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时间的临床研究

    作者:关欣;郑颖;范梅艳

    目的 比较各时间点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测量结果的差异,以规范血糖监测时间,避免测量时间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干扰治疗方案的制订.方法 以8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仪监测24 h血糖3~5 d(5 min测量间隔),采取自身对照方法,观察患者空腹及餐后2 h血糖在测量时间点附近时间段的波动情况.结果 在5:00~5:30时间段,空腹血糖测量结果与时间无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5:30~6:00时间段空腹血糖测量结果与时间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早餐后2 h血糖在餐后2 h前后15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午、晚餐后2 h血糖在餐后2 h前后1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在临床测量血糖时应注意测量时间点的准确性,减少因此带来的血糖测量值误差.

  •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王爱民;何文静;叶洪江;吴书连;何小琼

    目的 探讨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2型糖尿病患者无症状低血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74例患者人院时均安装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连续佩戴72 h,同时使用便携式末梢血糖仪和试纸进行每日末梢血糖监测(空腹,三餐前,夜间1:00),分析两种方法无症状低血糖检出情况.结果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出低血糖例数比末梢血糖监测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74例患者无症状性低血糖多发生在夜间0:00~6:00,其中2:00~4:00发生率高,达10.34%,血糖值平均为(3.30±1.14) mmol/L,低值为2.2 mmol/L.结论 实时动态血糖监测能及时监测无症状低血糖现象,避免风险发生.

  • 住院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的时间与记录方法的调查

    作者:祁丹红;冼碧霞;郑宵月;陈海燕;谢珊

    目的 探讨有效的血糖记录方法,推广实用的、简明的血糖监测记录表.方法 回顾性调查了360例归档病历,从血糖监测的时间、记录用的纸张、是否使用表格记录、表格是否电脑绘制、记录的位置、记录是否简明、循医嘱日期查找血糖值所需要的时间几方面进行统计.结果 住院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的时间不规范,非糖尿病专科对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的时间具有随意性;血糖监测记录方法以电脑绘制的表格式记录仅为33.3%,而且,仅在内分泌专科使用.结论 应加强医护人员对住院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意义的教育,规范住院糖尿病病人血糖监测的时间.血糖监测电脑绘制的表格记录,简单明了、清晰,节省查看的时间,为医护人员了解病人病情提供了直接快捷的依据,可在临床上广泛地推广使用.

  • 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在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中的应用

    作者:康烁;田素斋;高俊香;王丽娟;赵秀君;葛艳红

    目的 观察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保护动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频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本研究要求的糖尿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给予为期6个月的基于保护动机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糖监测保护动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频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血糖监测保护动机各维度得分、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频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患者易感性得分(6.530±0.952)分,自我效能得分(9.462±0.617)分,血糖监测频率(24.126 ±2.712)次,糖化血红蛋白监测频率(2.080 ±0.868)次,空腹血糖值(7.080 ±0.824)mmol/L,糖化血红蛋白值(6.823 ±0.158)%;对照组分别为(3.820 ±0.723)分,(6.729±1.341)分,(18.528±2.831)次,(1.812 ±0.778)次,(8.488 ±1.592)mmol/L,(9.853±0.899)%.两组患者干预6个月后血糖监测保护动机、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监测频率、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742,8.435,14.626,12.489,-15.537,3.395;P<0.05).结论 以保护动机理论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保护动机、促进血糖监测行为改善和代谢指标达标.

  • 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血糖监测

    作者:崔伯艳;张莹;库洪安

    目的 总结高龄患者围手术期的血糖监测变化规律.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年来156例腹部外科手术患者术前术后的血糖变化.结果 手术当天及术后第1天血糖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结论 高龄患者腹部手术围手术期的血糖监测非常关键,掌握血糖变化规律,合理正确使用胰岛素.使患者的血糖保持稳定,顺利渡过围手术期.

  • 创伤骨科血糖异常患者围手术禁食期血糖监测方案的构建

    作者:张剑书;许燕玲

    目的初步构建创伤骨科血糖异常患者围手术禁食期血糖监测方案。方法2015年11月—2016年3月,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形成初步监测方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上海市10名从事临床医疗、护理及护理管理领域的专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采用Excel和SPSS 19.0进行数据处理,采用Cronbach′s α系数测量问卷信度。结果构建的监测方案包括一级条目1项,二级条目8项,三级条目24项。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显示,专家权威系数为0.91,变异系数在0~0.29,Kendall′s W系数为0.411(P<0.01),两轮咨询表信度分别为0.816和0.798。结论构建了包含一级条目1项,二级条目8项,三级条目24项的创伤骨科血糖异常患者围手术禁食期血糖监测方案,为今后优化创伤骨科围术期异常血糖管理提供了依据。

  • 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监测情况调查与分析

    作者:夏云芳;徐晶晶;秦瑶

    目的 了解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监测现状,为优化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6-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择期手术的106例糖尿病患者病例资料,分析其相关血糖监测数据.结果 本组患者术前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率33.3%,术前1 d血糖监测率59.4%.术后1 d人均血糖监测次数与7段血糖监测率大于手术当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前1 d血糖高值、低值均高于手术当日,术后1 d血糖低值高于手术当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患者术前糖化血红蛋白监测率低,围术期血糖监测频次低,术后1 d血糖控制不理想,需引起临床护理人员重视.

  • 山东省滕州市某三级乙等医院低年资护士血糖监测相关知识调查

    作者:樊梅;付伟

    目的 了解低年资护士对血糖监测知识的掌握情况,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培训对策.方法 2012年10月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山东省滕州市某三级乙等医院185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血糖监测相关知识的调查,了解低年资护士血糖监测、反映血糖水平相关指标的知识掌握程度及低年资护士了解相关知识的途径.结果 共发放问卷185份,回收问卷185份,有效回收率100%.185名低年资护士血糖监测相关知识问卷得分为5~16分,平均(10.23±1.02)分.本科护士得分高为(12.35±1.12)分,其次是大专护士为(10.62 ±0.56)分;每天监测血糖例次>5次的护士问卷得分较高;低年资护士低血糖界值、餐后2h血糖正常范围和糖化血红蛋白正常界值掌握率均低于40%;血糖前需检查核对项目和消毒方法的掌握率在90%以上;低年资护士获取血糖监测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来自于在校期间和实习期间的教育,步入工作岗位后从科室查房和小讲课中获得,主动通过阅读专业期刊和上网查阅资料的人数少.结论 低年资护士血糖监测操作方面的知识掌握较好,监测指标的知识掌握情况较差,学习主动性较差,建议通过专业思想教育和制定规章制度提高低年资护士对血糖监测知识的学习意识,加强专业知识培训的针对性,提高低年资护士的理论水平.

  • 血糖监测表格在临床中的应用

    作者:申利萍;刘蕾

    我科系老年心血管病专科,糖尿病患者居多,血糖仪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从医生下达医嘱、开化验单、护士轮班按时监测、登记至后归档,医护、护护衔接程序很多,易于疏漏.

  • 自制糖尿病快速血糖监测记录表的应用

    作者:瞿章书;李军清;徐小平;汤丽娟;张炜;洪桥爱;黄建生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监测对于指导治疗、降低并发症、改善预后至关重要,但是目前没有统一的记录方法.笔者自制了1种快速血糖住院/家庭监测记录2用表,经临床试用,证实为1种比较完善的记录方法.

    关键词: 血糖监测 记录表
  • 对100例院外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状况的调查和分析

    作者:侯惠如;袁军;杨陆

    目的了解院外糖尿病人自我血糖监测的管理现状,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能力.方法对100例院外糖尿病患者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他们应用血糖仪自我监测血糖的操作方法、准确性及获得自测血糖的相关知识情况.结果院外糖尿病患者及其照顾者在血糖的自我监测方面,涉及更深层次的护理操作内容掌握不够;糖尿病患者掌握相关知识不足,有76.0%的患者在采血时采取挤压的方法让血液流出;80%的患者采血前没有用温水洗手;采血前让手臂自然下垂片刻有85%患者答否;22.0%的患者没有注意试纸的有效期,甚至有14.0%患者使用过期的试纸.结论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血糖自我监测的技术上指导;加大对糖尿病患者的相关知识的宣教,关注社区卫生服务宣教,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意识.

  • 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行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血糖监测与护理

    作者:林瑞娇;周文芳;王瑜

    目的 探讨行两种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的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监测与护理.方法 2007年5月至2010年5月我科合并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胃部病变行胃大部分切除术患者55例,其中Roux-en-Y式28例作为A组,毕Ⅱ式27例作为B组.在血糖监测方面均给予心理、疼痛护理,运用数字化技术及时获取数据,加强健康宣教等方法,测量术前、术后1、2周及1、3、6个月空腹血糖水平,检测术前、术后3、6个月糖化血红蛋白(HbA1c)情况,比较两组术式后血糖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空腹血糖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3.350,7.871;P <0.01);两组患者术后3,6个月HbA1c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3.350,7.871;P <0.01).术后1,3,6个月A组空腹血糖分别为(7.19±1.58) mmol/L、(7.25±1.25) mmol/L、(6.37±1.05) mmol/L,B组分别为(8.96±1.72) mmol/L、(9.05±1.67) mmol/L,(8.21±1.53) m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979,4.536,5.217;P<0.01).A组6个月时HbA1c为(6.01±1.59)%,B组为(7.96±1.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91,P<0.01).结论 两种胃转流术对非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均有降糖效果,但血糖下降的程度有一定的差异.医护人员在加强血糖监测的观察和护理同时,应区别对待不同术式患者血糖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胰岛素的剂量,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 便携式血糖仪临床使用及管理现状调查

    作者:郭风艳;杨雪梅;张纪平;李菁

    目的:调查临床护士对便携式血糖仪使用及管理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方法:采用自设问卷对某医院使用过便携式血糖仪的261名临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在便携式血糖仪的选择、操作及管理现状,以及临床护士便携式血糖仪相关知识的培训方面均有问题存在.结论:应加强对便携式血糖仪的安全管理及临床护士对便携式血糖仪相关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便携式血糖仪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 急危重症单项血糖监测1000例临床分析

    作者:姜正伟;闫波;王连馥

    目的 探讨急危重症单项血糖指标的变化.方法 采取单组随机研究方法,收集入急诊室的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标准的急危重症1000例,患者均在开通静脉通道前抽取静脉血检测即时血糖值,其后3~8 h时复查一次,血糖仍异常的患者连续3 d复查血糖.结果 本组1000例危重症即时血糖值高于临床正常值846例(84.6%),其中高于正常值~1倍的有432例(43.2%);大于正常值1~2倍197例(19.7%);大于正常值2~3倍的158例(15.8%);大于正常值3倍以上的59例(5.9%).死亡34例(3.4%),其中血糖大于正常值3倍以上25例(占总死亡73.5%),病死率42.4%;血糖大于正常值2~3倍6例(占总死亡17.7%),病死率3.8%;血糖大于正常值1~2倍3例(占总死亡8.8%),病死率1.5%;高于正常值~1倍无死亡.结论 急危重症患者常出现血糖升高,近一半高于正常值~1倍,本组死亡患者中,血糖多数大于3倍以上.

    关键词: 急危重症 血糖监测
  • 标准教育计划对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康复的影响

    作者:陈蔷;刘艳;刘淑梅

    全球目前有超过1.5亿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会翻番.印度和中国糖尿病的数量多[1].糖尿病的自然史为一漫长的过程,业已证实,控制血糖有很好的成本效益[2],因此,提倡糖尿病的综合康复治疗尤其重要.糖尿病综合治疗包括5个方面,即饮食疗法、运动疗法、药物治疗、糖尿病教育和血糖监测.为了达到确切的疗效指标,必须采取综合治疗的方法,糖尿病教育和血糖监测则是确保疗效的必要手段.标准教育计划是核心之一,通过标准教育计划与疾病的预防、治疗、护理、康复相结合并贯穿始终,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可能发生的糖尿病的急慢性并发症、控制血糖,缩短治疗时间等方面与未执行标准教育计划相比,有显著效益.笔者就标准教育计划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的影响做一初步探讨,具体做法如下.

  • 四种血糖测定方法的比较

    作者:吕青松;蒋汉茂;吴淑华

    目的 了解四种血糖测定方法结果的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分别用己糖激酶法(HK)、氧化酶法(GOD-POD)法和手工比色法测定53例患者血清葡萄糖浓度,同时用血糖监测仪测定患者毛细血管血葡萄糖浓度,然后对四组测定结果进行配对资料t检验处理及相关性分析.结果 血糖正常时,HK法比GOD-POD法结果平均高0.13 mmoL/L(2.5%),比手工比色法结果平均高0.49 mmol/L(9.4%),比血糖监测仪结果平均高0.30 mmol/L(5.7%),分别对HK法与GOD.POD法、GOD-POD法与手工比色法、HK法与血糖监测仪进行相关分析,相关系数γ分别为0.99、0.94和0.68;高血糖时,HK法比GOD-POD法结果平均高0.20 mmol/L(1.7%),比手工比色法结果平均高1.84 mmol/L(15.7%),比血糖监测仪结果平均高1.5 mmol/L(12.9%),其相关系数γ分别为0.99、0.95和0.85.结论 血糖正常时,HK法与GOD-POD法、手工比色法、血糖监测仪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分别为<0.01、<0.01及<0.05;高血糖时,HK法与GOD-POD法、手工比色法及血糖监测仪所测结果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相关性分析表明,HK法与GOD-POD法呈高度直线正相关,GOD-POD法与手工比色法相关性良好,而HK法与血糖监测仪相关性较差.

  • 全胰腺切除术后患者血糖及胰岛素用量回顾性分析

    作者:周迎;赵维纲;吴文铭;袁涛;付勇;张太平;戴梦华;卢欣;廖泉;赵玉沛

    目的:对全胰腺切除术后患者的血糖特点及胰岛素用量进行评估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80年9月至2014年9月共21例全胰腺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胰岛素用量及血糖变化,稳定期胰岛素种类、用量及血糖变化,并总结其特点。结果患者术后4d内胰岛素需求量达峰值(大日用量300 U),平均(143.5±62.8) U/d,然后逐渐下降;围术期(需肠外营养)血糖波动大(1.52~29.06 mmol/L),平均(11.18±0.95) mmol/L。稳定期(脱离肠外营养)非应激状态下,患者每天餐前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用量平均(5.3±2.0) U,睡前长效胰岛素平均(8.1±2.9) U;平均空腹血糖(6.69±1.48) mmol/L,三餐后2 h血糖(9.08±2.84) mmol/L,睡前血糖(9.66±2.49) mmol/L,夜间血糖(8.15±2.78) mmol/L;67%患者平均1个月内发生13次低血糖。5例随访患者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6.15±1.20)%。结论全胰腺切除术后患者围术期血糖波动大,胰岛素需求短暂升高,然后逐渐下降,稳定期可维持较低水平,血糖控制良好,但常有低血糖发生,无酮症酸中毒。

  • 新生儿低血糖18例病因分析

    作者:周红;彭曙辉;王国民

    目的:探讨引起新生儿低血糖的高危因素及临床特点,提高对低血糖的诊治水平.方法:对存在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170例进行血糖监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检出低血糖18例,临床症状多不典型,而且无特异性,容易漏诊,常见疾病为窒息、黄疸、早产儿及小于胎龄儿、感染,喂养困难、巨大儿.结论:对于有低血糖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均应严密监测血糖,并应尽早喂养或鼻饲,避免或减少低血糖引起的脑损伤.

  • 妊娠合并糖尿病103例护理体会

    作者:刘淼;潘晓冬;全姬淑

    妊娠合并糖尿病是指在原有糖尿病基础上合并妊娠者;或妊娠前为隐性糖尿病,妊娠后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者;或妊娠期出现糖尿病者,均属高危妊娠.其发生率为1‰~5‰,国内发生率为1‰[1].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均有很大危害,所以,对妊娠合并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显得十分重要,对糖尿病患者在妊娠、分娩及产后各阶段做好血糖监测和护理是减少母婴并发症的重要环节.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首次胰岛素注射治疗的护理干预

    作者:张秀燕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增高,合理应用胰岛素已经成为治疗糖尿病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结合饮食指导和血糖监测进行糖尿病知识的宣传和技术性指导,效果甚佳,总结如下:

776 条记录 3/39 页 « 12345678...3839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