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小银针变换细身材
针灸是绿色疗法,没有副作用,还有提高免疫力,增强抵抗力的作用.针灸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疼痛.选择正规有资质的医院去治疗,不必担心针具不洁发生感染.一次性针灸针的使用是临床杜绝感染的有效方法.
-
静脉留置针的优势
静脉留置针在国外临床已经使用多年,而在我国各大医院,只是近几年才在手术中大量使用,在临床护理工作可以发现,相比头皮针,静脉留置针具有很多优点,且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对血管的刺激性小,还能减少反复穿刺的痛苦,保护血管,持续保留静脉通道,又可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而且,可以随时保持静脉通道的通畅,方便及时用药及抢救等.
-
再生穿刺针两种清洗效果的比较
再生穿刺针是指临床上用于血液、体液、组织活检、采集标本诊断的特殊用针,包括腰穿针、胸穿针、组织活检针、骨穿针、骨髓活检针等,这类针具多数医院在临床上仍反复使用.
-
乙型肝炎病毒污染针具刺伤5例的紧急处理
感染科及手术科室工作人员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风险人群,常因被HBV污染的针具、器械刺伤而受到感染的威胁.如何正确处理此类意外伤害,避免HBV感染已受到广泛重视[1,2].现将我院近年5例工作人员被HBV污染针具刺伤后紧急处理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
火针疗法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
<内经>首次提到"燔针""粹焠刺",晋代<小品方>早记载了火针的名称,以后历经汉、唐、明、清数千年,经过历代医家的研究和临床实践,逐步改进发展完善,成为一种特殊的针刺方法 .火针的作用机理在于用温热刺激穴位或部位来增强人体阳气鼓舞正气,调节脏腑激发经气,从而达到广泛的治疗作用,成为目前针灸治疗中具特色、独特的疗法之一.临证中主张重视火针的操作和针具的选择,在近十余年的临床医疗实践中,对应用火针疗法治疗面部疾患、痹证、麻木、痿证和部分热证等均有很深的体会,同时指出火针疗法在皮肤科、外科、妇科以及五官科等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意想不到的作用,认为随着针灸学的日益发展以及火针疗法的不断推广.其应用范围还会不断扩大.
-
温经通络的火针
火针疗法陈旧性踝关节扭伤肩周炎面神经麻痹火针具有温经通络、行气活血的功效,对寒邪外侵,痹阻经络引起的各种病痛都有较佳的疗效.自<内经>以来,火针疗法一直为历代医务工作者所沿用.由于它简便易行,疗效明显,而受到广大患者的青睐.
-
钩针疗法述要
钩针,是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杨楣良主任医师受牙科探针启发,在古代针具基础上研制成功的一种新型针具.笔者试将钩针及钩针疗法向大家作一简介.
-
认知周痹
临床上有以上肢或下肢放射性疼痛为主要症状的病例,常被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坐骨神经痛、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等,影像学显示骨与椎间盘有明显改变,用带刃针具、中药和手法等方法治疗,症状消失,而影像学显示同前.
-
新九针溯源
"新九针" 是原山西省针灸研究所所长师怀堂医师经过50余年的中医针灸临床实践,在<内经>古九针的基础上大胆革新、潜心研制出的九种针具.它虽源于古九针,但在外形、针法及适应范围等都与古九针有较大的区别.根据新九针创立的新九针疗法,特别强调在针灸治疗过程中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合理选用不同的针具,发挥每种针具的特殊作用,达到系统治疗的整体综合调治目的.正可谓:"九针之宜,各有所为,长短大小,各有所施也"(<灵枢*官针>).
-
火针针具的当代发展概况
通过对古代火针针具和当代火针针具的源流和发展概况进行总结分析,探讨了目前临床应用的火针针具(传统中医火针、民族医火针、新型火针)规格、材料、制作工艺及临床操作,旨在改善和提高火针针具规格和制作工艺;让更多同行认识和了解不同类型火针疗法;加快火针疗法技术操作规范的制定和统一;促进火针疗法的传承和发展;进一步推动火针疗法的临床应用.
-
蟒针加指针治疗脑瘫及其刺法的探讨
目的:用蟒针平刺和指针叩击刺激筋络循行部位,对脑瘫(CP)智能提高作用及其刺法的机理探讨.方法:将49例CP分为两组,A组38例用蟒针、指针平刺、叩击刺激筋络循行部位,B组n例不治疗,3个月结束进行疗效评定.结果:A组38例中显效21例(55.3%),有效16例(42.1%),总有效37例(97.4%);B组11例未达到有效分数线.经统计学处理,A组比B组智能提高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结论:蟒针、指针刺激表浅筋络可使机体产生一种气化效应作用,自我调理、平衡阴阳,或协助体内固有的调节系统,调节提高CP智能的作用.
-
浮针法治疗棘上韧带损伤180例
近1年多来,笔者根据浮针疗法的原理,用注射针头代替专用的浮针针具,治疗棘上韧带损伤180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
芒针治疗慢性胃炎52例
芒针,针具名,源于古代长针,针身细长,形如麦亡,故名,习惯上将4寸以上至1尺多长的称芒针,4寸以下的称毫针.笔者用的芒针总长为30cm,针身长为25cm.自1993年9月~2000年9月采用此种芒针治疗各型慢性胃炎52例,疗效非常满意,现报告如下.
-
脐囊肿案
刘×,女,44岁.初诊日期:1988年11月19日.主诉:脘腹胀痛,脐部剧痛,时轻时重,常呈窜痛或攻痛,每随情绪波动而增减,伴有嗳气、肠鸣、纳少.近日来,脐中逐渐生长一约0.7 cm×0.4 cm囊性肿物,色黑尖褐黄,腹围82 cm,脉弦滑,舌质淡,苔白兼薄黄.辨证:气滞湿阻挟湿热.治则:理气疏滞、化湿清热.将针刺穴位与针具常规消毒.选用6寸毫针针刺下脘穴,得气后,将针提于皮下,再扳倒毫针,按15~30度角刺入中脘,得气后,将针提于皮下,再斜刺天枢穴(双侧),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每日1次,连针5天后自诉:脘腹胀痛,脐部剧痛明显减轻,食欲有增,矢气通畅,自觉腹部松软诸症减半.
-
镵针辨
"镵针"是<内经>中所记载的古九针之一.它的渊源和其他的针具一样,都是来源于远古的"砭石"."镵",<说文>解释是"锐器也".在<康熙字典>、<辞源>、<辞海>、<古汉语字典>等工具书中,都解释为古时候的一种刨土工具.
-
金属针具过敏案
笔者从事针灸临床工作20余年,只见过7例对金属针具过敏者,其中6例是在德国工作时发现的,1例是在国内临床治疗时发现的.因为这种病例比较少见,现报道如下.
-
温银针疗法简介
目的:为临床介绍一种新疗法.方法:根据<黄帝内经>中有关十二经筋病证的理论,"以痛为腧",在病变的关节周围采用多针深刺、抵骨达筋并加艾灸的刺法,观察温银针治疗经筋病的疗效.结果:该疗法具有温通经脉、活血止痛、舒筋利节的作用,较一般单一的针刺治疗作用强而持久.特别是对慢性顽固性经筋病所致的痛证具有显著的治痛效果.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其治痛机理主要是通过消除无菌性炎症,增加局部血液供应,松解肌肉痉挛,来达到解除炎症致痛、缺血致痛和痉挛致痛的目的.
关键词: 温针疗法 针具 针灸疗法/方法 软组织损伤/针灸疗法 疼痛/针灸疗法 -
试论针刺治疗量
针刺治疗量概指针刺治疗过程中针刺作用量的总合,从刺数的多少、针具粗细、针刺深浅、手法轻重、留针时间等形成针刺治疗量的要素入手,结合笔者针灸教学及临床经验,认为针刺治疗量与临床疗效关系密切,适度的针刺治疗量是提高针刺疗效、保证针刺安全的关键因素.常规治疗量的基本原则是得气和适度,要因人、因时、因地、因病确定留针时间、治疗次数和针灸疗程.
-
撬拨刺法探幽
对传统针刺手法中不同于提插、捻转的手法进行分析,并结合针刀治疗方法分析其操作方法和治疗作用.认为传统针刺手法中存在一类以撬拨为主要操作的刺法,这类刺法具有软组织松解和催气行气两方面作用.现代针灸针弹性良好容易弯曲,难以发挥撬拨刺法应有的作用,而针刀和拨针等刚度较高不易弯曲的针具可以有效完成撬拨刺法.
-
新九针溯源与发展
详细阐述古九针的名称、形状、功用、刺法及来源,并对建国后在继承古九针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成果新九针进行了系统介绍.新九针的改制和创新丰富了九针针具,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在新九针的科研与临床发展过程中新九针理论得到了不断丰富,多种针具结合,既重视每种针具的特点又强调发挥整体功能,使新九针形成了自身特点及独特的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