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半夏泻心汤对偏头痛大鼠神经递质及早快基因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洁;李利民;宁楠;黄利

    目的 研究半夏泻心汤(BXXXT)对实验性偏头痛模型大鼠神经递质及早快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D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组、BXXXT高、中、低剂量组.ig生理盐水予正常组、模型组大鼠,其余各组大鼠ig BXXXT,连续7d,末次给药后1h皮下注射硝酸甘油10 mg·kg-1造模.用ELISA法测定大鼠血清中5-羟色胺(5-HT)、5-羟吲哚乙酸(5-HIAA)、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HE染色观察大鼠脑干组织细胞形态学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大鼠脑干中c-jun基因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BXXXT可升高大鼠血浆中DA、NE、5-HT的水平,降低5-HIAA水平和大鼠脑干中c-jun基因的表达.结论 BXXXT对实验性偏头痛大鼠具治疗作用.

  • 半夏泻心汤及其拆方对脾虚大鼠下丘脑中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影响

    作者:张吉仲;李利民;黄利;宁楠;刘圆

    目的 研究半夏泻心汤对脾虚大鼠下丘脑中多巴胺(DA)、去甲肾上腺素(NE)、5-羟色胺(5-HT)的影响.方法 取96只SD大鼠,用苦寒泻下法造脾虚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辛味药组、苦味药组、甘味药组、辛苦药组、苦甘药组、辛甘药组、全方组,另取同批次大鼠12只为空白对照.给药14 d,冰浴剥取下丘脑,参照匡培根的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下丘脑DA、NE、5-HT的含量.结果 苦昧药组、辛甘味药组、全方组对下丘脑中DA、NE、5-HT具有调节作用.结论 半夏泻心汤对脾虚机体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下丘脑中DA、NE、5-HT的含量,进而调节胃肠道的内分泌功能,恢复消化系统的消化吸收功能.

  • 氟哌酸致过敏性休克1例

    作者:杨玲

    1 病例患者李某,男,25岁.1998年11月20日,因腹泻口服氟哌酸(批号:980901-5,哈尔滨制药六厂)200 mg.用药后1 h时皮肤出现皮疹,无其它不适,未经处理,皮疹自然消退,所以未引起重视.1个月后,又因腹泻,第二次口服氟哌酸200 mg,未用它药.10 min后,突然出现呼吸困难,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麻木、四肢无力、厥冷、指、趾端紫绀,意识欠清,血压9/4 kPa.立即抢救.给予吸氧,静滴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加5%葡萄糖及盐酸肾上腺素1 mg,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阿拉明各1支加入5%葡萄糖500 ml中,后续地塞米松磷酸钠10 mg静滴.30 min后,神志清楚,呼吸平稳,血压逐渐回升.约1 h后,血压13/10 kPa,休克纠正.

  • 百地甘枣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

    作者:张琦;杨静;刘雨星;刘友平;周奇志

    目的:观察以经方为主制成的百地甘枣汤对抑郁模型大鼠脑内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按照Porsolt等强迫游泳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在灌胃给药15天后,用荧光法分别测定大鼠脑内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A)、多巴胺(DA)、5-羟色胺(5-HT)的含量;用羟胺三氯化铁法测定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活力.结果:西药对照组的NA含量较模型组增高 (P<0.05);中药大、中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的DA含量较模型组显著增高 (P<0.01); 中药小剂量组的DA含量较模型组增高 (P<0.05);中药大、中、小剂量组及西药对照组的AChE活力均较模型组降低(P<0.05).百地甘枣汤存在的量效关系是:剂量越大,疗效越好.结论:百地甘枣汤能增高脑内DA的含量,以提高NA的生成,达到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该方还能降低胆碱酯酶(AChE)的活力,使乙酰胆碱(Ach)不被分解而增多,呈现拟胆碱能作用,达到宁心安神的效果.

  • 针刺对吗啡戒断后焦虑模型小鼠行为和脑内去甲肾上腺素含量的影响

    作者:周奇志;余曙光;吴俊梅;刘雨星;蒲艺;唐勇

    目的探讨针刺对吗啡戒断后焦虑小鼠的作用效应和对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的影响.方法采用逐日递增法,皮下注射吗啡形成小鼠吗啡依赖后,给予纳络酮催促,建立吗啡戒断后焦虑模型.采用"三阴交"电针治疗和T迷宫行为学测试的方法,观察针刺对吗啡戒断后焦虑小鼠的焦虑情绪和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 1.针刺可使吗啡戒断后焦虑模型小鼠在闭臂滞留时间缩短(P<0.05),在开臂滞留时间延长(P<0.05);2.针刺能明显降低模型组小鼠脑组织NE(P<0.01)含量.结论针刺可抑制吗啡戒断后所致的焦虑症状,其抗焦虑效应可能与针刺调节焦虑模型小鼠脑内NE的释放有关.

  • 灼口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单胺类神经递质研究

    作者:林梅;李秉琦;顾芳;岳玉敏;黄玉云;陈谦明;曾光明;夏娟

    目的从与痛觉联系紧密的心理因素和单胺类神经递质方面对灼口综合征患者进行测定和分析.方法灼口综合征(BMS)组选择初诊患者30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26例.对照组为30例年龄、性别相似的健康人.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量表(EPQ)对受试者进行个性测定,并将L值(谎言值)>50分者排除.采用修订的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检测受试者的情绪状况.在晨9时平和状态下抽空腹静脉血2ml,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测定血浆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结果BMS组P值(精神质)、N值(神经质)分高于对照组(P<0.05),E值(内外相)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个性类型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BMS组以内向不稳定型为主,对照组以外向稳定型为主.BMS组有强迫、忧郁、人际关系敏感度、焦虑等9个因子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明显的情绪障碍.BMS女性患者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BMS患者的个性特征提高了机体对各种不良刺激的反应性,明显的情绪障碍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和交感神经功能的失调,这可能与BMS的发生有内在的联系.

  • 异常勃起治愈后的勃起功能探讨(附31例报告)

    作者:杨世春;高晓亚;黄翔

    目的报告用去甲肾上腺素局部注射治疗异常勃起31例,探讨长时间异常勃起对阴茎勃起功能的影响及其并发症. 方法 1988年8月至1999年8月期间用去甲肾上腺素0.5mg海绵体注射治疗31例36次异常勃起,其异常勃起持续时间7~120小时,平均23.7小时.并对患者治愈后的阴茎勃起功能进行了随访.结果全部治愈,未见明显的不良后果.4例患者失随防 .27例作了长期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至11年,平均5.4年.治愈后,患者短期内勃起功能与发病前无显著差别.但6个月后,异常勃起超过36小时的11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勃起功能障碍 (82%),而小于36小时的16例患者中仅有5例(36.52%)有勃起功能障碍(P<0.05).在长时间异常勃起者中,有4例(36.4%)发生海绵体纤维化.结论海绵体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是治疗阴茎异常勃起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异常勃起持续时间超过36小时者其治愈后仍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且与海绵绵体的纤维化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 柱前衍生化HP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5-HT、AD和NA方法的建立

    作者:向瑾;余勤;梁茂植;秦永平;南峰

    目的 建立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5-羟色胺(5-HT)、肾上腺素(AD)和去甲肾上腺素(NA)质量浓度.方法 采用Ultimate C18(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甲酸为95∶ 5∶0.05(V∶V∶ V),流速为0.2 mL/min,柱温为室温.检测方式为多反应离子监测,正离子模式,电喷雾离子源.血浆样品经沉淀蛋白后,在pH 10.5条件下与丹酰氯发生衍生化反应,产物经乙酸乙酯萃取浓集后进样.结果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为2.5~200 ng/mL;日内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3%~8.13%,日间RSD2.86%~7.73%,均小于9%;方法回收率95.44%~109.71%,基质效应4.86%~12.81%.结论 本法简单、快速,可用于人血浆中5-HT、AD和NA质量浓度测定和研究.

  • HPLC/MS/MS同时测定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的方法建立

    作者:雍莉;王宇;邹晓莉;朱岚;谢蟪旭;李龙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质谱联用(HPLC/MS/MS)同时测定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的方法.方法 样品经乙腈沉淀蛋白和萃取后,15 000 r/min离心5 min,取上清液进样分析.电喷雾离子源(ESI),正离子检测,多反应监测(MRM)方式定量分析.结果 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可的松和氢化可的松在0.02~200.0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0.999),检出限分别为4.13 pg/mL、4.64 pg/mL、4.29 pg/mL和4.52 pg/mL,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19%~5.42%和2.16%~6.04%;将所建立的方法用于空白人血浆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为80.0%~109.0%,样品测定精密度为3.93%~7.57%.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快速灵敏,适合血浆样品的批量分析.

  •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

    作者:邹远高;秦永平;梁茂植;余勤;黄英

    为同时测定人血浆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方法,采用YWG-C18分析柱,3,4-二羟基苄胺作内标,以0.05mol/L醋酸盐缓冲液(pH3.0)-甲醇-0.05mol/L EDTA-Na2(78∶20∶2)为流动相,每1L流动相含SDS200mg,流速为1.0 ml/min.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及内标的保留时间分别为7.3、8.3和10.4分钟,线性范围均为31.25~4000ng/L(NE:r=0.9999,E:r=0.9996).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日内RSD分别低于1.87%和2.07%,日间RSD分别小于8.92%和9.65%,平均萃取回收率分别为93.5%和91.3%.提示本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适用于嗜铬细胞瘤的鉴别诊断和临床研究.

  • 交感神经系统与T淋巴细胞内信号通路作用机制

    作者:林英;朱曦

    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一种功能,免疫系统内部具有极其严密和精细的调节.近三十多年来的研究已证实,机体的免疫功能受神经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而另一方面,免疫系统又是机体一个重要的感觉和调节系统,它能感受神经系统不能直接感受的抗原性异物的刺激,并能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从而形成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作为交感神经系统分泌的重要神经递质,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已是神经免疫领域中研究较早和较多的内容之一.

  • 体外循环中机体应激反应的变化

    作者:魏蔚;余霆;黄英;王泉云

    目的:通过观察15例瓣膜置换术病人体外循环(CPB)各时期血浆肾上腺素(E)、去甲肾上腺素(NE)的水平,初步探讨CPB中机体应激反应的规律.方法选择瓣膜置换术病人15例,18~60岁.麻醉诱导及维持使用安定、芬太尼、维库溴铵及吸入氨氟醚,CPB使用非搏动性灌注,维持平均动脉压为40~70mmHg,复温33℃后酌情使用多巴胺,除此整个手术期间不使用对血浆儿茶酚胺有影响的药物.于CPB前,降温33℃、30℃,复温前,复温30℃、33℃和CPB后分别采血测定血浆NE、E和血糖的浓度.结果:CPB开始后,血糖、NE及E均较CPB前升高(P<0.01),CPB结束后仍明显高于术前(P<0.01).复温过程中NE、E较低温期显著升高(P<0.01),CPB结束后有所下降(P<0.05).结论:CPB可引起血浆NE、E的明显升高,复温期间尤其明显,而平均动脉压(MAP)和血糖不能准确反应CPB中机体应激反应的程度.提示在复温期间要加深麻醉,以避免在CPB中及术后过度应激反应对病人造成的损害.

  • 万拉法新治疗儿童多动症

    作者:黄国胜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期常见的行为障碍,与脑内去甲肾上腺素(NE)不足有关,万拉法新具有抑制NE回收,提高突触间隙内NE浓度的作用,可改善多动症的症状[1].本研究采用万拉法新治疗儿童多动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 异常勃起的局部注射治疗及其治愈后的勃起功能探讨(附31例报告)

    作者:杨世春

    目的总结去甲肾上腺素阴茎海绵体注射治疗异常勃起,探讨长时间异常勃起对勃起功能的影响及其他并发症.方法1988年8月至1999年8月用去甲肾上腺素0.5mg海绵体注射治疗31例36次异常勃起.异常勃起发生时间7~120小时,平均23.7小时,并对患者作了随访.结果全部治愈,无明显不良后果.4例患者失访,27例作了长期随访,随访时间8月~11年,平均5.4年.患者短期内勃起功能与发病前无显著差别.但6个月后,异常勃起>36小时的11例患者中有9例发生勃起功能障碍,而<36小时的1 6例患者中有5例有勃起功能障碍(P<0.05).且长时间异常勃起者中有4例发生海绵体纤维化.结论海绵体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是治疗异常勃起有效而安全的方法.超过36小时的异常勃起可能导致勃起功能障碍,与海绵体的纤维化可能有一定的关系.

  • 去甲肾上腺素膀胱内给药止血2例

    作者:郝淑琴;李粹绪

    1 临床资料例1,男,82岁.因血尿1天入院.入院前1年检查确诊为膀胱肿瘤,作膀胱部分切除,术后情况良好.病检报告为:膀胱隆起型鳞状细胞癌,侵及膀胱深肌层.人院前1天出现无痛性血尿,.呈鲜红色,量多.第2日出现下腹胀痛,尿频,排尿困难,入我院内科治疗.体检:T36.6℃,HR82/分,R20/分,BP20/9kPa.神志清楚,精神萎靡,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心、肺正常.腹部平坦,未扪及包块,无压痛.下腹正中有一条约4.5cm长的手术疤痕,愈合好.肝脾未扪及,双下肢无水肿,病理征阴性.小便常规检查:红色,蛋白(±),RBC满视野/HP.B超检查:膀胱壁粗糙,左后壁实性占位.入院诊断:膀胱癌.给以安放保留尿管,静滴氨苄青霉素抗感染.静滴止血芳酸、止血敏及肌注安络血、口服云南白药等止血剂治疗2日,症状无明显好转.小便仍为鲜红色,以夜间为甚.住院第3日上午9时给以0.9%氯化钠50ml加去甲肾上腺素4mg经尿管注入膀胱.用药后2小时小便呈淡红色,症状明显好转.按上述剂量每日2次,连用2日后,小便色淡黄,镜检RBC2~5/HP.尿液分析:PRO+1,BLO+1.停用去甲肾上腺素给以输血支持.住院观察半月,症状无反复,出院时小便常规检查正常.

  • 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DIC患者行颈内静脉置管术1例

    作者:余少斌;付平;周姣姣

    1临床资料
      患者,男,39岁,因“中上腹部疼痛5 d”入院。患者于入院前5d进食后出现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当地医院查脂肪酶254 IU/L,淀粉酶161 IU/L,行腹部CT提示急性胰腺炎,遂入住我院。入院诊断:①重症急性胰腺炎;②感染性休克;③急性肾损伤;④多器官功能衰竭;⑤肺部感染;⑥重度低蛋白血症。经过治疗15 d后在全麻下行“剖腹探查术+胰周坏死组织清除术”,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少尿,每日尿量约100~200mL,并出现酸中毒、高钾、肌酐进行性升高,行股静脉置管术后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透析过程中患者反复出现管路凝血,先后2次右侧股静脉置管及1次左侧股静脉置管。1月后患者左侧股静脉导管动静脉端均堵塞,床旁彩超提示血栓形成。查体:T40℃, P150次/min,R34次/min,BP83/48mmHg(多巴胺浓度40mg/h,去甲肾上腺素浓度1mg/h)。气管切开术后,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短颈,右侧颈部水肿,并随呼吸机送气起伏。双下肢重度水肿,不能扪及股动脉。辅助检查:血常规:WBC 4.67×109/L,NEU%89%,HGB 49g/L,PLT 8×109/L。血生化:TB230.9μmol/L, ALT 1403IU/L,AST 6567IU/L, Alb 19.3g/L, Scr 124μmol/L,脂肪酶583IU/L,淀粉酶231IU/L,K 5.5mmol/L。血气分析:PH 6.986,PCO 236.1mmHg,Lac>20.00mmol/L, BE-23mmol/L。凝血功能: PT31s, APTT144.4s, INR2.68,FIB1.41g/L, D-二聚体18.72mg/L。与患者家属沟通后行右侧颈内静脉置管术,患者采取平卧位,头稍偏向左侧,应用便携式超声仪的探头轻触皮肤,长轴切面显示血管无狭窄及血栓。长短轴切面交替进行定位,以探头加压血管可压瘪,多普勒频谱显示血管随呼吸起伏、连续低速,与伴行动脉频谱主波方向相反,确定为颈内静脉。消毒棉签在距离探头约0.5 cm处轻触皮肤,使棉签位于颈内静脉正中,并测量皮肤与静脉中点距离,做好标记。常规消毒铺巾,采用纵切面,距离探头约0.5 cm处,1%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后,穿刺针与皮肤呈60°,观察到穿刺针插入颈内静脉后回抽注射器,见暗红色血液,回抽顺利,床旁血气分析示氧分压44 mmHg。以Seldinger 技术成功置入双腔导管,便携式超声仪显示双腔导管位于右侧颈内静脉,周围无血肿,固定双翼,消毒包扎。术后无血肿、岀血、渗出。安排CRRT治疗,透析过程顺利。

  • 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序贯喷洒灌洗治疗上消化道出血

    作者:蒋地能

    我院于1998~2002年开展了去甲肾上腺素、凝血酶序贯喷洒灌洗治疗上消化道出血共160例,因其价廉、效佳、易操作值得推广,现报告如下.

  • 康复新液管饲治疗婴幼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观察

    作者:罗显荣;张燕;何刚

    目的 观察康复新液治疗婴幼儿应激性溃疡的疗效.方法 60例应激性溃疡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在治疗原发病、奥美拉唑抑制胃酸分泌的基础上,治疗组管饲康复新液10mg,每6小时1次,对照组管饲去甲肾上腺素0.25mg+NS10 ml,每6小时1次,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止血时间、循环不良消失时间、胃肠功能紊乱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康复新液管饲治疗婴幼儿应激性溃疡疗效显著,并可缩短止血时间,简单、价廉,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血必净联合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疗效的影响

    作者:韩刚;刘娟娟;刘慧慧;惠雪红;蔺亚莉

    目的 观察血必净联合去甲肾上腺素(NE)对感染性休克(SS)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探讨其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和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114例SS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去甲肾上腺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记录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血清CRP、PCT水平变化,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14d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较对照组的78.9%明显上升(P<0.05).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肺动脉楔压(PAWP)、中心静脉压(CVP)、血氧饱和度(SpOz)及心脏指数(CI)值均逐渐增加(P<0.05);且观察组治疗7、14d后上述指标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CRP、PCT水平均随治疗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P<0.01);且观察组治疗7、14d后上述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P<0.01).而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5%vs 14.0%,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NE治疗感染性休克更能短期内消除或缓解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微循环,提高治疗效果,且安全可靠.

  • 针灸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血清5-HT、NE和BDNF水平的影响

    作者:聂容荣;莫碧文;曾伟星;潘泓华;李作兴;江伟;齐立

    目的 探讨“通督治郁”针灸疗法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临床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本院2014年5月~2016年4月住院部和门诊治疗的120例PSD患者临床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B组、C组3组,(采用“通督治郁”针灸疗法治疗为A组、采取常规针刺治疗为B组、采取西药治疗为C组)各40例.比较并分析3组患者血清5-HT、NE和BDNF表达水平及治疗前后的治疗疗效.结果 3组患者经各自方案治疗后,HAMD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A组HAMD评分明显低于B组和C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B组和C组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治疗前NE、5-HT、BDNF水平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三组患者NE、5-HT、BDNF水平含量均较治疗前上升(P<0.05),且治疗后A组NE、5-HT、BDNF水平含量均明显高于B组、C组(P<0.05),但B组和C组NE、5-HT、BDNF水平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经各自方案治疗后A组抑郁症状改善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B组(65.00%)、C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和C组总有效率比较(65.00%/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督治郁”针灸疗法在可显效地改善PSD患者抑郁症状,且可明显地提高PSD患者血清中的NE、5-HT、BDNF的表达水平.

1865 条记录 83/94 页 « 12...80818283848586...939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