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

    作者:王良意;周杰;曹前来;杨海涛;王健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3月~2012年1月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的32例多节段颈椎病患者资料,男20例,女12例;年龄48~76岁,平均52.32±5.73岁。脊髓型颈椎病26例,脊髓型合并神经根型颈椎病6例。病变累及3个节段29例,累及4个节段3例。术前JOA评分为8.07±1.82(5~11)分,颈前柱高度为67.29±2.63(61.98~73.01)mm,颈椎曲度C值为2.86±2.63[(-3.14)~8.42]。均行颈前路混合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其中脊髓主要受压节段采用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脊髓次要受压节段行椎间隙减压。观察手术并发症情况及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时JOA 评分、颈前柱高度与颈椎曲度C 值的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90~160min,平均105min;术中出血量100~350ml,平均200ml。术后1例出现饮水呛咳,术后2周恢复正常;2例出现声音嘶哑,经对症处理均于术后1个月内恢复正常。随访12~24个月,平均14.0±3.1个月。术后6~12个月均获骨性愈合,末次随访时无假关节形成和内固定松动或断裂。术后1周、6个月、12个月时颈前柱高度、颈椎曲度C值及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12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68.38±11.07)%,按改善率评定手术疗效,优11例,良17例,好转4例。结论: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联合椎间隙减压融合内固定术是治疗多节段颈椎病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侧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治疗腰骶段结核

    作者:贺茂林;肖增明;李世德;黄成彬;李挺松

    目的:探讨侧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效果.方法:2005年1月~2007年1月采用侧前方入路行一期病灶清除、减压及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腰骶段结核患者24例,男17例,女7例,年龄17~58岁.平均35.8岁.L4~L5 8例,L5 5例,L5~S1 8例,L4~S1 3例.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3例,D级2例,E级18例.术前腰骶角为19°±3.5°.结果:所有患者均能耐受手术,术中显露清楚,病灶清除彻底.手术时间120~180rain,平均150min;术中出血量500~900ml,平均700ml.无血管、神经及输尿管损伤等手术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患者即可佩戴支具站立及下地行走.随访24~36个月,平均29个月,椎间植骨均获骨性融合,融合平均时间为7.8个月.末次随访时,6例术前合并神经功能损害患者中,1例B级恢复到D级,1例C级恢复到D级,2例C级恢复到E级,2例D级恢复到E级;腰骶角为26°±6.5°;结核病灶无复发,无断钉及内固定松动发生.结论:经侧前方入路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是治疗腰骶段结核的有效方法,具有矫正畸形、稳定脊柱、预防植骨块移位、术后患者可早期下地活动等优点.

  • 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ROI-C置入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对比

    作者:王治栋;朱若夫;杨惠林;姜为民;陈广东;汪恒;严清;俞胜宝

    目的:比较颈椎前路减压椎间桥形融合器ROI-C置入与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固定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行颈椎前路减压应用ROI-C或传统钛板联合cage融合固定治疗的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57例,25例患者采用ROI-C作为内置物(A组),32例患者采用cage和前路钛板作为内置物(B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比、术前JOA评分、术前颈痛VAS评分及手术节段均无统计学差异.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JOA评分、术后颈痛VAS评分、颈椎生理曲度(Cobb角)、手术节段前凸角、融合率、吞咽困难发生率及邻近节段退变率.结果:A组手术时间141.3±49.9min,术中出血量123.6±54.1ml,B组分别为168.3±44.4min和126.2±32.6ml,A组手术时间低于B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颈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JOA及VAS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术前、末次随访时颈椎生理曲度分别为12.6°±7.3°、21.9°±6.2°;B组分别为14.3°±9.3°、19.6°±7.3°,两组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术前、末次随访时手术节段前凸角分别为3.4°±5.6°、9.6°±5.5°;B组分别为4.4°±4.3°、9.1°±4.1°,两组手术节段术后前凸角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A组术后有2例诉轻度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发生率8% (2/25),B组术后有10例诉轻度吞咽困难,1例诉中度吞咽困难,吞咽困难发生率34.4%(11/32),两组吞咽困难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3个月手术节段融合率88%(22/25),B组术后3个月手术节段融合率87.5%(28/32),末次随访两组手术节段均获得骨性愈合.A组50个邻近节段中有6个节段椎间盘信号发生退变或退变级别加重,B组64个邻近节段中有8个节段椎间盘信号发生退变或退变级别加重,两组邻近节段退变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后应用ROI-C固定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可以获得与传统cage联合前路钛板固定相似的临床疗效,但使用ROI-C置入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吞咽困难率低等优点.

  • 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评价

    作者:陈博来;林涌鹏;赵帅;李永津;杜炎鑫;林定坤

    目的:评价颈椎前路椎间减压融合术中应用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3月~2014年3月行颈椎前路椎间减压及ROI-C植骨融合的105例手术患者,其中男性76例,女性29例,年龄平均53.64±11.13岁(20~77岁);单节段76例,双节段23例,三节段5例,四节段1例,共置入ROI-C融合器141枚.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患者吞咽不适的发生率,采用VAS、JOA、NDI评价临床疗效,并利用影像学资料测量术前、术后颈椎曲度和融合节段椎间高度的变化.结果:105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平均22.80±7.04个月(12~3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38.34±38.14min,平均手术出血量40.76±96.72ml.术前VAS评分为4.22±0.85分,术后6个月为1.48±0.62分,末次随访时为1.02±0.64分,与术前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术前JOA评分为9.84±2.02分,术后6个月为14.2±71.81分,末次随访时为14.83±1.61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NDI评分为39.74±3.69分,术后6个月为12.71±2.82分,末次随访时为10.84±2.14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术前颈椎曲度平均为13.58°±7.51°,术后6个月为18.59°±7.11°,末次随访时为19.05°±6.95°,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术前椎间隙高度为3.19±0.41mm,术后6个月为5.03±1.11mm,末次随访时为4.62±0.88mm,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所有患者均获得良好的骨性融合.术后早期患者吞咽不适和声音沙哑的发生率分别为4.76%(5/105)和7.62%(8/105),术后6个月上述症状均消失.本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发生术后伤口血肿或感染、内置物松动、移位或断裂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椎间减压融合术中应用零切迹自稳型颈椎融合器(ROI-C)安全、有效,可以获得满意的早期临床疗效,并且改善和维持颈椎整体曲度和椎间隙高度,减少患者术后吞咽不适和声音嘶哑情况的发生.

  • 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原因及其翻修术

    作者:张亚峰;杨惠林;唐天驷;史勇

    目的:探讨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原因及其翻修方法.方法:10例后路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行翻修术的病例,其中腰椎滑脱症5例,腰椎管狭窄症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2例.手术节段为L4/54例,L5/S1 3例,L4/5+L5/S1 3例;融合器应用BAK(旋入型)7例,聚醚醚酮矩形融合器(PEEK)2例,钛金属矩形融合器1例.于首次术后1~90d内行翻修术.就其脱出原因、再次手术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融合器脱出的原因:矩形融合器中2例型号太小,1例放置位置偏后;旋入型融合器1例定位错误,其余大都因两枚融合器之间发生碰撞挤压所致.翻修术后获得完整随访资料者8例,随访时间10~36个月,平均17个月,均得到融合,无融合器再次移位或脱出以及内固定的断裂,1例伴有足下垂者遗留患足背伸肌力减弱,其余病例神经症状消除.结论: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后融合器脱出的可能原因有融合器型号偏小导致椎间隙撑开不够,放置位置偏后,两枚融合器不对称或距离太近发生碰撞等.早期、积极的手术翻修能取得较好的疗效.

  • 凹侧肋骨抬高胸廓成形对"剃刀背"畸形的矫正作用

    作者:朱锋;邱勇;王斌;朱泽章;俞杨;钱邦平;马薇薇

    目的:探讨凹侧肋骨抬高胸廓成形在脊柱侧凸后路手术中矫正"剃刀背"畸形的可行性.方法:自 2000年10月~2005年10月,共有30例胸椎侧凸患者在我科施行后路三维矫形术,男13例,女17例;年龄10~31岁,平均17岁;先天性脊柱侧凸2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8例,马凡综合征2例.术前Cobb角60°~165°,平均118°;"剃刀背"畸形15°~60°,平均34.5°;双侧背部高度差为5~16cm,平均8.9cm.均同时在同一切口下行凹侧肋横突关节处截断并抬高肋骨胸廓成形,其中22例患者还同时行凸侧胸廓成形,凸侧肋骨切除的长度约为5~7cm.结果:每例患者肋骨抬高数为3~6根,平均4.5根.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Cobb角18°~85°,纠正率平均为58%;"剃刀背"畸形5°~18°,平均10.4°;双侧背部高度差1.5~5.2cm,平均3.4cm.随访12个月~5年,平均28个月,末次随访时Cobb角20°~90°,纠正率平均为56%;"剃刀背"畸形与术后无明显改变.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仔细操作,凹侧肋骨抬高胸廓成形可使"剃刀背"畸形得到满意矫形效果.

  • 颈前路钩椎关节减压联合改良植骨术治疗颈椎病

    作者:张帆;王方方;杨志高;程勇军;沈洪兴;侯铁胜

    目的:比较钩椎关节减压改良植骨术和常规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移植融合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2009年6月收治的137例连续两个节段受压的颈椎病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两组,A组61例采用颈前路单椎体次全切除钩椎关节减压+填充自体碎骨的异体腓骨支撑植骨+椎间隙四角局部自体骨移植+颈前路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B组76例,采用传统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住院天数、手术时间、出血量、并发症)、临床疗效(NDI、VAS评分)及影像学结果(手术节段高度、弧度及融合率).结果:A组手术切除节段1例在C3,15例在C4,26例在C5,19例在C6;B组手术切除节段l例在C3,23例在C4,32例在C5,20例在C6.A组手术时间(103.6±21.7min)和术后住院天数(3.0±0.8d)及围手术区并发症发生率(9.8%)明显低于B组(分别为147.4±28.3min、5.2±1.1d和25.0%)(P<0.05);A组术中出血量(182.7±46.4ml)小于B组(227.7±42.2ml),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NDI及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单纯分析混合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A组疗效优于B组;两组手术节段弧度及高度无明显差异;A组58/61例(95.1%)融合,B组76/76例(100%)融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术后10例出现供骨区血肿,1例感染.结论:颈椎前路钩椎关节减压改良植骨术与传统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自体髂骨植骨术在临床疗效及术后融合率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前者更适用于伴有神经根管狭窄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或者混合型颈椎病,且可显著缩短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并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

  • 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对脊柱融合术后镇痛效果比较的Meta分析

    作者:梁林;姜为民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两种自控镇痛方式对脊柱融合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收集发表于1985年5月~2013年7月在接受脊柱融合术后行硬膜外镇痛和静脉镇痛的随机对照试验的文献,并追溯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后,按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5.1.0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对纳入文献的术后VAS评分和使用镇痛药物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取整理成电子基线表,通过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包括482例患者,其中3篇文献质量等级为A级,5篇为B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术后第1、2天VAS评分分析[加权均数差值(WMD)=-0.47,95%CI (-0.74,-0.20);WMD=-0.66,95%CI (-1.14,-0.19)],硬膜外镇痛较静脉镇痛的镇痛效果好(P<0.05);术后第3天VAS评分[WMD=-0.58,95%CI(-1.38,0.2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良反应:硬膜外镇痛在术后皮肤瘙痒[相对危险度(RR)=1.53,95%CI(1.08,2.16)]、感觉异常[RR=3.34,95%CI(1.12,9.98)]的发生率较静脉镇痛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恶心[RR=1.05,95%CI(0.79,1.40)]、呕吐[RR=0.80,95%CI(0.48,1.31)]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融合术后第1、2天硬膜外镇痛的镇痛效果较静脉镇痛好,但皮肤瘙痒、感觉异常的发生率也明显高于静脉镇痛。

  • 腰椎滑脱症固定融合手术并发症及其防治

    作者:窦榆生;郝定均;温世明

    目的:探讨腰椎滑脱症内固定手术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统计216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内固定手术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分析发生原因并探讨预防措施.结果:216例患者中,术中并发症8例次,占3.7%,其中硬脊膜撕裂3例次,定位错误2例次,神经根与马尾神经损伤3例次;术后并发症24例次,占11.1%,其中脑脊液漏3例次,切口血肿2例次,椎间隙感染2例次,内固定失败5例次,植骨不愈合11例次,肺栓塞l例次.原因多与适应证掌握不严及术中操作不仔细有关.结论:腰椎滑脱症内固定手术并发症较多,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中仔细操作,术后密切观察,积极预防和及时处理并发症.

  • 同种异体骨移植在儿童脊柱矫形术中的应用

    作者:孙磊;宁志杰;田敏;宁廷民;魏嵬;马清元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在儿童脊柱融合术中的使用效果.方法:自1996年6月至2004年2月,对18例脊柱畸形儿童行后路畸形矫正、内固定术,术中采用同种异体骨移植,脊柱融合.同种异体骨来自髋关节置换切下的股骨头,排除乙型肝炎等传染病,经无菌封装,置于-30℃冷冻箱低温保存.使用前将股骨头裁切成骨颗粒,50℃温盐水、3%双氧水反复冲洗,充分去除骨髓.然后将骨颗粒拌和庆大霉素,植于受骨区.结果:术后均未发生切口红肿、渗出,切口均一期愈合.随访14~72个月(32.8±17.2个月),均达到骨性融合,畸形矫正丢失角度为0°~20°,平均为4.1°±5.3°.其中12例于术后2~3年再次入院,行内固定物取出术,术中见植骨区均达到坚实的骨性融合.结论:冷冻保存的同种异体股骨头经简单的物理化学处理后,抗原性极弱,无明显的排异反应,用于儿童脊柱融合可获得满意的融合效果.

  • 髓核组织对椎间植骨融合的影响

    作者:孙常太;黄公怡;李海生;胡建华;徐红兵

    目的:观察椎间盘髓核组织对椎体间植骨融合的影响.方法:11头体重约35kg的丹麦猪接受L3/4和L5/6两个节段的前路椎体间融合器植骨融合手术.其中一个节段在植骨的同时把本节段的全部髓核混合于植骨材料内(A组),另一节段则去除髓核组织行单纯植骨(B组).手术后6周处死猪,分别进行椎间融合器内骨量DEXA骨密度的检查和骨组织计量学检查.结果:A组和B组骨密度分别为0.109和0.150mg/cm2,两组之间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新生骨和未吸收骨骨量分别为9.2%和9.3%、11.1%和12.3%,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6周的观察时间内,猪的髓核组织并不影响椎体间植骨的融合.

  • 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姚女兆;王文军;曹盛俊

    自O'Brien[1]报告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anterior lumbar intervertebral fusion,ALIF)以来,人们对脊柱融合的生物学和生物力学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入,ALIF在退行性腰椎疾患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椎间融合材料和手术技术发展也较快.现就腰椎前路椎间融合术的融合材料、融合方式、适应证、手术入路、并发症等方面作一综述.

  • 腰椎退变性疾病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楚野;梁斌;曾佳兴;谷金

    邻近节段退变(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on,ASD)是腰椎融合术后邻近节段常见的病变,其含义较广,可以泛指融合区邻近节段的所有异常改变。文献报道影像学和症状学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率分别达到了8%~100%和5.2%~18.5%[1]。 ASD是在1956年由Anderson在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的退行性滑脱的病例中报道[2],随着内固定器械的日趋成熟,腰椎融合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融合术后所带来的邻近节段退变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如何减低或避免邻近节段退变的发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洪鑫;吴小涛

    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是脊柱外科中发展较迅速的技术之.早在20世纪50年代,Cloward首先提出了后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的概念,并认为从生物力学角度看,这是一种较理想的脊柱融合术式.

  • 脊柱侧凸非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作者:周劲松;王岩;宋文慧

    目前脊柱侧凸的治疗主要有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其选择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发育程度、侧凸类型、Cobb角、侧凸进展情况等诸多方面.大体来说,发育未成熟、Cobb角20°~40°的患儿,适于支具治疗,该方法无创伤、保留了脊柱生长及活动,但对其疗效文献报道不一致,约有18%~50%的侧凸会发展[1~4];另外支具需要每天佩戴14~23h,长达4~5年[5],有些患儿依从性差;由于外观不佳有些儿童也会出现某些社会心理问题[6].而对Cobb角超过45°的患儿则需手术,行三维矫形及脊柱融合.随着技术的进步使手术效果越来越满意,风险不断下降,但是手术创伤大,风险仍然较高,远期患儿的身高将受一定影响,还可能出现曲轴现象、脊柱失代偿等问题,更重要的是长节段的融合使脊柱的运动功能丧失.

  • 脊柱融合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王慧敏;谭明生;张光铂

    随着脊柱内固定器械以及融合术式的不断改进,脊柱融合的成功率已达到较高的水平.但术后长期随访也发现了一系列并发症,如邻近节段的退变问题,使不少临床医生在对脊柱退变患者手术方案的选择上产生了困惑.笔者就近年来临床医生对此问题的研究作一综述.

  • 非融合手术治疗脊柱侧凸的研究进展

    作者:海涌;吴继功;李宝俊

    青少年脊柱侧凸采用脊柱矫形内固定融合手术疗效肯定,但对儿童脊柱侧凸患者在手术矫形时需要考虑到术后脊柱继续生长的问题.Dimeglio等[1]对一位5岁时行脊柱融合的脊柱侧凸患者的长期随访研究发现,术后患者脊柱高度丢失累计高达12.5cm,其中胸椎丢失7.8cm,腰椎丢失约为4.7cm,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 腰椎融合术后融合区邻近节段退行性病变的研究进展

    作者:赵栋;邱贵兴

    脊柱融合术后融合区邻近节段(上或下)的退行性病变被称为融合区邻近节段病变(adjacent segment disease,ASD).其含义较广,可以涵指所有脊柱融合术后融合区邻近运动节段的异常改变.其中常见的是融合区邻近节段椎间盘的退行性改变[1~3],椎体滑脱、骨赘形成、关节突关节增生性关节炎、髓核突出、节段性不稳以及腰椎管狭窄等也屡有文献报道[4、5],而关于退行性侧凸和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报道则相对较少.

  • 基因治疗促进脊柱融合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民;马庆军;党耕町

    脊柱先天性畸形、退变、获得性不稳以及脊柱肿瘤等疾患治疗过程中都需要通过骨移植来促进脊柱融合,重建脊柱稳定性.虽然自体骨移植是促进脊柱融合的金标准,但仍然有5%~35%的单节段脊柱融合患者发生骨不融合,而多节段脊柱融合的骨不连发生率则更高[1].此外,自体骨、异体骨以及生物替代材料移植仍存在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因此,临床亟须进一步研究骨再生的生物学机制以寻求更好地促进脊柱融合的方法[1].应用局部基因治疗技术可在脊柱特定的解剖区域释放成骨递质以刺激新骨的形成从而大程度地促进脊柱融合,该方法是一种较有希望替代传统自体骨移植的新型治疗技术.现就近年来基因治疗促进脊柱融合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微创腰椎椎间融合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作者:方晓辉;丁亮华;何双华

    腰椎椎间融合术是治疗腰椎退变性不稳、滑脱及椎间盘源性疼痛的经典手术方法.传统腰椎椎间融合手术需要广泛剥离及长时间牵拉肌肉,容易引起软组织损伤.椎旁肌肉的病理改变是腰椎融合术后腰部力量减弱及慢性腰痛发生的主要原因[1].近年来,随着脊柱外科微创技术的迅猛发展,用于腰椎椎间融合的微创技术应运而生,使脊柱融合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对传统的融合观念提出了新的挑战.微创腰椎融合技术是在取得优于或不低于开放腰椎融合术效果的同时减少对椎旁软组织的损伤,同时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

357 条记录 3/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