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配伍比例及配伍组分对芍药甘草汤中9种药效组分的影响

    作者:蔡悦萍;张贵君;朱广伟;王晶娟;黄睿;汪萌;高晓美;渠磊;毛莹

    目的:建立芍药甘草汤中9种药效组分分析方法,研究配伍比例及配伍组分对芍药甘草汤药效组分的影响,为建立与临床疗效对应的中药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不同配伍比例及不同配伍组分的芍药甘草汤为载体,以经方芍药甘草汤(《伤寒论方》)作对照,按照汤剂制备供试品,采用HPLC-DAD多波长法测定芍药甘草汤中氧化芍药苷、芍药内酯苷、芍药苷、苯甲酰芍药苷、甘草酸(230 nm),甘草苷、甘草素(276 nm),异甘草苷、异甘草素(360 nm)共9种药效组分的含量.结果:不同配伍比例的芍药甘草汤中9种药效组分总量(mg· mL-1)在醋白芍-炙甘草(3 g∶3 g)、(6 g∶6 g)、(12 g∶12 g)中相等且高,其余依次为在醋白芍-炙甘草(9 g∶12 g)、(12 g∶9 g)、(6 g∶12 g)、(3 g∶12 g)、(12 g∶6 g)、(12 g∶3 g)中;不同配伍组分的芍药甘草汤中9种药效组分总量(mg ·mL-1)依次为在醋白芍-炙甘草(12 g∶12 g)、酒白芍-炙甘草(12 g∶12 g)、炒白芍-炙甘草(12 g∶12 g)、醋白芍-生甘草(12 g∶12 g)、焦白芍-炙甘草(12 g∶12 g)、酒白芍-生甘草(12 g∶12 g)、炒白芍-生甘草(12 g∶12 g)、焦白芍-生甘草(12 g∶12 g)中.结论:①配伍比例、配伍组分相同,药效组分相同;②配伍比例相同但配伍组分不同,药效组分不同;③配伍组分相同、配伍比例越接近1∶1,药效组分含量越高;④配伍比例相同时,对药效组分的影响程度为醋白芍>酒白芍>炒白芍>焦白芍,炙甘草>生甘草;⑤配伍组分相同时,对药效组分的影响程度为炙甘草>醋白芍.研究结果说明:配伍比例和配伍组分不同,是不同的药物,其药效组分质量标准不同.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四逆泡腾片中甘草黄酮含量

    作者:王跃生;李欣晴;饶毅;魏惠珍;胡景婷;刘玲

    目的:建立四逆泡腾片中甘草黄酮的高效液相色谱定量方法.方法:采用四逆泡腾片提取物酸水解方法制备甘草黄酮主要苷元一甘草素与异甘草素,采用Hypersil ODS2 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0.8 mL·min-1,检测波长230 nm,柱温40℃.结果:甘草素、异甘草素线性范围分别为0.0219 ~0.656 μg、0.0216 ~ 0.647μg,r均为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以甘草素与异甘草素的量之和计为100.6%,RSD为1.5%(n=6).结论:该方法专属,分离效果好,灵敏度高,可用于四逆泡腾片的质量控制.

  • RP-HPLC法测定异甘草素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能量代谢的影响

    作者:詹春;杨静;詹莉

    目的:建立一种测定组织样品中腺苷酸含量的RP-HPLC法,并观察异甘草素(isoliquiritigenin,ISL)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能量代谢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反复阻断小鼠双侧颈总动脉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模型,采用RP-HPLC法,Hypersil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100 mmol·L-1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缓冲液(pH 6.0),流速为0.7 mL·min-1,柱温为25℃,检测波长为254nm,测定脑组织ATP含量、腺苷酸池(TAN)水平和能量负荷值(EC).结果:ATP、ADP、AMP浓度分别在1.7-212.0μg·mL-1(r=0.9999),1.6~208.0μg·mL-1(r=0.9999),1.3~164.0μg·mL-1(r=0.9999)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101.3%(RSD=1.0%),99.0%(RSD=1.4%),97.6%(RSD=1.6%);ISL(10,20,40mg·kg-1·d-1)剂量依赖性提高脑组织中ATP含量、TAN水平和EC值.结论:该分析方法简便、准确、可靠;ISL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脑能量代谢水平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 大鼠口服半夏泻心汤及不同配伍组中甘草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作者:王莹;袁瑾;肖娟;蔡巧玲;王新宏;安叡;马越鸣

    目的:建立血浆中甘草苷、甘草素、异甘草苷、异甘草素、甘草酸和甘草次酸的LC-MS/MS分析测定法,研究半夏泻心汤[由半夏和干姜(辛开组),黄连和黄芩(苦降组),人参、大枣和炙甘草(甘补组)组成]及不同配伍组中甘草活性成分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取血浆样品0.1 mL经甲醇-丙酮-乙酸乙酯(5∶4∶1)沉淀蛋白并萃取后,经Inertsil ODS-SP色谱柱(100 mm ×2.1 mm,5μm)分离,流动相为甲醇-0.1%甲酸(含5 mmol·L-1醋酸铵),梯度洗脱.采用电喷雾电离源,多反应监测模式(MRM)测定各成分的血药浓度,DAS 2.0计算药动学参数,SPSS 17.0统计分析.结果:血浆中6个甘草活性成分的提取回收率均大于78%;LC-MS/MS方法测定的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均小于12%;药动学结果显示,全方配伍后,甘草苷和甘草素的AUC(0-∞)显著高于甘补组和甘补苦降组,相应CL/F显著性降低;异甘草素的Cmax和AUC(0-∞)显著性提高;甘草次酸的Cmax和AUC(0-∞)均高于甘补辛开组和甘补苦降组,Cmax分别高达1.93和4.08倍,AUC(0-∞)分别高达2.49和4.80倍.而甘草酸的AUC(0-∞)在甘补苦降配伍中较高,甘草次酸的AUC(0-∞)则在甘补组中较高.结论:建立的LC-MS/MS分析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半夏泻心汤中活性成分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大鼠口服半夏泻心汤及不同配伍后,各活性成分的药动学参数有一定的变化,全方配伍利于多数活性成分的吸收.

  • 异甘草素对低氧PC12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表达

    作者:付亚杰;李长栋;荔志云;季玮;孙建军

    目的 观察异甘草素(ISL)对低氧诱导神经细胞损伤过程中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PC12细胞,建立细胞低氧损伤模型.将细胞分为C(对照组)、H(模型组,即单纯低氧组)、H1(ISL低剂量组)、H2(ISL中剂量组)、H3(ISL高剂量组),即H1、H2、H3加入对应浓度的ISL后与H一同放入低氧环境中,培养时间结束后,再进行统一处理.光学显微镜观察PC12细胞形态;采用Flow cytometry方法检测PC12细胞的凋亡;采用RT-PCR技术分析Bc1-2和Bax mRNA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 低氧诱导PC12细胞凋亡,使PC12细胞Bax mRNA的表达升高,Bcl-2mRNA的表达降低,而经8μg/ml ISL干预的低氧PC12细胞较单纯低氧组PC12细胞Bax mRNA的表达降低,Bcl-2mRNA表达升高.结论 低氧对PC12细胞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促进细胞凋亡,使Bcl-2mRNA表达降低、Bax mRNA表达升高;ISL能够逆转低氧对PC12细胞的抑制作用,这种保护作用可能通过上调Bcl-2 mRNA的表达,下调Bax mRNA的表达来实现.

  • 异甘草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损伤灶修复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杨永明;荔志云

    目的 观察异甘草素对创伤性脑损伤大鼠病理变化和血清白介素-1α(IL-1α)、IL-1β、IL-6、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探讨其在创伤性脑损伤(TRI)后促进脑损伤灶康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运用改良Feeney法建立大鼠脑损伤模型,将动物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损伤组、异甘草素治疗组,共治疗5d,经平衡木行走试验观察神经行为学变化后处死,采用蛋白芯片法检测血清中的细胞因子,HE染色光镜下观察损伤灶的变化.结果 与脑外伤组相比异甘草素治疗组IL-1α、IL-6、IL-10的血清含量明显增高,IL-1β和TNFα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损伤灶病理学变化明显改善.结论 异甘草素可以促进创伤性脑损伤大鼠脑损伤灶康复,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因子有关.

  • 串果藤中甘草素和异甘草素对大鼠单胺氧化酶的体外抑制作用

    作者:潘宣;潘宣;孔令东;孔令东;张勇;郑汉其;谭仁祥

    目的:研究串果藤中甘草素和异甘草素体外对单胺氧化酶A型和B型的抑制作用.方法:根据不同的离心速度制备大鼠全脑粗线粒体作为单胺氧化酶的酶源;分别以5-羟基[侧链-2-14C]色胺肌酸硫酸盐([14C]5-HT)和2-苯基[1-14C]乙基胺盐酸盐([14C]β-PEA)为单胺氧化酶A型和B型放射性底物,用液体闪烁技术,研究甘草素和异甘草素酶抑制作用和抑制类型.结果:甘草素和异甘草素对单胺氧化酶A型和B型均具有抑制作用,呈良好的量效关系,对单胺氧化酶A型的IC5o(95%的可信限)分别为32(26-36)μmol/L和13.9(12.8-15.6)μmol/L,对单胺氧化酶B型的IC50值分别为104.6(89.0-118.9)μmol/L和47.2(39.5-54.5)μmol/L.酶抑制特征曲线显示甘草素和异甘草素对单胺氧化酶A型呈非竟争性抑制,Ki值分别为31.5μmol/L和14.3 μmol/L,而对单胺氧化酶B型呈混合竟争性抑制,Ki值分别为164.7 μmol/L和62.2 μmol/L,Ki值分别为15.2 μmol/L和9.3 μmol/L.结论:甘草素和异甘草素体外对单胺氧化酶A型呈非竟争性抑制作用,对单胺氧化酶B型呈混合竟争性抑制作用.

107 条记录 6/6 页 « 12345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