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腹腔感染病人的血小板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虞文魁;李维勤;李宁;黎介寿

    目的探讨严重腹腔感染合并全身炎症反应病人血小板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693例腹腔感染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病情严重程度(APACHE Ⅱ、Ⅲ)、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血容量因素、病程、营养状况、年龄、性别、体重、体温、并发症等因素对血小板的影响.并根据入院时有无SIRS把病人分为两组即SIRS组(n=318)和非SIRS组(n=375)观察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减少发生率的变化.同时分析血小板计数与病死率和APACHE Ⅱ评分的关系.结果经过多因素逐步直线回归分析表明,血容量、SIRS、病情严重程度、病程及营养等因素是对血小板有显著影响的因素,SIRS是影响血小板计数的独立相关因素. SIRS组的血小板计数减少的发生率以及平均血小板计数和非SIRS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血小板计数与APACHE Ⅱ评分和APACHE Ⅱ死亡风险存在显著的直线相关关系(r=0.18,P<0.01).死亡组和存活组的血小板计数有显著差异,且随着血小板计数的减少病死率明显升高.结论 SIRS是影响血小板计数的重要因素,血小板计数是腹腔感染病人预后和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 高渗盐水在外科病人液体复苏中的价值

    作者:张太平;申鹏;赵玉沛

    外科病人由于手术创伤等因素,术后常存在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同时机体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引起全身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终可能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及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严重者甚至导致低血容量休克.大量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显示,高渗盐水利用其高渗性特点及在炎症方面的作用,在液体复苏的治疗过程中可改善病人的上述问题.但高渗盐水使用的佳剂量、配伍问题以及如何减少其副反应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 脓毒症对抗生素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影响

    作者:唐建国;李虎;杨春辉

    脓毒症是感染引起的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是外科手术尤其是腹部手术后较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早期、恰当的抗生素治疗是降低脓毒症病死率的主要措施,但由于脓毒症病人常伴有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体液重新分配和低蛋白血症等,使抗生素药代动力学(PK)参数(如表观分布容积和药物清除率)发生变化,常规剂量的抗生素难以达到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PK/PD)目标值,导致临床治疗失败.因此,根据脓毒症状态下抗生素PK/PD特点适当调整抗生素剂量或改善药物输注方式,优化抗生素使用,以达到有效的PK/PD目标值,对降低脓毒症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 抗炎灵对重度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的作用

    作者:宋知仁;何学贤;郑建锋;成路;刘奇;罗友云

    目的 探讨抗炎灵在防治重度烧伤后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重度烧伤患者36例,随机分为抗炎灵组和对照组,每组18例;抗炎灵组加用抗炎灵汤剂,其他治疗与对照组相同;分别观察烧伤后SIRS和MODS的发生率,检测第1、3、7、10、14天血清中LPS、TNF-α、IL-6、IL-8的含量.结果 对照组SIRS和MODS发生率明显高于抗炎灵组(P<0.05),两组血清中LPS、TNF-α、IL-6、IL-8含量均高于正常值,第1天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3天以后抗炎灵组上述各指标均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 抗炎灵通过降低血清中LPS、TNF-α、IL-6和IL-8的含量,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从而有效防治烧伤后SIRS和MODS的发生.

  • 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时中性粒细胞凋亡的异常

    作者:尚东;王宝枝;毕伟;陈海龙;齐清会;关凤林

    [目的]研究中性粒细胞即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凋亡的异常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 SIRS)中的意义.[方法] SIRS患者8例(均为急性胰腺炎患者)为SIRS组,正常人6例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方法定量检测外周血PMN的凋亡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6、IL-8的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SIRS组外周血PMN的细胞凋亡率为(42±8)%,低于对照组的(63±9)%,P<0.05; TUNEL法检测:SIRS组外周血PMN的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为25±7,低于对照组的37±10,P<0.005.SIRS组外周血血清IL-6水平为(8.2±2.2)pg/mL,高于对照组的(2.1±1.3)pg/mL,P<0.001;SIRS组外周血血清IL-8的水平为(38±12)pg/mL,高于对照组的(12±4)pg/mL,P<0.001.[结论]SIRS患者存在PMN的凋亡延迟,其在SIRS的发生、发展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 SIRS大鼠心肌刺激性G蛋白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其影响的实验观察

    作者:梁丽;刘春峰

    目的:探讨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大鼠心肌刺激性G蛋白(Gs)含量、Gs mRNA表达的变化及地塞米松对Gs变化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大鼠给予大肠杆菌脂多糖(LPS)20 mg/kg腹腔注射,制造SIRS大鼠模型.地塞米松(DXM)组在同样给予LPS后10 min给地塞米松20mg/kg腹腔注射.免疫印迹法测定心肌Gs含量,RT-PCR半定量法检测Gs mRNA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 3 h组、LPS 6 h组大鼠心肌Gs的相对含量下降,尤以6 h组下降明显(P<0.01).DXM组与LPS 3 h组比较,Gs的相对含量略有回升,但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LPS 3 h组、LPS 6 h组Gs mRNA的表达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尤以6 h组下降明显.DXM组与LPS 3 h组相比,较前者略有好转,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RS大鼠心肌细胞信号转导系统中的Gs发生异常,此种异常改变是在基因水平上发生的,并且参与了心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20 mg/kg剂量的地塞米松对Gs的变化没有明显的影响.

  • 自由基与重度颅脑外伤并发SIRS的原因及治疗研究探讨

    作者:姚谦明;程国雄;徐振球;汤冬漩;何启

    就重型颅脑外伤由于过氧化反应后自由基产生的原因、自由基对神经细胞的继发损伤、自由基在重型颅脑外伤状态下诱发或并发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以及两种因素所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进行综述.同时就目前学者们在手术抢救、监测血液粘度、持续腰大池置管脑脊液外引流术、亚低温治疗、药物治疗、高压氧与活性氧液治疗、恒定磁场治疗等方面治疗自由基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对神经细胞的继发损伤进行了讨论.重型颅脑外伤后应重视自由基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治疗.

  • ICU病人入院24 h内血清白蛋白浓度改变对病人预后影响的研究

    作者:夏志洁

    目的了解ICU病人入院24 h内血清白蛋白浓度改变情况,与SIRS、病情危重度APACHE 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测定155例病人入院24 h内血清白蛋白浓度,把血清白蛋白浓度分为<35 g/L、35~50 g/L、>50 g/L三组,分析白蛋白浓度与APACHE Ⅱ、SIRS及预后关系.结果血清白蛋白浓度异常与预后相关,血清白蛋白浓度<35 g/L和>50 g/L者,SIRS病人人数百分比及死亡人数百分比均比正常组高.结论入院24 h内血清白蛋白浓度的改变对危重病人预后有重要相关性.

  • 大黄素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时中性粒细胞凋亡异常治疗的研究

    作者:尚东;王宝枝;毕伟;陈海龙;齐清会;关凤林

    目的 研究大黄素对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时中性粒细胞即多形核白细胞(polymorphonuclear neutrophil,PMN)凋亡异常的治疗作用.方法 32例SIRS患者(均为急性胰腺炎)提取外周血PMN后分为四组,即对照组、大黄素治疗组、白细胞介素(IL)-10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分别培养24 h后观察两组的PMN凋亡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和TUNEL方法定量检测).结果 对照组外周血PMN细胞凋亡率为(42±8)%,大黄素治疗组PMN细胞凋亡率为(54±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凋亡指数(AI)为25±7,大黄素治疗组外周血PMN的AI为3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而IL-10治疗组、地塞米松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大黄素对SIRS患者外周血的PMN凋亡延迟有治疗作用.

  • 心肺复苏中细胞因子的变化及意义探讨

    作者:陈天铎;姚巍

    心肺复苏(CPR)就是缺血再灌注,可产生细胞因子变化,导致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的发生,是继发性多脏器衰竭(MOF)死亡的重要原因[1].临床上及早判断CPR后SIRS存在,对细胞因子检测和及早治疗,是提高CPR成功的关键.

  • 危重病医学新进展

    作者:于凯江

    危重病医学是近代的新兴医学专业,该专业理论与实践水平是医疗水平的标志.随着危重病医学理论的完善和发展,以及生物医学工程的迅速发展和应用,使临床上对危重病的急救水平大大提高,极大限度地降低一些危重病死亡率.本文就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与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SIRS、MODS与代偿性抗炎症反应综合征(CARS);危重病人的抗凝治疗及糖皮质激素的应用进行概述.

  • 舒芬太尼PCEA对重度妊高症剖宫产术后SIRS的影响

    作者:吴忠伯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CP)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且是围生期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及孕婴死亡或伤残的主要因素.而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是MODS的基础或诱因,应用SIRS量化评分指导HDCP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本文以重度HDCP剖宫产患者为对象,对比观察舒芬太尼硬膜外患者自控镇痛(PCEA)对重度妊高症剖宫产患者术后SIRS的影响.

  • 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在危重患者合并脓毒症诊断中的意义

    作者:王洪霞;宋诗铎;赵华杰

    目的 探讨血浆可溶性髓样细胞触发受体-1(sTREM-1)在危重患者合并脓毒症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ICU收治的56例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脓毒症组32例,非脓毒症组24例。入院24 h内取血测定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ELISA检测sTREM-1水平。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sTREM-1诊断脓毒症的佳临界值,并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脓毒症组患者血浆sTREM-1中位数为250.9 ng/L,高于非脓毒症组的103.6 ng/L(Z= 12.864,P=0.002)。sTREM-1、PCT和CRP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5、0.891和0.602。sTREM-1以135.0 ng/L为佳截断点诊断脓毒症的敏感度为93.8%,特异度为84.7%;以2.0 μg/L为佳截断点,PCT诊断脓毒症的灵敏度为84.4%,特异度为87.8%。结论 血浆sTREM-1水平可作为诊断脓毒症的早期指标。

  • 吸入一氧化氮对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犬的治疗作用

    作者:王粤;李金宝;邓小明;朱科明;李文献

    目的:观察吸入一氧化氮(NO)治疗犬油酸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效果.方法:20只犬麻醉后经颈静脉注射油酸建立ARDS模型.随机分为ARDS组和NO组.ARDS组单纯机械通气;NO组在机械通气的同时,经旁路持续吸入20×10-6的NO.观察NO吸入对ARDS犬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肺病理学的影响.结果:吸入20×10-6的NO可明显改善油酸型ARDS犬的肺部气体交换,减小肺内分流率,减少中性粒细胞在肺部的聚集,同时吸入NO对体循环无明显影响.结论:吸入NO可用于ARDS的治疗.

  • 肝癌切除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原因及治疗

    作者:朱科明;陈辉;江来;万小健;邓小明

    肝癌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常可引起低氧血症,现就我院资料对肝癌切除术后早期低氧血症的发生原因及治疗对策作一分析.

  •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患者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作者:林福清;邓小明;朱科明

    目的 研究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对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mic inflammatory respose syndrome ,SIRS)患者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40例SIRS患者,随机分为血必净治疗组(n=20)和常规治疗对照组(n=20).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3 d、7 d、10 d时,取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中性粒细胞趋化、吞噬和氧化呼吸爆发功能并通过软件分析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Ⅲ评分.并测定10例健康志愿者中性粒细胞功能作为正常值参照.结果 治疗前SIRS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功能显著高于健康者(P《0.01);与常规治疗对照组相比,"血必净"治疗组患者中性粒细胞功能显著下降(P《0.05),APACHEⅢ评分也逐渐降低(P《0.05).结论 中药"血必净"注射液可降低SIRS患者中性粒细胞活性,减少自身组织细胞的破坏,改善患者的预后.

  • 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前后细胞因子水平观察

    作者:许运宾;郭兰敏;陈忠堂;范全心;邹承伟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手术前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浓度变化.方法选择拟在CPB下行心内直视手术病人16例.病人全麻后经桡动脉测压管抽血5ml/次,时间分别为全麻后及转机开始后2h、5h、8h及20h.用双抗体夹心酶联放射免疫吸附法测定TNF-α、IL-6及IL-8含量.结果转机开始2h后,TNF-α、IL-6及IL-8含量即开始升高,并分别于转机开始后2h、5h、8h达到高峰,术后20h仍高于正常.统计学分析显示各时间点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细胞因子是CPB期间全身炎性反应的重要介质,标志着全身炎性反应的程度,可作为防治CPB术后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的重要指标.

  • 异丙酚与SIRS

    作者:高巨;曾邦雄

    SIRS是MODS重要的病理学基础.异丙酚通过影响PMN的效应作用、促/抗炎细胞因子水平、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的产生等炎性反应多个环节来防止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导致的机体过度失控的全身炎性反应的发生.从而可能有益于SIRS患者的治疗.

  • 血清降钙素原与感染性疾病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汪明明;崔速南;孙玉秋;张娟;张景遥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检测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血清PCT水平与病毒或细菌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半定量固相免疫测定法测定356例各种感染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的PCT水平.结果:以血清PCT≥0.5 μg*L-1以上为阳性标准,并结合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SIRS)参数,其对细菌感染(含立克次体病)诊断的敏感性为98.7%,特异性为72.0%,阳性预测值为49.4%,阴性预测值为99.5%,阳性拟然比为3.53,阴性拟然比为0.018,诊断符合率为77.80%.血清PCT阳性患者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清PCT阴性患者(P<0.01),5例死亡患者血清PCT均阳性.结论:血清PCT半定量检测可用于细菌与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结合SIRS参数可提高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并为抗生素的使用提供可靠依据;PCT水平的高低反映了病情的轻重,可作为评估病情、判断预后的指标之一.

  • 体外循环期间细胞因子TNF-α、IL-6与中性粒细胞的变化及其相互影响

    作者:杨晓刚;郭德和;边虹;何进喜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炎症反应过程中致炎性细胞因子TNF-α、IL-6与中性粒细胞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选择30例体外循环下行瓣膜置换术的患者,分别于CPB前、CPB 40 min、CPB停机和停机后2、6、24 h以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TNF-α、IL-6浓度,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结果:CPB后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NF-α、IL-6浓度和中性粒细胞值较CPB前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血清TNF-α、IL-6水平在CPB开始后,逐渐升高.CPB结束后2 h,TNF-α的血清水平达到高峰,CPB结束后24 h TNF-α仍维持在很高的水平.血清IL-6水平在CPB结束后6 h达到高峰,然后下降,CPB结束后24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中性粒细胞的变化趋势同TNF-α.2组TNF-α、IL-6血清水平(高峰值)与CPB时间及主动脉阻断(ACC)时间正相关(P<0.01).围手术期中性粒细胞值与TNF-α、IL-6血清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CPB可触发全身炎症反应.表现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升高与血清TNF-α、IL-6水平升高;CPB和ACC的时间长短影响TNF-α、IL-6的释放,可能影响到术后患者炎性反应的程度;CPB期间血清TNF-α水平与血清IL-6水平、中性粒细胞的升高相关.

145 条记录 4/8 页 « 1234567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