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白内障手术的进展
近20年是白内障手术飞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对于国内的眼科界来说。80年代开始,显微手术技术逐渐应用于白内障的摘除,使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逐步替代了传统的白内障囊内摘除术。到90年代随着新的手术器械,基础理论和临床经验的出现积累,超声乳化手术正在成为白内障摘除的主流手术方式,而且其手术方法不断被改进。同时有关白内障手术的新的理念和观点也不断提出。现就白内障手术的几个问题及一些新的进展作一概述。1 儿童白内障1.1 手术时机 出生后的第一年是视皮层神经迅速发展的阶段,尤其以生后12周为重要,是视力发育、固视反射建立、色觉出现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出现的先天性白内障如对视力影响比较明显,可引起弱视,甚至眼震,应及早手术治疗。通常认为应在6周到12周之间手术摘除白内障。对其他时间发现的儿童白内障需根据视力情况而定。1.2 人工晶体植入 2岁以内的儿童眼球迅速发育,人工晶体植入的效果不能确定。由于儿童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炎症反应强烈,易出现人工晶体前膜形成、后发障等并发症,且不易处理,以及难以选择度数适宜的人工晶体等原因,大多数人认为人工晶体植入只适用于2岁以上的儿童。而对于儿童植入人工晶体的度数选择一直有争议,有要求术后平光的,有要求术后远视的,有人认为就植入+29D的人工晶体,剩余的屈光不正用眼镜矫正,但事实上不管术后是什么屈光状态,随儿童眼球的发育,其屈光度是不断改变的,一般认为应给予一个低度的远视矫正度数。在双眼植入时,第二术眼的人工晶体度数按第一术眼的视力情况而定。Keneth认为对于2~4岁的儿童,可在矫正到对侧眼屈光状态所需的人工晶体度数上减去1.25D;对于4~10岁的则以矫正到对侧眼屈光状态所需的人工晶体度数为准;10岁以上的儿童,在避免造成双眼屈光参差的前提下尽量矫正到正视。
-
白内障术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
近年来,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日益增多,而白内障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有效方法.目前眼科显微手术技术日益完善,超声乳化术真正实现切口小、无痛苦、手术时间短、术后反应轻、切口愈合快的手术理想[1].使许多白内障患者重见了光明.而正确的护理是保证白内障手术成功的重要基础.2009年4月~2011年12月对420例患者采取手术治疗.
-
神经导航定位下经口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手术护理
垂体腺瘤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也是颅内常见的支流肿瘤之一.随着显微神经外科的发展,经口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1].神经导航手术定位系统近年来迅速发展成为微侵袭神经外科的重要部分.它集立体定向、计算机影像学、红外线信号追踪和机器人自动化技术等高科技手段于一体,从而提高垂体瘤的全切除率并降低手术并发症.我科自 2001年在导航辅助下采用显微手术技术经口鼻蝶入路切除垂体瘤21例,效果良好,现将手术护理总结如下.
-
小切口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并发症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显微器械的改进,白内障手术质量有了相当大的提高,术后并发症大大降低,尤其是小切口白内障现代囊外摘除不用缝合切口,可使切口闭合达到水密程度,术后病人即可下床活动或者乘车回家,明显加快了白内障的术后康复.然而,白内障术后,特别是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因手术刺激,病人都会表现出或轻或重的并发症,反应程度除与术中机械创伤及其他理化刺激有关外,还与体质对创伤的应急反应有关[1].因此,准确地判断和处理并发症的早期症状和体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至关重要.现就白内障术后常见并发症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综述如下.
-
先天性白内障的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
先天性白内障是晶体在出生时或发育时期发生混浊的眼科疾病,如不及时治疗,部分患者会发生形觉剥夺性弱视[1.2].由于近年来显微手术技术、器械的开展及高科技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在我国的发展,给自内障患者开辟了新的手术途径.我院于1996年引进美国STORZ公司PROTEGE超声乳化仪,4年来已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800余例.现对其中先天性白内障患者49例56眼的手术报告如下.
-
神经外科的新进展
神经影像学的进步,显微手术技术的应用,手术器械的改进,以及基础实验研究的深入,使神经外科学正朝着高效、微创方向发展.目前的手术病死率在多数病种已接近于0.当代神经外科所追求的,是如何改进患者神经功能和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而诊疗手段的发展,使手术操作日臻完美,患者获益良多.
-
显微手术治疗脑干肿瘤15例临床分析
脑干肿瘤约占原发脑瘤的1.4%~2.4%,可位于中脑、桥脑、延髓,甚至侵犯全部脑干,手术风险很大.由于影像学和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手术和监护仪器设备的改进和应用,使脑干肿瘤的手术治疗有了明显的进步,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我院自1996年1月至2005年6月手术治疗脑干肿瘤患者15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
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治疗前循环动脉瘤四例
一、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技术体位:头高、脚低30°仰卧位,头后屈10°~15°,并转向对侧20°~40°,以Mayfield头架固定牢靠.在眉部中、外侧作隐蔽的皮肤切口,长约5cm,于眶上额骨作直径2cm左右骨窗开颅,并磨除眶缘内层骨质,如遇前颅底骨嵴防碍术野显露亦应磨平.弧形切开硬脑膜,并向眶侧悬吊,抬起额叶底部,开放蛛网膜下腔,充分引流脑脊液,待脑自动塌陷后,以自持脑牵开器稍微牵引,即可获足够的手术操作空间并根据术中需要,选择性开放侧裂池、视交叉池、颈动脉池、脚间池及终板池,以完成载瘤动脉及动脉瘤的充分显露.在显微镜下导入神经内镜,仔细观察动脉瘤周围情况,选择合适、可靠的动脉瘤夹,准确夹闭瘤颈.
-
眶上"锁孔”入路切除鞍上区肿瘤
现代神经外科已进入微侵袭神经外科时代,它要求神经外科手术精确化、微创化,并达到完美的治疗效果[1-7].近十余年神经外科领域发展起来的"锁孔”(keyhole)技术,促使显微神经外科水平又有新突破[1].该技术在国外已成功用于颅内动脉瘤、颅底肿瘤和中线肿瘤的治疗[1-4,6].我院应用眶上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技术连续治疗9例鞍上区肿瘤,报道如下.
-
中国神经外科学界应重视脊髓脊柱疾病的研究
脊髓脊柱疾病是一组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神经外科疾病.随着神经影像技术的飞速发展,介入神经放射技术与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微创观念的引入,基础研究的逐步开展,以及磨钻、各类手术器械和固定材料的不断面世,神经外科界对各类脊髓脊柱疾病的认识与诊疗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在椎管内肿瘤、脊髓脊柱血管畸形和脊髓脊柱先天性畸形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对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术中内固定、内窥镜、计算机导航辅助手术、术中电生理监护和疼痛治疗等,也在一些神经外科单位开展了起来,迈开了可喜的步伐.然而,由于这类疾病的复杂性与特殊性,仍给正确诊断与进一步提高疗效带来一定困难,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基础与临床研究,学习、推广与探索新技术、新经验,不断加深与拓宽实践领域,进一步理解脊髓脊柱疾病,提高显微手术技巧,规范我们的医疗措施,以减少治疗伤残率和提高疾病治愈率.为此,下面一些观念希望引起神经外科医师的注意.
-
显微手术切除31例脊髓髓内胶质瘤分析
随着影像技术和显微手术技术的发展,显微手术切除已经成为治疗髓内肿瘤的首选和主要的治疗手段.我科于2000年2月至2007年8月共收治髓内胶质瘤病人31例,现将治疗情况和结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18例,女13例.年龄5~49岁,平均29.5岁.
-
两种切口青光眼白内障三联手术的近期疗效比较
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是较常见的眼科疾病,复杂难治且严重影响视功能.近年来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及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技术的日益成熟,相比于传统的先行青光眼手术再行白内障手术的治疗方式,越来越多的医院采取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加IOL植入及小梁切除三联手术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不仅提高了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效果,更减轻了分期手术为患者带来的痛苦[1].青光眼白内障三联手术的术式分为单切口和双切口,我们对比了不同切口联合三联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
-
儿童眼外伤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儿童眼外伤的原因和预防方法.方法通过对36例儿童眼外伤的临床治疗、观察,并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辅助治疗.结果儿童眼外伤治愈后都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和后遗症,儿童自律能力差、好动、互相打闹是致伤的主要原因.结论儿童眼外伤的关键在于预防,显微手术技术能够尽可能地挽救和恢复有用视力.
-
糖尿病性白内障晶状体乳化吸出术后出院指导
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术的迅速提高,手术器械及医用材料的日臻完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施行人工晶状体植入已成为常规手术,对患者术后获得有用视力,提高生活质量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
先天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
在过去的20年里,先天性白内障手术治疗经历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先进的显微手术技术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但是,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仍然具有复杂性和挑战性.由于婴幼儿的视觉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眼球的生长发育较为迅速,所以先天性白内障的治疗要达到一个稳定的视力结果,即使对于优秀的眼科医师来说也是非常困难的.先天性白内障使视网膜成像模糊不清,除了导致弱视,还干扰了视觉影像引导眼轴发育至焦平面的进程,这种机制就象正视化一样,是由基因和周围环境两方面因素控制的.当计划手术摘除先天性白内障时,必须考虑手术时机的复杂性和儿童眼球发育的特点,包括眼轴、角膜曲率、晶状体屈光力等的改变,组织反应性的增高,巩膜较软,小眼球以及白内障摘除术后生存时间较长等.另外,术前、术后的检查、屈光不正的矫正、弱视治疗以及立体视觉的建立都较成人困难.
-
正确认识和掌握白内障联合手术
白内障联合手术是指在行白内障摘除手术的同时,联合行眼球其他部位的手术.既往白内障联合手术因操作繁杂损伤大、手术并发症多而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眼科手术设备的日臻完善和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白内障联合手术的方法不断丰富,手术疗效也明显提高,部分三联或多联手术也获得了满意疗效.因此,在临床工作中正确认识和熟练掌握白内障联合手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白内障手术现状及展望
1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应用显微手术技术摘除白内障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是80年代眼科临床令人鼓舞的进展之一.70年代后期,由于显微手术仪器设备日益精良,显微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普及,以及高质量的人工晶状体的问世,传统的囊内白内障摘除术很快被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所取代.80年代,现代囊外白内障摘除术,以其操作简单、安全、并发症少、无晶状体眼可得到一期矫正等优点,迅速得到普及,成为发达国家白内障手术的主导术式之一.
-
儿童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屈光改变与弱视治疗的临床观察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及器械的改进,人工晶状体植入为儿童无晶状体眼的屈光矫正开辟了新途径.但儿童白内障成功的治疗焦点必须集中在理解弱视形成和弱视治疗上[1].
-
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的整体护理
视网膜脱离为眼科常见疾病.此病发病急.病程长.并且状,随着眼科显微手术技术迅速发展.以往常规手术方法难以合并有闪光感.视力减退、视物变形.眼前黑影飘动等并发症治愈的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现在通过视网膜显微手术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硅油,惰性气体填充术取得良好的疗效.同时精心的护理.对本病的康复起着重要的作用.做好术前、术后和出院指导等整体护理是提高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的重要措施.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角膜内皮移植术的研究进展
随着显微手术技术的提高和手术设备的不断改进,穿透性角膜移植术(penetrating keratoplasty,PK)作为治疗角膜内皮病的手术方法,其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仍存在诸多弊端[1]:术中眼部完全开放,可致眼内容物脱出和暴发性脉络膜出血;术后创口和缝合等导致角膜曲率变化及不规则散光影响视力;术后感染、前房积血、白内障形成、角膜新生血管形成、移植排斥反应;角膜伤口愈合迟缓,容易因外力而致创口裂开等。而术后排斥反应是导致手术失败的主要因素。自从1999年Melles等[2]首次报道角膜内皮移植术(endothelial keratoplasty,EK)以来,与PK比较,EK治疗角膜内皮病变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如术后视力恢复快,角膜散光度数小,不易发生创口裂开,移植排斥反应发生率低等[3,4],已成为治疗严重角膜内皮病变的首选方法。本研究就角膜内皮移植术的发展及现状进行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