.结果:伤后DR组ap%均显著高于ER组.NAC组ap%显著低于DR组.电泳、TUNEL法均观察到肠粘膜凋亡发生;ap%与D-乳酸、内毒素变化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烫伤延迟复苏后肠粘膜发生病理性凋亡,与其通透性变化密切相关; NAC可显著减轻延迟复苏所致肠粘膜细胞凋亡.

  • 内源性EGF对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胶原合成的影响

    作者:刘毅

    目的:探讨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对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胶元合成的影响.方法:小鼠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中,采用Gordeladze法分别检测摘除和不摘除颌下腺小鼠创面羟脯氨酸(Hpr)含量.[ HT5”H 结果:伤后1 d,创面组织Hpr含量分别为A组:(24.43±0. 9 5)μg*mg-1和B组:(20.67±0.29)μg*mg-1,均较对照组(正常皮肤 )A组:(27.93±0.54)μ g*mg-1和B组:(26.87±0.65)μg*mg-1明显减少(P<0.05);自伤后3 d,其含量开始增加,至伤后7 d均达到高值[A组:(61.37±2.54)μg*mg-1,B组:(50.52±1.25) μg*mg-1];尔后逐渐减少, 至伤后21 d,其含量分别为(35.43±1.42)μg*mg-1及(35.94±1.05)μg*mg -1,仍高于对照组(P<0.05).A组1~10 d各时间点所测数值均高于B组(P <0.05).结论:内源性EGF对小鼠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的胶原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 内源性EGF促进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

    作者:刘毅;钟晓玲;田文艳

    目的:探讨内源性EGF促进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核酸分子原位杂交和图像分析技术,动态检测摘除和不摘除颌下腺小鼠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创面组织和颌下腺EGF/EGFR及其mRNA的表达部位及其规律与强度.结果:创面组织中EGF/EGFR及其mRNA均表达于毛囊上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其表达强度呈现不同的规律性.颌下腺组织中EGF主要表达于导管系统,伤后3天内的表达强度明显低于伤前水平(P<0.01),伤后5天基本恢复至伤前水平(P>0.05);EGFmRNA的表达部位与EGF基本一致,但伤前伤后表达强度无明显变化.结论:内源性EGF借助于自分泌、旁分泌和内分泌机制促进了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

  • NK1受体非肽类拮抗剂L-703,606对严重烫伤大鼠早期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的影响

    作者:陶克;陈璧;胡大海;汤朝武

    目的:探讨静脉给予NK1受体非肽类拮抗剂L-703,606后严重烫伤大鼠早期P物质免疫反应(SP-IR)阳性神经的变化规律.方法:将104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8只),烫伤对照组(SC组,48只),L-703,606组(LT组,48只).SC组,LT组大鼠作20%TBSA深II度烫伤,应用免疫组化和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动态观察经尾静脉给予NK1受体非肽类拮抗剂L-703,606(250 nmol/kg)后早期72 h创周和空肠SP-IR阳性神经形态及神经纤维平均光密度值的变化.结果:烫伤后72 h内,LT组SP-IR阳性神经的形态、神经纤维平均光密度值变化规律与SC组基本类似,但病理改变程度均较轻,恢复也较早.结论:NK1受体非肽类拮抗剂L-703,606能减轻严重烫伤大鼠早期SP-IR阳性神经纤维的病理改变,并能促进其恢复.

  • 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促进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作者:刘毅;陈璧

    目的:了解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EGF)对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采用病理学的技术和方法,分别从大体、组织与细胞水平对比观察摘除(B组)与不摘除(A组)颌下腺小鼠深二度烫伤创面的愈合过程.结果:A组创面愈合率高于B组,其创面愈合时间较B组提前1~3 d;创周表皮细胞增殖也较B组活跃,创面成纤维细胞较B组呈现出更旺盛的合成与分泌胶原纤维的功能.结论:内源性EGF具有促进小鼠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

  • 大鼠深度烫伤后局部组织中PDGFmRNA表达水平

    作者:青春;姚敏;陆树良;朱德安;史济湘

    目的:研究深度烫伤后局部组织中PDGFmRNA表达水平及其意义.方法:应用α-32P dATP标记的PDGF-AA和-BB的cDNA探针和斑点杂交测定大鼠深度烫伤后不同时相局部组织中PDGF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烫伤后组织中PDGF-AA和-BBmRNA的表达,较之对照组都有所升高,且在烫伤早期出现高峰,尤其是-BBmRNA表达水平在深度烫伤后期又有持续升高,且绐终高于-AA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PDGF在大鼠深度烫伤后的炎症反应和修复愈合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烫伤 PDGF mRNA
  • 小鼠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血清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含量变化及其意义

    作者:刘毅;苏志红;胡大海;陈璧

    目的:了解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血清内源性表皮生 长 因子(EGF)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动 态检测摘除与不摘除颌下腺小鼠深二度烫伤创面愈合中血清EGF含量。 结果:保留颌下腺小鼠(A组)伤前血清EGF含量(0.632±0.015 μg*L -1)较摘除颌下腺者(B组)(0.533±0.010 μg*L-1)高(P<0.01);A组 伤后1 d其血清含量即达1.000 ±0.113 μg*L-1的高值,尔后逐渐降低,并于伤 后10 d恢复至伤前水平(0.620±0.022 μg*L-1)(P>0.05);B组伤后血清EGF 含量 变化无规律,各时间点血清含量均显著低于A组(P<0.01)。结论:内源性EGF在促进小鼠深二度创面愈合中可能存在内分泌作用机制。

  • 烫伤早期大鼠垂体前叶P物质神经的分布变化规律

    作者:胡大海;陈璧;王波涛;马丹

    目的:观察烫伤早期大鼠垂体前叶P物质神经的变化规律,为探讨烧伤后垂体水平调节全身反应的作用机制提供实验资料。方 法:采用大鼠30%TBSAⅢ度烫伤模型,于伤后1,2,6,10,12,24,72 h 7个不同时间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垂体前叶SP肽能神经染色后观察其形态特征改 变;利用图像分析测定比较SP神经分布数量及覆盖面积的变化。结果:SP肽能神经纤维的形态于伤后镜下观察可见明显变化;伤后1 h表现为神经数 目增加,伴有神经纤维的膨体密度、分枝等明显增多;2 h后大幅度减少,24 h后趋于恢复 。神经分布数量及覆盖面积的基本变化趋势是伤后1 h升高,随后降低,伤后12 h降至低 点,然后呈现回升;相关分析显示神经数量与覆盖面积间的动态变化呈正相关。结论:烫伤早期大鼠垂体前叶的SP神经参与了全身神经内分泌的功能 调节过程。

  • 兔烫伤后动脉壁脑啡肽含量的变化

    作者:林树新;刘亚玲;张世范

    目的:研究兔烫伤早期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时,动脉壁脑啡肽含量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兔乙醚吸入法全身麻醉后,以95℃水烫伤其背部及躯干两侧30 s,造成30%体表面积III度烫伤(III度30%TBSA). 测定烫伤48 h后的平均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计算总外周阻力、心指数;测定血中肌酸磷酸激酶、谷丙转氨酶、尿素、肌酐、血小板等反映心、肺、肝、肾功能的一系列指标.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测定动脉脑啡肽的含量.结果:烫伤后48 h肠系膜动脉、肾动脉、肺动脉中亮氨酸脑啡肽的含量明显减少.血流动力学指标中平均动脉血压无明显变化,总外周阻力明显增高,心脏指数明显下降.心、肝、肾功能下降达到衰竭标准,肺功能下降,动物发生MOF.给烫伤动物应用钠洛酮以后,动物的心脏指数明显改善,血管总外周阻力下降.但是,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各项指标均未见改善.结论:烫伤后动脉壁内源性脑啡肽含量减少,可能是外周微血管痉挛收缩,全身总血管阻力增高,脏器功能损害的原因之一.

  • 高海拔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肝脏低氧诱导因子-1α和p53的表达与肝脏损伤的关系

    作者:刘毅;张诚;刘长海

    目的 探讨高海拔地区大鼠严重烫伤延迟复苏后肝脏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p53的表达与肝脏损伤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240只,在1 517和3848m两个海拔高度随机分为即时复苏(IFR)组、延迟复苏(DFR)组和假烫伤(SS)组,建立总体表面积30%的Ⅲ°烫伤模型,于伤后1、6、12、24、72和168 h取材.采用组织病理学、组织芯片技术、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与图像分析技术,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与细胞凋亡、HIF-1α和p53的表达.结果 两个海拔高度实验组HIF-1α及p53蛋白表达强度均高于相对应的假烫伤组,随海拔梯度上升,HIF-1α及p53蛋白的表达均增强,各海拔高度DFR组高于IFR组(P<0.05);DFR组肝细胞凋亡率高于IFR组,且高海拔地区高于低海拔地区(P<0.05).结论 HIF-1α蛋白积聚及p53促凋亡途径的激活,在高海拔地区严重烫伤延迟复苏肝损伤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 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的变化规律及其意义

    作者:刘毅;王蓓;朱云;钟晓玲;于晟;田文艳

    目的探讨内源性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创面愈合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核酸分子杂交及图象分析等方法,分别在蛋白质和转录水平检测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小鼠体内EGF主要合成器官EGF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颌下腺EGF的表达量于伤后1 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伤后5 d恢复至伤前水平并持续至伤后21 d;其mRNA的表达强度伤前和伤后均为弱阳性~阳性.肾脏EGF的表达量于伤后1 d~5 d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伤后7 d,其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并持续到伤后21 d(P<0.01);其mRNA的表达强度伤前和伤后3 d均为弱阳性,伤后7 d~21 d增强为阳性.伤后十二指肠EGF的表达量始终低于对照组(P<0.01);其mRNA的表达强度较对照组减弱.结论在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过程中,颌下腺合成的EGF参与早期组织修复,肾脏合成的EGF参与创面的后期修复,十二指肠合成的EGF未参与皮肤烫伤创面的修复.

  • 苯妥英钠在难愈性创面换药中的应用

    作者:徐倩君;尹惠杰

    我科自2001年1月起对12例难愈性创面采用苯妥英钠换药,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临床资料 2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15岁~70岁,平均年龄42岁;下肢慢性溃疡8例(下肢静脉曲张形成溃疡5例,截瘫下肢烫伤形成难愈性创面3例),慢性骨髓炎窦道形成2例,褥疮2例。对照组13例,男10例,女3例,年龄24岁~72岁,平均年龄47岁;下肢溃疡7例(下肢静脉曲张形成溃疡4例,胫前外伤并感染3例),慢性骨髓炎窦道形成3例,褥疮3例。下肢慢性溃疡面……

  • 160例烫伤患儿的护理

    作者:李秀清

    目的:缩短烫伤患儿病程,减轻患儿病痛,早日康复.方法:将患儿置于消毒隔离的病房,严格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结果:烫伤愈合156例,但留有不同程度的瘢痕85例,转院4例.结论:小儿烫伤发生率高,因年龄小不能很好配合,护理上难度大,极易引起感染.我们采用综合护理的方法,提高了治愈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患儿 烫伤 护理
  • 28例小儿会阴烧伤的临床护理

    作者:王丽娟

    由于小儿会阴部外露,加之小儿好奇性、好动性等特点,易被致热源烫伤会阴部;伤后如果处理不妥当,可使创面加深,愈后形成疤痕而并发假性肛门、外阴瘢痕等,给患儿日后生活带来痛苦.因此伤后做好正确、细致的创面护理,促进创面的愈合,是护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

  • 烧伤Ⅱ号湿敷致急性酒精中毒一例报告

    作者:甘在华;邹先明

    患者,男,19岁,62kg,战士.因洗碗时不慎滑倒,跌入盛开水的大盆中,致背部、四肢及会阴部烫伤,急诊入院.入院查体:双手、背部、双下肢及会阴部浅Ⅱ°烫伤(面积42%),心肺正常.入院诊断为:背部、四肢及会阴部浅Ⅱ°烫伤(42%).经抗炎、补液、创面灯烤等对症治疗一周后,在全身麻醉下行"创面清创、切痂(总面积42%)烧伤Ⅱ°号创面喷洒和烧伤Ⅱ号敷料换包扎"择期植皮术.

  •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作者:

    目的了解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001年6月-2004年8月收治的6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及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及时、合理应用有效抗生素及3%的硼酸湿敷和莫匹多星软膏外涂均痊愈.结论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皮损主要由毒血症所致,早期采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 葡萄球菌 烫伤 皮肤
  •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14例临床分析

    作者:张俊华;赵海兵

    目的 探讨小儿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SSS)的临床特征、鉴别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2001年6月-2007年12月住院的14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疗过程进行分析.结果 14例患儿均有泛发性红斑、皮肤触痛、口周放射状皲裂、尼氏征阳性.白细胞升高10例,细菌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予以抗感染、适当的局部护理及支持治疗,全部痊愈出院.疗程7-12d.结论 SSSS好发于婴幼儿,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早期使用抗生素治疗和适当的局部护理是治疗的关键.

  • 自制中药油剂在皮肤溃疡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李霞;王晶

    临床护理工作中,糖尿病(DM)、长期卧床、烫伤而导致的皮肤溃疡患者较为常见,采用传统的方法,久治不愈,病人非常痛苦,思想负担加重,经济花费也较大.2005年10月~2007年9月我们采用自制的"中药油剂"治疗皮肤溃疡40例,进行护理疗效观察研究,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 42例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健康教育

    作者:别桂琴;蒋晓玲;黄艳华;张清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人因神经血管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合并感染所致的足部疾患.穿鞋及足修剪不当致伤,自发性溃疡、水疱破裂、烫伤、足癣为糖尿病足的常见诱发因素[1].我科自2001年8月~2003年6月,对来我院就诊的4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足的病人进行了积极的治疗和正规的健康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有33例痊愈,经0.5~1年随访无复发;有7例明显好转,有2例溃疡不愈行截肢术.

1254 条记录 57/63 页 « 12...54555657585960...626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