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姐妹两同患卵黄囊瘤

    作者:吴又明

    例1 姐姐,23岁,发现下腹包块4个月余伴腹痛1个月入院.患者无月经来潮.妇科检查:外阴发育差,阴道及宫颈小,宫体幼稚,右附件触及女拳大肿块,活动、无压痛,左附件触及男拳大肿块,质硬、不活动、无压痛.手术所见:子宫如小手指粗,双侧输卵管正常,左侧卵巢似儿头大,表面凸凹不平似丘状突起,无索状沟,右侧卵巢女拳大,有少量腹水.

  • 卵黄囊瘤1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张宴;王毅;张江宇;吴坤河;张佳立;郜红艺

    目的::探讨卵黄囊瘤( YST)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组化)染色及鉴别诊断要点,为YST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经手术和病理检查确诊为YST的患者16例,采用HE染色、免疫组化等方法研究其病理特征。结果:16例患者YST发生于睾丸4例,卵巢6例,性腺外6例。镜下肿瘤细胞排列成疏松网状结构,S-D小体,肿瘤细胞细胞质内外有透明小体。免疫组化染色显示16例甲胎蛋白、细胞角蛋白均阳性,8例人胎盘碱性磷酸酶、白细胞表面抗原CD99阳性,1例癌胚抗原局灶阳性,12例过碘酸雪夫染色阳性,所有患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均阴性。结论:YST临床较为少见,发生于性腺外更为罕见。临床表现无特征性而与其发生部位有关,组织学特点、免疫组化及甲胎蛋白对于YST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以阴道出血为首发症状的盆腔卵黄囊瘤1例

    作者:汪向明;马莉;蔡兆根;于东红

    患儿女性,7个月,阴道出血1周,于2004年12月25日住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查体:阴道内有少许鲜血流出,外生殖器及肛门无异常,其余各部未见异常.彩超:膀胱后探及49 mm×40 mm×35 mm实质性包块,形态规则,包膜完整,内见斑片状血彩,示动静脉频谱,盆腔未探及子宫及卵巢.入院诊断:(1)阴道出血原因待查;(2)盆腔实质性包块性质待查.

  • 纵隔卵黄囊瘤1例

    作者:沈昌山;王勋;韩玉龙

    患者男性,27岁.因咳嗽、咳痰、痰中带血1月余入院.体格检查: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前胸壁无压痛,两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性啰音.P:99次/分,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部CT增强示:前上纵隔可见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大小114.5 mm×92.5 mm,边界光整,密度大部稍低,内见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增强后肿块内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密度强化.

  • 卵巢卵黄囊瘤13例临床表现及超声特点分析

    作者:邱秀青;刘兆董;翁宗杰;王俐萍

    目的 结合卵巢卵黄囊瘤的临床特点及超声表现,评价超声在诊断卵巢卵黄囊瘤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我院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的13例卵巢卵黄囊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术前血清甲胎蛋白(AFP)、CA125等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值;13例均为单侧发病,术前超声检查提示实性肿块4例,囊实性肿块8例,囊性肿块1例;包块边界清楚,4例呈分叶状,5例不规则形,4例呈卵圆形.彩色多普勒超声均提示肿块血供丰富.13例中含有卵黄囊成分的卵巢恶性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4例,单纯性卵巢卵黄囊瘤9例;宫颈癌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Ia期2例,Ic期6例,Ⅱa期2例,Ⅱb期1例,Ⅲb期1例,Ⅲc期1例.结论卵巢卵黄囊瘤发病年龄轻,病程短,多伴有血清AFP值显著升高;结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有助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 鞍区罕见原发性卵黄囊瘤1例报告

    作者:王龙;安慧蒙;杨强;程志斌

    卵黄囊瘤(yolk sac tumor,YST)又称为内胚窦瘤,是一种起源于胚胎内胚层细胞的高度恶性肿瘤,通常好发于20岁以下的青少年及儿童,多见于性腺器宫,包括卵巢、子宫、阴道、睾丸等.另有研究认为在性腺以外发生率约占20%.本文就1例颅内罕见的原发性卵黄囊瘤临床症状、体征、鉴别诊断、治疗、预后进行报告.

  • 前纵膈巨大恶性卵黄囊瘤1例报告

    作者:李芳英

    患者男性,21岁,因“胸闷、气急1月余”就诊。2013年8月1日胸片检查:右侧胸腔大片阴影,考虑纵膈肿瘤可能性大。同时 CT 报告提示:右前纵膈巨大占位,考虑来源于胸腺瘤可能(生殖细胞肿瘤不除外);右肺中叶压迫性肺不张;右肺少许慢性炎症;右侧胸腔少量积液。8月22日胸部 B 超引导穿刺(胸腔肿块穿刺活检),组织学报告提示:恶性肿瘤。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明显升高,确诊为卵黄囊瘤(内胚窦瘤)伴部分坏死。由于肿瘤巨大无法切除,2013年8月26日用 IEP 方案化疗。化疗过程中有明显恶心、呕吐、胃肠道不适症状,严重骨髓抑制反应。病程中患者持续发热,高至39℃,伴胸闷气急,不能平卧。因考虑该化疗方案副反应明显,疗效不显著,化疗方案更改为 DP 方案。 DP 方案:多西他赛120 mg,d1;顺铂60 mg,d1~3;21天为1个周期。化疗过程顺利,甲胎蛋白有明显下降趋势。连续化疗6次,并同步进行 x-线放射治疗,总剂量3600 cGy,分次量180 cGy;27°与207°对穿照射。经过化、放疗后肿瘤显著缩小,AFP 正常。

    关键词: 卵黄囊瘤 纵膈 诊治
  • 纵隔内卵黄囊瘤1例

    作者:王锋

    患者男,26岁.主因左侧胸痛伴咳嗽、咳痰14天入院.查体:双侧胸廓对称,胸壁及肋骨无压痛,食管居中,左肺呼吸音减弱,未闻及干湿音和胸膜摩擦音.CT检查:左肺上叶纵隔旁可见团块状软组织样密度影,边缘规整,内密度尚均匀,与纵隔内血管分界不清(图1,2),肺窗显示肿块周围可见斑片状稍高密度影.印象考虑为纵隔型肺癌.

  • 纵隔卵黄囊瘤一例报告

    作者:王涛;王兆信;吕建国

    患者男性,19岁,学生.发热1月余,刺激性干咳、胸闷,左侧胸痛20天入院.体温38.5℃,脉搏78次份,呼吸18次/分,血压17/10kPa.心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左上胸叩浊,触诊语颤减弱,听诊呼吸音减弱,无罗音.腹软,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未见异常.血清AFP>800mug/ml.超声波显示,前纵隔实质性肿块.X线胸片显示:左肺门区见一约7.5cm×15cm之巨大圆形密度增高影向左肺野突入,密度均匀,未见明显钙化影,边缘光滑,呈浅分叶,其上下缘与纵隔缘成钝角相交.侧位片病变位于前纵隔,紧贴胸骨后缘,与心影中上部相重,上缘清晰,下缘与心影无明显分界(图1,2).X线诊断为左前纵隔畸胎类肿瘤.

  • 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CT影像学诊断

    作者:李芳云;唐秉航

    目的 探讨CT对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至今发现的5例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的多层螺旋CT表现.结果 5例病变均位于前中上纵隔,肿块形态均不规则,密度不均匀,均呈囊实性;体积较大,其中4例肿瘤大径大于10cm,另外1例大径约9cm.4例出现胸膜及肺转移,其中1例并发肝转移.结论 原发性纵隔卵黄囊瘤是一种比较罕见且恶性程度比较高的生殖细胞肿瘤,CT增强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对其有重要诊断价值.

  • 子宫内膜原发卵黄囊瘤诊治进展

    作者:钞晓培

    卵黄囊瘤(YST)是生殖细胞来源的恶性肿瘤,常发生于性腺.性腺外YST常见于儿童的阴道,罕见于宫颈、外阴和子宫内膜.起源于子宫内膜的YST是极少见的恶性肿瘤,与卵巢YST的病理特点相似.子宫内膜原发YST可作为单独成分,也可伴恶性上皮性肿瘤.手术病理是诊断的金标准,多采取根治性手术联合全身化疗和(或)放疗的综合治疗方案.

  • 女性生殖系统体细胞肿瘤起源的卵黄囊瘤2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作者:钞晓培;谭先杰;马水清;向阳

    目的:探讨女性生殖系统体细胞肿瘤起源的卵黄囊瘤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其预后.方法:回顾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10年1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2例女性生殖系统体细胞肿瘤起源的卵黄囊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女性生殖系统体细胞肿瘤起源的卵黄囊瘤因发生的器官不同而呈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其诊断极具挑战,主要根据组织学及免疫组化特点,可见两种成分间过渡区.治疗主要采用相应部位的肿瘤手术原则,术后辅助放疗和(或)化疗.该类肿瘤极其罕见且明确诊断的病例较少,预后尚不明确.结论:女性生殖系统体细胞肿瘤起源的卵黄囊瘤罕见,侵袭性强,治疗方案无统一,预后情况不确切,尚需进一步临床经验的积累及研究.因发病部位不同而具不同表现但有着共同的组织病理学特点,AFP及CA125可能是女性生殖系统该肿瘤随访及预后的重要标记物.

  • 纵隔卵黄囊瘤1例

    作者:王健;胡晨虎

    1病例资料
      患者男性,23岁,因“胸背部疼痛10 d”入院。体格检查: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前胸壁无压痛,双肺呼吸音正常,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67次/min,心律整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胸部CT示:两肺纹理增多,左上肺野纵隔旁见3.9×4.6 cm类圆形高密度影,边缘清晰,心影大小正常范围。考虑胸腺瘤可能。开胸手术行前纵隔肿瘤切除,术中发现该肿瘤起源左侧胸腺,与心包粘连缜密,术中分离困难,考虑胸腺恶性肿瘤可能,给予行肿瘤及双侧胸腺切除。术后病理:卵黄囊瘤。术后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243.5 ng/ml,β绒毛膜促性腺激素0.1 mIU/ml。患者因经济原因,术后未行放化疗。术后1个月,来院复查胸部CT:双肺多发转移、心包转移、纵隔肿瘤复发。患者术后2个半月后死亡。

    关键词: 纵隔肿瘤 卵黄囊瘤
  • 腹膜后成熟型畸胎瘤合并卵黄囊瘤的超声诊断

    作者:王少春;全学模;王荞;唐开勇;白永虹

    目的总结腹膜后成熟型畸胎瘤合并卵黄囊瘤的超声诊断特点.方法对3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腹膜后成熟型畸胎瘤合并卵黄囊瘤的超声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膜后成熟型畸胎瘤合并卵黄囊瘤的超声表现整体偏向畸胎瘤的超声征象,肿瘤实性部分血供较丰富.血清AFP明显升高较有特异性.结论超声能为临床提供极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声像图结合血清AFP明显升高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 卵黄囊瘤1例报告

    作者:王新林;王湘辉;任晖

    患者女,17岁.因右下腹部包块伴腹胀、食欲减退0.5 a,于2004年11月20日入院,入院时查体:腹部膨隆,腹围66 cm,下腹部可触及一24 cm×22 cm×19 cm大小的包块(活动度差),腹部移动性浊音阳性.

  •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

    作者:殷桂云;戴恩成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主要包括卵黄囊瘤、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胚胎癌、原发性绒毛膜细胞癌(绒癌)以及混合性生殖细胞瘤.本病好发于年轻妇女甚至幼女.除无性细胞瘤预后比较好外,其余各类卵巢生殖细胞瘤均高度恶性.传统的治疗方法为全子宫及双附件切除,手术后患者即使痊愈,却也因此失去了生育能力.20世纪70年代临床医师开始尝试用保留生育功能的方法治疗卵巢恶性生殖细胞瘤,使大多数渴望生育的妇女经治疗后获得了妊娠.本疗法的可行性基于以下考虑.

  • 卵巢癌肿瘤标志物

    作者:王长印;董振芳

    1 肿瘤胚胎抗原性标志物主要指甲胎蛋白(AFP)、卵黄囊瘤(内胚窦瘤)患者血清AFP含量极高.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常为混合型,未成熟畸胎瘤、胚胎癌及混合性无性细胞瘤因含有卵黄囊成分故可产生AFP.

  • 纵隔卵黄囊瘤1例

    作者:刘金荣;孙波

    患者,男,26岁。2012年02月因咳嗽、胸闷于外院行胸部CT检查提示纵隔肿瘤,AFP>400 ng/ml,行纵隔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纵隔卵黄囊瘤,免疫组化标记:AFP (+)、AACT (+)、PLAP (+)、CEA 局灶(+)、EMA (-)、HCG (-)、CK (pan)(++)、PCNA(++)、AB/PAS染色示玻璃小滴阳性。术后行全身静脉化疗(顺铂加长春新碱,具体剂量不详)3周期及局部放疗1疗程,症状缓解,未再治疗。2013-04-20始感胸闷、憋气,不能平卧,咳嗽频繁,痰中带血,颜面及颈部水肿,就诊于笔者所在医院。入院查体:KPS评分60分,端坐位,喘憋貌,颜面及颈部水肿,颈静脉充盈,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哮鸣音,双下肺呼吸音消失;心率106次/min,心音低钝,搏动弱;腹软,无压痛,肝脾未触及;胸部CT 提示肿瘤术后复发、双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CEA正常,AFP>400 ng/ml。诊断为纵隔卵黄囊瘤术后复发、上腔静脉综合征、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行双侧胸腔、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右侧胸腔及心包引流液为血性,左侧胸腔为乳糜样,病情进展迅速,颈静脉怒张,双上肢重度肿胀,2013-05-09始先后行GEMOX方案化疗3周期(吉西他滨1.8 g d1、8,奥沙利铂200 mg d2),期间予心包灌注化疗3次(顺铂40 mg+香菇多糖4 mg+地塞米松5 mg),胸腔灌注化疗3次(顺铂60 mg+香菇多糖4 mg),患者双上肢及头面部肿胀消失,胸闷、憋气缓解,多次复查彩超胸腔及心包无明显积液。2013-07-23始行纵隔病灶伽玛刀治疗11次。放疗期间逐渐出现颈部、腰部隐痛不适,CT提示右上肺及下肺分别见点状高密度影,右侧胸腔积液,颈6及腰4椎体转移瘤,提示肿瘤进展。更换化疗方案,2013-08-23始行TIP方案化疗(紫杉醇210 mg d1、8,异环磷酰胺2 g d2~5,顺铂40 mg d2~5),化疗后颈部等疼痛减轻,但出现Ⅳ度骨髓抑制、高热、腹泻,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好转出院,自行放弃下周期化疗。因“头痛、头晕伴右侧视野偏盲半月余”于2013-10-29再次入院,行头颅CT及MRI示左顶枕叶异常密度影,考虑转移瘤并瘤内出血。2013-11-04始行头颅伽玛刀治疗,2013-11-07始多次出现呕吐、肢体抽搐,并出现叹气样呼吸。查体:双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应消失,神经系统各种反射消失,考虑脑疝,经抢救治疗无效死亡。

  • 卵巢卵黄囊瘤10例超声诊断分析

    作者:刘焕玲;梁莹莹

    目的 总结卵巢卵黄囊瘤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组织病理证实的卵巢卵黄囊瘤患者超声声像资料.结果 超声表现为不均匀实质性回声包块7例,内部伴有中、少量不规则液性暗区;多房性囊性为主囊实性肿块2例,内有多少不等的强回声分隔,呈“蜂窝”样或“破絮”样,囊壁厚薄不均,囊壁上有乳头样突起;以单房囊性为主的囊实性肿块1例,囊壁厚薄不均,囊壁有实性结节突入囊腔;3例患者仅行二维超声检查,7例观察血流情况,其中2例血流中等,5例血流丰富,阻力指数为0.28~0.47.结论 卵巢卵黄囊瘤超声表现缺乏特异性.

  • 小儿睾丸肿瘤76例临床分析

    作者:李楠;杨屹

    目的 总结小儿睾丸肿瘤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小儿泌尿外科手术治疗的76例小儿睾丸肿瘤患者的病例资料,对其临床特征、病理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归纳总结.结果 76例患儿就诊时临床表现均为阴囊无痛性包块.就诊年龄1个月~13岁[(32.3±4.4)个月],其中<1岁39例(51.3%),1~3岁18例(23.7%),>3 ~7岁10例(13.2%),>7~ 14岁9例(11.8%).左侧37例,右侧39例.病理结果:良性肿瘤59例(77.6%),其中畸胎瘤42例(55.2%,成熟型34例、未成熟型8例),表皮样囊肿11例,淋巴管瘤等其他肿瘤共6例;恶性肿瘤17例(22.4%),其中卵黄囊瘤16例(21.1%),均为I期,睾丸胚胎癌l例.术前甲胎蛋白升高33例,包括9例成熟型畸胎瘤、7例未成熟畸胎瘤、16例卵黄囊瘤及1例睾丸胚胎癌.59例良性肿瘤中50例行肿物核除术,9例因肿物严重压迫睾丸实质而行睾丸切除术;17例恶性肿瘤均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随访共76例,随访至今有1例卵黄囊瘤患儿因肺转移死亡,余均无瘤存活.结论 睾丸肿瘤于1岁左右发病率高,大多数为良性,畸胎瘤常见.甲胎蛋白在卵黄囊瘤患儿中表达高,可用于协助诊断.对于良性肿瘤采取肿物核除术、对恶性肿瘤行根治性睾丸切除术治疗效果良好.

180 条记录 5/9 页 « 12345678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