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遗传关联性研究Meta分析之遗传模型的选择:贝叶斯无基因模型法

    作者:翁鸿;林恩萱;童铁军;万翔;耿培亮;曾宪涛

    近年来,遗传关联性研究的Meta分析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设计遗传关联性研究的Meta分析时,传统做法是将各基因模型的结果全部计算出来,这样不仅增加了假阳性结果的概率,也使得Meta分析的结果难以进一步分析.因此,在设计遗传关联性研究的Meta分析时,一个重要的步骤是如何选择恰当的基因遗传模型.本文旨在介绍贝叶斯无基因模型法的原理,以期帮助读者在设计遗传关联性研究的Meta分析时应用此方法.

  •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联合四基因模型提高前列腺癌早期诊断效能的临床研究

    作者:冼土增;张俊夫;罗飞;张添辉;陈征;江东根;黄群雄;王劲;高新;庞俊

    目的 探究多参数磁共振成像(MP-MRI)联合外周血四基因模型(ITGB5,ERG,TIMP1,TMEM176B)对前列腺癌(PCa)成像的早期诊断效能.方法 建立外周血四基因PCa诊断模型,对363例疑似PCa患者进行MP-MRI检查和外周血四基因检测(结果只判定阳性或阴性),以前列腺穿刺活检或术后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MP-MRI、四基因模型、MP-MRI联合四基因模型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 四基因模型单独诊断PCa具有较高的灵敏度(99.0%)和阴性预测值(97.9%).相比MP-MRI或四基因模型单独诊断PCa的效能,MP-MRI联合四基因模型能显著提高诊断PCa的特异度(86.4%)和阳性预测值(87.5%).结论 四基因模型及MP-MRI联合四基因模型是诊断PCa的比较理想的方法,对PCa的早期诊断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 帕金森病相关基因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维雄;沈岳飞

    帕金森病(PD)是一种遗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针对这2大因素,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模型.转基因动物模型足采用显微注射、电子穿孔、微粒子轰击、病毒载体转染等方法使外源目的 基因在其体内表达的一种动物,利用这种动物建立的模型可以模拟致病基因诱发疾病的过程,在研究疾病的发病机理、基因治疗及药物干预方面有积极作用.主要论述基因工程PD模型的研究进展及其对PD研究的贡献.

  • 流感病毒感染中的T细胞应答

    作者:余传霖

    本文中总结了应用T细胞受体转基因模型和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类四聚体研究流感感染时的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应答,包括抗原特异性CDC4CD+T细胞的生成,多样性及其向肺部的移动,以及其在清除病毒中的作用.对于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在病毒感染中的作用以及效应细胞如何转变为记忆细胞,都有比较详尽的阐述.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常用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齐慧慧;陈岳祥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改变和有效锻炼相对减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日益增加,且出现低龄化趋势,其发病往往与肥胖、脂质代谢紊乱、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密切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常用的动物模型只能部分复制人类NASH的发生发展过程,而合适的动物模型的制备是实验研究得以顺利开展的基础.此文旨在总结目前常用的NASH动物模型并评价其优劣,为研究NASH的发病机制和有效的治疗搭建良好的实验平台.

  • 胃癌及癌前疾病基因模型研究

    作者:赵渊;姒健敏

    此文综述近年来国内外通过直接将调控胃癌的相关基因转染到动物胚胎中,或者基于基因同源重组原理的基因打靶技术,进行基因敲除而建立起来的胃癌及癌前疾病的基因模型,以及不同基因位点的基因模型的表型及病变发生率,发生时间等,它们在胃癌病变机理前瞻性研究及进行抗癌药的药理研究中,必将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鼠科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作者:潘良盈;赵曙光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组除外酒精和其他明确肝损伤因素所致的代谢相关性疾病,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FL)、脂肪性肝炎(NASH)及其相关性肝硬化。NAFLD 已经成为慢性肝病的主要致病因素,有统计显示发病率可高达20.09%[1]。虽然脂肪肝被认为是一个良性病变,但部分 NASH 可进展成肝硬化,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和肝癌,然而其机制尚不明确。良好的动物模型在研究 NAFLD 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发现,NAFLD 动物模型以鼠科动物为主,可分为三类:营养诱发模型、药物中毒模型和基因模型。本文就目前各种鼠类模型的特点及其病理机制进行综述。

  • 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

    作者:魏良兵;单莉;宋俊梅;庄星星;高家荣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肥胖发生率等的增加,糖尿病患病率逐年上升。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现已占糖尿病总发病率的90%以上[1-3]。2型糖尿病(T2DM)是以胰岛素分泌相对或者绝对不足以及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生理学基础和显著特征,继而引起体内葡萄糖和脂质代谢产生紊乱的一类全身代谢性疾病。为深入探讨T2 DM的病因、病机及药物治疗,理想的动物模型的建立是糖尿病研究的重要途径。因大鼠操作成本较低、便于饲养,被大量用于建立糖尿病模型。目前,糖尿病鼠模型主要有三种:自发性模型、实验性诱发模型以及转基因模型等,本文对当前常用的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行综述,具体如下。

  • 克罗恩病动物模型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作者:赵晓敏;贾波;钟强;李夏

    在现代医学中,动物实验模型研究极其重要。选择与临床症状相似,重复性好,操作简单的动物模型,不仅可以为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提供依据,还可以为治疗疾病和开发研制新药提供合适的工具[1]。克罗恩病( CD)动物模型的建立已经相对成熟,为临床更好的认识和治疗本病提供了方便。克罗恩病是肠粘膜上皮细胞对微生物抗原的异常免疫反应引起的慢性肠道炎症,在易感宿主甚至正常肠菌也可致病,正常肠腔内细菌产物可以启动肠道炎症并使之持久化[2]。人们制定了多种动物模型对其进行研究,包括化学物诱导、基因敲除、转基因、基因缺陷、T细胞移植、自然发生及口服细菌引起的克罗恩病模型,其中化学物诱导的免疫模型是目前使用多的[3]。

  • 12基因模型对乳腺导管原位癌复发风险预测的回顾性分析

    作者:简文静;唐静;王先明

    目的 评估12基因模型对中国人群乳腺导管原位癌(ductal carcinoma in situ,DCIS)的复发预测效能. 方法 对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临床资料齐全的79例DCIS患者的术后石蜡组织标本采用PCR方法进行基因检测,根据12基因模型计算DCIS评分并分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DCIS复发相关因素,采用Kaplan-Meier分析不同层次DCIS评分对DCIS复发的影响. 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DCIS病理核分级是其复发的高危因素,高核分级者的复发风险是其他分级者的4.581倍,而其他病理因素(肿块大小,ER、PR及HER2阳性,Ki67阳性表达)以及是否术后行内分泌治疗与DCIS复发并不相关(P>0.05).对79例患者根据12基因模型计算出的DCIS评分进行分组,低危风险组30例、中危风险组20例、高危风险组29例,随访发现其肿瘤复发/转移者分别为1例(3.3%),2例(10%)和4例(13.8%).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危风险组在较早出现DCIS复发,而中、低风险组出现复发时间相对较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 结论 12基因模型能初步区分中国人群DCIS患者的复发风险等级;利用其进行DCIS预后预测时,结合相关临床病理参数能更好地指导治疗决策.

  • 阿尔茨海默病非转基因动物模型研究

    作者:蔡志友;晏勇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进行性认知障碍和记忆力损害为主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病理特征是大脑萎缩、老年斑(senile plaques)、神经纤维缠结(neurofibrillary tangle,NFT)、脑血管沉淀物、颗粒空泡变性为特征.为了探讨AD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的开发,相继探索建立了一些AD动物模型.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转基因模型、毁损模型、自身免疫模型、衰老模型等.下面就AD非转基因模型的制作方法、优缺点及其使用范围作一简要综述.

  • 胃癌动物模型实验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林代华;钟梁;何宇新;黄英;彭成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胃癌模型造模的动物选择、诱癌因素、造模方法和胃癌转移模型尤其是转移鼠模型的研究进展.胃癌癌前病变模型主要有化学诱导、机械刺激、寒热刺激、主动免疫等法;胃癌模型分诱发性和移植性两种,诱发性肿瘤模型是以胃癌高危因素首先或同时破坏胃粘膜,再以MNNG诱导的方法常采用;移植性肿瘤按移植部位分可分为非原位移植和原位移植,按瘤源分可分为动物源性和人源性肿瘤.胃癌转移模型包括实验性和自发性转移模型两类.转移鼠在胃癌转移模型中受到广泛重视.指出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建立的转基因模型,其肿瘤发生机理及病理特点与临床为相似,是以后的发展趋势;功能基因的研究也将成为研究胃癌动物模型新方向.

  • 贲门失弛缓症动物模型制备的研究进展

    作者:张龙龙;王根旺;钱彬彬;顾越雷;杨孙虎

    目的 了解贲门失弛缓症动物模型制备的研究进展以及简要探讨贲门失弛缓症的发病机制.方法 查阅近年来有关贲门失弛缓症动物模型制备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多种动物模型如梗阻模型、经典的去神经模型和近年来研究热门的基因模型,它们都可以实现贲门失弛缓症的造模,且它们都是基于相应的病因学说,施以不同的处理因素,从而完成模型的制备.结论 贲门失弛缓症动物模型制备,主要经历了梗阻-去神经-基因三个阶段.基于先天性学说从基因层次出发的基因模型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了解这个疾病,可制造出理想的动物模型,可以为贲门失弛缓症的病因学研究提供可靠的依据.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