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惊恐障碍药物心理干预的临床动态研究

    作者:李青栋;许晶;刘效巍;周密;张炳蔚;姜国晶

    惊恐障碍(panic disorder,PD)是综合医院常见的一种急性焦虑障碍,严重地影响患者的精神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并造成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本研究通过动态比较药物与药物加心理治疗的疗效,为更合理的对惊恐障碍进行临床干预提供了一定决策依据.

  • “药物搭桥”在冠心病防治中心的作用

    作者:宁亭

    对于冠心病,临床上一般有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外科搭桥手术治疗三种方法.医生会根据患者个体不同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佳的治疗.一般而言,外科手术搭桥治疗是在药物治疗和介入治疗效果都不理想的前提下采用,可见外科手术搭桥治疗是防治冠心病的后一道屏障.搭桥手术就是用从病人的身体里取出一段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的地方和主动脉之间建立一个通路,让被堵塞处的心肌得到比较好的血液供应.搭桥手术有严格的手术指症,而且受到患者体质、年龄和收入等影响,临床上使用范围并不广泛.近年来,医学界提出了"药物搭桥"这个概念.药物搭桥又称治疗性血管新生,即通过某些药物干预,促进心脏缺血处新的小血管生长,在狭窄或堵塞的大血管周围建立起能够有效提供血液供应的侧支循环,从而明显改善缺血心肌的血液供应.

  • 药物干预联合人工月经周期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贵

    目的 探讨药物干预联合人工月经周期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患者56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28例)和观察组(2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人工月经周期联合尿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序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激素水平变化,子宫体积、卵巢体积、子宫内膜厚度及优势卵泡个数等子宫相关指标改善情况,疗程结束后随访1年妊娠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激素水平都有显著改善,与治疗前组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间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子宫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相关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观察组成功妊娠率(82.14%)显著高于对照组(46.43%)(P<0.05).结论 药物干预联合人工月经周期治疗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致不孕不育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及子宫相关指标,且成功妊娠率有所提高.

  • 冠心病从情志论治探讨

    作者:陆武俊;方显明;黄华贺

    中医理论研究显示,七情内伤、情志异常是冠心病(胸痹心痛)发生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亦从流行病与病理机制研究方面阐明了情志异常与冠心病发病的关系.西医在基础治疗的同时选用相应的抗情志药物.中医选用疏肝解郁、养心安神药物治疗,并施以精神干预治疗.

  • 坐式运动对进展期乳腺癌妇女疲劳与生命质量的影响

    作者:陈素风;周爱萍

    有报道显示,1/3的癌症病人有体虚疲劳症状,而实际上3/4的患者都有此症状.据文献记载,有75%~99%的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有疲劳症状并且会随治疗周期增加而加重,而疲劳的出现又与化疗剂量以及治疗的终止有关.据报道大约有50%的癌症患者利用非药物干预来控制疲劳.研究已显示,锻炼这种非药物治疗对于控制疲劳有着显著作用,并发现不同强度的有氧锻炼中,适度锻炼适合病人目前的身体状况及心理系数,如模仿能力等.

  • 8周全身振动训练对膝关节炎老年人步态影响的实验研究

    作者:贾玥;范广宇;季盈

    膝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一种严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的慢性退行性骨关节疾病,以关节软骨变性、骨赘形成等为特点,是常见和高发的中老年关节疾患,造成巨大的经济和社会负担[1]。KOA 患者佳的治疗方案是药物和非药物的组合治疗,在非药物干预中,运动和物理疗法是一个重要的手段之一,能够有效地降低患者膝关节的疼痛感和强化股四头肌的力量[2]。

  • 多种药物治疗后骨质疏松大鼠血清生化指标与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检测

    作者:王强;战祥波;王巍;杨琦

    目的:比较多种药物干预治疗后血清生化指标及骨组织形态计量学指标的改变情况。方法以去卵巢法复制骨质疏松动物模型,以丹杞颗粒、依普拉芬、结合性雌激素、进行治疗,饲养15 w后以腹主动脉放血法处死大鼠,取大鼠左、右侧骨在扭转试验机验机上进行扭转实验。结果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组胫骨大扭矩、大扭转角、大扭转切应力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丹杞颗粒、依普拉芬、结合性雌激素αD3治疗组( P<0.05),以丹杞颗粒组大鼠胫骨大切应力、大扭转角大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龄骨质疏松模型组大鼠由于骨质疏松导致股骨扭转力学特性发生改变,丹杞颗粒、依普拉芬、结合型雌激素、干预治疗后扭转力学特性均有一定提高,丹杞颗粒效果好。

  • 老年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意义

    作者:陈晓丹;蒋广恩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实施综合干预的临床意义.方法 老年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30例,根据是否接受综合干预(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善联合药物治疗)分为两组:单纯药物干预组12例,综合干预组18例,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分别进行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血脂、肌酐(Scr)、血压、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的检测.结果干预6个月后,综合干预组和单纯药物干预组的收缩压、舒张压、UACR均优于干预前(P<0.05);综合干预组收缩压、舒张压、UACR较单纯药物干预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老年高血压伴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实施综合干预有利于血压、微量白蛋白尿的进一步控制,对减轻早期靶器官损害有积极临床意义.

  • 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危险因素及药物干预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

    作者:姜嫄;张长海

    目的 研究分析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危险因素,观察药物干预后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 回溯观察法收集心内科疾病老年患者197例,结合病患心功能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实施分组,A组(NYHAⅠ级)40例;B组(NYHAⅡ~Ⅳ级)157例,伴有充血性心力衰竭症状,对比两组人口学资料、疾病史、用药干预情况,血常规、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指标,心电图、心动图特征变化,Logistic回归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相关危险因素.针对NYHA分级≥Ⅱ级CHF患者给予利尿,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阿托伐他汀药物干预,评估患者心功能改善效果.结果 经A、B两组病理特征对比,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糖尿病、吸烟、饮酒、血糖、谷丙转氨酶、螺内酯、利尿剂、硝酸酯类用药情况对比无明显差异(P>0. 05). B组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发病率明显高于A组(P<0. 05),B组收缩压、尿酸、肌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等指标也显著高于A组,血红蛋白值明显低于A组(P<0. 05),B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ACEI/ARB、地高辛、β2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干预率明显高于A组(P<0. 05).不同NYHA分级CHF患者肌酐、hs-CRP、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指标均有明显差异(P<0. 05). 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证实,血肌酐、hs-CRP、NT-proBNP高指标、心房颤动、高尿酸血症当属老年病患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高危独立因素. 157例NYHA≥Ⅱ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均开展药物干预半年,左室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左室舒张期E点至间隔距离(EPSS)、指标明显降低,心排血量( CO)、LVEF、左心室短轴缩短率(FS)、二尖瓣舒张早期大流速/舒张晚期大流速( E/A)等指标明显提升,心功能改善效果明显,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显著(P<0. 05).结论 血肌酐、hs-CRP、NT-proBNP、心房颤动、高尿酸血症可造成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属高危独立因素.针对伴有上述风险因素患者实施药物干预控制,可改善心功能,防控充血性心力衰竭.

  • 认知障碍防治的某些研究进展

    作者:马永兴;竺越;保志军;俞卓伟;李瑾;朱华

    Burton[1]近指出,因老年性痴呆(AD)的患病率在≥65岁者高达1/10,在≥85岁者可高达半数,尚不包括VD等痴呆在内,其严重性不言而喻.并指出,防治AD应从出现症状前开始进行防治,预期能取得较佳防治效果.吴晓光[2]报道北京市城乡居民老年期痴呆发病率,总计追踪7.25年基线调查有效样本2 788例,截至随访期末,累积诊断新发痴呆180例,经年龄标化的年发病率(以下均为标化率)为0.84/100人年.

  • 多奈哌齐治疗痴呆的系统评价

    作者:杨南竹;贠相华;周玉颖;吴玉秋;王宏艳

    痴呆是由多种中枢神经系统变性或缺血过程所引起的、影响患者社会或职业能力的认知功能缺陷综合征.痴呆影响患者的认知、行为和功能,并造成看护负担,迄今为止尚无根治方法,目前的药物干预只能延缓其进展和改善症状.多奈哌齐(donepezil)是一种胆碱酯酶抑制剂[1],它可有效选择性抑制中枢神经系统中乙酰胆碱的降解,增加神经细胞突触间隙乙酰胆碱的浓度,改善痴呆患者的记忆和智能状态.过去常用于AD的治疗.

  • 糖调节受损社区干预研究进展

    作者:罗洁;陆灏

    糖调节受损是糖尿病自然病程的一个前期阶段,包括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异常,二者可单独或合并出现.而对糖调节受损即糖尿病前期阶段的干预,可延缓或停止向糖尿病进展.开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寻找适当的社区卫生服务模式是新时期全球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社区干预糖调节受损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干预.

  • 急性肺损伤对体液免疫的影响及药物干预作用

    作者:曹慧玲;王晓晖;丁信军;杨宁江

    目的:旨在研究急性肺损伤(ALI)时H2受体阻滞剂对某些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油酸制作小白鼠ALI模型,观察地塞米松、肝素、西米替丁对其作用。结果:ALI早期H2受体阻滞剂对肺系数、补体及免疫球蛋白均无影响。结论:ALI早期H2受体阻滞剂对防治ALI及体液免疫无明显作用。

  • 对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进行药物干预的效果分析

    作者:白雪

    目的:探讨分析对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进行药物干预的效果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产科门诊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3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170例)和对照组(17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指导,为观察组患者进行常规指导的基础上实施药物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并将比较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进展为妊高征的患者者少、合并症及产科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剖官产率低、新生儿Apgar评分高、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低,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妊娠期高血压高危孕妇进行药物干预的临床疗效显著,可行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药物干预结合舒适与人性化护理对药物流产患者影响的观察

    作者:赵莉;陈玲;陈莉莉

    目的:对行药物流产孕妇进行药物干预和舒适与人性化护理,观察其对流产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对照研究的方法将2012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于我站接受药物流产的212例孕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药物干预,并结合舒适与人性化护理,观察对比两组孕妇流产后的出血情况及流产效果.结果:研究组完全流产率高于对照组,流产失败率低于对照组,总体药物流产效果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孕妇流产后出血量>300ml的发生率小于对照组.结论:药物干预结合舒适与人性化护理有助于促进孕妇完全流产,降低流产失败率,提高药物流产的可靠性.

  • 慢性病干预模式的探讨

    作者:刘业荣;孟广彦;王梅丽

    2000年年底,作为社区卫生服务向纵深发展的产物一"运动、饮食、平衡"促健康服务新模式在天桥医院社区正式启动.针对慢性病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费用高、死亡率高,天桥医院成立科研小组,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开展了"运动、饮食、平衡"非药物干预为主的慢性病综合干预促健康服务模式.

  • 甲皱微循环状态可变性的药物干预试验研究

    作者:陈春霞

    甲皱微循环可以直视观察,能够较好地反映周身的微循环状态.研究表明,50岁以上老年人的微循环状态可出现明显的退化,主要表现为管径变细、管袢畸形增多、血流减慢与血细胞聚集等.这些老年性退变是否可以逆转,对于抗衰老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特别是药物性干预是否能够改变微循环退变,尚未见文献报道.本文用复方丹参、维脑路通与潘生丁3种常用的抗血栓类药物进行了药物干预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及药物干预效果评价

    作者:李珍梅;钟义春;陈晓正;何健敏;林慧卿

    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亚临床甲减)对2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影响,评价药物干预治疗效果.方法:从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院内分泌门诊就诊的建立完善档案资料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选择120例合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为观察组,选择100例甲状腺功能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既往病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以及生化指标,对比两组患者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病率.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的LT4补充治疗48周,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生化指标及微血管并发症情况.结果:①两组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各期及总发病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肾病发病率:Ⅲ期为21.67%、Ⅳ期为14.16%、总发病率为35.83%,均分别高于对照组的16.00%、10.00%、26.00%,P<0.05.两组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对比上,组间相差不大,P> 0.05.观察组患者进行规范的LT4补充治疗48周后,TG、TC、LDL-C、TSH、hS-CRP、UAER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尿病肾病Ⅲ期的发病率由21.67%下降至17.5%,P<0.05,肾病Ⅳ期的发病率由14.16%上升至15.00%,P>0.05,肾病总发病率由35.83%下降至32.5%,但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各期及总发病率无变化.结论:亚临床甲减可加重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紊乱,导致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率升高,因此,有必要对2型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筛查,以便及早诊断和干预亚临床甲减,从而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

  • 高脂饮食诱导情绪障碍及药物干预研究进展

    作者:王慧;周佳;夏振江;王路路;尚靖

    近年来代谢性疾病和抑郁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临床研究表明代谢紊乱疾病与抑郁症之间存在共病现象.富含高糖高脂的西方饮食通常可造成肥胖、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代谢紊乱性疾病,近期研究发现高脂饮食是情绪障碍发病的危险因素,然而具体高脂饮食对情绪紊乱的影响机制尚未明确,其可能机制包括胰岛素抵抗、瘦素抵抗、炎症、氧化应激、神经凋亡、大脑奖赏回路系统等.本文对近年来报道的高脂饮食诱发情绪障碍可能机制及药物研究进行阐述.

  • 食管癌术后防治急性呼吸衰竭的体会

    作者:吴熹;王敏敏;李旭东;朱亚彬

    随着食管癌手术技术的提高,术后致命的吻合口瘘已不是首位并发症,急性呼吸功能衰竭(ARDS)上居第一位,本组采用病因防治、脏器支持、硝普钠与多巴酚丁胺联合维持正常心肺功能,早期采用非皮质醇抗炎药物干预机体的炎症反应综合征,取得较好效果,现将我们的经验报告如下.

398 条记录 10/20 页 « 12...78910111213...1920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