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酒精灭活再植并游离腓骨植入治疗股骨远端恶性肿瘤

    作者:张克民;吕占辉;赵德伟;孙强;王明山;周忠水;张耀;王来旭

    目的探讨酒精灭活再植并游离腓骨植入治疗股骨远端恶性肿瘤的可行性.方法我们回顾了自1999年6月至2002年5月以来在我科诊治的10 例股骨远端恶性骨肿瘤病例.手术方法采用瘤段酒精灭活,腓骨填充再植术.结果平均随访3年4个月(11个月~6年).8 例无复发,7 例膝关节活动范围达60°~90°,1 例发生感染.结论结果提示本保肢手术在治疗恶性骨肿瘤中是切实可行的,并可达到较高的成功率.

  • 跟骨重建钢板治疗跟骨经关节骨折

    作者:薛华新

    跟骨骨折是足跗骨中常见的骨折,约占跗骨骨折的60 %[1].经跟距关节的跟骨骨折多为粉碎型骨折,骨折线的方向错综复杂,手法整复有一些病例不能达到理想的疗效.我们从2002年以来采用跟骨重建钢板治疗26例跟骨经关节粉碎型骨折,术中经拍摄跟骨侧位、轴位X片检查,达到解剖复位.

  • 2015年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协会会议骨缺损骨不愈合进展

    作者:张永红;潘奇;焦绍锋;秦泗河

    11月4日至7日,2015年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大会在美国南部瑰丽的海边城市迈阿密召开。本次会议由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协会、Ilizarov 技术研究与推广及骨重建协会及北美肢体延长与重建协会联合举办。国际肢体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领域顶尖的专家与会,就临床经验、基础研究、器械及技术进展进行了深入交流。会议包含全体会议、专题研讨会、自由发言及 workshop 四个主要部分,分10个主题会场同时召开。全体会议6次,系统的回顾了 Ilizarov 技术的诞生、发展、传播历程及目前国际创新应用进展。专题研讨会60场,自由发言300余次,内容覆盖脊柱、关节、创伤、足踝、上肢、小儿骨科、畸形矫正、骨感染与骨不连、体质性骨病、骨肿瘤、器械创新及基础研究,workshop 则汇集了 Smith&nephew, Orthofix,Stryker 等国际骨科大公司的先进技术与器械展示。本次大会代表着国际肢体延长与重建领域高水平的盛会,先进的思想与技术在会上不断碰撞与交融。

  • 软骨潮线漂移调控骨关节炎软骨下骨重建的机制探讨

    作者:李西海;党传鹏;杨世奎;梁文娜;叶蕻芝;刘献祥

    骨关节炎是机械损伤因素与生物因素相互作用,导致关节生物力学紊乱而引发的病理改变,其病理过程本质是一种生物学重建过程。软骨潮线漂移是骨关节炎的特征病理变化之一。骨关节炎时,关节为适应外部异常的应力载荷,出现软骨潮线漂移;这种改变引起软骨下骨的代谢变化,导致软骨下骨重建异常,从而加速软骨细胞、软骨基质及软骨下骨降解和合成的耦联失衡,促进软骨退变;因此,控制软骨潮线漂移可能是有效调控软骨下骨重建异常的潜在作用靶点之一。

  • 独活寄生汤调控风寒湿痹型骨关节炎软骨下骨重建失衡的作用机制探讨

    作者:李西海;梁文娜;叶蕻芝;刘献祥

    软骨下骨是软骨的重要功能单位之一,主要功能为吸收应力、缓冲震荡和维持关节形状。软骨下骨重建失衡在骨关节炎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提示抑制软骨下骨重建失衡可能是治疗骨关节炎的一个潜在有效途径。独活寄生汤是治疗风寒湿痹型骨关节炎的经典名方,长期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但独活寄生汤成分的复杂性及多样性限制了其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作用靶点的研究是目前研究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文章基于Ephrin/Eph信号通路与RANKL/RANK/OPG信号通路是调控软骨下骨重建的关键因素,探讨独活寄生汤调控骨关节炎软骨下骨重建失衡的作用机制,为初步阐明独活寄生汤的作用靶点提供新思路。

  • 透骨消痛胶囊干预骨质疏松性骨关节炎模型骨重建与炎症因子变化的研究

    作者:张佳慧;李函;陈文列;陈赛楠;郑良朴;黄云梅;林薇;林如辉;黄美雅;李西海

    目的:分析透骨消痛胶囊对骨质疏松性骨关节炎模型骨重建与炎症因子的影响,为治疗骨质疏松性骨关节炎提供依据.方法:建立骨质疏松性骨关节炎大白兔模型,取模型兔与正常对照兔各6只比较,鉴定造模成功.再将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大白兔各12只用生理盐水灌胃,中药组大白兔12只用透骨消痛胶囊灌胃;维持4,8周时,每组各6只取材,检测血清骨重建关键因子、骨形成与骨吸收标志物以及股骨髁炎症因子蛋白.结果:中药组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碱性磷酸酶、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和骨保护素(OPG)、破骨细胞异化因子(RANKL)活性显著降低,OPG/RANKL比值显著升高(P<0.05或P<0.01);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显著降低(P<0.01或P<0.05).结论:透骨消痛胶囊能下调过度的骨重建速率,调节异常骨代谢水平,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骨关节的软骨下骨与软骨变化,延缓骨质疏松性骨关节炎进程.

  • 骨微损伤与骨重建

    作者:李展春;戴力扬

    在生理运动范围内,一定量的重复性力学载荷可以引起骨微损伤,甚至发生骨骼的断裂.然而,骨组织可以通过某种的反馈机制进行自我修复和重建,来适应不断变化的力学环境.本文综述了骨微损伤的发生、发展和影响因素,以及与骨重建的关系和相关机制.

  • 预成型钛重建板联合血管化髂骨肌瓣在下颌骨修复重建的应用研究

    作者:魏博;陶冶;冯琳

    目的:研究预成型钛重建板联合血管化髂骨肌瓣在下颌骨修复重建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50例下颌骨肿瘤患者,采用抽签法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预成型钛重建板联合血管化髂骨肌瓣进行下颌骨精确重建,对照组患者采用虚拟手术辅助血管化髂骨肌瓣进行下颌骨重建,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疗效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手术疗效优良24例(占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0例(占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951,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5例(占20%),对照组为13例(占52%),观察组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624,P<0.05).结论:预成型钛重建板联合血管化髂骨肌瓣技术治疗下颌骨损伤患者的疗效较好,术后不良反应较少.

  • 影响种植体周围骨重建的修复学和生物力学因素

    作者:Stefano Gracis;蒋瑞芳

    1 引言种植体周围的骨重建以及软组织形态会受到许多修复学和生物力学因素的影响,例如:种植体和基台的连接方式和表面形态(内连接或外连接),安装基台的时机(即刻负荷或者延期负荷),基台材料(钛、金或者瓷),基台形态和尺寸(凹陷或凸起,与种植体肩同宽或者更窄),基台表面结构(光滑或者有微密纹),基台摘戴的次数(一次或多次),修复体的固位方式(螺丝固位或粘结固位),负荷特点(轴向负荷或偏离轴向,静态或动态),口腔副功能(有无磨牙症).

  • 识别咬合力过载和如何处理避免种植体周骨边缘吸收

    作者:Jia-HuiFu;Yung-Ting Hsu;Hom-Lay Wang;孙亚州

    背景:咬合力过载是种植体并发症生物力学的首要原因,包括种植体和(或)修复体折裂和(或)松动.它可破坏种植体和骨的结合,导致种植体周骨丧失甚至种植失败.目的:本文目的在于识别和评估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种植牙咬合力过载.也探讨了如何处理咬合力过载,防止种植体周骨边缘吸收.材料和方法:在PubMed数据库中搜索新研究的电子文献,检测咬合力过载和种植体周骨丧失的关系.英文版的临床病例研究需至少10颗种植体.结果:检索出7篇文献.发现咬合力过载是种植体周骨边缘吸收的促进因素.结论:防止咬合力过载需要综合检查,确定治疗计划,精确的手术和修复操作,常规维护.如果发生了咬合力过载,进行种植并发症的生物力学处理,防止/治疗种植体周骨丧失需包括手术和修复体调整,如咬合治疗、修补或更换有缺陷的修复部件,手术处理骨凹陷.

  • OPG/RANK/RANKL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作者:李子怡;李玉坤

    骨保护蛋白(OPG)/核因子-Kβ受体活化因子(RANK)/核因子-Kβ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信号通路是调节骨重建过程中破骨细胞功能的重要通路.成骨细胞释放的RANKL与破骨细胞表面的RANK结合后通过NF-Kβ途径、JNK途径、蛋白激酶B途径等促进破骨细胞的分化和激活;OPG则可竞争性抑制RANK与RANKL的结合,抑制破骨细胞功能,减少骨质破坏.OPG与RANKL的比例是调节骨吸收和骨形成平衡的重要因素.目前,该通路相关药物治疗骨质疏松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对OPG/RANK/RANKL信号通路在骨循环中的作用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综述,旨在为骨质疏松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

  • 骨干假体治疗股骨干转移性病理骨折的临床疗效

    作者:王丰;杨雄刚;刘永恒;伦登兴;张浩;杨立;赵立明;张慧林;苗军;胡永成

    目的 探讨股骨干转移瘤病理性骨折切除后骨干缺损进行骨干假体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天津医院骨肿瘤科2011年7月至2016年3月采用骨干瘤段切除假体置换手术治疗的股骨干转移病理性骨折患者15例,其中男性6例,女性9例,年龄57~81岁,平均年龄(68±9)岁.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截骨长度,对其预期生存时间及实际生存时间进行评估与对比,并依据国际骨与软组织肿瘤协会(MSTS)标准进行评分.结果 手术用时70(30)min;出血量800(200)ml;术中平均截骨长度(9.5±2.4)cm,范围:7~16 cm.病理回报:结肠癌转移1例,肺癌转移5例,乳腺癌转移3例,肾癌转移3例,肝癌转移2例,未知来源腺癌转移1例.随访2~2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6)个月,其中14例患者死亡,1例患者仍存活.死亡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6.5(5)个月.实际生存时间大于预期生存时间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Z=-2.935,P<0.01).末次随访时,15例患者患肢功能良好,均无局部复发及假体松动,MSTS术后评分平均为(26.0±1.8)分,范围:22~30分.结论 肿瘤瘤段切除骨干假体重建术是治疗股骨干转移病理性骨折的有效术式之一,该术式能够达到安全的外科边界,降低局部复发率,并保留良好的肢体功能.

  • 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

    作者:同志超;陈博;邵宇雄;杨团民;卫剑锋

    目的:探讨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影像学特点、手术方式的选择及临床疗效,并讨论目前该病变可接受的外科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2月间我科收治的23例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患者,其中,男10例,女13例,平均年龄31.4岁,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12例,腓骨近端复发并胫骨转移1例.根据病变的临床、影像学特点选择以下手术方式:瘤段切除骨缺损修复重建术(假体置换9例);肿瘤扩大刮除瘤腔灭活骨修复和/或内固定术(植骨9例,骨水泥填充4例),截肢术1例.结果:随访8~50个月,平均25个月.术后3例复发,肿瘤切除骨缺损修复组1例复发(1/9,11.11%),肢体功能评分80%;肿瘤扩大刮除瘤腔灭活骨修复组2例复发(2/13,15.40%),肢体功能评分95%.结论:根据膝关节周围骨巨细胞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对肿瘤复发的控制及后续治疗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

  • 数字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在血管化腓骨移植精准修复下颌骨缺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薛娇;邱建忠;杨绍滨;庞宝兴;夏楠;贾暮云;尚伟;袁荣涛

    目的 探讨数字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技术在血管化腓骨移植修复重建下颌骨缺损手术的术前规划、术中指导及医患沟通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下颌骨切除手术26例,其中包括口腔恶性肿瘤11例,下颌骨成釉细胞瘤7例,颌骨囊肿病变5例,下颌骨牙源性角化囊性瘤3例.所有病人术前均行头颅三维CT扫描,获得DICOM数据,行三维建模,重建出下颌骨三维数字模型,并转换为STL格式,通过激光快速3D成型打印机制作三维1∶1实物模型.对下颌骨膨隆、变形、破坏者,通过镜像及修补技术进行数字三维重建,根据对侧下颌骨反求出患侧复原模型,3D打印出重建的镜像模型.术前应用3D打印模型与病人及其家属沟通并进行3D打印模型的效度验证.行下颌骨部分切除的病例,在3D打印原型上进行手术设计,制定手术方案,确定截骨线.在3D打印镜像模型上,进行移植腓骨的制备设计,对重建固定板进行术前精准预弯.按照术前手术模拟、规划实施手术,术后进行验证、评估及随访.结果 术前应用3D模型获得了良好的沟通效果,病人及其家属理解度和满意度高.应用数字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辅助手术规划,实际手术与模拟手术的效果一致,节省了术中弯制重建板的时间,使得移植腓骨与下颌骨断端精密接合,术后面型恢复良好.双层移植腓骨良好恢复了下颌骨高度,二期牙种植后恢复了颌面外观及咀嚼功能.结论 数字三维重建联合3D打印能全方位、直观、精确地显示下颌骨的三维解剖结构以及病灶情况,对手术有极大的临床指导价值,实现下颌骨缺损的精准移植腓骨修复,获得了优良的临床效果,极大地提升了显微外科游离组织瓣修复重建的临床水平.

  • 薄层CT扫描在颅脑外伤中的应用

    作者:孟静

    本文首先简单介绍颅脑外伤的概念及常规CT扫描的方法,分析常规CT扫描导致病变漏诊的因素.提出对临床上怀疑有颅底骨折及CT上有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可疑征象的层面加用薄层扫描,能减少部分容积效应的干扰,提高密度分辨率,减少骨骼伪影,能提高早期脑挫裂伤、颅内血肿、颅底骨折发现率,有助于临床上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价,确定及更改治疗方案.

  • 颌骨囊性病变骨重建调控机制研究进展

    作者:冉婵

    颌骨囊性病变主要包括根尖囊肿、含牙囊肿、牙源性角化囊性瘤、囊性成釉细胞瘤等;生长缺乏自限性,术后有较高复发倾向;骨重建是颌骨囊性病变术后愈合的核心过程,本文对颌骨囊性病变术后骨重建调控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416 条记录 21/21 页 « 12...131415161718192021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