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研究

    作者:兰燕;岳万中;梅浙川

    目的 研究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胃肠道功能紊乱的电生理表现及胃肠动力药的疗效.方法 用胃电图仪EGG-5D6记录32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和35例健康志愿者餐前餐后胃的电图情况并进行比较;然后对32例肝硬化患者用多潘立酮进行干预后测餐前餐后胃的电图并与其干预前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胃电图幅值较健康志愿者低(P<0.05),异常电节律的发生率高(P<0.05).进食可以明显增加肝硬化患者和健康志愿者的胃肠电活动,但是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的促进作用较弱,用多潘立酮干预后胃电图幅值在餐前餐后都有明显增加(P<0.05),异常电节律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存在胃肠功能紊乱并且进食对胃肠道收缩功能的增幅较健康自愿者小,用多潘立酮等胃肠道动力药可以改善患者的胃肠道功能.

  • 心理护理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

    作者:汤凯捷;张江春;时昭红;石拓;姚小珠;刘怡

    目的 观察精神心理护理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肠动力的影响.方法 75例FD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精神心理护理组、常规治疗加精神心理护理组3组,每组各25例,观察各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电图的变化.结果 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FD患者症状,改善胃电节律紊乱,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精神心理护理方法能有效改善FD患者的胃动力.

  • 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胃电图检测及临床意义

    作者:周嫣

    为研究心脏直视手术围手术期胃肠道运动功能的变化规律,采用24h动态胃电图检测仪对20例心脏瓣膜手术病人进行监测,同时记录消化系统相关临床症状,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表明术后胃肌电节律严重紊乱,正常节律比例明显减少,胃动过缓上升,伴有腹胀、便秘等症状的病人胃肌电节律紊乱更为严重,延续时间长,且与年龄、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静脉用药时间及卧床时间等密切相关.胃电图检测法是判断胃肠运动功能的有效手段,综合护理有助于术后胃肠运动功能的恢复.

  • 胃起博治疗胃肠动力紊乱患者12例

    作者:王虹;顾清;高建萍;顾而立;周磊;孙一俊;张悦

    目的:观察应用泰士WCH胃肠起博器对伴有消化不良症状的胃功能紊乱患者的临床症状和胃肌电活动的影响,以评估其对胃功能紊乱的疗效.方法:以泰士胃肠起博器对12例胃功能紊乱患者进行治疗,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积分和胃电图的变化.结果:12例胃功能紊乱患者起博器前平均临床症状程度指数为5.00±2.77,治疗后为1.25±0.45,治疗前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症状频率指数治疗前为6±1.511,治疗后为2±0.75,治疗前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5.56,P<0.01),正常慢波治疗前后分别为47±29和65±31>.min-1治疗前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t=2.48,P<0.05).结论:泰士胃电起博仪具有改善胃功能紊乱患者症状和胃肌电节律紊乱的作用.

  • 柴胡枳实合剂对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胃排空、胃电图的影响

    作者:田丰;沈静雪;王伟;周卓;李岩

    目的:通过对柴胡枳实合剂治疗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疗效的观察及用药前后胃排空时间、胃电图的检测,探讨本药治疗该病的机制.方法:选择健康对照组30名,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42例,均进行胃排空、胃电图检测;以FD患者中胃排空时间超过正常对照组为运动障碍样型,共30例,询问其症状并记分,应用柴胡枳实合剂1 wk后重复上述过程.结果:FD患者胃排空时间较健康对照者显著延长110.24±28.58rin vs 68.33±13.34 min,P<0.01;运动障碍样型FD患者存在显著的胃电异常,餐后尤为明显,用药后症状有显著改善,胃排空时间显著缩短99.46±18.23 min vs124.67±18.57 min,P<0.01,胃电异常得到显著改善.结论:柴胡枳实合剂可有效治疗运动障碍样型FD,是通过促进胃排空,改善胃电异常的机制而达到的.

  • 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胃排空、胃电间相关性的研究

    作者:田丰;沈静雪;李岩;王伟

    目的:探讨运动障碍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症状、胃排空、胃电间的相关性.方法:对42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30名健康对照者同时进行胃排空、胃电图检测;以FD患者中胃排空时间超过正常对照组-x±1.96s者确定为运动障碍样型,共30例,询问其症状并记分.结果:FD患者胃排空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1);运动障碍样型FD患者与健康对照者相比存在显著的胃电异常,餐后尤为明显;该型FD患者胃排空时间与症状总分呈显著的正相关性(r=0.7389,P<0.01),胃排空时间与餐后胃电正常节律百分比呈显著的负相关性(r=-0.4779,P<0.01),症状总分与餐后胃电正常节律百分比呈显著的负相关性(r=-0.4857,P<0.01).结论:运动障碍样型FD患者症状、胃排空、胃电间存在着显著的相关性.

  • 尿毒症患者血透前后胃肌电活动的研究

    作者:武立群;王虹;顾清;张悦;李松扬

    目的:应用胃电图(EGG)研究尿毒症患者胃肌电活动的变化.方法:对13例血透患者血透前后行EGG检查观察DP(主功振幅)、B%(胃动过缓百分比)、N%(正常慢波节律百分比)、T%(胃动过速百分比)、DF(主功频率)等指标.结果:尿毒症患者EGG中正常节律百分比降低,血透后主功率(3.13±3.04)较血透前(1.18±0.66)升高(P<0.05).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血透后主功率升高,说明胃电节律紊乱在血透后有所好转.

  • 中华医学会全国胃电图和胃肠动力研讨会纪要

    作者:孙晓红;方秀才;周吕

  •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胃动力的临床研究

    作者:赵红;遇永矫;刘永锋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简称断流术)后胃排空延迟的发生率、治疗对策及远期效果.方法对10例肝硬化术前病人、10例术后近期病人、15例术后远期病人、10例同期手术对照病人及10例正常人行胃电图检查,胃排空时间测定,消化道激素测定,胃液pH值测定,对术后近期胃排空延迟并有消化道症状者行消化道症状评分并给吗叮啉10 mg每日3次餐前30 min及10 mg晚睡前口服,1个月后重新行消化道症状评分.观察指标包括胃电频率(F)、胃电节律紊乱率(AR)、胃半排时间(GET1/2)、胃液pH值、血清胃泌素(Gastrin)、血浆胃动素(Motilin)及消化道症状评分.结果正常组、术后近期组及术后远期组胃电图F分别为:(2.99±0.10) cpm/min、(3.06±1.16) cpm/min及(2.99±0.29) cpm/min,(P>0.05);胃电图AR分别为:2.67%、42.65%及5.39%,(P<0.001及P<0.05);胃液pH分别为1.20±0.30、3.90±0.79及2.30±0.26,(P<0.05及P>0.05);GET1/2分别为(59.42±1.48) min、(157.25±7.22) min及(75.89±8.26) min,(P<0.01及P>0.05);术后近期组中80% GET1/2较正常延长(P<0.05),其中37.5%病人有消化道症状,服用胃动力药物后消化道症状评分由(2.25±0.22)分下降至(1.00±0.16)分(P<0.01);20% GET1/2较正常缩短(P<0.01).Gastrin分别为(60.79±28.03) pg/ml、(152.42±39.03) pg/ml及(134.84±33.51) pg/ml, (P<0.05);Motilin分别为(326.03±28.12) pg/ml、(356.17±25.04) pg/ml及(454.99±37.62) pg/ml,(P>0.05及P<0.05).结论断流术后近期组多数病人胃排空延迟,但仅少数病人有消化道症状,口服胃动力药物症状可明显缓解;少数病人胃排空加速.断流术后远期组胃排空接近正常.断流术不必同时行幽门成形术.

  •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非周围神经病变胃电图对照研究

    作者:李娟;杨彩哲;关小宏

    目的 观察伴有周围神经病变与不伴有周围神经病变的2型糖尿病患者胃电图、糖化血红蛋白、C肽变化情况,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糖尿病胃动力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肌电图正常与否分为肌电图正常组(n=42)和肌电图异常组(n=40),患者行空腹、餐后胃电图检查,对平均幅值(AP)、主频(DF)、正常慢波百分比(PNSW)等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并且对两组患者行空腹及餐后血糖、C肽检查,以及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检查,分析两组糖尿病患者以上参数是否存在差异.结果 与肌电图正常组相比,肌电图异常组空腹、餐后AP、DF、PNSW均降低,其中胃窦部空腹AP(153.40±76.99)μV与餐后AP(201.80±116.66)μV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正常组胃体部、胃窦部空腹DF分别为(2.90±0.30)cpm、(2.85±0.34)cpm,肌电图异常组胃体部、胃窦部空腹DF分别为(2.68±0.56)cpm、(2.62±0.56)cp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电图正常组胃体部、胃窦部餐后DF分别为(2.93±0.31)cpm、(2.92±0.31)cpm,肌电图异常组胃体部、胃窦部餐后DF分别为(2 58±0.57)cpm、(2.58±0.59)cp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肌电图正常组比较,肌电图异常组胃体部空腹PNSW(54 25±11.95)%明显下降(P<0.05).肌电图异常组餐后C肽(2.50±2.02)pg/mL较肌电图正常组餐后C肽(4.24±2.38)pg/mL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糖尿病患者出现周围神经病变时,提示胃动力异常、胃排空延迟存在可能性大,胃电图检查可为糖尿病胃动力异常的早期诊断提供一定依据.

  • 病毒性肝炎和肝炎肝硬化患者体表胃电图分析

    作者:陶明玲;刘素珍;金瑞

    目的 研究胃电图在伴有胃动力障碍的肝病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急性肝炎(AH)、慢性活动性肝炎(CAH)、肝炎肝硬化(LC)患者各30例,经胃镜检查除外器质性疾病,进行体表胃电图检查.观察胃电主频率(DF)、主功率(DP)、胃电节律紊乱率(AR),比较分析3组患者各参数的差异.结果 LC患者餐前、餐后DP显著降低,AR增加,CAH患者餐后DP较AH组降低,3组患者餐前、餐后DF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LC患者胃电图表现明显异常,可能与消化道症状和胃动力紊乱有关,对于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肝病 胃电图 胃动力
  • 食管腔内测压、24h动态pH值与胃电图在食管癌术前术后应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李海波;任光国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治疗首选手术.食管癌手术不可避免地会切断迷走神经前后干、切除部分食管并行管状胃成形,术后食管、胃在解剖生理上都发生了变化,残余食管和胸胃的收缩、蠕动功能大大减弱,导致食管癌患者术后食管、胃功能障碍[1].

  • 不同眼外肌手术胃电改变比较

    作者:叶婴茀;汤洪;乔彤;严春香;黄丽芳;黄晓凤

    目的探讨不同眼外肌手术刺激引起的胃电图变化.方法应用体表胃电描记法对眼科病房163例行双眼外直肌后徙术或双眼内直肌后徙术患儿的胃电活动进行监测.结果斜视儿童内直肌或外直肌因手术刺激引起胃电图变化的主要表现为主功率增加,内直肌组37例主功率差值增加:胃窦63.59μV±128.22μV、胃体78.24μV±143.85μV;外直肌组126例主功率差值增加:胃窦57.35μV±189.60μV、胃体64.95μV±129.94μV,内直肌组主功率差值增加较外直肌组程度更为明显.与此同时,眼-胃反射发生率内直肌组(43.24%)也略高于外直肌组(40.47%),但其差别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胃电图记录与临床表现基本一致.结论胃电图是监测不同眼外肌手术眼-胃反射的一种可以量化的客观检查方法,内直肌与外直肌后徙手术时的胃电图未呈现明显差别.

  • 视动错觉诱发的运动病动态发生过程与胃电的联系

    作者:张华;杨芬;刘志强;张复生;彭远开;杨天德

    目的 在视动刺激诱发运动病过程中,探讨胃电的变化与运动病恶心症状动态发生过程的联系,为运动病的预测和防护提供思路和依据。方法 20名18~25岁的健康男性,分别接受15 min的单纯视动刺激实验,记录了运动病症状并采集了胃电信号。 结果 (1) 11名恶心发生者运动病分值明显高于9名恶心未发生者(P<0.001);同时,恶心发生者胃节律过速百分比的增加和主导慢波百分比的减少都明显大于9名恶心未发生者胃电两参数的变化(都为P<0.001);(2)11名恶心发生者自身旋转错觉出现的时间明显早于胃电的变化(P<0.001);(3)刺激过程中,11名恶心发生者胃电主导慢波(Primary Wave, Pw)和胃节律过速(Tachygastria, Tach)百分比减低或增加都明显早于恶心症状的发生(都为P<0.01)。 结论 (1)恶心时胃电的变化程度明显高于未恶心时;(2)自身旋转错觉与胃电的变化和恶心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3)胃电的变化先于恶心症状的出现。

  • 功能性消化不良胃动力信息检测与评价

    作者:王伟;李章勇;官方勇;刘纯伦;方晓杰;任超世

    目的 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动力系统的电过程和机械过程.方法 根据临床标准筛选1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从体表提取生物阻抗胃动力信号和胃电信号,并利用小波变换将阻抗胃动力信号从呼吸和血流等生物阻抗信号中分离出来.通过能谱和频谱分析方法,以及主能量和支配频率等将信号进行分类.结果 接受药物治疗1周后,15例FD患者主述其症状还没有明显缓解或者消除,但此时提取的胃电参数与治疗前相比大都有显著性改变,而来源于阻抗信号的胃动力参数没有显著性变化.结论 阻抗胃动力参数反映胃的运动过程和效果,与同步胃电的结合将为FD和胃动力功能研究提供一种新的无创检测和评价方法.

  • 体表胃电图的记录分析及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

    作者:古华光

    为介绍体表胃电图在航天医学尤其是在运动病研究中的应用,综述了胃电产生的生理基础、体表胃电的记录、胃电分析和在航天医学中的应用,重点介绍在运动病研究中的应用.体表胃电图的多个指标与运动病恶心综合症有关.胃电图用来研究运动病恶心综合症是可行的.

  • 前庭刺激下胃电图的变化特征

    作者:刘志强;裴静琛;孙若亮;常磊;张华

    目的观察前庭刺激状态下胃电图的变化特征.方法记录了25名转椅Coriolis刺激、28名冷热刺激下飞行员的胃电图.结果 53名被试者在刺激过程中胃电发生了明显的节律紊乱,表现为胃动过速百分率增高(P<0.05);在Coriolis刺激中,重度症状组的主频由正常的2.40~3.70周/min(cpm)上升到3.70~10.00 cpm的范围内,且随着症状加重而上升明显、持续时间愈长的趋势.结论主频可成为评价运动病严重程度的一项重要参数指标.

  • 急慢性胃炎患者胃电图变化规律研究

    作者:郭荣斌;李闻;赵永伟

  • 低气压暴露对飞行员胃电图的影响

    作者:徐先荣;翟丽红;徐华;刘玉华

    目的:观察低气压暴露对飞行员胃电图(electrogastrogram,EGG)的影响。方法25名参加改装体检的直升机飞行员坐于低压舱内,记录EGG 4 min,然后以20 m/s速度上升,分别在1000、2000、3000、4000 m处各停留10 min,并记录EGG 4 min,再以5 m/s速度下降返回地面,观察不同高度EGG的平均幅值、平均频率、平均节律紊乱百分比和正常慢波百分比等指标变化。结果低气压暴露对飞行员EGG的影响包括:①平均幅值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1000 m和3000 m高度EGG平均幅值为304.2?V和297.6?V,与地面EGG平均幅值357.7?V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2.42,P<0.05),但2例有轻度腹胀者表现为相反的平均幅值上升;②平均频率总体无明显变化,但2例有轻度腹胀者平均频率稍快;③平均节律紊乱百分比仅3000 m高度(24.3%)明显降低,与地面(28.2%)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3,P<0.01),但2例有轻度腹胀者反而增加;④正常慢波百分比总体呈现为无明显改变。结论4000 m不同高度低气压暴露对飞行员EGG的影响差异较大,但对明显腹胀和腹痛者,EGG的平均幅值和平均节律紊乱百分比可能提供有价值的客观依据。如果在影响因素的控制方面做更深入细致的工作,有望将EGG作为高空胃肠胀气的客观评价指标。

  • 作者:

    关键词:
294 条记录 3/15 页 « 12345678...1415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