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王进:小创伤大进步
一提到心脏血管外科手术,人们常常会联想到巨大的胸部伤口、瞬息万变的病情和与重症监护室相关的并发症,而与“微创”、 “小切口”、 “精细操作”、“举重若轻”这些字眼相去甚远.这种观念恐怕要在不远的将来得到改变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北大医院)心脏外科除完成常规的手术与急难险重病例的外科治疗外,近年来积极开展、实施了微创或小切口的心脏外科手术,王进主任医师正是这一手术治疗策略重大革新的践行者和推动者.二十世纪中期,我国多个医疗中心成功地开展了一批心脏移植手术,并且预后良好,不少晚期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得到了及时的救治.这些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深深地打动了临近医学院毕业的王进的心,自此他立志从事心脏外科的临床医学事业.
-
防痴呆,好的睡姿是侧卧
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觉空间技能损害、执行功能障碍,以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迄今尚未明了,有多种因素与此病相关,例如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Tau蛋白异常,大脑皮层功能退化以及特殊的大脑部位的结构萎缩和功能退化等.2012年,美国发布了阿尔茨海默病研究指导原则,提出要在2025年开发出对阿尔茨海默氏病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
抗肝炎病毒序贯治疗方案的研究进展
不同药物先后应用的治疗策略就是"序贯治疗(sequential therapy)".在抗肝炎病毒的治疗中,激素-干扰素α(IFNα)、不同类型干扰素、IFNα-拉米夫定以及拉米夫定-其它核苷类似物的序贯治疗,在抗肝炎病毒的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防止耐病毒株出现的重要治疗策略.
-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
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是一种以运动障碍为主的神经变性疾病,初期无明显认知功能障碍,随着病程的进展,逐渐出现认知功能减退,甚至部分患者发展为帕金森病痴呆(parkinson disease dementia,PDD).本文对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特征及处理原则作一综述.1 PD认知功能障碍的流行病学初人们认为,PD患者仅累及运动功能,至19世纪Jean-Martin Charcot发现,PD患者存在认知功能方面的改变,20世纪60年代开始,PDD逐渐引起学者们的关注,有关PD认知功能障碍方面的报道逐渐增多.根据文献报道,65岁以上的普通人群PDD的患病率为0.2%~0.5%,而PD患者的患病率则明显高于普通人群,PD患者中PDD的患病率可达20%~40%,是普通人群的2~6倍[1].据文献报道,痴呆患者中PDD约占3%~4%,PD患者晚期有70%~ 80%会出现认知功能改变,并进展为PD D;P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年龄明显相关,65岁以下患病率为2.7%/年,而70岁以上的患病率则为13.7%/年[2].国外研究发现,PD患者每年大约有4.76%的患者发生痴呆[3].
-
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和医疗实践
中年以后肺癌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约75岁达高峰,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已为恶性肿瘤之冠.长期以来,肺癌尤其小细胞肺癌治疗后的长期生存率增高不够理想,以致国内外许多专家倾注大量精力研究,以期提高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高长期生存率根治小细胞肺癌的策略.小细胞肺癌确诊后的自然中位生存期不及3个月,但Ⅰ期小细胞肺癌能手术切除再加化疗的5年生存率约33.3%~53.4%.
-
自发性寰枢椎脱位的手术治疗
自发性寰枢椎脱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主要是颅椎通道腹侧或背侧的骨性结构、韧带组织对延髓下端及上位颈髓的压迫.传统手术为枕大孔扩大和寰枢椎后弓切除减压术, 这对寰枕部腹侧压迫不仅无效,并且可以造成神经功能障碍加重,出现较高的致残率,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我科采用显微外科技术经口咽前入路治疗自发性寰枢椎脱位12例,效果满意,现就其发病机制、临床治疗策略、手术适应证、手术技巧以及并发症防治报告如下.
-
中小剂量六味安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1]是指由胃和十二指肠功能紊乱引起的症状,临床以慢性或间歇性的上消化道症状为主要的一组疾病,表现为进餐后上腹饱胀、嗳气、恶心、呕吐、厌食等.目前对其发病机制的了解尚很局限.临床发现这类患者往往多伴有焦虑、失眠、多梦等精神方面的症状[2],治疗策略以对症治疗为主.六味安消是在传统方剂基础上研制成功的中成药,该药有较好的胃肠动力作用,因此我们采用中小剂量的六味安消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以观察其对功能性消化性不良的作用.
-
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49例临床分析
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发生率及病死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49例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探讨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策略.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37例,女性12例,年龄32~85岁,平均(61±4)岁;其中右半结肠20例,左半结肠16例,直肠13例.术前经腹部X线平片、腹部超声、CT检查、肠镜等结合病史而明确诊断.
-
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60例治疗体会
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高,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困难。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2008-2012年我院收治的60例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探讨结直肠癌致急性肠梗阻的急诊治疗策略。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46例,女性14例;年龄37~82岁,平均59.5岁。其中右半结肠26例,左半结肠23例,直肠11例,均一期急诊手术,无一例发生吻合口瘘。术前经腹部平片、腹部超声、CT 检查、肠镜等相关资料结合病史而明确诊断。 -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
如何保护及恢复残存β细胞功能的治疗策略是目前国内外防治糖尿病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旨在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早期胰岛素治疗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
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探究
本文总结了6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经验,通过多方面的护理总结得出结论,有效的临床护理指导可以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糖尿病的病理,积极配合科学化、系统化的治疗策略,实现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
对颞下颌关节盘移位的认识与治疗策略
颞下颌关节盘前移位的患者在临床中常因症状明显影响生活质量时才前来就诊,后可能导致治疗时间延长,远期容易复发.因此本文从解剖,组织学,治疗策略这三个角度去分析关节盘前移位的病程发展,以及可逆性的临床治疗方法,希望通过以上分析对临床诊疗有所帮助.
-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分析及治疗经验交流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原因及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颅脑外科治疗的48例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导致急性脑膨出的原因,观察并分析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 在48例患者中,发生进展性出血性损伤24例(50.00%)、急性弥慢性脑肿胀19例(39.58%)、长时间脑疝4例(8.33%)、术中低氧血症1例(2.08%);24例给予单侧开颅,24例给予双侧开颅;随访12个月,死亡19例,存活29例;依据GOS评分,恢复良好13例(44.83%)、中度残疾9例(31.03%)、重度残疾5例(17.24%)、植物状态2例(6.90%).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术中急性脑膨出的产生原因较多,临床发生率较高,临床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判断发病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可改善患者预后.
-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治疗策略及可能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目的:探讨治疗破裂腹主动脉瘤(rAAA)的策略,分析可能影响其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1月至2015年11月期间收治的8例rAA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5例行腔内治疗,3例行传统人工血管置换术。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分析影响rAAA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腔内治疗组30天内死亡3例,传统人工血管置换组30天内死亡1例。年龄、肾功能不全、失血性休克、术中输血量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手术时间、手术方式与预后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rAAA应力求早期正确诊断,及时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才能提高生存率。
-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影像学特征对于治疗策略的选择:附37例报告
目的 总结自发性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SMAD)的影像学分型特征,并探讨其在治疗策略选择中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5月连续收治的37例SISMAD患者的临床资料.症状性SISMAD均接受保守加抗凝治疗,对肠缺血症状超过10天不缓解的SISMAD患者实施手术或支架治疗,患者术后均接受CT血管造影随访.在本组和所有报道SISMAD影像学特征基础上提出新的分型,评价本组和报道的手术/支架治疗SISMAD分型特点.结果 30例(81.1%)症状性SISMAD患者经抗凝保守治疗5天后肠缺血症状缓解,6例(16.2%)肠缺血未缓解的SISMAD患者接受手术或支架治疗.本组病例平均随访时间24.1(1~46)个月,随访期间无肠道缺血症状反复.本组37例SISMAD中Ⅲa型多[11例(29.7%)].在已报道18个研究加上本研究共28例接受外科或者腔内治疗的SISMAD中,Ⅲa型多,共12例(32.4%).结论 症状性SISMAD应优先选择抗凝保守加抗凝治疗.Ⅲa型症状性SISMAD的发病率及外科非保守干预率高于其他类型.随访分析夹层的形态变化对无症状SISMAD的治疗策略的选择有参考价值.
-
四大支架制造商圆桌论坛
译者按:2006年以来,药物涂层支架(drug-eluting stents,DES)的安全性问题使许多医生改变了对成千上万心脏病患者的治疗策略,使用率和销售率明显下滑.
-
肺部毛玻璃样病变治疗策略
目的:探讨不同术式治疗肺部毛玻璃样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早期肺部毛玻璃样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开胸切除术组与微创切除术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微创切除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胸管留置时间较开胸切除术组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明显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切除术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开胸切除术组更低(10.0%VS 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切除术治疗肺GGO具有快捷、安全等优点,术后患者康复快,并发症少,综合疗效优于传统开胸切除术.
-
老年高血压病80例临床分析
老年高血压系指年龄大于65岁,血压值持续或非同日3次以上超过标准血压诊断标准,即收缩压≥21.3kPa(160mmHg)和(或)舒张压≥12.6kPa (95mmHg)者.是老年人常见疾病之一,中晚期患者容易并发多脏器严重损坏.2009年以来,我们根据老年高血压病不同临床分期及特点采取个性化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
60例顽固性高血压的病因与治疗分析
目的 高血压患病已超过1.6亿人,而顽固性高血压占高血压患病率的10%以上.目的观察西药治疗顽固性高血压60例临床疗效,以寻求治疗顽高血压更科学的方法.方法将6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西药治疗.结果 血压在第2、3周开始明显下降,第5周后,且有显著性(P<0.05).结论西药治疗高血压临床效果确切,值得推广.
-
小儿支原体肺炎免疫检测及治疗的分析
目的 全面探讨布地奈德与特布他林联合雾化治疗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100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儿,将他们随即分成传统组和对照组,并结合免疫检测方法,充分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和治疗效率.结果:对照组患儿发生发热、胸痛、皮疹和眼部充血消失的时间要明显比传统组短.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传统组.两组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布地奈德和特步他林联合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的疗效相对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