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干扰素调节因子3 rs2304204野生型及突变型重组质粒的构建及活性分析

    作者:白晓燕;王彬彬;曾争

    目的 构建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 rs2304204野生型及突变型重组质粒并比较二者启动子活性.为进一步研究IRF-3对HBV感染的影响打下基础.方法 以人全血DNA为模板,扩增含rs2304204位点的IRF-3启动子区1355bp目的序列,插入pGL3-Basic载体中,构建rs2304204野生型的重组质粒(wIRF-3).以wIRF-3为模板,利用基因定点突变试剂盒构建rs2304204突变型重组质粒(mIRF-3).wIRF-3、mIRF-3和pGL3-Basic质粒分别转染HEK293细胞,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荧光素酶活性,并计算荧光素酶相对活性单位(RLU).结果 成功构建IRF-3rs2304204野生型及突变型重组质粒,且wIRF-3质粒转染组RLU明显高于mIRF-3质粒转染组(P<0.005).结论 野生型重组质粒的启动子活性明显高于突变型重组质粒,启动子活性的不同可能进而影响机体抗HBV感染的临床结局.

  • 金欣口服液含药血清对RSV感染RAW264.7细胞TLR3信号转导通路的影响

    作者:魏肖云;陈争光;汪受传

    目的 探讨金欣口服液对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的信号转导通路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分别以金欣口服液76.8g/(kg·d)、利巴韦林颗粒128.lmg/ (kg-d)予大鼠灌胃3天,制备金欣口服液、利巴韦林颗粒含药血清.RSV感染RAW264.7细胞分为模型组、利巴韦林组与金欣组.利巴韦林组与金欣组分别给予利巴韦林与金欣口服液含药血清2.5ml进行干预.另设正常细胞作为正常组.正常组与模型组加入2% FBS维持液2.5ml.12h后收集细胞,检测RAW264.7细胞Toll样受体3(TLR3)、TANK结合激酶1 (TBKl)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RSV感染RAW264.7细胞12h后可诱导TLR3、TBK1和IRF3 mRNA及其蛋白的高表达(P<0.01),金欣口服液含药血清及利巴韦林均可下调TLR3、TBK1和IRF3 mRNA及其蛋白的高表达(P<0.01),其中金欣口服液对TLR3蛋白的下调作用优于利巴韦林(P<0.05).结论 RSV能够诱导TLR3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上调TBK1和IRF3的表达,而金欣口服液含药血清能够抑制TLR3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起到抗RSV的作用.

  •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SHV)vIL-6通过IRF-3负性调控IFN-β转录表达

    作者:徐妍妍;周国平;徐华国

    卡波氏肉瘤相关疱疹病毒(Kaposi's sarcoma-associated herpesvirus,KSH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8型(Human herpesvirus 8,HHV-8),是艾滋病感染者中发病率高的肿瘤卡波氏肉瘤的致病性病原体.本实验对KSHV裂解期蛋白-病毒白细胞介素6(Viral interleukin-6,vIL-6)抑制宿主固有免疫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利用仙台病毒刺激人胚肾细胞(HEK293T)激活抗病毒固有免疫,观察vIL-6过表达后对IFN-β的作用及机制,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IFN-β基因表达及双荧光素酶实验分析IFN-β基因启动子的活性.过表达vIL-6后,IFN-β基因mRNA水平表达明显下降,进一步实验证明vIL-6可抑制IFN-β基因启动子活性,且vIL-6可特异性作用于IFN-β基因启动子PRDⅢ-PRDI区.本研究首次证实了KSHV vIL-6可通过抑制IFN-β启动子活性从而调控IFN-β表达,且这种作用主要通过IRF-3信号途径.

  • LPS触发的TLR4对NF-κB和IRF3信号通路的调控差异

    作者:宋晓琦;刘玮;刘硕;姜明红

    目的 探讨脂多糖(LPS)触发的Toll样受体4(TLR4)对NF-κB和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信号通路的调控差异.方法 LPS刺激小鼠原代腹腔巨噬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检测TLR4及两种转录因子p65及IRF3的定位,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转录因子p65和IFR3的磷酸化水平.结果 巨噬细胞经LPS刺激30 min内,细胞膜上的TLR4荧光强度增加(P<0.01),胞质中TLR4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1),且与早期内体抗原1(early endosome an-tigen 1,EEA1)共定位;当LPS刺激90和180 min时,胞膜和胞质内的TLR4信号均显著下降(P<0.01),与EEA1共定位的信号也明显减少(P<0.01).静息状态下,TLR4的下游信号通路分子p65和IRF3的荧光信号均出现在胞质中;LPS刺激后,两者的荧光信号在细胞核中逐渐增加(P<0.05),但p65荧光信号比IRF3增强得更早,且更持久.p65磷酸化的修饰也明显早于IRF3,且持续时间更长.结论 TLR4活化后的定位变化导致其下游IRF3信号通路的传递时间明显延后,且比NF-κB信号通路短暂.

  • 在LPS刺激的枯否细胞中敲减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表达可影响多条信号转导通路

    作者:朱彤;涂文娟;谈志丽;刘亮明

    目的:探讨 IRF3 shRNA对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枯否细胞( Kupffer cell,KC) TLR4信号下游 IRF3-IFN-β、NF-κB/p38 MAPK-TNF-α/IL-1β和 IL-10分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灌注分离培养大鼠原代KC,并以IRF3 shRNA腺病毒体外感染KC。细胞分4组:1组:腺病毒(-)LPS(-);2组:腺病毒(-)LPS(+);3组:腺病毒(+)LPS(-);4组:腺病毒(+)LPS(+)。 KC培养上清液细胞因子的分泌水平采用ELISA分析;mRNA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检测;KC核蛋白质表达采用 Western blot方法。结果 LPS刺激诱导了原代 KC对 IRF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 IRF3 shRNA腺病毒应用后,细胞对IRF3 mRNA的组成性表达及LPS刺激诱导的IRF3 mRNA和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受抑,但对IRF3蛋白质核内组成性表达无明显影响;LPS刺激枯否细胞IFN-β mRNA表达和蛋白质分泌均升高。 IRF3 shRNA应用后,抑制了上述LPS的刺激效应,但对细胞IFN-β的组成性表达和分泌无明显影响;LPS刺激诱导了细胞对前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 mRNA表达及蛋白质的分泌,IRF3 shRNA腺病毒的应用,抑制了LPS刺激诱导细胞TNF-α和IL-1β蛋白质分泌水平,但对LPS刺激细胞TNF-α和IL-1β mRNA表达以及细胞组成性TNF-α和IL-1β mRNA表达和蛋白质分泌无明显影响;LPS刺激后,细胞IL-10 mRNA表达和培养上清液IL-10蛋白质分泌均显著增加。 IRF3 shRNA腺病毒的应用,促进了LPS刺激诱导KC对IL-10的转录表达和分泌,但对细胞组成性IL-10表达和分泌无明显影响;LPS刺激使核内p-p65和p-p38 MAPK蛋白水平升高,但IRF3 shRNA腺病毒应用对LPS刺激细胞上述分子表达及对细胞组成性表达均无明显影响。结论干扰腺病毒能有效抑制LPS刺激原代枯否细胞IRF3表达及其下游信号转导;IRF3有助于促进LPS刺激KC对TNF-α和IL-1β分泌,但抑制LPS刺激后IL-10的表达;LPS诱导细胞NF-κB和p38 MAPK活化不受IRF3信号影响。

  • 干扰素调节因子3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安宝燕;谢青;王晖;贾妮娜;沈怀诚;蔡伟;俞红;郭清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中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efactor 3, IRF3)在HBV诱导的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表达及作用.方法:选取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8例,健康对照者27例,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MACS)法获得纯化的CD14+单核细胞,RPMI1640培养基培养,用hGM-CSF、 hIL-4诱导单核细胞成为未成熟的MoDC, 加入PolyI: C刺激,获得成熟的MoDC. PolyI:C刺激后0、12、24、48h收集细胞培养的上清液及细胞,Real-Time PCR法检测,IRF3和Toll样受体3(TLR3)的表达,ELISA方法检测MoDC细胞上清液中IFN-β的浓度变化.结果:12h健康对照组MoDC中IRF3 mRNA表达水平明显升高,并达高峰与0h相比差异显著(P<0.05),24、48h表达逐渐下降.而患者组MoDC中IRF3 mRNA的表达上升不明显.24h健康对照组MoDC中TLR3表达上调显著(86.27%±14.74% vs 70.78%4±11.1 6%, P<0.05),48h TLR3表达与0h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而患者组0、12、24h TLR3表达上调不明显,48h TLR3表达上调显著(85.46%±6.87% vs 69.17%±20.43%, P<0.05).健康对照组IFN-β mRNA表达及细胞上清液中的浓度与0h相比显著升高(P<0.05),较患者组0、12、24和48h IFN-β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HBV慢性感染患者在感染病毒后不能激活IRF3从而导致宿主不能分泌足够的IFN-β以清除病毒,这可能是HBV慢性持续感染的原因之一.

  • A20改善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机制研究

    作者:雷蕾;纪雄发;杨晓云

    目的 本实验拟研究A20与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功能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通过腺病毒增强或者沉默A20的表达,检测同型半胱氨酸刺激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结果 体外实验发现高同型胱氨酸可促进VSMC的增殖和迁移,且呈剂量依赖性.Ad-A20可减少同型半胱氨酸所诱导的PCNA,cyclin A1和cyclin D1等增殖生物标志物的表达,增加抗增殖标记分子p21和p27的表达,从而抑制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VSMC增殖和迁移.而Ad-shA20下调VSMC中A20的表达,并可逆转上述的保护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A20通过增强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转位入核,抑制VSMC增殖来发挥其保护作用.结论 A20通过增强IRF3入核,缓解同型半胱氨酸诱导的VSMC增殖和迁移.

  • 干扰素调节因子3及其可变剪接体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作者:李森;喻希;葛鹏;林健

    目的 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及其4种可变剪接体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Trizol法提取正常尿路上皮原代细胞、769-P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EJ膀胱癌细胞株3种细胞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诊治的24例膀胱癌患者的膀胱癌和癌旁正常组织总RNA,采用RT-PCR技术对IRF-3及其4种可变剪接体(IRF-3a、-3c、-3d、-3e)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并对组织IRF-3 cDNA开放阅读框架进行测序,检测突变点,分析实验数据.结果 正常尿路上皮中IRF-3d未见表达,IRF-3e的表达较769-P、EJ细胞株的表达弱.48例病理标本中,IRF-3、-3a广泛表达,-3a的表达水平与膀胱肿瘤的分期相关(P=0.01);-3d、-3e呈现出肿瘤特异性表达趋势(P<0.05);-3c在膀胱肿瘤中表达也较正常组织广泛,但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IRF-3突变点检测发现有2种氨基酸的变异引起该分子蛋白二级结构发生变化.结论 IRF-3在正常及肿瘤组织中普遍存在表达,但其可变剪接体尤其是IRF-3d、-3e与膀胱肿瘤的发生相关,-3a的表达水平还与膀胱肿瘤的分期相关.

  • Toll样受体3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邹剑;刘培庆

    动脉粥样硬化(AS)是一种慢性炎症疾病.Toll样受体(TLR)尤其是TLR3作为介导天然免疫反应的一类模式识别受体,在AS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TLR3属于TLR/IL-1受体超家族的Ⅰ型跨膜蛋白,由胞外区、侧翼区、跨膜区和胞质尾区4部分组成.TLR3在胎盘和胰腺组织表达高,选择性地表达于树突状细胞的内涵体,在其他细胞类型则表达于细胞膜.TLR3识别病毒来源的双链RNA,激活干扰素调节因子及NF-κB,引起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研究发现,TLR3与AS早期病变(内皮受损和泡沫化细胞形成)密切相关;也有研究发现TLR3在AS进程中具有潜在的保护效应.本文就TLR3在AS疾病进程中的作用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TLR4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皮质IRF-3和IFN-β表达的影响

    作者:刘姗姗;李静平;高音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T4)对脑缺血再灌注小鼠皮质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和β干扰素(IFN-β)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TLR4抗体封闭阻断TLR4,Western blot检测皮质TLR4、IRF-3和IFN-β表达变化.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Ⅰ组)、TLR4阻断组(T组),各组又分1 d、2 d、3 d、4 d 4个时间点组.结果 缺血再灌注组TLR4、IRF-3和IFN-β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TLR4阻断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 缺血再灌注可激活TLR4,引起IRF-3和IFN-β表达量增加,而采用TLR4抗体封闭阻断TLR4后,IRF-3和IFN-β表达量减少.提示TLR4通过上调IRF-3和IFN-β表达参与脑缺血再灌注的反应机制.

  • UⅡ/UT系统对LPS刺激枯否细胞固有免疫炎症信号通路TLR4-IRF3的影响

    作者:涂文娟;汪小庭;刘亮明;朱彤;梁冬雨;杨志文;高得勇

    目的:探讨Urotensin Ⅱ( UⅡ)/UT系统对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枯否细胞( Kupffer cell ,KC)固有免疫炎症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大鼠肝KCs,KCs培养上清液促炎性细胞因子IL-6、IFN-β和IFN-γ分泌水平采用ELISA分析检测,细胞表面TLR4的表达采用流式细胞技术分析,IRF3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分别采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 分析方法检测。结果:LPS刺激后,KCs培养上清液IL-6、IFN-β和IFN-γ分泌水平、细胞表面TLR4表达阳性细胞率及细胞内IRF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UT拮抗剂urantide预处理抑制了LPS刺激诱导KCs对上述分子的上调表达;LPS的应用也造成了KCs胞核内IRF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而使胞浆内IRF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urantide预处理后,抑制了LPS诱导KCs核内IRF3蛋白上调和胞浆水平下调。结论:UⅡ/UT系统通过对TLR4-IRF3通路的正性调控作用,介导了或至少部分介导了LPS刺激KCs的免疫性炎症分泌效应。

  • IRF3基因干扰对LPS刺激原代枯否细胞早期细胞因子分泌动态变化的影响

    作者:朱彤;涂文娟;谈志丽;刘亮明

    目的:探讨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3,IRF3)shRNA腺病毒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枯否细胞(Kupffer cell,KC)早期细胞因子分泌动态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在体灌注分离培养大鼠原代KC,以IRF3 shRNA腺病毒体外感染KC,48 h后采用LPS刺激细胞,于0、2、4和6 h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并收集6 h细胞。上清液细胞因子的分泌采用ELISA分析;细胞IRF3基因表达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LPS刺激诱导了KC内IRF3 mRNA和蛋白质表达升高,IRF3 shRNA腺病毒的应用抑制了LPS刺激诱导和非刺激组成性IRF3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KC受LPS刺激活化后极早期(2 h)IFN-β分泌即上升,4 h达峰值,6 h分泌水平开始下降,但仍维持于高水平。干扰腺病毒的应用抑制了LPS刺激后各时间点IFN-β的分泌,抑制分泌高峰的出现,并使6 h分泌水平趋于正常;KC活化后极早期即分泌大量TNF-α,并于2 h内达到峰值,随后分泌逐渐下降,但6 h仍维持于高水平。干扰腺病毒的应用抑制了LPS刺激各时间点TNF-α的分泌,并抑制了分泌高峰的出现;IL-1β分泌增高出现于LPS刺激4 h后,6 h分泌水平达更高值。干扰腺病毒的应用抑制了LPS刺激早期KC对IL-1β的分泌;KC受LPS刺激活化后极早期IL-10分泌即上升,且随着LPS刺激时间延长,其分泌水平逐渐增加。 IRF3 shRNA腺病毒的应用促进了LPS刺激后早期各时间点IL-10的分泌。结论:IRF3 shRNA腺病毒可使原代枯否细胞IRF3基因表达沉默;在LPS刺激原代KC,IRF3可促进其下游信号分子IFN-β、前炎细胞因子TNF-α和IL-1β的分泌,并抑制抑炎细胞因子IL-10分泌。因此,IRF3可能在肝组织免疫炎症性损伤的发生中起中心作用。

  • 轮状病毒UK株NSP1蛋白对人源宿主细胞干扰素调节因子3的影响

    作者:冉旭华;刘阳阳;曹思;张峣;闻晓波

    目的 探讨轮状病毒UK株NSP1蛋白对人源宿主细胞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的影响.方法 将UK毒株感染人结肠腺癌细胞Caco-2 6、12、24 h后,通过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源性IRF3在转录水平和蛋白水平的变化;构建质粒pCMV-3×FLAG-UK-NSP1和缺失IRF3结合结构域的质粒pCMV-3×FLAG-UK-NSP1△IRF3,分别单独转染及与pEGFP-N3-IRF3质粒共转染293T细胞4、8、12h后,Western blot分析IRF3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 IRF3 mRNA转录水平无明显变化,UK毒株感染组和NSP1质粒转染组IRF3蛋白含量均下降.结论 UK-NSP1能够介导人IRF3蛋白降解,且需要IRF3结合结构域参与.

  • 变异的非结构蛋白对干扰素调节因子3的作用

    作者:周国平;陈吉庆;吴升华;陈晓禹;陈辉

    目的研究一种变异的流感病毒非结构蛋白(NS1)对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抑制作用的影响.方法用A/FM/1/47、A/HK/1/68、A/HK/1/68-MA20、A/HK/1/68-MA20C和阳性对照Sendai病毒(SV)感染HEK293细胞,Western blot比较这些病毒感染后磷酸化的迁移较慢的IRF-3Ⅲ和Ⅳ型是否出现.亚克隆A/HK/1/68的野生型NS1和A/HK/1/68-MA20的变异型NS1至pcDNA3.1-flag构建flag-NS1野生型,flag-NS1变异型质粒,分别用两种质粒转染HEK293细胞,转染后16 h,感染SV 8 h,然后收集细胞,作Western印迹分析,用抗flag抗体鉴定野生型和变异型NS1的表达,用抗IRF-3抗体观测NS1对SV活化IRF-3的抑制作用,用荧光素酶功能分析的方法观测两种NS1对SV诱导的干扰素β启动子-pGL-2B荧光素酶活性的影响.结果感染的5种病毒中仅毒性较低的A/HK/1/68-MA20和阳性对照SV能使IRF-3磷酸化,感染MA20后9 h开始有IRF-3磷酸化,23 h和26 h强,比较A/HK/1/68和A/HK/1/68-MA20的NS1序列,发现从cDNA起始的第94位核苷酸由T变成C,蛋白质的第23位由缬氨酸变成丙氨酸.NS1野生型和变异型均有高表达.结论 A/HK/1/68-MA20的NS1的点变异可导致失去野生型NS1的抑制干扰素β启动子活性的作用.

  • 敲减干扰素调节因子3对脂多糖刺激Raw 264.7细胞核内Irak1bp1表达的影响

    作者:谈志丽;王迎迎;钟欢;何玉;施青青;杨雪;徐国荣;刘亮明

    目的·扩增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 factor 3,IRF3)短发夹RNA(short hairpin RNA,shRNA)腺病毒,并研究该病毒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诱导Raw264.7细胞核内白介素受体相关激酶1结合蛋白1(interleukin-1 receptor associated kinase 1 binding protein 1,Irak1bp1)表达的影响.方法·IRF3 shRNA腺病毒的扩增在人胚肾293 T(HEK293T)细胞中进行,并采用TCID 50法测定病毒滴度.Raw 264.7细胞随机分为4组,1组为腺病毒(-)LPS(-),2组为腺病毒(-)LPS(+),3组为腺病毒(+)LPS(-),4组为腺病毒(+)LPS(+).细胞IRF3基因表达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核内IRF3及Irak1bp1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结果·经计算扩增腺病毒滴度为2.2×1011PFU/mL,佳MOI为300.LPS刺激后Raw 264.7细胞内IRF3 mRNA较对照组明显增加,核内IRF3 蛋白及Irak1bp1表达也明显增加;IRF3 shRNA腺病毒应用后,细胞对IRF3 mRNA的组成性表达及LPS刺激诱导的IRF3 mRNA和核内蛋白质表达均明显受抑,但未刺激状态下IRF3蛋白核内组成性表达无明显影响;IRF3 shRNA 腺病毒应用对细胞静息及LPS刺激诱导的核内Irak1bp1表达并无影响.结论·IRF3 shRNA腺病毒能够有效抑制LPS刺激诱导的核内IRF3的表达,但并不影响核内Irak1bp1的表达.

  •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外周血IRF-3和Rta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分析

    作者:朱亮华;金蕊;周国平;蒋莉

    目的 探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外周血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和EB病毒复制转录激活子(Rta)表达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RT-PCR法检测IM患儿(A组,12例)和健康对照儿童(C组,12例)外周血IRF-3和Rta mRNA表达水平,分析A组IRF-3和Rta mRNA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A组患儿外周血IRF-3 mRNA表达水平低于C组,而Rta mRNA表达水平高于C组(P<0.01).A组IRF-3与Rta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0,P<0.05).结论 Rta mRNA可能参与EB病毒下调IM患儿IRF-3基因表达的过程.

  • 小鼠干扰素调节因子3启动子质粒的构建及其启动子活性分析

    作者:刘立飞;杨婷婷;徐华国;周国平

    目的 构建包含小鼠干扰素调节因子3(mIRF-3)基因启动子的质粒,并评价其启动子活性.方法 以小鼠全血细胞总DNA为模板,PCR扩增mIRF-3目的片段,亚克隆此片段至pGL3-basic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多克隆位点,构建含mIRF-3启动子的重组报告质粒pmIRF-3.将pmIRF-3、pGL3-basic和pGL3-control质粒分别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后,行荧光素酶 活性检测,计算相对活性单位(RLU).生物信息学分析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果 成功构建了重组报告质粒pmIRF-3.与pGL3-basic组相比,pmIRF-3、pGL3-control组RLU明显增加(0.443±0.113vs.18.907±3.335、25.704±5.850) (P<0.01).mIRF-3启动子区域内存在AML-1a、E2F、MZF1、CdxA、OCT-x等多个转录因子结合位点.结论 mIRF-3转录起始位点附近1479 bp序列在NIH3T3细胞中具有较强的启动子活性.

  • 干扰素调节因子3在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作者:闫芳;郜玉峰;尹华发

    IFN调节因子3(IRF-3)是IRF家族成员之一,是对IFN基因表达起主要作用的调节因子,与病毒感染时IFN基因的表达水平密切相关,特别是在HBV和HCV感染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此文就IRF-3与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 TANK结合激酶1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王雪;张毓川;陈玮

    TANK结合激酶1( TBK1)是Ⅰ型干扰素合成过程中为关键的蛋白激酶,在抗病毒固有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TBK1可以被 RIG-I-MAVS、cGAS-STING和TLR3/4-TRIF抗病毒信号通路所活化,作为重要的节点蛋白,其活化受到磷酸化、泛素化、SUMO化等一系列机制复杂而精密的调控。本文对TBK1在抗病毒免疫应答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IRF3调控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表达的研究

    作者:张谊;洪炜龙;徐云升;李智铭;张璃;林孝华;张启瑜

    目的 通过观察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表达的作用,探讨IRF3在皮肤纤维化中的调控机制.方法 取行瘢痕疙瘩切除手术的10例患者的术中切除的瘢痕疙瘩组织为研究材料,另择8例外科手术患者的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培养两者的成纤维细胞.采用real-time RT-PCR、Western blot检测成纤维细胞IRF3 mRNA、蛋白表达水平,转染siRNAs-IRF3后IRF3蛋白水平;检测TGF-β1诱导后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情况,细胞外基质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 l)、a-平滑肌肌动蛋白(a-SMA)Ⅰ型胶原与TGF-β受体Ⅰ、Ⅱ,及TGF-β1信号通路调节蛋白p-Smad2、Smad2、p-Smad3、Smad3表达水平.结果 IRF3在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显著上调.下调IRF3的表达,显著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并抑制collagen Ⅰ、a-SMA的表达,同时抑制TGF-β1诱导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TGF-β受体Ⅰ、Ⅱ的表达.下调ⅠRF3的表达亦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p-Smad2、Smad2、p-Smad3、Smad3表达水平.结论 IRF3表达下调通过抑制TGF-β1/Smad信号通路,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细胞外基质的表达.IRF3或为治疗瘢痕疙瘩新的靶点.

26 条记录 1/2 页 « 12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