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36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容量复苏观察

    作者:张德

    目的:探讨小容量输液复苏术救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临床体会。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6月于我院采用小容量输液复苏术治疗的36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应用小容量输液复苏术治疗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疗效。结果:围术期患者 HR 逐渐加快,DBP 与 SBP 均上升,CVP 也上升,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与麻醉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6例患者平均输液量为(1860±302)ml,平均胶体液用量为(780±220)ml;有2例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3.89%;4例患者因救治无效死亡,死亡率为11.11%。结论: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小容量输液复苏术治疗,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使患者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恢复正常,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死亡率,值得临床应用。

  •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院前急诊处理

    作者:杨谨;孙燕妮;吴晓艳;沈清

    目的::探讨并分析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诊处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190例,采取随机数字表分为院前急诊组与常规急诊组,观察并记录两组休克患者在术前准备所用时间及休克的缓解时间,并对抢救成功率进行统计。结果:院前急诊组术前准备时间及休克缓解时间均显著低于常规急诊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院前急诊组的抢救成功率为85.26%,常规急诊组抢救成功率为60.00%,院前急诊组显著高于常规急诊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创伤性失血性患者进行院前急诊处理可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救治时间,减少术前准备用时,并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及应用。

  •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

    作者:刘兴琼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属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创伤后组织分解产物的不良反应,强烈的疼痛刺激,酸碱失衡,尤其是体液丢失,使机体有效循环血量骤减,引起全身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多器官功能受到损害,导致组织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和神经功能紊乱等.伤后大出血导致死亡的大危险在伤后第1个24小时,其病情凶险,变化快,抢救稍有不及时、措施不得力,极易导致死亡或转入不可逆阶段.

  • 浅析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风险管理

    作者:孟静

    目的:通过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在院内转运护理方法的研究,根据获得的效果,进行全面的护理风险管理分析。方法运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近年来该院救治的6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出院内转运的护理方法,并以此获得终的评价效果。结果56例患者被成功抢救,4例患者因为伤情过重而死亡,抢救的成功率为93.3%。结论对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只要对其进行及时的抢救,并进行有效的院内转运护理就能提高抢救的成活率。

  • 多发性骨折合并完全性脂肪栓塞综合症一例

    作者:喻忠;王黎明;桂鉴超;姚京东

    2005年5月19日23:10本院收治一例女性患者,39岁,入院诊断为:(1)左跟骨及距骨开放性骨折;(2)左股骨干骨折;(3)左胫腓骨骨折;(4)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急诊行清创缝合术.

  • 静脉输注高氧液和高渗盐水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动脉血气的影响

    作者:胡怀宁;王大军;刘莹莹;许铁

    目的 探讨静脉输注高氧液和高渗盐水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动脉血气的影响,及两者的交互作用.方法 采用Lamson's法建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兔模型.按照高氧液和高渗盐水两因素的有无,采用2×2析因设计,将40只日本长耳大白兔分为4组(n=10):生理盐水组(NS组)、生理盐水高氧液组(NSO组)、高渗盐水组(HS组)、高渗高氧液组(HSO组).于休克前即基础期(T1)、休克末(T2)、限制复苏期末(T3)、止血复苏期末(T4)各时间点采取动脉血进行血气分析.结果 各组动物基础和休克末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在限制复苏期末和止血复苏期末,NSO组(33.50±5.93),(37.22±6.74) mm Hg,HS组(31.70±7.39),(35.10±7.56)mm Hg,HSO组(38.70±4.92),(41.80±5.51)mm Hg和NS组(27.40±3.60),(30.83±2.79)mm Hg,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6.894,4.287;P <0.05),但高氧、高渗两因素间无交互作用(P>0.05);PaO2在限制复苏期末和止血复苏期末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氧液和高渗盐水复苏均能有效缓解过度通气,但两者之间无交互作用.

  • 限制性液体复苏与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胸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比较

    作者:郑悦亮;蔡文伟;吴志伟;陈旭明;陈杰

    目的 总结胸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符合研究标准的68例胸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治疗的相关资料,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在彻底止血前,只给予少量的平衡液维持机体基本需求;常规液体复苏组入院后快速给予大量等张晶体液和(或)胶体液.用成组t检验、方差分析或卡方检验分析两种液体复苏方式对血红蛋白含量、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凝血酶原时间、血乳酸含量、碱缺失水平、机械通气率及病死率的影响.结果 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与常规液体复苏组术后血红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血小板计数、红细胞比容、血乳酸和碱缺失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液体复苏组病死率高于限制性液体复苏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率限制性液体复苏组低于常规液体复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限制性液体复苏能显著改善胸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组织和器官的灌注及乳酸酸中毒程度,降低机械通气率,效果优于常规液体复苏.

  • 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疗效研究

    作者:王秀蓉;李涛;苏钊;刘锋;夏胜勇;严凯旋;鲜黎明

    目的:探讨不同液体的复苏方法对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HTS)的临床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用不同液体复苏方法救治HTS患者300例,按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A组)、高渗盐溶液复苏组(B组)和常规液体复苏组(C组),每组100例,对三组患者复苏前后的血清乳酸值、碱剩余值、输入液体量、存活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A组、B组与C组间液体输入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A组与B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B组与C组间复苏前的碱剩余值、血乳酸值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无统计学意义;复苏12、24h的碱剩余值、血乳酸比较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B组与C组间存活率比较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对治疗HTS均有显著疗效,能改善组织器官灌注,明显增加循环血量,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 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临床应用研究

    作者:李国栋

    目的 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TS)的救治效果.方法 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及常规液体复苏方法救治HTS患者68例,随机分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36例),常规液体复苏组(32例),对两组患者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输入液体量、血清乳酸值、血气碱剩余值进行统计学分析,并比较两组住院期间ARDS、ARF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结果 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液体输入量为(1966±348)ml,常规液体复苏组液体输入量为(3604±456)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常规液体复苏组复苏前血乳酸值及碱剩余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12、24 h后血乳酸值及碱剩余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治愈57例(83.8%),死亡11例(16.2%),发生ARDS 14例,ARF 7例,二组治愈率、死亡率、ARDS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本组研究表明: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在救治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方面,能有效地改善组织器官血液灌注,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治疗效果优于常规液体复苏方法.

  • 未控制出血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

    作者:乐冬友;郑翼德;王志英;乐园

    目的探讨未控制出血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emorrhagictraumatic shock,HTS)的液体复苏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34例未控制出血的HTS患者的液体复苏方法,比较常规液体复苏(n=78)与限制性液体复苏(n=56)两种方法的治愈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常规液体复苏组治愈率为61.5%,死亡率为38.5%,ARDS发生率为25.6%,MODS发生率为36.0%.限制性液体复苏组,治愈率为78.6%,死亡率为21.4%,ARDS发生率为9.0%,MODS发生率为18.9%.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能减少未控制出血的HTS患者MODS和ARDS的发生率,提高其治愈率.

  • 应用介入栓塞技术救治血流动力不稳定型骨盆骨折

    作者:康德;欧阳林;陈桂喜;陈功雷;石聪辉;吴燕生;纪旭;郑志鹏

    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多为高能量损伤,常合并多发伤,其死亡率高达40%~60%[1]。早期难以控制的失血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及休克,是导致患者早期死亡和晚期多器官功能衰竭(MOF)等并发症的主要原因[2-3],临床处理棘手,需要早期积极地进行临床评估和干预治疗。在排除了合并其他脏器损伤导致的持续失血后,对于仍有持续存在难以纠正或不断进展的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骨盆骨折,笔者发现,传统的骨盆外固定减少骨折断端的出血、盆腔填塞减少盆腔静脉及静脉丛出血等方法,往往难以充分有效控制出血,纠正休克,因此尝试早期明确诊断后,在同步抗休克、扩容、监护、生命支持治疗基础上,开通绿色通道,直接进入介入室,应用介入栓塞技术,以明胶海绵颗粒、PVA颗粒及钢丝圈作为栓塞材料选择性或超选择性栓塞出血责任动脉,改善血流动力学状态,从2009年2月至2012年10月利用此手术方法救治疗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14例,达到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 高空坠落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体会

    作者:吴浩

    目的 总结抢救高空坠落伤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经验.方法 对于高空坠落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时补充血容量,妥善的固定和保持气道畅通.结果 经抢救的8例患者,6例生存,2例死亡.结论 对高空坠落致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实施综合措施进行抢救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 低温对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猪血小板ADP抑制率的影响

    作者:贺元辰;厉志;韩劲松;王辉山

    目的:探讨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猪模型中低温对血小板ADP抑制率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巴马香猪10只,建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模型,分别在休克前(T0)、休克后1h(T1)、低温34℃(T2)、低温30℃(T3)时留取静脉血检测血小板ADP抑制率以及计算休克指数。结果休克后ADP受体抑制率明显高于休克前[(91.83±5.63)%vs.(83.69±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休克指数与ADP受体抑制率呈正相关(r=0.8343,P<0.001)。当温度降到34℃时,ADP受体抑制率较降温前显著的下降[(84.64±4.14)%vs.(91.83±5.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温度继续下降到30℃,ADP受体抑制率仍然继续下降[(84.64±4.14)%vs.(77.62±4.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猪模型中,休克时ADP抑制率明显升高,增加出血风险,但低温使ADP受体抑制率明显下降。

  • 骨盆骨折致后尿道损伤的治疗体会

    作者:茅兵

    骨盆骨折是一种严重外伤,多由直接暴力骨盆挤压所致。多见于交通事故和塌方。骨盆骨折创伤多数伴有合并症或多发伤。严重的是创伤性失血性休克,及盆腔脏器合并伤,骨盆骨折占外伤的5﹪左右。而男性骨盆骨折的后尿道损伤发生率为1.6﹪~25.0﹪。江苏省靖江市第四人民医院2002~2009年收治男性骨盆骨折患者21例,其中后尿道损伤5例,现报告如下。

  • 骨盆骨折的早期观察与护理

    作者:史彩芳;宋晓燕;徐淑梅

    骨盆骨折是创伤外科的常见病,大多数是受到直接强大暴力或挤压所致,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并发症的不良后果常较骨折本身更为严重.因此早期准确地判断病情,积极配合抢救及精心地护理,严密的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问题,是避免或减轻骨盆骨折不良后果的关键.1 临床资料:我科2009年4月~2011年6月共收治26位骨盆骨折病人,男19例,女7例,年龄17~60岁,并发失血性休克4例,尿道损伤5例,膀胱破裂1例,盆壁腹膜外血肿13例,直肠会阴严重损伤1例,神经损伤2例.2 并发症的早期观察及护理2.1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骨盆骨折后大出血是危急、后果严重的早期并发症,是造成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骨盆属于松质骨,储血量大,骨折后,断端出血较多;邻近有动静脉丛,加之盆腔静脉大多无静脉瓣阻挡返流,骨折后可引起广泛出血,出血常在1000ml以上,因而失血性休克发生率高,本组发生创伤性休克4例,入院时患者面色苍白、烦躁、脉搏细弱,脉率120~140次/min、呼吸浅快26~32次/min,血压70~80/50~60mmHg四肢湿冷.

  • 修复阴茎、阴囊皮肤撕脱伤六例

    作者:谷江;陈忠;付堂贤;赵善军

    1989年2月至1999年4月我院共收治6例严重阴茎、阴囊皮肤撕脱伤,经及时手术处理,均痊愈出院。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本组6例,成人5例,小儿1例。致伤原因:家畜(猪、狗)咬伤2例、轧钢机或碎石机绞伤3例、三轮车车祸伤1例。伤情:阴茎、阴囊皮肤广泛撕脱伤2例,阴囊、会阴皮肤撕脱伤2例,阴茎皮肤广泛撕脱伤2例。合并双侧睾丸缺失1例,单侧睾丸缺失1例,龟头缺失2例;右大隐静脉断裂1例,右胫腓骨中下段开放性粉碎性骨折1例,右肾挫伤1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3例。

  • 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

    作者:孙林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所收治的52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对其进行急救护理和病情观察。结果本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98.1%,仅1例患者由于抢救无效而死亡;有9例患者在经过急救之后,转入重症监护病房予以进一步治疗;另外42例患者经急救处理之后,就直接转入到医院手术室行急诊手术,均痊愈。结论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发病迅速,病情危重。处理原则是预防并发症,大限度地抢救患者的生命。

  • 创伤多发骨折致心肌梗死2例

    作者:马玉文;徐凤筠;宝勒德;霍锋;赵广刚

    1 临床病例例1,男,29岁,1999年5月因交通事故致骨盆多发骨折,右股骨干粉碎性骨折,右胫腓骨中段斜行骨折,心前区软组织损伤,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来院后曾积极抢救,抗休克,病情稳定,抗炎,对症,患肢简单固定.第二天突发大汗淋漓,心前区绞痛,急查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诊断心前壁大面积心肌梗死.急请内科联合治疗,病情好转.伤后21d给予骨盆外固定架固定,右股骨带锁髓内钉固定,右胫骨外固定架固定.例 2,男,40岁,2001年12月因石块砸伤致右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左胫腓骨双折.来院后对症,患肢牵引.伤后12h突发心前区疼痛.查示心电图与心脏彩超,诊断心前壁心肌梗死.请内科联合治疗.病情好转,伤后17d给予右股骨干带锁髓内钉固定.左胫骨外固定架固定.

  • 82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麻醉处理分析

    作者:夏绍民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救治的8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2例患者,术中发生心跳骤停6例,经给予肾上腺素,心脏按压后,5例恢复心跳,继续手术,3例抢救无效死亡.9例因出血量大伴有严重的复合伤,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应积极全面地正确评估,采取早期、快速、足量补充液体,纠正低血容量,同时积极准备手术,手术本身即是根本的抗休克措施.正确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方式,合理选择麻醉药品,妥善处理术中情况.通过我们全面细致的麻醉,可以明显降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麻醉的风险.

  • 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胸部创伤失血性休克分析

    作者:魏建新;朱海文;姚化建

    目的 探讨重症胸部创伤合并创伤性失血性休克(HTS)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我院胸外科收治的重症胸部创伤合并HTS患者48例,通过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开通2条以上静脉通道,快速输注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1000 ml,706代血浆(羟乙基淀粉)500 ml(晶/胶比例为2-3:1),当血压回升至70 mm Hg(1 mm Hg: 0.133 kPa)时,即减慢输液速度,限制晶体液输入量,每日平均输液量为(2050±350)ml.结果 治愈46例,死亡2例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4例.MODS 1例.结论 重症胸部创伤合并HTS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救治可降低ARDS发生,提高治愈率.

117 条记录 1/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