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90例烧伤患者用药分析

    作者:王耀军;岑瑛

    目的 了解笔者单位烧伤病房药品的使用情况,探讨控制药品费用比例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的方法.方法 随意抽取2005年笔者单位烧伤病房住院时间≥5 d的290例患者,统计其药品(尤其是抗菌药)使用情况、费用及其占医疗总费用的比例,计算人均治疗总费用;统计患者的治愈率.结果 本组患者局部应用的抗菌药以磺胺类为主,全身应用的抗菌药以头孢菌素类为主.药品总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11±5)%;其中抗菌药费用占医疗总费用的(5.8±1.7)%,占药品总费用的(51±17)%.患者人均治疗总费用为22 026.09元,治愈率达96.90%.结论 通过采取合理的综合治疗措施,可使烧伤患者药品(尤其是抗菌药)费用比例以及医疗总费用处于较低水平,且治愈率较高.

  • 重度烟雾吸入性损伤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作者:冯胜娟;贾赤宇;刘真;吕晓武

    Among the fire victims,respiratory tract injury resulted from smoke inhalation is the major cause of death.Particulate substances in smoke,toxic and harmful gas,and chemical substances act together would rapidly induce the occurrence of dramatic pathophysiologic reaction in the respiratory tract,resulting in acute injury to the respiratory tract,thus inducing serious injury to it and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leading to death of the victims.In recent years,the pathophysiologic mechanism of severe smoke inhalation injury has been gradually clarified,thus appreciable advances in its treatment have been achieved.This paper is a brief review of above-mentioned aspects.

  • 严重烧伤早期全身预防性使用抗生素研究进展

    作者:詹日兴;吴军;彭毅志;罗高兴

    Infection is the most common complication and the most common cause of death in burn patients.It is very important to employ anti-infection measures reasonably and effectively for victims of major burns.However,a consensus of opinion of how to use systemic antibiotics in prophylaxis of infection in the early stage of burn is still lacking.The indications of the early systemic use of prophylactic antibiotics are discussed in this article.

  • 烧伤患者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再认识及抗菌治疗策略

    作者:向军;郇京宁

    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CRKP)在烧伤病房的检出及流行,已成为烧伤抗感染治疗中十分棘手的问题.因此,有必要进一步认识CRKP感染的流行病学、易感因素、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应用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理论,制订CRKP感染时抗菌治疗及联合用药的原则、实施恰当的剂量策略,显得尤为重要.治疗CRKP感染常用抗菌药物包括多黏菌素、替加环素、磷霉素和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为有效地抑制和防止CRKP的传播,感染控制管理措施中必须整合接触隔离、主动筛选和环境消毒.

  • 控制烧伤患者抗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和传播

    作者:郇京宁

    The emergence and spread of carbapenems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e (CRKP) in burn ward is an important threat to burn management.CRKP isolates are resistant to almost all available antibiotics and are susceptible only to polymyxins and tigecycline.The mechanism of the drug resistance of CRKP is associated with the plasmid-encoded carbapenemase Klebsiella pneumoniae carbapenemase (KPC),a carbapenemhydrolyzing β-lactamase.Antibiotics which can currently be used to treat CRKP infection include polymyxins,tigecycline,and some aminoglycosides.The efficacy of using antibiotics in combination is better than that of single-agent therapy for the treatment of CRKP infection in bloodstream.In order to control CRKP infection in burn patients,strategies for preventing CRKP dissemination in burn ward are strongly advocated.

  • 烧伤患者抗真菌药物的选择

    作者:郇京宁

    Fungal infection is one of the serious complications of severely burned patients with high mortality.Application of antifungal agents timely and rationally is very important to control the infection.Antifungal agents including polyenes,triazoles,and echinocandins have been used widely in burned patients and are proved to be effective.Since diagnosis of fungal infection remains difficult,prophylactic and empirical therapies appear to be particularly necessary.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antifungal agents,the factors of fungal strains,infection sites,hepatic and renal functions,and age,etc.should be considered in selecting antifungal agents.

    关键词: 烧伤 真菌 抗菌药
  • 也谈严重烧伤感染治疗

    作者:张勤;廖镇江

    烧伤感染往往与创面的存在密切相关,随着创面处理技术等综合治疗措施日趋成熟,烧伤脓毒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但其病死率却未得以有效控制,这使同行们再次将目光转向如何认识和治疗严重烧伤感染[1].许多专家或同行对此已发表了极有见地的论文,笔者很赞同他们的观点.在此拟从外科感染治疗三原则方面,谈谈严重烧伤感染的治疗.

  • 烧伤感染的现状、对策与防治新动向

    作者:肖光夏

    1 烧伤感染的现状2006年6月在昆山召开的第四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上,不同地区的烧伤中心或单位提供的微生物学调查资料中有不少共同点,其中很主要的一点就是: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仍是烧伤检出菌中的主要细菌,也是我国近50年来大面积深度烧伤救治工作中难以清除的病原菌,不变中的变化是其耐药性不断增长.

  • 烧伤病房六年间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窦懿;张勤

    目的 了解烧伤病房病原菌分布、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常用抗革兰阴性杆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指导经验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采集2007年1月-2012年12月笔者单位7 441例患者的创面分泌物、导管表面附着物、血液、大便、尿液、痰液标本,行细菌培养,共分离出2 758株菌株.用API细菌鉴定板条及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菌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选择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等13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统计每年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亚胺培南、环丙沙星5种抗菌药物每千住院日规定日剂量频数作为其使用强度.采用WHONET 5.6软件统计细菌分布情况及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铜绿假单胞菌对13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变化与年份的关系,铜绿假单胞菌占检出菌比例与阿米卡星等5种常用抗革兰阴性杆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关系,以及环丙沙星使用强度与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变化的关系行Pearson相关分析. 结果 (1)6年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占检出菌比例(31%,865/2 758)高,但总体呈下降趋势.铜绿假单胞菌所占比例逐步上升且与鲍氏不动杆菌并列第2(总体均占17%,458/2 758).(2)6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氨曲南、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明显上升且与年份呈明显正相关(r值为0.844 ~0.988,P<0.05或P<0.01),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明显下降且与年份呈明显负相关(r=-0.836,P <0.05).(3)6年间,阿米卡星(8.65~91.44)、头孢哌酮/舒巴坦(9.62~ 63.56)、亚胺培南(7.63~157.25)、头孢他啶(18.39~ 86.11)、环丙沙星(0 ~ 19.77)的使用强度均有所上升.(4)铜绿假单胞菌占检出菌比例与亚胺培南、环丙沙星的使用强度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849、0.933,P<0.05或P< 0.01),与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头孢他啶使用强度相关性不强(r值分别为0.672、0.668、0.794,P值均大于0.05).(5)环丙沙星使用强度与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耐药率均呈明显正相关(r值分别为0.878、0.934、0.928,P<0.05或P<0.01).结论 笔者单位2007-2012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相关,可通过阶段性减少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的使用逐渐恢复菌株对它们的敏感性.

  • 优化抗生素联合应用的研究

    作者:张丽华;王凌峰;孟昭彦;于庆萍;高柏青;巴特;王晓冬;马文慧;李跃宇;张军

    目的 了解环丙沙星、阿米卡星与抗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类药物体外联用的抗菌活性,优化抗生素治疗方案. 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上述抗生素不同组合对33株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低抑菌浓度(MIC),判定联合效应,计算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参数. 结果阿米卡星与头孢他啶联用主要表现为协同作用,协同比率为57.6%;环丙沙星与头孢他啶、头孢毗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美罗培南联用以协同和相加作用为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在PK/PD研究中,以血药浓度峰值(Cmax)/MIC为主要参数;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以血药浓度超过MIC的时间(T>MIC)为主要参数. 结论抗菌药物联用后,MIC显著降低,抗菌作用明显增强.所有抗生素的联用均以协同和相加作用为主,无拮抗作用.PK/PD研究,对制定合理给药方案、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晕要作用.

  • 严重烧伤患者抗生素治疗时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

    作者:王顺宾;陈晓东;吴伯瑜;江琼;杨际慧

    目的 了解抗生素治疗过程中,严重烧伤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的变化. 方法选择50例烧伤面积大于30%TBSA的患者,分别应用临床上常见抗生素[分为奈替米星、头孢哌酮、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业胺培南)组]常规治疗.采用偶氮基质显色法,检测抗生素治疗前后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 结果奈替米星、头孢哌酮和头孢他啶组患者给药后,血浆内毒素水平有不同程度升高.其中头孢哌酮组先升高后下降,用药后第1、2天明显高于第3、5、7天(P<0.05),同时明显高于亚胺培南组(P<0.05).头孢他啶组用药后第5天内毒素水平达高峰(0.398±0.172)EU/mL,明显高于用药前[(0.251±0.142)EU/mL,P<0.05],也明显高于奈替米星组、头孢哌酮组和亚胺培南组(P<0.05).亚胺培南组用药后第1、2天血浆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用药前. 结论不同抗生素治疗严重烧伤患者可诱导不等量的内毒素释放,临床用药应注意药物本身对内毒素水平的影响.

  • 烧伤患者耐药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现状和对策

    作者:郇京宁;唐佳俊

    不动杆菌自1911年被发现以来,已确定至少有32个不同种类,其中大部分不致病,广泛分布于自然环境中,并可寄生于健康人体.鲍氏不动杆菌属于莫拉菌科的革兰阴性非发酵杆菌,感染范围包括呼吸道、血液、皮肤和软组织以及各类植入性医疗器材等.在过去10年内,鲍氏不动杆菌表现出多药耐药或泛耐药性,已成为ICU、烧伤病房细菌感染的重要病原菌,是全球面临的临床棘手问题.为此,笔者结合本团队基础研究和临床工作经验,分析和评述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机制及防治其感染的对策.

  • 烧伤感染防治对策

    作者:郇京宁;高成金

    感染是严重烧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对于严重烧伤患者,抗生素的选择不容忽视,而抗生素的不当使用,加之全身免疫功能低下,会导致患者真菌感染.严重烧伤后脓毒症的治疗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除有效的抗休克治疗、早期肠道喂养、清除坏死组织、及早封闭创面外,合理有效的抗生素及抗真菌治疗,免疫调节治疗及防治凝血功能障碍等措施,对清除机体毒素有较好的作用.

    关键词: 烧伤 真菌 感染 抗菌药
  • 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及抗菌药使用变化

    作者:窦懿;章雄;张勤;施燕

    目的 了解烧伤病房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变化,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缓解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程度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2005年1月-2009年12月笔者单位5717例住院患者创面、导管、血液、大便、尿液、痰液标本,行细菌培养.计算各年标本送检率与细菌检出情况.分析5年间球菌与杆菌菌株数之比、细菌分布情况、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对细菌耐药率和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行相关分析.用WHONET 5.4软件处理细菌一般情况及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数据,对其他数据行x2检验与Bivariate相关分析.结果 (1)5年间标本送检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3.2%~76.1%,x2=5.583,P>0.05).送检的各类标本共检出菌株1675株,细菌检出比例呈逐年增加趋势.菌株来源:创面1434株、导管39株、血液29株、大便3株、尿液13株、痰液157株.5年间球菌、杆菌菌株数之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5:134~181:126,x2=14.806,P<0.01).(2)各年主要检出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8%~42%)、铜绿假单胞菌(占10%~25%)及鲍氏不动杆菌(占10%~19%).(3)5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47.911~308.095,P值均小于0.01),其中对阿米卡星、头孢他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耐药率前4年呈下降趋势,第5年有所反弹.(4)头孢哌酮/舒巴坦与左氧氟沙星的使用强度呈降低趋势;万古霉素的使用强度始终处于前列,呈逐渐上升趋势.(5)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环丙沙星等7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与多种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呈显著正相关(r值为0.879~0.978,P<0.05或P<0.01).结论 笔者单位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情况比较严重,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相关,需要通过严格掌握抗菌药物使用指征、策略性更换使用抗菌药物、联合用药、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等综合手段来缓解.

  • 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趋势和同源性分析

    作者:孙珍;向军;宋菲;郇京宁

    目的 监测烧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趋势和同源性情况.方法收集2008年11月-2009年2月、2010年6-9月笔者单位住院烧伤患者创面、血液和静脉导管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26株,采用K-B纸片扩散法检测该菌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等13种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用重复序列PCR法检测基因分型.对细菌耐药率数据进行x2检验.结果 (1)26株鲍氏不动杆菌中多药耐药菌株16株、泛耐药菌株9株,菌株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环丙沙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均高达90.00%以上;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低,为42.31%(11/26).26株鲍氏不动杆菌对13种抗生素的耐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2.31%~100.00%,x2=97.371,P<0.05).(2)26株鲍氏不动杆菌共分为7个基因型:A型17株,B型3株,C型2株,D、E、F、G型各1株.17株A型菌株中,2008、2009年各1株,2010年15株;创面来源11株、血液和静脉导管来源共6株.结论笔者单位烧伤病房近年来存在鲍氏不动杆菌同一克隆株A型的流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呈多药耐药或泛耐药趋势.目前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治疗烧伤患者鲍氏不动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 烧伤创面细菌生态和抗生素治疗

    作者:许伟石

    随着对烧伤感染认识的深化和早期液体复苏、创面处理、代谢支持等技术的进步,侵袭感染引起的烧伤创面脓毒症发生率已显著下降,但病死率无明显变化,仍是严重烧伤死亡的主要原因.在防治烧伤创面脓毒症中,抗生素仍是有效的武器,但需优化抗生素治疗以到达清除病原菌、控制感染和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目的.

  • 部分创面外用抗菌药物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表皮生长因子、重组人生长激素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李金玺;刘旭盛;唐辉;周新;黄跃生

    目的观察部分创面外用抗菌药物与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表皮生长因子(EGF)、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按所加药物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培养)、丁胺卡那霉素(0.021、0.210、2.100 mg/L)组、庆大霉素(5、50、500 mg/L)组、氯霉素(0.01、0.10、1.00mg/L)组、磺胺米隆(5、10 g/L)组、FGF2(2 400 U/ml)组、EGF(2 000 U/ml)组及rhGH(0.016、0.160、1.600g/L)组.用噻唑蓝(MTT)法测定各组成纤维细胞增殖活性[吸光度(A)值],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并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结果(1)MTT法检测:与对照组A值0.455 3±0.021 7比较,各种剂量丁胺卡那霉素组、庆大霉素组、氯霉素组、磺胺米隆组成纤维细胞A值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其中磺胺米隆(5、10 g/L)组降低明显,分别为0.101 3±0.001 1、0.095 0±0.004 1(P《0.01).FGF2组及0.016g/L rhGH组细胞A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EGF组及0.160、1.600 g/L rhGH组A值与对照组接近(P》0.05).(2)细胞周期检测:对照组细胞增殖指数(PI)为(9.63±0.45)%,与之比较,0.210mg/L丁胺卡那霉素组细胞PI值无明显变化(P》0.05),FGF2组、EGF组及0.016g/L rhGH组PI值均明显升高,分别为(46.76±2.33)%、(42.30±1.41)%、(13.29±0.47)%(P《0.05或0.01).(3)形态学观察:对照组、EGF组及0.160、1.600g/L rhGH组成纤维细胞数目较多,呈长条形或梭形,轮廓不清,透明度高;丁胺卡那霉素组、庆大霉素组、氯霉素组、磺胺米隆组细胞数目较少,形态不规则,轮廓清晰,透明度低,细胞内多有颗粒样物质及空泡;FGF2组、0.016g/L rhGH组细胞分布均匀、密集,呈长条形或梭形,核分裂相多见,轮廓不清,透明度高.结论不同创面外用药物对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各异,在创面修复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创面外用药物,以促进愈合并抑制瘢痕增生.

  • 交通伤患儿创面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性及其与抗生素使用的相关性分析

    作者:刘珊;王晨;傅跃先

    目的 了解交通伤患儿创面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其与抗生素使用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笔者单位2010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226例交通伤患儿的创面分泌物,采用API细菌鉴定板条及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进行菌株鉴定,通过K-B纸片扩散法测定检出菌株对阿莫西林/棒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等18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统计各年度患儿创面病原菌检出情况,检出鲍氏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将鲍氏不动杆菌检出阳性的46例患儿,根据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是否100%耐药分为耐亚胺培南组19例和非耐亚胺培南组25例(2例患儿排除),比较2组患儿创面鲍氏不动杆菌对18种抗生素的耐药情况.统计鲍氏不动杆菌检出阳性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比较2组患儿抗生素使用强度.对数据进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校正t检验. 结果 (1)2010-2015年患儿创面病原菌检出率分别为95.6% (43/45)、89.8%(53/59)、81.3%(148/182)、81.1% (107/132)、81.6% (120/147)、77.5%(62/80),呈逐年递减的趋势.共检出665株、75种病原菌,检出率居前5位的病原菌从高到低依次为鲍氏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阴沟肠杆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2)鲍氏不动杆菌对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唑林、氨曲南、哌拉西林100%耐药,对多黏菌素100%敏感,对其他1 3种抗生素总体耐药率均高于50%.2010-2015年各年度患儿创面鲍氏不动杆菌对哌拉西林的耐药率均较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高.(3)除亚胺培南、阿莫西林/棒酸、头孢唑林、氨曲南、哌拉西林、多黏菌素外,耐亚胺培南组患儿创面鲍氏不动杆菌对其他12种抗生素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非耐亚胺培南组(P值均小于0.01),且该组患儿创面鲍氏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3类以上抗生素均100%耐药,属于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4)鲍氏不动杆菌检出阳性的46例患儿共使用32种抗生素,其中使用强度前10位的抗生素从高到低分别为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唑林、亚胺培南、头孢唑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莫西林/舒巴坦、头孢美唑.(5)21种抗生素因使用量小,未列入进行比较.其他11种抗生素中,2组患儿仅甲硝唑使用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04,P<0.05).2组患儿抗生素总体使用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68,P>0.05).结论 鲍氏不动杆菌是交通伤患儿创面主要病原菌之一,耐药率高,高强度使用抗生素可能诱导其产生耐药性.本研究中使用强度居前列的抗生素与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抗生素一致,提示抗生素使用的规范性有所欠缺.

  • 鳄鱼血SDS - PAGE鉴别方法的研究

    作者:张敏;王春梅;李耀武;吴先敏;赵增荣;张露

    目的:建立鳄鱼血SDS - PAGE鉴别方法.方法:利用电泳缓冲液制备鳄鱼血、绵羊血、豚鼠血、鸡血、兔血、鹿血等6种动物全血样品液,采用十二烷基磺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法,对6种动物全血进行鉴别研究.结果:以7.5% ~11%的梯度分离胶、60μg蛋白量上样,大板(16 cm×20 cm)进行SDS- PAGE鉴别,6种动物全血的电泳谱带有明显差异,鳄鱼血存在特征条带.结论:本方法灵敏度高、专属性强,可作为鳄鱼血与其他动物血的鉴别依据.

  • 中空纤维分离-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氧氟沙星凝胶剂的含量

    作者:冉丛聪;豆妮娜;李青莲;蒋晔

    目的:建立中空纤维离心超滤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氧氟沙星凝胶剂的含量.方法:凝胶样品经中空纤维离心超滤技术进行纯化,滤除样品溶液中的高分子辅料后,采用HPLC法测定氧氟沙星凝胶剂的含量.采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含0.5%的三乙胺,用磷酸调节pH至4.0),流速1.0 mL· min-1,柱温为室温,检测波长为293 nm.考察不同溶剂对样品含量测定的影响以及中空纤维膜的非特异性吸附.结果:以1 mL的0.1 mol· L-1盐酸溶液中和凝胶,然后用水稀释制备样品溶液,采用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对样品进行超滤处理后,对氧氟沙星不存在非特异性吸附且有效去除了高分子凝胶辅料的干扰.氧氟沙星质量浓度在5.10~51.0 μg· mL-1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8);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不大于1.7%.结论:本法经方法学验证,可用于氧氟沙星凝胶剂的含量测定.

2339 条记录 114/117 页 « 12...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