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HPV16-E6/E7在尖锐湿疣患者癌前病变分级诊断中的作用分析
目的 评价HPV16-E6/E7在尖锐湿疣患者癌前病变分级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将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本院就诊的100例尖锐湿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所有患者的宫颈口样本,利用进行26种HPV基因亚型检测以及HPV16-E6/E7的基因检测.根据HPV 16-E6/E7在不同病变分级中检出率的不同,分析其中临床诊断中的提示作用.结果 HPV总检出率为24.0%(24/100),其中高危型(HPV 16、HPV18、HPV31、HPV33、HPV35、HPV39、HPV45)、低危型(HPV6、HPV 11、HPV40、HPV42、HPV44)和混合型(HPV 16和HPV11、HPV33和HPV40)检出率分别为17.0% (17/100),5.0% (5/100)和2.0%(2/100).炎症组、CIN组、癌症组HPV 16-E6检出率分别为5%、20%、30%,三者检出的差异显著(P<0.05);HPV16-E7检出率分别为50%、65%、79%,三者检出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16-E6/E7基因与宫颈疾病及其癌变的关系密切.
-
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癌前病变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 评价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查(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7年1月~2007年12月对18 791例患者行TCT检查,510例TCT检查阳性者进一步行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指导下取活检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510例TCT检查阳性者经组织学进一步确诊,TCT与组织学结果总符合率为88.99%.TCT诊断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敏感度为98.00%,准确度为87.06%,特异度为50.82%.结论 TCT是诊断宫颈癌前病变的一项重要筛查手段.
-
超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价值
超高频电波刀(LEEP刀)锥切术对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兼有诊断和治疗作用,在切除病灶的同时保留生育功能,目前成为CINⅢ首选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妇科LEEP刀锥切术治疗的CINⅢ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评估LEEP刀锥切术对CINⅢ的诊断和治疗价值.
-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价值
目的:对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原理及其在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进行介绍、评价.方法:我院妇科对2400例宫颈病变患者的TCT技术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00例宫颈病变患者中,正常细胞图片1896例,鳞状上皮异常454例,腺上皮异常48例,结论:TCT技术在基层宫颈癌筛查中具有重要意义.
-
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患者的处理
目的 探讨因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m, CIN)行锥切术后病理切缘阳性患者的进一步处理.方法 对1990年1月至2005年9月因CIN在北京协和医院行宫颈锥切术675例患者的病历,详细分析其中术后病理切缘阳性的72例患者的处理情况.结果 宫颈锥切术后病理标本切缘阳性发生率为10.7%(72/ 675).72例中保留子宫定期随诊21例(29.2%),进一步治疗51例(70.8%).CINⅠ2例,CINⅡ3例均随诊无复发; CINⅢ37例,术后随诊14例,其中1例发展为浸润癌,1例发现低度上皮内瘤样病变,病变持续或进展的发生率为14.3%(2/14),进一步手术治疗23例;微小浸润癌11例, 1例切缘病变为CIN Ⅲ随诊无复发,余10例手术治疗;浸润癌16例,1例随诊且进展.结论 宫颈锥切病理标本切缘为CINⅠ~CINⅢ阳性的患者可以进行术后随访,但内外切缘均有CINⅢ的患者,复发可能性大.微小浸润癌切缘为CINⅢ及以下病变的患者可行全子宫切除术,但切缘仍有微小浸润癌灶应行再锥切或按Ⅰb期处理.宫颈锥切后诊断为浸润癌者均应按浸润癌行规范化治疗.
-
阴道镜检查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对2006年7月至2010年10月我院5,833例进行阴道脱落细胞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呈阳性的患者263例行电子阴道镜检查,并在阴道镜下行定点多点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 结果 263例TCT阳性宫颈病变患者中,阴道镜检查诊断结果为慢性宫颈炎3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81例,其中CIN Ⅰ 93例,CIN Ⅱ 50例,CIN Ⅲ 38例;宫颈癌45例.经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结果为慢性宫颈炎36例;CIN 180例,其中CINⅠ 97例,CIN Ⅱ 46例,CIN Ⅲ 37例;宫颈癌47例.阴道镜检查对诊断宫颈CIN及宫颈癌的价值显示灵敏度97.8%,特异度94.4%,准确度92.2%,阳性预测值99.1%,阴性预测值91.9%.对于宫颈CIN和宫颈癌患者,阴道镜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90%. 结论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价值,对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淋巴细胞亚群的分析
目的 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全身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 方法 用特异性荧光标记素,通过流式细胞术对38例CIN患者及20例健康对照组的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进行检测. 结果 随着病变级别加重,CIN患者的CD4+T细胞比例逐渐下降,而CD8+T细胞比例逐渐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健康对照相比,CIN2患者和CIN3患者的CD4+T细胞/CD8+T细胞的比值下降,分别是(1.46±0.43)、(1.05±0.52)和(0.99±0.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D8+T细胞的激活亚群,CD4+ T细胞和CD8+T细胞的纯真亚群、记忆亚群在各组之间没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CIN3患者的CD4+T细胞中的激活亚群[(17.8±6.1)%]与健康对照组[(11.5±5.4)%]有显著性差异. 结论 CIN患者的全身细胞免疫功能出现异常,为免疫治疗干预癌前病变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
超声造影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初探
目的 探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在超声造影下的表现差异.方法 对52名宫颈病变患者按病变级别分为3组(宫颈炎组、低级别CIN组、高级别CIN组),行超声造影检查,定量分析,比较不同级别CIN的开始显影时间(T1)、充盈时间(T2)、达峰时间(T3)、大强度(max intensity)、曲线下面积(area)、上升斜率(slope 1)、快降斜率(slope 2)、慢降斜率(slope 3)等参数.结果 高级别CIN组大强度(211.441 dB)、上升斜率(10.617)显著高于宫颈炎组(分别为137.310 dB和6.451)(P<0.05).结论 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超声造影表现不同,超声造影技术在诊断高级别CIN方面有一定临床价值.
-
hTERC基因表达与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究hTERC基因在不同级别的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TERC基因与宫颈上皮内瘤变自然进展的关系.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118例CIN I和CIN II级患者纳入研究,根据随访结果 将其分为进展组(21例)、持续组(45例)及逆转组(41例),采用FISH技术检测各组hTERC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CIN I患者hTERC基因异常扩增阳性率为55.93﹪(33/59),CIN II患者为77.08﹪(37/48),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病变进展组总hTERC基因阳性率为95.24﹪(20/21),持续组为73.33﹪(33/45),逆转组为36.59﹪(15/4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 hTERC基因的阳性表达可作为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的预测指标,指导临床合理治疗CIN I/II病变.
-
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究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颈环形电切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宫颈液基薄片细胞学检查98.3%正常率,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 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治疗中采用颈环形电切术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安全性高.
-
宫颈活检后宫颈锥切组织的病理结果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活检后宫颈锥切组织的病理结果对临床诊断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门诊81例宫颈组织活检后行宫颈锥切的患者,对宫颈活检组织与宫颈锥切组织的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及分析。结果宫颈活检组织的结果:慢性宫颈炎1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21例;CINⅡ级32例;CINⅢ级18例。宫颈锥切组织的结果:慢性宫颈炎24例;CINⅠ级19例;CINⅡ级21例,其中累及腺体17例;CINⅢ级13例,其中累及腺体13例,原位癌2例,部分区域为浸润性鳞癌1例;腺癌2例;切缘阳性1例。结论宫颈活检与宫颈锥切组织的病理结果符合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准确的病理结果分析对 CIN 及宫颈癌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有着重要的价值。
-
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宫颈环形电切术与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76例CI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8例.对照组应用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路径;试验组应用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路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手术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而残留率、复发率等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CIN患者的治疗中,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路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确保创面愈合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下降,提高治愈率,降低残留率、复发率.
-
阴道镜联合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诊断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中的价值
目的 探讨阴道镜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对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进行宫颈癌筛查的640名女性,均给予HR-HPV与阴道镜检测,且于阴道镜下,取多点宫颈活组织,开展系统化病例检查.结果 HR-HPV诊断结果阳性率为17.66%,阴道镜诊断结果阳性率为17.97%,阴道镜联合HR-HPV诊断结果阳性率是18.75%,阴道镜联合HR-HPV检测符合率、灵敏度相比于单纯HR-HPV或阴道镜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R-HPV检测高危与低危病变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诊断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时,采用阴道镜联合HPV检测,能显著提升符合率与灵敏度,且HR-HPV检测高危病变有更高的阳性率.
-
子宫颈高频电圈环形电切术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 探讨子宫颈高频电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经阴道镜活检诊断为CINⅡ/Ⅲ级同时近期内行LEEP治疗的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术中基本情况、术后情况及随访结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 患者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手术中不适感较低;术后仅1例宫颈管肉芽组织增生.手术前后病理诊断一致的占68.75%,病理诊断上升的占20.00%,病理诊断下降的占11.25%.其中2例早期微小浸润癌,行筋膜外全子宫切除术;2例宫颈浸润癌,行广泛性子宫切除与盆腔淋巴清扫术.切缘阳性的4例,其中1例行全子宫切除术.手术2个月后,患者的宫颈创面完全恢复.总治愈率为90.00%.结论 对于高级别CIN患者实施LEEP治疗,能对病理情况进行准确的判断,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关键词: 宫颈高频电圈环形电切术 高级别 宫颈上皮内瘤变 -
抑癌基因PTEN对宫颈上皮内瘤变进展的影响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蛋白表达在CIN病变进展中的作用和影响.方法 选择235例CIN患者,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PTEN的蛋白表达.结果 CIN各级组织中PTEN的蛋白表达的阳性率:CIN Ⅰ与CINⅡ、CINⅢ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INⅡ与CINⅢ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病程的进展,PTEN蛋白表达有降低的趋势,提示PTEN蛋白表达的降低是宫颈组织恶变的早期信号.
-
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94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对宫颈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临床效果进行观察和探讨.方法:对我院从2009年的6月份到2011年的6月份收治的940名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地分析,对在进行宫颈锥切除术之前的初诊情况和治疗的方法以及手术之后的临床疗效、未进行金子宫切除的妊娠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完宫颈锥切除手术之后的病理确诊情况与初诊的情况进行对比,进行宫颈锥术后的病理初诊情况要明显好于阴道镜下宫颈活检初诊的情况,在手术之后的治愈率是90.43%,一年之内的复发率是2.13%,没有进行金子宫切除术的患者在一年之内的妊娠率是84.38%.结论:宫颈锥的切除术是一种对CIN进行诊断和治疗的理想的方法,而且还能对患者生育的功能进行有效、安全地保留[1].
-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研究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展中的连续过程.随着分子生物学发展和临床研究深入,发现CIN并非是单向的病理生物学发展过程,而是具有两种不同的结局.一种是病变常自然消退,很少发展为浸润癌;另一种是病变具有癌变潜能,可能发展为浸润癌.CIN常发于25~35岁妇女,而宫颈癌则多见于40岁以上的妇女.从癌前病变到癌的演变一般需十年左右的时间,如果在此阶段得到很好的治疗,宫颈癌就可以预防及治愈.宫颈环形电切术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宫颈病变的一种方法,属宫颈锥切的一种,因其简单易行,治疗效果满意,近来被临床广泛应用.本研究总结了我院2009年6月至2011年采用LEEP术治疗并跟踪随访的105例CIN病例探讨LEEP术对CIN诊断冶疗的价值.
-
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231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临床疗效、并发症等.方法:对液基细胞学检查异常、经阴道镜下活检病理诊断为CIN的231例患者行LEEP刀宫颈环形电切术,观察阴道镜下活检病理与锥切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及术后随访观察,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LEEP术治疗CIN在手术时间、出血时间、治愈率及术前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EEP可作为治疗CIN的有效方法
-
宫颈LEEP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宫颈LEEP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妇产科2015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宫颈LEEP锥切术,对照组给予子宫颈冷刀锥切术,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LEEP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被广泛推广和应用.
-
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阴道镜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接受阴道镜检查的410例妇女中病理检查结果确定为CIN的135例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分析135例妇女的阴道镜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阴道镜 CIN 诊断符合率为51.85%,CIN 高估诊断误差率为14.81%,CIN低估诊断误差率为33.33%,诊断 CINⅠ级敏感度为51.25%,诊断 CINⅡ~Ⅲ级敏感度为67.27%。结论阴道镜在CIN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但单纯应用阴道镜诊断总体符合率不高,其在诊断CINⅡ~Ⅲ级中敏感度略高于CINⅠ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