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经皮心室重建术的初步经验
目的初步评价使用Parachute系统行经皮心室重建术(PVR)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2014年5月底,笔者完成3例PVR并完成1个月随访,本文分析这3例手术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并对初步的操作经验作一总结。结果共入选3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53±5)岁,均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后并发室壁瘤及心力衰竭患者。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顺利出院。手术时间为(85±18)分钟,X线曝光时间为(11±4)分钟。病例1选用95 mm封堵伞,病例2、病例3均选用85 mm封堵伞。病例1术中出现一过性低血压。余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1个月随访时,所有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均提高1级,6分钟步行距离由(442±80)m提高至(562±50)m,左室射血分数(LVEF)由(40±8)%提升至(50±6)%,左室舒张末容积由(198±59) ml降至(140±44)ml,左室收缩末容积由(120±45)ml降至(72±26)ml。结论笔者初步的经验显示,使用Parachute系统行PVR术是安全、有效的。
-
21例微创左心室室壁瘤折叠术后患者的术后护理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行21例行微创左心室室壁瘤折叠术患者,经过综合性护理的效果观察.方法 通过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管护理,疼痛护理、预防深静脉栓塞护理、严格出入量管理等,持续进行健康宣教,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结果 21例患者术后均康复出院.结论 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微创左心室室壁瘤折叠术后患者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护理效果显著.临床可积极推广应用.
-
左心房大对急性心肌梗死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左心房大对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室壁运动情况,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对369例明确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根据超声心动结果,按左房内径分为左房大(4.1 7±0.32cm)与左房正常(3.29±0.33cm)两组,进行回顾性研充其并发症及预后.结果 左房大组较正常组室壁运动差,室壁瘤形成率高,心功能受损较重,但死亡率无明显增高.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左心房内径增大往往提示患者病情重,预后差.
-
心肌梗死后ST段持续抬高与室壁瘤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
目的 分析心肌梗死后胸导联ST段持续抬高与左心室室壁瘤、左心室射血分数的关系.方法 对5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伴ST段抬高者行左心室造影,比较各ST段抬高组的差别V1~V3、V1~V4(∑ST<8 mm及≥8 mm,∑ST:每例患者ST段抬高的毫米总数),V1~V5±V6导联组.结果 V1~V4ST段抬高<8 mm组有3(3/12)例室壁瘤,而≥8 nm组有12(12/16)例,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V1~V5±V6组14例均有室壁瘤.ST段抬高总毫米数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显著负相关(r=-0.65397,P<0.001),各组的LVEF比较差异有显著性(F=12.99,P<0.01).结论 ST段抬高在V1~V4以上,∑ST>8 mm,对诊断室壁瘤的价值较大,ST段抬高的程度可作为左心室收缩功能降低的判断指标.
-
折返环与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研究进展
室壁瘤是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主要并发症之一,5年生存率低,其首要致死原因为室壁瘤引起的严重心功能不全和恶性室性心律失常[1-2].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近年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律失常成为实验和临床研究热点[3].折返环是心脏折返激动通过的路径,是造成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律失常主要原因之一[4].能否有效遏制折返环是治疗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律失常的关键.本文对近年来折返环在室壁瘤相关室性心律失常中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
-
脑出血及其并发症的内科治疗(下)
3.4心血管并发症(1)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室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心室颤动等.脑出血患者的室性异位心律占24%~60%.心律失常发生后将影响心脏功能,降低心排出量,损害脑灌注.由于心律失常所引起的猝死约占脑出血相关死亡的5%,因此,对所有住院的脑出血患者应给予连续心电监护.治疗主要是抗心律失常,如合并有瓣膜疾病或室壁瘤,可考虑手术换瓣或切除室壁瘤.脑出血并发的心律失常多为一过性,随着血肿的吸收和抗心律失常治疗,可于短期内消失.
-
陈旧心肌梗塞合并室壁瘤导致心脏破裂护理体会
心肌梗塞是在冠状动脉硬化的基础上,心肌发生缺血、损伤、坏死等一系列病理变化而形成的,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多发生于老年患者.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其并发症的发病率较低,并发心脏破裂者更为罕见.
-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导航左心室室壁瘤手术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室壁瘤切除术中应用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3D-TEE)导航,定量分析手术前后室壁瘤患者左心室功能,探讨对患者远期愈后的作用.方法 64例行左心室室壁瘤切除手术患者,分2组,每组32例.行3D-TEE为试验组,其中男性29例,女性3例;年龄46~ 76岁,平均年龄59.9岁.对照组术中未行3D-TEE检查,其中男性29例,女性3例;年龄38 ~ 79岁,平均年龄60.0岁.在患者手术前3d内、术后1年分别行3D-TTE检查,对照分析同期行室壁瘤切除手术患者心功能,并记录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辅助治疗、术后不良事件发生及治疗前后左心室结构与功能改善的情况.结果 术后试验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5.88±6.60)%,每搏量(49.95±7.18)mL,心指数(2.17±0.44) L/(min·m2);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为(37.88±6.82)%,每搏量(40.54±10.12)mL,心指数(1.68±0.38)L/(min·m2);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容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左心室收缩末容积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相差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术中应用3D-TEE检查能够安全、便捷地评价室壁瘤形成患者的左心室.在术中应用3D-TEE为导航,更利于外科医生的判断和处理,对患者的远期效果应该更好.
关键词: 三维经食管超声心动图 室壁瘤 外科手术 安全评价 -
急性首次Q波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急性首次Q波心肌梗死(QAMI)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变化的临床意义及对心肌梗死预后的评价。方法:对首次发生的68例QAMI患者,在胸痛发作后检测不同时间血清肌酸磷酸肌酶(CPK)及CRP的浓度。随机分为溶栓再灌注组46例,常规治疗组22例,对2组患者各个时间内CPK与CRP浓度变化及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并发症与CRP浓度关系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溶栓再灌注组CPK与CRP高峰时间明显早于常规治疗组(P<0.01和P<0.05),溶栓再灌注组CPK平均峰值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CRP平均峰值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无显著差异。同时发现,再灌注组CPK及CRP浓度曲线在再灌注成功后呈陡然下降趋势。结论:CRP与其它再灌注指征联用作为溶栓治疗的参考指标;血浆CRP持续升高(>180 mg/L)对QAMI后室壁瘤形成具有预报价值,>200 mg/L可作为QAMI后心脏破裂的预报因子。
-
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
有资料表明:冠状动脉侧支循环存在与否直接影响冠状动脉病(CAD)患者的预后.丰富的侧支循环能够限制急性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左心室功能,减少室壁瘤的发生,预防猝死,提高CAD患者生活质量[1].我们通过对在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SCA)的部分患者临床资料的总结、分析,试图揭示冠状动脉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
-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的监测和护理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的护理情况,提高病人的护理质量.[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4年6月间20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者护理情况进行总结.[结果]20例患者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病人应密切观察病人各项生理指标,护理力求全面,必要的心理护理也是不可缺少的.
-
老年男性会得红斑狼疮吗/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否长期应用免疫增强剂/脊柱侧弯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什么叫室壁瘤/室壁瘤有什么危害/我能服药治疗胆结石吗/口服药物治疗胆结石的现状/中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如何/糖尿病患者发生了低血糖/心肌梗塞后出现心律失常/急性心梗病人为什么冠脉造影正常/
-
左室室壁瘤造影诊断分析
目的:探讨室壁瘤形成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以及室壁瘤对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方法对168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查.结果:发现室壁瘤26例,其中冠状动脉单支病变11例,双支7例,三支7例,冠状动脉正常1例,受累血管狭窄程度均在III级以上.室壁瘤累及心室壁一段、二段、三段及四段的左室射血分数分别平均为(50±31)%、(32±16)%、(29±21)%及(18±14)%(r=-0.65,P<0.05).结论:室壁瘤的发生与冠状动脉受累程度明显相关,室壁瘤的范围愈大,左室射血功能障碍愈明显.
-
给自己贴一个"好标签"
洪昭光先生曾经收治一个病人,是刚刚退休的干部,患室壁瘤,大面积心肌梗塞,里面还有血栓.因为在外省,当地医生说,这里没有办法,唯一的一线希望是去北京安贞医院做搭桥,再把室壁瘤切除了.洪教授说:"你要做可以,但要做一个心肌存活试验,如果心肌还有存活的,搭桥就有效,否则搭桥也无效."可是一做心肌存活试验,没有活的心肌.唉呀,这下完了.
-
老年心肌梗死后室壁瘤致死的危险因素和护理
室壁瘤是透壁性心肌梗死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发生率为1.8%~38%[1].本文通过对32例室壁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心肌梗死并发室壁瘤而致死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以便在护理上及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
定量组织速度显像评价陈旧性心肌梗死与室壁瘤心肌功能价值
目的 研究陈旧性心肌梗死及并发室壁瘤的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表现,采用定量组织速度显像(QTVI)评价局部心肌的收缩功能.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检查结果 .结果 7例(12%)合并室壁瘤,主要分布于心尖部.陈旧性心肌梗死和室壁瘤患者的收缩期峰值速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室壁瘤形成多在心失部.QTVI技术能定量检测局部室壁运动,对评价其局部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
心肌灌注断层显影在心肌梗死应用中的优势
对50例心肌梗死患者的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MPTI)与ECG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前者阳性率及检出病变节段数均高于后者,并检出来9例合并有室壁瘤.现报道如下.
-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心室巨大假性室壁瘤1例
患者男,65岁,因心悸、气促4月,加重伴双下肢水肿1周入院.入院时,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征阳性,胸廓饱满,左侧呼吸音降低.心界扩大,心音有力,节律整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及收缩期喷射性杂音.肝肋下3 cm,剑下5 cm,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既往病史:1年前有左第4、5、6肋骨及右第6、7、8肋骨骨折病史.入院初步诊断:①扩张型心肌病?②冠心病心肌梗死,室壁瘤?③左侧胸腔积液.
-
左室室壁瘤的手术治疗
目的完善左室室壁瘤的手术治疗.方法28例左室室壁瘤病人采用低温室颤左室引流、不阻断升主动脉的方法保护心肌,单纯室壁瘤心外折迭术1例,室壁瘤切除后三明治缝合术20例,心腔内成形术7例.所有病例术中均行冠状动脉旁路术,人均搭桥3.1±1.2支.其中左室壁激光心肌再血管化15例,人均打孔29.8±9.5个.术后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7例.结果27例手术成功,手术死亡1例,术后低心排5例.出院后21例心绞痛明显缓解,心功能平均提高Ⅰ~Ⅱ级.结论采用低温室颤左室引流和不阻断升主动脉的技术行室壁瘤切除手术有益于术后恢复,左室重建成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激光心肌再血管化并用是提高手术疗效的关键.
-
儿童急性心肌梗死致室壁瘤形成1例
患者,女性,9岁.该患儿13天前无诱因突发心前区剧烈疼痛,伴大汗、气短,入当地医院查心肌酶各项指标明显增高,心电图示广泛前壁ST段弓背向上抬高,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无缓解.7天前出现咳嗽,咳痰带血,呼吸困难急诊转入我院.患儿发病前无其他病史,体力活动不受限.入院检查:T 37.0℃,P 132次/min,R 19次/min,BP 70/50 mmHg(1 mmHg=0.133 kPa).端坐呼吸,全身皮肤黏膜无异常,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胸廓对称,双肺中下野呼吸音消失,心律不齐,心界向左下扩大,心尖部可闻及2级收缩期杂音.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浮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