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国际抗癫痫联盟诊断方法委员会儿科手术治疗协作组报告——诊断性检查在可外科治疗的儿童癫痫中的应用

    作者:Jayakar P;Gaillard WD;Tripathi M;郭佳南

    对于经过严格筛选的儿童耐药性局灶性癫痫病例,外科手术是取得无痫性发作的成功手段.医学技术的发展使癫痫患者可以获得更精准的术前评估,同时患者获得癫痫外科手术治疗的机会也有所增加.如今已在临床应用的癫痫灶评估方法不仅耗费资源而且在特定病例中不起作用,抑或是副作用大.因此有必要及时制定标准化的术前评估流程.各项检查在特定临床病理类型的病例中的作用尚缺乏1级或2级证据支持.基于这一现状,国际抗癫痫联盟(ILAE)的诊断与儿科学组的儿童癫痫外科协作组将各成员间的共识总结为专家建议发表.旨在减少将各项检查的利用不足,同时促进临床更灵活地运用各项检查,使现有的儿童癫痫中心尽可能标准化地进行癫痫的术前评估.

  • MR/PET联合成像的发展及临床应用

    作者:程起元;李广义

    核磁共振成像的结果是解剖性图像,它有较高的空间纹理信息。而正电子发射体层显像是一种功能性成像,它提供了人体生理代谢信息。MR/PET多模态图像集成了两者成像的优势,可以提供更多图像细节,已开始应用于临床诊疗中。本文介绍了MR/PET联合成像的发展历史、现状及趋势,并呈现了MR/PET在肿瘤诊疗、心血管和脑神经组织显像等方面的临床应用。

  • 人类记忆功能与PET机能定位

    作者:武小玲;尹岭

    记忆是人类复杂的认知功能,心理学家利用二分法将其划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依据良好的实验设计,对记忆系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利用实验动物和人类被试,已在突触可塑性分子和细胞机制及记忆的行为特点和规律上取得重要进展[1].

  • CT与PET诊断鼻咽癌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比分析

    作者:刘丽娟;吴金陵;仇道斌;李家敏;吕杰;原新朋

    目的评价CT与PET对鼻咽癌(NPC)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2例NPC患者行CT和PET两项检查,分析比较二者检查结果的特点及相互关系.结果 16例未治疗的NPC患者CT确诊15例,PET确诊16例.36例治疗后复查的患者,CT确诊复发15例,PET为24例,其中13例二者结果相符合,不符合的患者中10例为治疗导致局部解剖结构改变及瘢痕形成使CT结果无法确定复发而PET确定为阳性.全部患者PET较CT多确定转移26例.结论 CT是诊断鼻咽癌简便、有效的方法;但在治疗前分期、鉴别治疗后肿瘤有无残存、复发及远处转移方面,PET明显优于CT.

  • 早期肺癌检测的研究进展

    作者:任丽丽;金发光;刘小北

    肺癌(carcinoma of the lungs)是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世界范围内,肺癌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都居首位[1-2].调查结果显示,2015年国内肺癌的发病数为733 300例,死亡数为610 200例[3],2015年,全球新增肺癌患者1 987 909例,因肺癌死亡者多达1 732 185例[4-5].从上述两组数据表明,肺癌的患病率和病死率非常接近.尽管医学界对肺癌进行了病因学研究及肿瘤遗传学调查,而且对肺癌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进行了不少改进,但在过去数十年间,肺癌病死率仍急速攀升,而总体生存率仍然相当低.我国肺癌5年生存率仅为16.1%[6],世界范围内肺癌5年生存率也仅为18.1%[7].造成肺癌患者生存率低与不良预后的原因,主要是大多数的肺癌患者在发现症状时都已经到了晚期,肿瘤已经转移.研究表明早期肺癌,如中央鳞状细胞原位癌(cent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in situ)和腺体原位癌(adenocarcinoma in situ)却预后良好[7-8].对早期肺癌的筛查与检测是改善肺癌生存率的关键,现就肺癌的早期检测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PET在肺癌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李卫东;李金瀚;申维玺;罗荣城;王全师;吴湖炳

    目的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18F-FDG PET)对肺癌诊断、分期、疗效评价及随访等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对56例肺癌患者18F-FDG PET显像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灶的标准摄取值(SV)均以2.5界定为肺癌病灶.结果PET用于肺癌临床:①敏感性92.8%;②特异性89.3%;③对肺癌诊断的准确率91.O%;④假阳性率5.4%,假阴性率3.6%;⑤对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稍高于CT,分别为85.0%和70.0%;⑥PET在评价传统的三维定位适形放射治疗及局部病灶消融疗法的疗效以及随访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论18F-FDG PET可用于肺癌的诊断、分期、评价疗效及随访.

  • PET用于勾画生物靶区的呼吸运动体模研究

    作者:陈少卿;于金明;尹勇;付政;邢力刚;李姗姗;巩合义;刘同海;滕学鹏;卢洁

    目的:测量不同运动频率和不同运动幅度下,用PET影像勾画GTV的大小,探讨不同运动状态对PET影像中病灶体积的影响.方法:使用自行研制的二维运动平台系统及体模,模拟不同频率及幅度的呼吸运动,在不同运动状态下对体模进行PET-CT扫描,利用PET图像勾画GTV并计算其大小.结果: 静止状态下GTV(GTV0)为(7.90±0.21) cm3,运动频率为16次/min、18次/min及20次/min状态下GTV分别为(11.56±2.62) cm3 (GTV16)、(12.51±3.57) cm3(GTV18)及(11.86±3.27) cm3(GTV20).GTV0、GTV16、GTV18及GTV20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z轴方向运动幅度为1.0、1.5及2.0 cm状态下GTV分别为(11.44±3.68) cm3(GTVz-1.0)、(11.64±3.47) cm3(GTVz-1.5)、(12.83±2.02)cm3(GTVz-2.0).x轴方向运动幅度为0.5、1.0及1.5 cm状态下GTV分别为(9.68±2.32) cm3(GTVx-0.5)、(14.41±3.19) cm3(GTVx-1.0)、(11.83±1.92) cm3(GTVx-1.5).在z轴和x轴运动方向上,各G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呼吸频率和运动幅度对PET图像勾画靶区均会产生较大影响,在采用PET影像制定放疗计划时建议采取门控技术等有效措施尽量减少这种影响,使得到的生物靶区尽可能地接近靶区的实际情况.

  • 弥散加权成像与PET-CT对鼻咽癌诊断效力的比较研究

    作者:李卉;谢传淼;刘学文;耿志君;李建鹏

    鼻咽癌是华南地区的常见肿瘤.目前主要通过鼻咽部的磁共振检查、胸片、腹部超声及全身放射性骨扫描对鼻咽癌患者进行治疗前分期及治疗后随访.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可以一次性全身大范围扫描,而且安全、无辐射,更无需造影剂.我们对43例鼻咽癌患者行全身DWI和PET-CT检查,并比较二者诊断鼻咽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的效力,以探讨DWI在鼻咽癌诊断中的价值.一、资料与方法1.病例收集:收集我院经病理确诊的鼻咽癌患者43例,其中男28例,女15例.年龄35 ~65岁,中位年龄44岁.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肿瘤显像剂应用进展

    作者:宋海;司宏伟

    近几年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作为分子影像学的代表,正逐渐走向临床,而PET显像剂也相应发展,其目的就是为临床勾勒出肿瘤解剖形态之外的生物学特征.PET显像剂种类很多,主要有代谢、乏氧、增生、凋亡、生长因子受体显像剂等.虽然各有优缺点,但相信随着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PET显像剂将终会为临床提供可靠、清晰、准确的PET图像.

  • 进行性核上性麻痹与多系统萎缩的头部MRI和FDG-PET比较

    作者:冯涛;王拥军;芦林龙;李伟;马锐华;史伟雄;欧阳巧红;段中响

    目的 对比研究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与多系统萎缩(MSA)的脑干MRI表现和头部葡萄糖代谢特征.方法 对11例PSP患者、37例MSA患者和43例健康对照进行头部MRI平扫检查,并计算MRI正中矢状面T1加权像上中脑截面面积,其中5例PSP和19例MSA进行了18F-FDG PET检查.结果 (1)MRI:11例PSP正中矢状位T1加权像均可见中脑上缘平坦或凹陷表现,呈"蜂鸟征",而MS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未见上述表现.37例MSA患者中有34例轴位T2加权像桥脑可见"十字征"样长T2异常信号.PSP患者正中矢状位T1加权像上中脑截面面积分别低于MS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1).(2)PET:PSP组主要表现为对称性额叶低代谢;MSA组主要表现为额、顶、颞叶普遍低代谢,纹状体对称性代谢降低,丘脑代谢高于纹状体.结论 PSP中脑MRI特征和头部葡萄糖代谢特征与MSA和健康对照有明确差异,有助于PSP与MSA的鉴别诊断.

  • 发作间期颞叶癫痫的18F-FDG PET 显像研究

    作者:漆松涛;邱炳辉;欧阳辉;吴湖炳;杨开军;彭玉平

    目的采用诊断试验评价方法评估发作间期18F-FDG PET显像对颞叶癫痫定性和病灶定位的诊断价值,探讨其对外科治疗的意义.方法 26例CT或MRI检查正常,经临床及脑电图诊断的颞叶癫痫患者在同期进行发作间期18F-FDG PET脑显像,图像通过目测和半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PET显示的低代谢区行皮层脑电图(ECoG)或深部脑电图(DEEG)描记以评估18F-FDG PET检测癫痫灶的特异性,17例定位明确的单侧颞叶癫痫行前颞叶切除术,术后进行随访.2例PET未检出癫痫灶,7例DEEG定位双侧病灶未行手术治疗.结果 26例颞叶癫痫中,发现18F-FDG PET对癫痫灶检出的灵敏度为92%(24/26),特异度为87%(21/24).结论从颞叶癫痫的定性定位诊断来看,发作间期18F-FDG PET 脑显像对癫痫灶的检出率较高,但18F-FDG PET显示的低代谢区与癫痫灶的位置并非完全重叠,尚需要其他的诊断措施加以肯定,18F-FDG PET和皮层脑电图或深部脑电图对癫痫病灶定位的一致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PET成像应用于高能光子剂量验证的定量研究

    作者:赵飞;黎鋆;薛影;顾熹豪;张圈世;文万信

    目的 通过PET扫描对高能光子照射不同模体产生的正电子进行定量研究,探讨PET成像在高能光子放疗中生物剂量验证的可行性.方法 利用25和50 MV高能光子照射不同模体(水凝胶、聚乙烯和不均匀模体),照射剂量为2、4、6和8 Gy,照后1 min内立即对模体进行PET扫描,记录正电子计数率随时间的变化,扫描完成后对其进行数据拟合,推算产生核素的半衰期.将模体横截面和矢状面的活度分布图与TPS计算的剂量分布图进行对比,观察正电子活度与剂量分布的相关性.结果 根据各时刻正电子计数率进行拟合,得到水凝胶和聚乙烯中产生的正电子半衰期分别为2.23和19.47 min,与11C和15O的半衰期2.08和20.2 min相差不大.50 MV光子在水凝胶和聚乙烯中产生的正电子数量分别是25 MV光子产生的3.88和3.86倍,正电子产额随模体吸收剂量增加而成比例增加.除了在剂量建成区和模体空腔外,模体深度-活度和离轴-活度分布均与剂量分布相似.结论 高能光子与模体反应生成的正电子数量和分布与剂量关系密切,利用PET成像进行高能光子剂量验证理论上是可行的.

  • 脑功能显像技术在药物成瘾研究中的应用及有关研究进展

    作者:时杰;赵励彦;陆林

    在介绍脑功能显像技术在药物成瘾研究中的应用及国内外有关研究进展的同时,结合我们已完成或正在进行中的研究内容,探讨药物成瘾者在依赖、戒断、复发等不同状态下脑内血流灌注、葡萄糖代谢和神经受体及转运体等发生的形态和功能活动的改变,以寻找与渴求和复发相关的神经核团、神经通路及受体作用系统,进而明确病理性记忆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了解依赖和复发过程中神经机制,从而为寻找有效的治疗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 医学影像学新进展

    作者:李坤成;卢洁

    近年来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快速发展,包括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r tomography,CT)、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以及集两种功能为一体的PET/CT、PET/MRI、DSA/CT等,尤其是CT和MRI的发展,不仅能够单纯显示病变的形态异常,而且能够提供病变的血流、代谢等病理生理改变信息,为临床疾病的诊治提供更加客观详尽的影像资料,而且能够使大家进一步认识疾病的本质及其演变规律.随着医学影像学的发展进步,新技术必将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PET/CT在非小细胞肺癌立体定向放疗中的应用

    作者:邹蕴(综述);宛红娥(审校)

    肺癌是全球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增长快。放疗是非小细胞肺癌( NSCLC)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体部立体定向放疗在肺癌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定位是放疗的重要步骤,定位是否准确及图像清晰程度直接影响靶区勾画的准确性。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PET/CT)弥补了 CT 定位困难和 PET 假阳性及定位不精确的不足。该文就 PET/CT 在 NSCLC 诊断、治疗及预后评估等方面的应用予以综述。

  • 癫痫的伽玛刀治疗

    作者:李敏杰

    目的 探讨伽玛刀治疗癫痫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 42例患者主要依据PET显像,结合癫痫发作特点、EEG、MRI等检查综合定位致痫灶,应用MASEP-SRRS型旋转式伽玛刀治疗,单纯性致痫灶照射边缘剂量为9~14 Gy,等中心曲线40%~60%.需加照射杏仁核和海马时,边缘剂量25~30 Gy;照射胼胝体时中心剂量75~100 Gy,均为50等剂量曲线.随访15~70个月,观察发作频率、脑电图变化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15~70个月,有效率82%.结论 PET辅助定位下,低剂量伽玛刀治疗顽固性癫痫具有较高的有效率,无严重并发症,是一种有效的癫痫微侵袭外科治疗方法;采用9~14 Gy的周边剂量照射PET提示的致痫灶可取得良好效果.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在垂体下丘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作者:胡慧颖;潘慧;程欣

    目前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ET)及PET/CT在临床肿瘤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垂体下丘脑作为神经内分泌组织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PET作为功能影像方法在垂体下丘脑疾病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综述PET技术在垂体下丘脑疾病诊治中的应用.

  •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在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断中的发展现状

    作者:李江;肖惠元;杨龙

    一些核医学示踪剂可参与细胞代谢途径或与细胞受体相结合.在对这些示踪剂进行放射性核素标记后,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PET)显像可对神经内分泌肿瘤进行定位甚至定性诊断.这些内分泌肿瘤包括甲状腺癌、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甲状旁腺肿瘤、肾上腺偶发瘤等.现对目前发展综述如下.

  • 18F-FDG PET/CT在T细胞淋巴瘤疗效评价中的临床价值

    作者:程娟;杨笑一;徐文贵;宋秀宇;戴东;朱研佳

    目的 探讨18 F-FDG PET/CT在T细胞淋巴瘤临床再分期、评价疗效、监测复发及提示预后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的PET/CT显像结果,评价其在临床再分期、评价疗效、监测复发及提示预后方面的价值.结果 34例患者中20例分期Ⅰ~Ⅱ期者治疗后6例分期上调,9例分期下调,5例分期未改变;14例分期Ⅲ~Ⅳ期者治疗后3例分期上调,4例分期下调,7例分期未改变.34例T细胞淋巴瘤患者中12例达完全缓解(CR),11例达部分缓解(PR),2例处于稳定(SD)状态,9例进展(PD).34例患者中有25例至少经6个疗程化疗后行PET/CT检查,疗效较佳组的标准化摄取(SUV)值比疗效不佳组的SUV值小(分别为4.3±3.1和11.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9).8例患者于治疗前后均行PET/CT检查,治疗前后SUV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5例外周T细胞淋巴瘤至少经6个疗程化疗后PET/CT评价疗效较佳组与疗效不佳组的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82.7和3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结论 T细胞淋巴瘤治疗后行PET/CT检查对于指导临床再分期、评价疗效、监测复发及提示预后有一定意义,有助于临床早期判断疗效及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 18F-FDG PET/CT与大范围弥散磁共振成像评价非霍奇金淋巴瘤骨髓浸润的对比研究

    作者:汤日杰;桂思;李建生;张海南;卢斌贵;杨佩瑜;付东海;傅文海;李伟

    目的 比较18F-FDG PET/CT和大范围弥散磁共振成像(DWI)对非霍奇金淋巴瘤(NHL)骨髓浸润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79例初诊且病理证实NHL患者进行PET/CT、大范围DWI、骨髓病理检查,以骨髓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对比PET/CT与大范围DWI对淋巴瘤骨髓浸润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并分析各部位、各亚型NHL骨髓浸润的情况.结果 79例NHL患者中,骨髓病理检查共检出骨髓浸润25例(57处骨髓);PET/CT显示22例患者(56处骨髓)PDG代谢增高;大范围DWI显示25例患者(58处骨髓)呈异常高信号灶.PET/CT诊断骨髓浸润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0%、96.3%、91.1%、90.9%、91.2%,而大范围DWI检查分别为84.0%、92.6%、89.9%、84.0%、92.6%.通过ROC曲线比较,PET/CT的Az值为0.911,大范围DWI的Az值为0.883,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T/CT及大范围DWI检测结果示:侵袭性NHL骨髓浸润率分别为30.4%(21/69)、33.3%(23/69),高于惰性NHL骨髓浸润率[10.0%(1/10)、20.0%(2/10)](P<0.05).结论 PET/CT、大范围DWI均对NHL骨髓浸润有较高的诊断价值.PET/CT、大范围DWI及骨髓病理检查三种方法联合应用,可提高骨髓浸润的检出率.

73 条记录 1/4 页 « 1234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