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探讨中药干预肝癌机制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侯丽颖;季幸姝

    通过分析比较蛋白质组学在肝癌中的应用现状及其在新药研究中的作用,探讨其在揭示中药干预原发性肝癌的机制的思路.认为比较蛋白质组学有别予以往筛选疾病治疗前后比较“有效”(靶点)蛋白的方法,采用逆向思维模式,锁定筛选相对“无效”(非靶点)的候选蛋白,以新的视角揭示中药方剂“不能治愈”和“能够治疗”肝癌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以期发现肿瘤的“逃逸”蛋白机制.

  • 30年来中医脾胃学说研究的启示

    作者:王建华;劳绍贤;王汝俊;周福生;李燕舞

    总结30多年来中医脾胃学说研究的成果:(1)证实脾虚证患者的唾液淀粉酶活性比值和D-木糖排泄率与正常人比较有不同改变;(2)中医的辨证论治体现在中药药理学上就是复方药理思路;(3)以上结果在分子细胞水平上的研究得到进一步证实,认为中医证候是有其物质基础的;中药的药理机制也是有其物质基础的;中药的药理机制也是中药复方对证候的调整作用.提出中医药的研究要依靠中医理论指导,并要联系实际,与临床相结合.

  • 浅谈中药药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

    作者:刘保林

    药理学是与临床应用相联系的学科,而中药药理学是以现代药理学的方法对传统中药或天然药物进行药效学、药动学和毒理学等方面的研究,它涉及或涵盖中医学、医学和生物学等多门学科,这就对中药药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了较为特殊的要求.基础理论课学习上要根据学生本科专业背景的不同,对中医中药、现代医学基础、生药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等多种学科有所不同的侧重;专业学习中要着重强调专业基本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课题的选择必须要把握新颖性和可行性两个要点,而这两个要点是在可靠的预试验和充分的文献检索的基础上确立的;实验的开展宜从整体实验开始,逐步过渡到系统、器官或细胞分子水平.同时在培养过程中要德智并重,注意适应性、多样性和发展性的统一.

  • 循证教学法在中药药理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

    作者:李海涛;陈卫卫;陈秋利;罗梅杏;赵其秀

    循证医学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临床医学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循证医学的新定义为:"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目前可获取的佳研究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医师个人的专业技能和长期临床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观和意愿,完美地将三者结合在一起,制定出具体的治疗方案."[1]循证医学的理念已从初的临床医学扩大到临床药学、卫生政策和医疗保险、卫生经济学、医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2].笔者所指的循证教学法,系以病例为例开展循证分析,确定治疗方案,然后阐明治疗方案中所涉及药物的功效、作用、适应症和不良反应的教学方式.

  • 中药药理学双语教学之探讨

    作者:李海涛;陈卫卫;陈舒睛

    新世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同时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具有较强的外语交流能力是高素质医药类学生的必备条件.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全球化的大趋势下,实施双语教学是实现教育国际化,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人才的有效途径,是目前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大举措[1].因此,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水平,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和财政部在201 1年决定在"十二五"期间继续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希望在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取得突破性发展,更好地为国家经济社会提供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这些对各高校开展双语教学有着较大的推动作用.

  • 我对《中药药理学》的教学体会

    作者:李萍

    <药理学>是以基础医学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为基础,为防治疾病、合理用药提供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以及医学与药学的双重桥梁学科.而<中药药理学>则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和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现代药理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但又和药理学有着明显的区别.

  • 浅谈提高中药药理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一点设想

    作者:郑作文;杨柯

    如何改革实验课教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促进教学理论课与实验课整体水平的提高,以跟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不断飞速发展的步伐,一直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中药药理学实验课是中药药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与科学实践相联系的途径.

  • 搞好考查科目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作者:王勤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根据所学课程的重要程度分为考试科目课程和考查科目课程.医科院校由于所需学习的科目较多,学生负担较重,加上学生的厌学情绪,造成学生对考查科目的学习兴趣低,极大影响了考查科目的教学效果.本人自1995年以来,先后承担了两门考查科目的教学任务,除了采用归纳对比、启发式教学等常规有效的教学方法之外,对如何搞好考查科目的教学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 葛根素对实验肝损伤及其继发损伤的药理研究进展

    作者:姜艳;钟兆银;王露瑶;曾怡

    葛根素是从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中提取的异黄酮类化合物.葛根素应用于各种肝损伤及肝损伤继发损伤的实验研究结果较为明确.在缺血再灌注肝损伤中,葛根素可从细胞凋亡、细胞因子、细胞膜完整性等多个机制进行干预,减轻肝损伤.此外,葛根素可从不同机制对于由酒精性肝损伤以及肝损伤所致心、脑等组织器宫损伤发挥保护作用,为葛根素的临床应用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 蕃荔枝化合物L2-11对Heps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张晓春;彭海燕;邓旭坤;任凤梅;项晓人;杨早;章永红

    目的:研究光叶番荔枝化合物L2-11对Heps荷瘤小鼠瘤体生长的抑制作用和对免疫的影响.方法:给予Heps荷瘤小鼠不同剂量的光叶番荔枝化合物L2-11连续8天,停药后处死小鼠,计算抑瘤率、脾指数、胸腺指数和NK细胞活性;观察ALT、AST、BUN、SCr和血常规.结果:光叶番荔枝化合物L2-11的20mg/kg、10mg/kg组能显著抑制Heps荷瘤小鼠的生长(P<0.05),平均抑瘤率分别为48.52%、35.55%,其中20mg/kg组疗效和5-FU相当;同时L2-11能显著提高Heps荷瘤小鼠的NK细胞活性,而对荷瘤小鼠肝、肾功能、血常规无明显影响.结论:光叶番荔枝化合物L2-11具有较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其机理部分可能与提高荷瘤小鼠的NK细胞活性、增强小鼠免疫功能有关.

  • 中药功效评价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作者:任钧国;刘建勋

    功效是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的中药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与总结,是中医应用中药辨证论治的主要理论依据之一,对中医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中药功效的历史源流的分析,结合中药药理的研究成果,以及我们在中药功效评价中的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中药功效的评价应在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基础上,针对中药对证功效、对症功效、对病功效的不同,借助中药化学、药代动力学、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方法,采用不同的药理模型与评价技术方法开展中药功效评价,以体现中药功效的特征.

  • 第七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纪要

    作者:

    第七届全国中药药理学术会议于2000年10月15日~18日在西安召开。这次大会是由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办,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及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协办。来自全国9个省(市)、自治区及香港、日本、美国的代表共165人出席了大会。 在15日的开幕式上,中国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创始人、主任委员王建华教授致开幕词。王教授回顾了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成立15年来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中药药理学科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提出了本次会议的中心任务,并建议全体代表向已故中药药理学奠基人周金黄教授及著名药理学家富杭育教授、易宁育教授致哀,缅怀他们为中国中药药理事业的创立和发展所作出的突出贡献。 本次会议共收到学术论文268篇,86位代表在会上作了报告。论文以中药、复方、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及作用机理研究为主,亦有部分中药制剂与质量标准研究、中药化学成分分析、方药的临床研究成果参加了交流,体现了中药药理与其他相关学科密切结合的精神。从交流的成果来看,近两年来在经典名方如六味地黄汤、桂枝汤、四逆散等的实验药理学研究方面取得了成果;血清药理的方法学研究更加深入与完善,并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一些中药的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的现代药理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药的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理;以中药新产品开发为目标的药效学与毒理学研究,仍然是中药药理研究工作的重要方面,总体研究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民族医药的现代研究得到了中药药理工作者的重视,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中药药理与中药化学、中药制剂、中医临床等相关学科的相互依存关系更加紧密;部分学者还对中药、方剂的基础理论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审中心叶祖光同志在会上对我国目前中药新药研究特别是中药药效与毒理研究的技术要求及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指导;日本斋藤教授与美国汪成康博士对中药及天然药在日本与美国应用情况及发展趋势进行了介绍,对与会代表提高中药新药研创水平,促进中药走向世界将有所裨益。 总体来说中青年学者的论文质量与研究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充分说明中药药理学科人才建设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老一辈专家的精心培育下,一大批优秀中青年人才正脱颖而出,成为中药药理研究队伍的生力军。为鼓励年轻中药药理工作者,经与会专家评审,杨奎、齐云、余林中、聂克、蒋洁云、赵玲6位同志获得本届学术会议的“青年优秀论文奖”。 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换届是本次会议的任务之一,经过有关专家的充分蕴酿,民主协商,实现了专业委员会的新老更替,成立了第四届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新一届专业委员会体现了老中青结合、多学科结合的特点。闭幕式上,新当选的第四届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郑有顺教授代表专业委员会全体委员表示:新一届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中药药理学事业的核心力量,将继续沿着周金黄、王建华、刘干中等老一辈药理学家开创的道路,团结和组织全国中药药理工作者,为中药药理事业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及陕西省药理学会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对本次会议进行了精心的组织与准备,广州名盛药业公司、广州中药一厂、泸州宝光药业集团、广东九惠药业有限公司、四川太极药业公司、深圳太太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广州陈李济药厂、咸阳五0五集团、西安更新中药厂、西安碑林中药厂、西安麦迪森药业有限公司、厦门今润丰华医学科技公司、北京普升达公司、西安德通医院、咸阳肿瘤研究所、延安常泰药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给予了赞助,加强了学会与企业的密切联系。

  • 中药毒理学的构建与内涵

    作者:彭成

    中药毒理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医疗实践和现代毒理研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知识和技术体系,属于新兴交叉学科,涉及中药学、中医学、毒理学、生态学、环境保护等学科领域,是沟通中西医、联系中西药、跨越医学和药学、衔接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也是中药药理学的分支学科,对中医药学术创新、临床合理用药和中药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药毒理学的构建经历了传统积累、现代研究、学科形成三个重要阶段.

  • 多模式教学方法的整合在中药药理学中的探讨

    作者:龚梦鹃;王晖;胡旭光;唐春萍;陈艳芬

    本文通过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团队学习模式(TBL)教学、开放式实验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相整合,探讨多模式教学在中药药理学教学中的效果,以提高中药药理学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 中药药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

    作者:龚梦鹃;王晖;胡旭光;陈艳芬;唐春萍

    本文从虚拟实验教学体系的建立、抓好预习与实验记录、开设设计性实验、建立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四方面,阐述了中药药理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提高中药药理学的实验教学质量.

  • "溃宁"口服液对Hp感染后沙土鼠自由基清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江花;宋兴;邹全明;郭刚

    目的了解中药制剂"溃宁"口服液对幽门螺旋杆菌(H.pylori ,Hp)感染不同时间段的沙土鼠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感染Hp2月模型50只,随机分为5组(A、B、C、D、E组).感染Hp4月模型20只,随机分为2组(F、G组): A组为"西药三联组":于第1-14天灌服克拉霉素、甲硝唑和雷尼替丁;第15-28天,单用雷尼替丁.B组为"溃宁低剂量组":灌服低剂量"溃宁"浸膏粉悬浊液,连用28天.C组为"溃宁高剂量组":灌服高剂量"溃宁"浸膏粉悬浊液,连用28天.D组(感染2月综合用药组):第1-14天同A组,第15-28天,灌服高剂量"溃宁"浸膏粉悬浊液.E组(感染2月对照组):灌服无菌蒸馏水,连用28天.F组为"感染4月综合用药组":用药同D组.G组"感染4月对照组":处理同E组.结果单独使用溃宁低剂量、溃宁高剂量、西药三联和西药三联+溃宁高剂量组动物经治疗后,其过氧化脂质含量均低于同期感染的对照组(P<0.05或P<0.01),但西药三联组+溃宁高剂量组动物的过氧化脂质含量,则高于单独使用溃宁低剂量、溃宁高剂量和西药三联组动物(P<0.05或P<0.01).溃宁低剂量组动物的过氧化脂质含量低于西药三联组和西药三联+溃宁高剂量组(P<0.05或P<0.01),其治疗后体重则高于其余各实验组(P<0.05或P<0.01).结论各治疗组药物对实验动物的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其中,以溃宁低剂量组为优.提示在治疗Hp感染时,应注意剂量的准确性和中西药配合的合理性.

  • 中药药理学的课程建设探索

    作者:王昕宇;杨剑;安冬青

    中药药理学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作用规律的科学,是一门学科交叉、发展迅速的中药学专业,属本科生专业课程.本文总结了该专业在师资培养、教学内容调整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的一些体会,希望为今后课程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 《中药药理学》课程教学改革现状分析

    作者:李秀芳

    《中药药理学》是中医药院校中药学专业的重要专业必修课程,也是一门新兴的课程,其经历了近40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笔者对2005~2016年《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对课程改革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水平提供参考.

  • 中药药理开放实验室实践效果分析

    作者:杨超燕;陈艳芬;唐春萍

    针对2008年以来我们中药药理教研室开设的科研型开放性实验,为了准确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参加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期在未来的指导工作中继续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调查结果表明,科研型的开放实验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文献检索能力、写作能力、动手等能力有很大的提高,而且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 以中药药理学科研能力训练探索研究型人才的培养

    作者:周宁娜;孙晓菲;何晓山;李秀芳;林青

    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是必然趋势,科学研究是推进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唯一途径,培养积极主动、勇于创新的中医研究型人才是我国高等中医院校的重要任务.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在本教研室教学法改革的基础上,以中药学专业学生为对象,以中药药理学的研究为实施平台,开展系列专题训练,开放实验室,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研究概念和思维,探索中医药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效果.

250 条记录 11/13 页 « 12...567891011121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