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献资料
-
戊型肝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戊型肝炎病毒(HEV)是一类新发现的RNA病毒.由于缺少可靠、方便的常规细胞培养系统和病毒感染的小动物模型,而从自然感染的人或实验感染的非人灵长类动物中获取的病毒量太少,对HEV的生物学和病理学研究受到严重限制.近几年来,主要利用亚基因组表达策略研究HEV基因产物的特性和功能,取得很多重要进展.本文以此为重点,概述了近年HE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成果
-
囊虫病和棘球蚴病免疫接种的研究进展
虽然世界各地采取服用抗蠕虫药和改变人们行为的方法来防治囊虫病和球蚴病,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疫苗的研究仍是必要的,它有可能在防治工作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在本文主要介绍在绵羊中抗棘球蚴病和在绵羊牛和猪体中预防囊虫病的一些有实用值的疫苗.有资料表明,重组疫苗对动物实验感染的保护率可高达80%以上,这些有潜力的疫苗在动物身上的成功,对于人体用疫苗预防囊虫病和棘蚴病的研究工作受到很大鼓舞.
-
马肉孢子虫的包囊超微结构及其实验感染终末宿主的研究
昆明地区马肉孢子虫包囊的自然感染率为78%.光镜下.包囊呈梭形,具有锥状和棍棒状的突起.透射电镜下突起内的微管在顶端松散排列,向下延伸集结成束,斜伸入基质层,有的和母细胞的膜相连.用含有包囊的马肉实验感染2只犬、2只猫,感染后犬粪中发现孢子囊和卵囊.潜伏期为13~14天.剖检,2只犬的小肠固有层中均查到孢子囊和卵囊.猫粪中一直未检到孢子囊和卵囊,剖检亦未发现.表明马肉孢子虫的终末宿主是犬,不是猫.我们认为马体内的肉孢子虫仅有一种,鉴定为柏氏肉孢子虫(Sarcocystis bertrami).本文是国内马肉孢子虫的首次报告.
-
猪带绦虫虫卵感染家猪致肝纤维化相关病理分析
目的 观察猪带绦虫虫卵实验感染中间宿主家猪后囊尾蚴致肝纤维化作用,并对病变程度进行定量分析.方法 实验猪分成3组,将亚洲猪带绦虫虫卵以高剂量(60 000个/ml)、中剂量(40 000个/ml)和低剂量(10 000个/ml)分别灌服感染家猪,每种剂量感染2头.健康家猪2头为对照组.30 d后剖杀,取肝脏,制作病理切片,HE和Cason染色,对实验猪肝脏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变化观察及胶原纤维含量分析.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家猪肝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炎细胞侵润,肝、脾指数增加(P<0.05或P<0.01);肝纤维化改变明显,胶原纤维总面积和总吸光度值增加,胶原纤维含量显著增加(P<0.05或P<0.01).结论 猪带绦虫虫卵感染家猪后以肝脏囊尾蚴寄生居多,同时发生以肉芽肿和纤维化改变为主的病理损害且较为严重.
-
卫氏并殖吸虫囊蚴人工感染鸭、鹅的实验研究
并殖吸虫病是并殖吸虫寄生于人体而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在自然界中广泛流行于豺、狼、虎、豹、犬、猫等动物体中.1976年Miyazaki[1]报告野猪肌肉内卫氏并殖吸虫童虫的自然感染情况,1978年Habe等[2]实验感染猪、家兔、大鼠、小鼠、豚鼠和鸡获得成功.1984年董长安等[3]进一步报告了卫氏并殖吸虫在小鼠体内的滞育现象.1991年陈黛霞[4]实验感染黑线姬鼠、花背仓鼠、大仓鼠和沟鼠成功.虫体在这些动物体内长期滞育,但当感染适宜宿主时,仍可发育为成虫.1991年陈桂光[5]在总结各地研究结果时对卫氏并殖吸虫的保虫宿主和转续宿主进行了系统的归纳.禽类中只有鸡为转续宿主,而未见鸭、鹅为宿主的报告.自然界中,鸭、鹅与疫河和人关系密切,特别是鸭经常觅食喇蛄,它们能否感染并殖吸虫,成为卫氏并殖吸虫的保虫宿主或转续宿主,值得探讨.为此,我们对卫氏并殖吸虫囊蚴人工感染鸭、鹅进行了观察.
-
旋毛虫虫种的鉴定方法及生物学研究进展
自1835年发现旋毛虫至上世纪中叶一直认为旋毛虫病是由单一的虫种引起的,即旋毛形线虫(Trichinella spiralis, Owen,1835).Nelson、Mukundi (1963) 和Nelson等(1966)实验发现,一些不同的地理株其生物学特性有明显差异,对大鼠易感的虫株同样对家猪亦易感,而来自于肯尼亚灌木丛中一种野猪和阿拉斯加熊的虫株对大鼠和猪的感染性差.Gretillat、Vassiliades(1968) 和Kruger等(1969)用西非和南非野生动物虫株实验感染猪和犬的比较研究也得到了相似的结果.Kozar(1965)用波兰虫株和肯尼亚虫株进行的实验感染中发现,肯尼亚虫株对小鼠较之猪不易感,但在实验室小鼠体内经数次传代后,其感染性有变化.
-
大肠埃希菌O157:H7蜚蠊实验带菌消长的研究
目的:采用EHEC O157:H7-EDL933株,体外染菌感染德国小蠊(Blattela germanica),观察其体内外感染和带菌消长情况.方法:点滴法体外定量染菌,剂量为1 μl(菌悬液浓度为 8.0×105~ 1.9×107(CFU/ml),并采用昆虫单虫单管方法饲养观察.结果:蜚蠊经体外染菌,获得体内外带菌,体外带菌时间中位数为( 144.0± 22.17)h(95%CI: 100.55~ 187.45 h);体内中位数为( 144± 25.77)h(95%CI: 93.48~ 194.52 h);体内外带菌消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1.46,P= 0.226 3).德国小蠊长带菌时间至少216 h(9 d).结论:蜚蠊不仅是EHEC-O157:H7的贮存宿主和疾病传播的媒介,更重要的是潜在的人类感染的传染源.
-
50年来我国蚊媒研究进展
蚊类不仅吸血骚扰,而且传播多种严重疾病,我国就存在疟疾、淋巴丝虫病、乙型脑炎(JE)和登革/登革出血热(DF/DHF),其媒介研究是它们流行病学和防治的首要工作之一.早在1877年,Patrick Manson在我国厦门发现致倦库蚊(Culex fatigans)(=Cx.quinquefasciatus Say,1821)是班氏丝虫(Wuchereria bancrofti)的中间宿主,揭开了蚊类与人类疾病关系的新篇章.本世纪初,我国学者就开始对疟疾以及班氏丝虫病和由马来丝虫(Brugia malayi)所致的马来丝虫病的媒介,进行了实验感染和自然感染调查.然而由于受当时条件和水平的限制,在这方面仅有了初步认识.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医学媒介才得以广泛和深入研究,不仅纠正和补充了早期工作的不足,更搞清了上述4类蚊媒病的重要媒介及其生态习性,包括以前未涉及的JE和DF/DHF媒介,为病媒蚊虫防制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我国蚊类研究,也是预防医学的重大成就.
-
鼠诺如病毒MNV-CW1感染C57BL/6小鼠的特点
目的 探讨鼠诺如病毒(Murine noroviurs,MNV)感染C57BL/6小鼠后临床及生物学特征,了解MNV的感染特点.方法 将MNV-CW1毒株以高剂量(104 PFU/只)和低剂量(102PFU/只)分别灌胃到C57BL/6小鼠体内,建立MNV感染小鼠模型.对感染小鼠进行体征观察和体温检测,检测粪便和血液排毒情况、组织中病毒的分布情况以及十二指肠病理切片检查.结果 感染的小鼠没有明显的体表变化,没有腹泻、发热等临床症状和病理改变.粪便检测感染后1~2d排毒.在感染后第3天部分血液中检测到MNV RNA.主要感染部位为消化系统和脾脏.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MNV-CW1感染C57BL/6小鼠模型为MNV感染小鼠致病机制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信息和技术支撑.
-
酵母表达的重组戊型肝炎病毒ORF2蛋白在实验感染恒河猴血清抗体检测中的应用
诊断试剂的研制和开发亦是戊型肝炎研究的重要内容,以E.Coli及昆虫细胞表达的重组戊型肝炎病毒(HEV)ORF2蛋白作为抗原建立的免疫学检测方法已应用临床戊型肝炎的诊断、实验感染灵长类动物抗戊型肝炎病毒(HEV)抗体的检测以及HEV特异性抗原的检测.这些方法包括:Western blot,IFA,ELISA等.研究证实,重组HEV ORF2蛋白具有较好的抗原性[1-3].我们应用巴氏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成功表达了戊型肝炎结构区蛋白ORF2,制备了新型重组HEV ORF2[4],将其作为抗原建立ELISA应用于实验感染恒河猴血清抗-HEV抗体的检测,旨在研究酵母表达的重组HEV ORF2蛋白的抗原性,以进一步探讨该重组蛋白在戊型肝炎诊断上的价值.
-
新分离呼肠病毒BYD1株实验感染食蟹猴动物模型的初步建立
目的:建立新分离呼肠病毒感染食蟹猴动物模型.方法:通过滴鼻和静脉感染两种途径,用从SARS患者分离的呼肠病毒BYD1株感染4只食蟹猴,每天观察体温变化;每组分别在感染后7 d和33 d各处死1只,进行肺脏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肺脏等脏器的病毒分离.定期采集血清和粪便,分别进行特异性中和抗体的测定和病毒分离.结果:感染猴于接种病毒后的3~4 d均开始出现发热症状,持续4 d,体温高可达40.4℃,退热4 d后又陆续出现第二次发热.感染动物均产生抗呼肠病毒的中和抗体,静脉组抗体滴度高于滴鼻组.从感染动物的肺、心、肝、脾、肾、脑和淋巴组织以及粪便中均分离出呼肠病毒.肺脏组织病理学检查为间质性肺炎.结论:食蟹猴实验感染呼肠病毒BYD1株后,出现发热、免疫应答、病毒血症和间质性肺炎等一系列临床病理学体征,说明食蟹猴可以用作呼肠病毒感染实验动物模型.
-
TT病毒在恒河猴实验感染的组织嗜性
目的了解TT病毒的嗜肝性.方法 5只实验感染病毒的恒河猴血症期间,采集各种组织,抽提各组织DNA, 分别用病毒双链探针或单链负义探针, 与吸附在纤维膜上的组织DNA进行斑点杂交.结果双链探针与肝、骨髓、脾、胃、小肠和大肠杂交阳性, 表明各该组织中都有无包膜DNA病毒的存在.单链负义探针与各该组织DNA杂交, 仅肝、骨髓和小肠为阳性, 表示存在可能作为病毒复制中间体的正义单链DNA.结论肝、骨髓和小肠可能是病毒的复制场所, 故TT病毒可能具嗜肝性.
-
克雅氏病——人的海绵状脑病
2000年2月12日《健康报》报道,我国发现首例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引起极大关注。1996年初,英国发生疯牛病时,曾有感染人类的病例报告,一时曾震惊世界。因为,克雅氏病是由新认识的一种全新概念的病原体所引起的传染病。 实际上,与疯牛病病原有关的疾病早有研究报道。本世纪50年代,太平洋岛屿民族中的库鲁(kuru)病,就是通过独特的殡葬仪式——分食死者脑子的方式传播的;此仪式废止,也不再出现kuru新病例。其后,对于搔痒病——与Kuru病状十分相似的一种动物病的研究,可用病羊脑组织匀浆实验感染多种动物,脑中的病原可以长期保持,认为脑细胞中含有致病因子。80年代以来,英国学者在研究与羊搔痒病类似的人类克雅氏病时,进一步明确其致病因子为不含核酸的蛋白质,称之为Prion(普瑞昂)。90年代英国疯牛病爆发,就可能与在饲料中含有羊肉粉有关。
-
实验室人员因动物实验感染流行性出血热九例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病毒引起的、经鼠传播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损害等为主要症状和体征,主要病理变化是全身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是我国较常见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
-
几种消毒剂浸泡实验感染鼠疫动物尸体的灭菌效果
实验室生物安全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特别是一些开展生物危险性较大的实验项目的实验室,其生物安全状况更是关系到民众的健康和社会的安全.
-
柯萨奇B3病毒川金丝猴分离毒株实验性感染BALB/c小鼠的病理形态学
目的:研究来源于川金丝猴的柯萨奇B3病毒株CVB/SGM-05对BALB/c小鼠的致病变特点.方法:4~6周龄健康雄性BALB/c小鼠30只,通过腹腔注射途径将滴度为105个TCID50/0.1 mL的CVB/SGM-05接种小鼠(0.2 mL/只),观察感染小鼠的临床症状及大体病变特点;分别摘取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胰腺、胃、肠、脑和脂肪组织,经10%的中性甲醛溶液固定后制作常规的病理石蜡切片,光镜下观察其病理变化特点.结果:小鼠于接毒后60 h开始死亡,死亡率达80%;发病小鼠均出现典型的结膜炎.对死亡小鼠剖检可见,肝脏明显肿大,呈淡黄色样改变,表面可见针尖大灰白小点;部分小鼠的脾脏肿大、边缘与坏死的脂肪发生粘连;明显的病变为腹腔内脂肪的大量坏死.病理切片观察可见心、肝、肾组织均有不同程度的细胞变性,心肌纤维间有炎性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严重;胃、肠黏膜上皮坏死、脱落;脑组织可见轻度淤血;脂肪坏死尤其明显.结论:与人源的标准毒株Nancy比较,猴源的CVB/SGM-05感染BALB/c小鼠可引起多脏器损伤,提示不同来源的CVB3毒株可能对感染动物的致病性有一定差异.
关键词: CVB/SGM-05 小鼠 近交BALB/C 实验感染 病理变化 -
人微孢子虫实验感染严重免疫缺陷小鼠
-
173澳大利亚犬自然感染或实验感染细粒棘球绦虫的粪抗原检测
-
云南省安宁市鼠类感染肝毛细线虫情况调查和实验动物宿主的研究
目的 了解云南省安宁市农田鼠类肝毛细线虫(Capillaria hepatica)的感染情况,并观察其对SD大鼠和昆明小鼠的易感性. 方法 于2010年3月~2012年3月,在云南省安宁市温泉镇农田中布放鼠夹捕鼠.捕获的鼠经实验室鉴定鼠种后,剖检肝脏,压片镜检虫卵形态,统计肝毛细线虫的自然感染率.分离肝毛细线虫虫卵,体外培养后,经口感染SD大鼠和昆明小鼠各4只,每只感染约1000个虫卵,相应对照组(各4只)则灌喂生理盐水.分别于感染后30 d和80 d各剖杀SD大鼠和昆明小鼠2只,观察肝脏病变情况,HE染色观察肝组织切片. 结果 捕获鼠类8属10种共115只,肝毛细线虫总感染率为22.6%(26/115),雌鼠肝毛细线虫感染率(22.5%,18/80)与雄鼠(22.9%,8/3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褐家鼠的感染率高,捕获的11只中有10只感染.剖检感染鼠肝脏,肉眼可见其表面有颗粒状白色或淡黄色小结节,大小为0.1~0.2 cm.结节压片后镜下见大量肝毛细线虫虫卵,呈椭圆形,大小为(50~65)μm×(25~30)μm.感染小鼠肝组织中的结节压片镜检和HE染色结果显示,感染后30 d,SD大鼠肝脏内发现被纤维包裹的肝毛细线虫成虫和虫卵,肝小叶间间质纤维形成;昆明小鼠肝脏内未发现肝毛细线虫成虫和虫卵,但有炎症细胞浸润.感染后80 d,SD大鼠肝脏内有大量虫卵,结节内出现钙化的成虫残体;昆明小鼠肝脏内发现成虫和虫卵,但未发现间质纤维发生. 结论 云南省安宁市野生鼠类中褐家鼠的肝毛细线虫感染率较高.SD大鼠和昆明小鼠均为肝毛细线虫的易感宿主.
-
中国西部地区牛带绦虫的分子鉴定和生物行为研究进展
本文对近年来涉及中国西部7省(区)10县(市)的牛带绦虫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驱虫治疗、成虫标本的形态学观察、11个地理虫株的分子生物学鉴定、牛带绦虫和亚洲带绦虫感染中间宿主猪和牛后囊尾蚴的发育和生物行为观察,以及中间宿主组织病理学变化的比较等进行综述,认为将亚洲带绦虫定为新物种比作为牛带绦虫的亚种更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