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液透析患者感染血源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对策
总结血液透析血源性传播疾病医院感染的预防对策.根据预防措施不同分为一般透析和规范透析两个阶段,通过两阶段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比较,认为加强对血透患者血源性传染疾病的规范化管理,预防血透患者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发生,对于提高血液净化质量和防治院内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浅谈静脉输液中的职业防护
护士在工作中常见的职业危害是发生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护士每天都在进行着大量的静脉输液操作,因此,发生血源性疾病感染的机会增加,其主要感染途径是针刺伤与皮肤粘膜血液暴露两大类,期中以针刺伤为主,约占80%.[1]针刺伤可传播20多种血源性传染病.有研究表明:每年至少发生100万次意外针刺伤,引起20余种血源性疾病的传播,每年因血源性传播造成医护人员死亡人数超过几百人.
-
护生在手术室实习中受伤情况分析与对策
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常常与手术缝针、刀剪、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极易发生各种伤害.据 报道,全世界每年约有300万医护人员意外被针刺伤.[1]另有报道称,有20多种血源性传播 疾病可通过针刺伤传染,美国每年有数百名医护人员死于血源性传染病,几乎每天1人. [2] 因此,在手术室医护人员中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加强自身防护的意识,尽量减少或避免由于 不重视、不细心等所致的手术器械物品的伤害,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就103名护生在手术 室实习中受伤情况进行调查,并进行了初步分析,探讨有效减少手术室医护人员,尤其是实习护生的受伤率的方法.
-
以肌阵挛为首发表现的克雅病一例
鉴于人类克雅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 CJD),即皮质-纹状体-脊髓变性,存在医源性和血源性传播的危险.近年来,我国CDC针对克雅病在全国开展了系统性监测工作[1].作为新发传染病的非法定传染病之一,国内克雅病例报道明显增多,本院于2012年收治以肌阵挛为首发表现的克雅病1例,现报道如下.
-
血糖仪自动采血枪携带乙型、丙型肝炎病毒调查
近年来,便携式血糖仪以其操作简便、报告快速、准确性好的特点,在临床上广泛使用.然而我们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与皮肤接触的枪头表面和内壁残留有微量血液,患者有可能因此相互传染一些经血液传播的血源性传染病.为了解枪头携带病毒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以下实验,现报告如下.
-
安全输血与预防医院感染
自2006年以来我院认识到血液可能造成致病物质的载体,成为严重的医院感染原因之一,为了保证安全输血,从控制献血者开始,严格筛选检测血液,避免传染病的发生也减少了医院感染病例,从而增加了医院的经济效益.
-
血液透析病人感染性指标检测意义的探讨
血液透析患者是感染血源性传播肝炎等传染病的高危人群,血液透析病人感染后不仅影响生活质量也是增加患者并发症和病死率的重要原因.我院肾内科对本院所有透析病人进行了感染性指标的检测,旨在了解这些病人的状况以避免和预防患者医院内感染,医务人员的职业感染以及防止出现医疗纠纷具有重要意义.
-
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效果与艾滋病
口腔科操作可能引起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经血液、唾液等体液传播,口腔科因操作而引起的医院感染问题已经受到国内外医院愈来愈多的关注,依据卫生部《医疗机构口腔诊疗器械消毒技术操作规范》,针对血源性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口腔诊疗器械的消毒效果直接关系到艾滋病等血源传播性疾病的传播与流行。
-
福建省龙岩市弓形虫病血清学检测初报
弓形虫寄生于组织细胞中,猫科动物为其终宿主,哺乳动物(包括人类)是主要的中间宿主.因此弓形虫病是人畜共患疾病,严重危害人、畜健康.弓形虫病通常经过胎盘或输血等血源性传播、摄食未煮熟肉类或受弓形虫卵囊污染的水源及食物而感染人类.临床上可导致胎儿畸形、儿童智力发育障碍;还可造成脑炎,心肌炎,肾炎,肝炎等.
-
输血前验血的重要性
为阻断血源性传播,对献血者血库都会进行严格的筛选.但对于受血者输血前检验的重要性,如果临床医师认识不到,则会带来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
内科护士的职业损伤及防护措施
血源性传播是医务人员职业性感染的基本途径,是指患者的血液、体液进入医务人员的血流,包括被血液污染的锐器刺伤,破损的皮肤或黏膜接触了患者的血液和体液等,其中主要的是被污染的锐器刺伤.对于护理人员来说,通过针刺伤或其他经皮方式暴露于乙肝病毒、丙肝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率分别为6.0%~30.0%,3.0%~10.0%,0.2%~0.5%[1].护士的防护意识不强和防护措施落实不严,可致使发生感染性疾病的危险性增大,因此要充分认识职业性损伤的危险因素,加强综合管理,积极有效地进行防护.
-
经血液传播的病毒性肝炎的职业暴露及防护
通过分析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暴露于经血液传播的病毒性肝炎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和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措施,以提高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意识,减少或避免医务人员的职业性感染.
-
1例疑似附红细胞体感染病例的护理
附红细胞体病(简称"附红体病")是由附红细胞体附着在血液里红细胞表面或游离于血浆中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贫血、淋巴结肿大或黄疸等症状为主要特征[1].该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目前确诊可依靠直接涂片镜检,传播方式包括接触传播、垂直传播、昆虫媒介传播等,在临床上以血源性传播为主.马杏宝等[2]对我国15个省、市及自治区的调查显示人群平均感染率为43.89%.目前认为人类对附红体普遍易感,且具有家庭聚集性及一定职业分布特点,其感染率与性别、年龄无明显关系.附红体对干燥及化学消毒药品较敏感,对低温抵抗力强.
-
薄膜手套隔离乳胶手套法在骨科的应用
随着人们对艾滋病、乙型肝炎等血源性传播疾病认识的逐渐提高,医用乳胶手套成为医护工作者进行自我保护和防止病原菌交叉感染的重要保护措施.但是直接与皮肤接触有可能引起变态反应[1].薄膜手套单薄、易破、不耐用,达不到自我保护作用.为此,我们采用薄膜手套隔离乳胶手套法进行操作,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
手术室护士血源性感染的调查与对策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士对血源性感染的认识及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方法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调查.结果:自我保护意识不足,易造成锐利物品刺伤、割伤或被污染血液溅到皮肤上、眼睛内.结论:增强对血液传播疾病的防护意识,完善防护工作制度,控制血源性病原体的传播,创造安全、健康的手术环境.
-
第6届全国小儿肝病学术会议纪要
由中华传染病寄生虫病学会全国小儿肝病学组主办,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院儿科协办的第六届全国小儿肝病学术会议于1999年9月15日至9月18日在广西南宁召开,会议代表135人,来自全国25个省市.会议收到论文122篇,大会报告27篇,专题交流95篇,我国几位小儿肝病专家应邀作了专题报告.现就会议的主要议题纪要如下.小儿病毒性肝炎中甲型与乙型肝炎病毒仍为主要病原,乙型肝炎的发病有明显下降,丙型肝炎病毒(HCV)作为主要的输血后肝炎病原已得到认同,丙肝的母婴传播应受到重视.有代表发现病人唾液、尿和粪中有HCV排出,提示密切生活接触及性生活均有可能造成HCV非血源性传播.大家注意到甲、乙型肝炎重叠感染率相对高,丙、丁、戊型肝炎也有重叠感染,重叠感染可加重病情.
-
人工肝室护士的职业防护
人工肝室是进行血浆置换术且是暴露于血液的工作环境,而通过血源性传播的常见的传染病有艾滋病、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等[1],随着艾滋病流行形势的日益严重,临床就诊的艾滋病人增多,医护人员感染HIV的机会随之增多,血浆置换术中存在着遭受意外损伤而发生HIV感染的可能性.因此,应加强血浆置换术中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并制定相关防护措施,防止医护人员因职业暴露而感染HIV、HBV、HCV等传染性血液性疾病.
-
受血者输血前四项传染性指标检测3216例分析
输血是临床上治疗和抢救病人常用的医疗措施,但也可能引起疾病血源性传播.然而输血并非是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毒(HIV)、梅毒等传播的唯一途径.因此,对受血者输血前进行传染性指标检测,及时了解受血者输血前的感染状况,对防范输血引发的医疗纠纷有着重要的意义.我们对3 216例受血者输血前进行血清HBsAg、抗-HCV、抗-HIV1/2和梅毒抗体检测,并与2 817例健康体检者血液检测结果作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
丙型肝炎病毒在性传播疾病人群感染状况的调查
血源性传播是丙型肝炎病毒(HCV)的主要传播途径,但仍有40%~50%HCV感染患者的感染途径不明,提示存在其它非经血传播的途径.性接触传播是其可能途径之一.为了解性传播疾病(STD)患者HCV感染状况,我们对387例STD患者进行了抗-HCV检测,并对其感染HCV危险因素进行调查,以探讨STD人群性接触传播的可能性.
-
云南省HIV与HCV共感染的静脉吸毒者中HGV感染的研究
庚型肝炎病毒(HGV)以血源性传播为主[1].因有共同的传播途径,HIV和HCV共感染的静脉吸毒人群中可能会有较高的HGV感染率.有研究发现,HGV RNA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的检出率比在血浆中的高[2],PBMC支持HGV复制的体外实验也已经获得成功,提示PBMC可能是HGV的复制部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