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后少见并发症的分析及对策

    作者:姚红响;陈根生;诸葛英;曾群

    目的 探讨脾动脉部分栓塞术少见并发症的原因与对策.方法 对276例患者动脉插管行脾动脉部分栓塞术,部分患者同时行TACE或PTVE治疗.结果 脾动脉栓塞成功率99.6%,除常见并发症脾脏栓塞综合征等外,尚出现脾脓肿、顽固性血性胸水等少见并发症10例(3.62%),妥善治疗后痊愈.结论 脾动脉栓塞术除出现常见并发症外,应同时重视少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分析

    作者:张启周;林焕兴;许云龙;娄明武;张宏光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内服中药,静脉注射丹参、低分子右旋糖酐及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6例,对治疗前后疼痛、生活能力、关节活动度及行走距离进行评估比较,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46例治疗后旋股内、外动脉血管分支数目较治疗前增多、增粗,7例闭塞的股骨头上动脉再通,但仍较细小,5例股骨头上动脉延长,6例无明显改变.疼痛消失46髋,明显减轻15髋.功能好转.结论 中西医结合介入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显著.

  • 微导管在肝包膜下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作者:黄源义;周文辉;饶定虎;熊运奎;邱菊芳

    目的 探讨微导管在肝包膜下海绵状血管瘤栓塞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8例肝包膜下海绵状血管瘤术前均经CT或MRI证实,将5F Yashiro导管作为导引导管,利用同轴导管技术应用微导管超选择至瘤体供血血管行栓塞治疗.结果 18例肝包膜下海绵状血管瘤均成功地进行了栓塞硬化治疗.术后肝功能损害轻,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微导管治疗肝包膜下海绵状血管瘤,具有超选择成功率高,栓塞效果好,正常肝组织损伤小等优点.

  • 髂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支架植入治疗

    作者:李镝;韩洪武;孙秀云;程旭

    目的 探讨髂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支架植入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 髂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患者15例,病变长度4.3~9.5 cm,平均6.7 cm,间歇性跛行间距100~300 m.应用大剂量局部溶栓+支架成形术(PTAS)治疗.术后追踪采用动脉彩超或16层CT以及踝肱指数(ABI).结果 本组支架植入治疗的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ABI由术前的0.25±0.18增至术后14 d的0.85±0.15(P=0.00).随访3~47个月,其中1例男性高龄患者于治疗3个月后,因脑干血栓死亡,其余患者均健在,无1例出现再狭窄及闭塞.11例患者跛行症状消失,3例患者跛行间距>1000 m.结论 髂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支架植入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满意,安全可靠.

  • 宫颈妊娠的介入治疗

    作者:兰为顺;杨文忠;袁先宏;周萍

    目的 探讨子宫动脉化疗灌注加栓塞在治疗宫颈妊娠中的作用.方法 对11例宫颈妊娠患者急诊行双侧子宫动脉选择性插管,灌注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后,再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双侧子宫动脉,1周内再在B超引导下行刮宫术或吸宫术.结果 11例患者均成功施行了子宫动脉化疗灌注加栓塞术,1周内顺利行刮宫术或吸宫术,术中出血量少.结论 子宫动脉化疗灌注加栓塞术为宫颈妊娠患者的保守治疗提供了安全保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及其防治的探讨

    作者:李智岗;李顺宗;黄景香;赵俊京;韩捧银;杨光;梁国庆;王红光

    目的 探讨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和置入内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 65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和置入内支架治疗.其中肝门部肝癌18例,胆管癌16例,胆囊癌累及胆总管3例,胃癌肝门淋巴结转移16例,胰腺癌8例,胆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狭窄4例.结果 20例放置了胆管支架,其中2例因左右肝总管梗阻各放置了2枚金属内支架;15例放置了内外引流管;29例单纯放置外引流管;1例右侧胆管放置支架,左侧放置内外引流管.与操作有关的并发症为胆管出血2例,其中胆管出血致出血性休克1例;感染4例,2例出现败血症;肝功能损害5例;局限胆汁性腹膜炎并发反应性胸腔积液1例;电解质紊乱1例;引流管部分移位或脱出8例;引流管阻塞2例;支架置入后早期发生再狭窄1例.结论 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确切,正确选择适应证、规范操作技术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CT导引下肺内病变穿刺活检:不同大小和不同深度病灶间的比较

    作者:黄振国;张雪哲;王武

    目的 探讨病变大小、深度对CT导引下肺内病变穿刺活检诊断正确率、气胸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复习有手术病理、临床或影像学随访的肺内病变CT导引下活检398例,按大小将病灶分为≤2 cm、2~4 cm和≥4 cm 3组.依据病变与胸膜间距离将病灶深度分为≤1 cm、1~3 cm和≥3 cm 3组.比较不同大小、深度病灶CT导引下活检在诊断正确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方面有无差异.结果 (1)398例CT导引下活检总的诊断正确率为83.2%(331/398),58例(14.6%)发生气胸. (2)3组不同大小病灶活检诊断正确率分别为 73.3%(44/60)、81.5%(176/216)和91.0% (111/122),χ2=9.91, P<0.01;气胸发生率分别为20%(12/60)、16.7%(36/216)和8.2%(10/122),χ2=6.16, P<0.05.(3)3组不同深度病灶活检诊断正确率分别为83.0%(117/141)、85.9%(122/142)和80.0%(92/115),χ2=1.59, P>0.05;气胸发生率分别为2.8%(4/141)、14.8%(21/142)和28.7%(33/115), χ2=34.03, P<0.01.结论 CT导引下肺内病变穿刺活检对小病灶诊断正确率明显低于大病灶,气胸发生率高于大病灶;不同深度病灶CT活检诊断正确率相近,随病灶深度增加气胸发生率增加.

  • 金属内支架治疗直结肠恶性狭窄和梗阻

    作者:张希全;易玉海;凌保存;郭锋;刘绵春;丁乃睛

    目的 探讨金属内支架治疗直结肠恶性狭窄和梗阻的临床意义和效果.方法 47例无手术治疗指征的直、结肠恶性狭窄和梗阻,在X线透视下,经肛门置入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结果 47例患者,共植入镍钛记忆合金网状支架53枚(6例因再次梗阻二次植入支架).43例支架一次置入成功,占91.5%(43/47),4例经二次支架置入成功,占8.5%(4/47).2例肿瘤破溃瘘道形成病例,置入覆膜支架成功封堵瘘口.所有病例支架置入后梗阻症状迅速解除,腹胀逐渐消失,可进半流质饮食,一般情况好转.生存6个月以内29.8%(14/47),6个月以上70.2%(33/47),2例已超过13个月,现仍在随访中.结论 直结肠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无手术指征的直结肠恶性狭窄和梗阻的首选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手段.

  • 少血供转移性肝肿瘤滋养动脉超选择性化疗栓塞的疗效观察

    作者:罗小平;淦伟

    目的 评价少血供肝转移性肿瘤超选择性滋养动脉插管并完全性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DSA 的引导下,对75例少血供肝转移性肿瘤病灶滋养动脉超选择性插管并完全性化疗栓塞.结果 75例共202个被栓塞病灶在术后2~3月CT 复查,189个病灶被碘油完全性充填、11个病灶大部被碘油充填、2个病灶碘油充填欠佳.159个病灶明显缩小、41个病灶部分缩小、2个病灶缩小不明显.术后6、12、24、36月及3~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75/75)、85.3%(64/75)、55%(41/75)、42.7%(32/75)、20%(15/75).结论 高度选择性滋养动脉插管并完全性化疗栓塞是一种对转移性肝肿瘤治疗的有效方法.

  • 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急性动脉性出血

    作者:靳海英;霍守义;韩新巍;张和平;贺祥;张杰;王斌杰;李长波

    目的 探讨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急性动脉性出血的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47例动脉性出血的病人行超选择性出血动脉插管栓塞治疗.包括肿瘤性出血15例,非肿瘤性出血32例.出血量500~2800 ml.结果 44例患者应用动脉栓塞治疗达到止血目的.近期有效率93.67%.无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3~12个月,2例复发.结论 超选择性动脉插管栓塞治疗急性动脉出血、止血安全有效.

  • 3D DSA在颅内动脉瘤介入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作者:翟水亭;李天晓;宗登伟;曹会存;王子亮;白卫星;刘建文

    目的 评价3D DSA在颅内动脉瘤诊疗中的作用,并与2D DSA比较.方法 50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均行2D DSA及3D DSA检查.观察2D DSA及3D DSA(VR)对颅内动脉瘤瘤颈和瘤体形态的显示,评估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可行性.获取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参考图像.通过对瘤颈和瘤体的测量,正确选择第1枚弹簧圈的直径及长度.结果 50个破裂的颅内动脉瘤中,2D DSA能清楚显示14个动脉瘤的瘤颈;VR能清楚显示所有动脉瘤的瘤颈.2D DSA能清楚显示26个动脉瘤的形态;VR能清楚显示所有动脉瘤的形态.2D DSA认为6例不能行血管内栓塞治疗;3D DSA显示全部能行血管内栓塞治疗并栓塞成功.49个颅内动脉瘤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时均从3D DSA获取参考图像.48个第1枚弹簧圈选择正确.结论 3D DSA在评估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栓塞治疗的可行性、获得参考图像、动脉瘤精确测量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宫颈癌介入治疗后手术疗效分析

    作者:

    目的评价先期动脉介入化疗栓塞及手术联合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疗效.方法对31例宫颈癌患者(Ⅱa期8例,Ⅱb期17例,Ⅲa期5例,Ⅲb期1例)术前介入性化疗栓塞后行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近期疗效明显,术后病理淋巴转移率Ⅱ期为12%,Ⅲ期为66.67%.27人随访3年,存活23人,存活率达85.19%.结论先期介入性治疗能缩小肿瘤体积,降低淋巴结转移,提高手术切除率,联合手术治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率.

  • 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并发症分析

    作者:李敬邦;李寰;张玉顺;代政学;王垒;张军;李军;王晓燕

    目的探讨膜周部室间隔缺损(VSD)经导管介入治疗的并发症及其预防.方法456例(男236例,女220例)膜周部VSD患者,年龄3~48岁,平均(14±9)岁.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7例合并房间隔缺损及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和房间隔缺损者同时应用其他封堵装置治疗合并的畸形.结果456例患者,术前经胸超声检测VSD直径为2.3~18 mm(平均6.2 mm),VSD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0.5~6 mm(平均2.3 mm),术中心室造影测量VSD直径为1.3~20 mm(平均6.4 mm),VSD距主动脉右冠瓣距离0.5~6 mm(平均2.4 mm).448例封堵成功.所选封堵器大小为4~22 mm(平均8.6 mm).发生高度房室传导阻滞(AVB)6例(1.3%),溶血2例(0.4%),封堵器明显移位1例(0.2%).6例AVB患者,5例均恢复正常窦性心率,1例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0.2%)术后6月复查,有微量残余分流,1年后消失.6例(1.3%)术后新出现主动脉瓣微量返流,10例(2%)术后即刻新出现三尖瓣少量返流,1例(0.2%)术后5d新出现三尖瓣中量返流,1例(0.2%)术后6月新出现三尖瓣少量返流.结论经导管介入治疗膜周部VSD的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疗效可靠、理想的治疗方法.

  • 术前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减少原发性肝癌手术癌残存的意义

    作者:浦涧;韦忠恒;汪建初;韦建宝;李良波;严浩然;韦邦宁;卢寇铭

    目的探讨减少原发性肝癌手术癌残存的方法.方法分组对照研究199例能一期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研究组68例术前、术后均予肝动脉化疗碘油栓塞(LP-TACE)治疗,对照组131例术后予LP-TACE治疗.分别统计2组常规CT、手术病理的子灶数,以及研究组手术切除前LP-TACE及碘油栓塞后CT扫描(LP-CT)的子灶数,统计2组术后癌残存率及残存癌灶数,予t 及χ2检验,研究术前TACE与手术癌残存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术前LP-TACE并LP-CT使子灶的发现率较常规CT提高了21.50%,前后相比较,P《0.05,具显著性差异;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常规CT子灶均数及子灶敏感率,t= 0.075,χ2= 2.545,P》0.05,无显著性差异;手术癌残存率研究组为27.94%,对照组为46.56%,2组相比较,P《0.05,具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肝癌术前LP-TACE治疗,对发现肝内微小病灶,降低手术癌残存具有重要意义.

  • 蛋白分解酶阻滞剂及抗生素区域动脉灌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观察

    作者:刘舵;刘振堂;刘文超

    目的探讨使用蛋白分解酶阻制剂及抗生素区域动脉灌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1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行经股动脉穿刺置管,经腹腔动脉等注入萘莫司他和泰能,连续灌注2~7 d.结果死亡4例,死亡率21.1%,有效15例,有效率78.9%.灌注治疗后,胰腺的改变12例正常,6例形成假性囊肿,并逐渐缩小,1例非感染性坏死.导管无闭塞、感染、血栓形成.有效率78.9%.结论此疗法死亡率无明显改善,但抗感染有效.

  •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及血管内栓塞治疗

    作者:邓剑平;高国栋;赵振伟;赵继培;陈玲

    目的探讨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诊断方法和血管内球囊及可脱式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48例患者共49个瘘口进行51次栓塞治疗,其中49次应用可脱式球囊进行栓塞,2次应用GDC进行栓塞.结果49个瘘口中31个闭塞瘘口同时颈内动脉保持通畅,2例患者2周后复发,应用球囊再次栓塞.18个闭塞患侧颈内动脉,1例患者出现暂时性肢体偏瘫.2例GDC栓塞闭塞瘘口并保持颈内动脉通畅.患者临床症状基本全部消失,部分术前视力下降者恢复不良.结论物理诊断和DSA脑血管造影对TCCF诊断有意义.可脱式球囊栓塞是治疗TCCF的良好方式,辅助GDC栓塞总体上可以达到更好的结果.

  •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中晚期肝癌60例效果分析

    作者:陈士新;李涛

    目的观察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选择性肝动脉插管灌注化疗联合碘油栓塞(部分病例加用明胶海绵)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中随机选择60例,共行140次介入治疗.结果显效60%(36/60),有效31.7%(19/60),稳定8.7%(5/60),生存率显著提高,12个月以上生存率达63.3%(38/60).结论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确切,能够显著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

  • 急性肺血栓栓塞症的介入综合治疗

    作者:张战利;张焱;翟成凯;王建利;薛南;郭秋霞;卢国庆;张清军;荆利民

    目的 评价介入综合治疗急性肺血栓栓塞症(PTE)的疗效.方法 7例PTE病人,经肺动脉造影进一步明确栓塞部位后,即采用介入综合治疗(经导管碎栓、抽吸取栓、局部溶栓及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观察临床症状、肺动脉开通情况、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肺动脉平均压(PAPm).结果 所有PTE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肺动脉完全开通率90%以上;PAPm术前平均31 mmHg降至术后25 mmHg;PaO2术前平均54 mmHg升至术后95 mmHg,SaO2术前平均80%升至术后94%,术后未有再发PTE者.结论 介入综合治疗急性PTE能够快速改善血液动力学,降低右心室后负荷,预防PTE复发.

  • 经动脉导管磁性微粒栓塞肿瘤的临床分析

    作者:程新宝;袁曙光;阎东

    目的 探讨磁性微粒(Fe3O4)经动脉导管栓塞肿瘤机理与临床应用.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插管,用Fe3O4+5-Fu混悬药液栓塞94例肿瘤患者,其中5例肝癌栓塞后靶区外置磁场,15例栓后手术切除标本HE染色制片,25例栓塞1月后DSA复查,前后图像对照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病理提示肿瘤组织坏死彻底,栓塞前后DSA图像定量分析P值<0.05,临床观察栓后综合征明显下降.结论 Fe3O4微粒是一种永久性栓塞颗粒,具有缓慢栓塞作用,对减少栓后临床并发症有一定作用.

  • 良恶性输尿管狭窄经皮穿肾经尿道双途径联合介入治疗

    作者:张希全;王胜强;刘恩靖;董戈;郭锋;潘晓琳

    目的 评价输尿管良、恶性狭窄和梗阻的双途径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对131例良、恶性输尿管狭窄或梗阻患者,采用经皮肾穿刺及经尿道双途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 131例,良性狭窄125例,共对149侧输尿管进行扩张治疗,成功123例(149侧),失败2例.6例恶性狭窄或闭塞,共9侧输尿管进行扩张治疗均获成功.随访6个月~10年,患者临床症状减轻或消失,感染得到控制,肾功好转或恢复,不再出现梗阻现象.结论 经皮穿肾经尿道双途径联合介入治疗良恶性输尿管狭窄和梗阻,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简单,治疗效果显著.

1504 条记录 67/76 页 « 12...64656667686970...7576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