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围体外循环期肺保护的研究进展

    作者:朱贤

    体外循环肺损伤是心脏外科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导致肺损伤的原因包括炎性反应,缺血/再灌注损伤,凝血功能障碍等.目前针对肺损伤的保护措施主要有:肺动脉灌注,白细胞滤器,药物,超滤,机械通气,远端缺血预处理,微型循环技术,内皮祖细胞,体外循环装置的改进等.尽管肺保护相关研究已取得一系列重大进展,但其合理的应用方式及实际临床效果仍然存在争议,有待进一步验证.

  • 体外循环肺损伤机制与肺保护策略的研究进展

    作者:郑坤;张红

    体外循环肺损伤是心脏手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具有较高的死亡率.提高心脏手术麻醉的安全性及术后患者的预后,成为麻醉医师关注的重点.本文整合近年来相关研究资料,简述了体外循环肺损伤的机制是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和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并就这两点主要机制为出发点,分析了非药物肺保护与药物肺保护特点;提出了深入研究体外循环肺损伤机制以及合理应用体外循环肺保护策略,对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生存质量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右美托咪定肺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作者:吴先荣

    在目前,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 DEX)是一种高选择性的α2肾上腺素能受体(α2-adrenergic receptor,α2-AR)激动剂,具有中枢性抗交感作用,能产生近似自然睡眠的镇静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镇痛、利尿和抗焦虑作用,对呼吸无抑制,在临床麻醉镇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发现其对人体脑部、心肌组织、肾脏、肝脏以及肺脏等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现对其在肺保护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兔无心跳供体肺离体肺移植灌注模型的建立

    作者:谈震东;倪斌;壮毅

    目的 探讨建立一种简单有效的兔无心跳供体肺移植灌注模型.方法 将30只兔随机分为有心跳组(A组),无心跳-缺血60 min组(B组),无心跳-缺血90 min组(C组).A组供兔处死后,取供肺保存在4℃LPD液中4 h;B组供体抽血造成失血性休克并维持30 min后处死,供肺热缺血60 min,冷保存5 h;C组与B组不同之处在于供肺热缺血90 min.然后建立灌注模型灌注90 min.于1、15、30、60、90 min血气分析PO2并记录PAWP.灌注结束后检测供肺W/D、MPO活性和MDA水平.结果 A、B两组所有指标均无明显差异.三组供肺血PO2均随时间的延长降低,但C组PO2低于A、B组(P<0.05);三组PAWP随时间的延长渐升高,但C组程度高于A、B组(P<0.05).C组供肺W/D、MPO活性、MDA水平较A、B组高(P<0.05).结论 休克30 min、热缺血60 min兔NHBD肺离体肺移植灌注模型,模拟了临床NHBD肺移植肺保护,具有手术操作简单、重复性好、可靠性高的优点.

  • 低温肺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在体外循环中的肺保护作用

    作者:陈聪;曹民娟;李伦明;林华赋;李佩贤;周新明;马伦超;闵振兴

    目的 研究低温肺保护液在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手术中对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选择30例重度肺动脉高压先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肺保护组,每组15例.肺保护组CPB术中一次性从肺动脉灌注低温肺保护液,对照组未行肺动脉灌注.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阻断升主动脉30 min(T2),CPB结束后1 h(T3)、24 h(T4)、36 h(T5)取桡动脉血标本动态检测两组患者各时间点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在T1、T3、L4、L5各时间点对比观察两组术后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A-aDO2)和呼吸指数(RI).结果 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开始后,两组桡动脉血TNF-α、IL-10进行性增高.TNF-α于CPB结束后1 h达到高[对照组(148.42±23.10)ng/L,保护组(103.29±32.15)ng/L],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CPB前,对照组增高更显著(P<0.01).IL-10于CPB结束后24 h达到高[对照组(66.75±25.82)ng/L,保护组(85.12±20.68)ng/L],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CPB前,肺保护组增高更显著(P<0.05).CPB开始后,两组A-aDo2和RI进行性增加(A-aDo2对照组195.8±72.5,保护组161.3±33.2;RI对照组0.72±0.05,保护组0.56±0.08);对照组T3、T4、T5的A-aDo2及RI明显高于肺保护组(P<0.01).结论 CPB术后存在肺损伤,低温肺保护液可以抑制炎症因子TNF-α的产生,上调抗炎因子IL-10的释放,减轻肺损伤,改善术后肺功能.

  • 盐酸氨溴索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肺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陈兰平;张亚军;施东辉;顾明忠;吉林

    目的研究盐酸氨溴索对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的肺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30例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n=15)于术前3d每日静滴盐酸氨溴索20mg/kg·d,术后5d每日静滴盐酸氨溴索20mg/kg·d.对照组(n=15)于术前、CPB前、CPB2h、CPB4h四个时点分别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总磷脂(TPL)、饱和卵磷脂(SatPC)、总蛋白(TP)、肺氧合指数(OI)及血浆TNF-α.结果实验组体外循环术后BALF中的SatPC/TPL、SatPC/TP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肺氧合指数(O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浆T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可能通过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PS)的合成和分泌,抑制细胞因子等,对体外循环所致急性肺损伤提供保护作用.

  • 犬肺缺血预处理对体外循环肺和心肌保护的实验研究

    作者:王贤波;向小勇;赵兴吉

    目的 探讨肺缺血预处理对体外循环肺和心肌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12只健康杂种犬,体重12~15 KS,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只.对照组为单纯体外循(CPB)组,实验组为缺血预处理组,在主动脉阻断前行左肺门阻断5 min,再灌注5 min,重复一次,然后同对照组行CPB.两组采用相同的心肌保护(冷晶体停跳液).两组CPB均持续1 h,于CPB前、再灌注120 min后采集左下肺和心肌标本测定肺湿干重和心肌含水量、肺和心肌MDA、SOD活性以及肺和心肌病理改变.结果 ①CPB后实验组肺湿干重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3.4867±0.6776和5.3067±0.3034;肺组织MDA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5.3517±1.0769)nmol/mgprot和(7.4002±1.1569)nmol/mgpmt;肺组织SOD活性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127.4512±18.8801)U/mgpro和(103.6103±9.5299)U/mgprot.②CPB后心肌含水量实验组低于体外循环前(P<0.05),分别为64.6173±4.1682和77.3333±3.0807;心肌MDA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5.3233±1.5304)umol/mgpmt和(7.5517±1.0236)nmol/mgprot;心肌SOD活性实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166.0104±6.3458)U/mgprot和(140.4514±13.9413)U/mgprot;③组织学检查:CPB前两组肺和心肌病理检查组织结构正常.CPB后实验组肺和心肌标本可见轻度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积聚、毛细血管淤血和轻度水肿,而对照组肺标本可见明显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积聚、毛细血管淤血和间质明显水肿,对照组心肌组织可见明显的淋巴细胞积聚,心肌间质水肿明显,心肌组织损伤较重.结论 犬肺缺血预处理对CPB肺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减轻了肺和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 间断肺通气对婴儿体外循环的肺保护作用

    作者:陈芳;王涛;马星钢

    目的 观察间断肺通气对婴儿体外循环(CPB)的肺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选取60例1岁以内行室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于CPB开始后停止通气;处理组于CPB开始心脏停跳后膨肺(用手挤压气囊,使气道压力升到25-30 cmH2O,维持3-5秒,重复5次),将肺内血液排出,然后静态膨肺(4-8 cmH2O),并每隔10min膨肺5次.两组患儿均于腔静脉开放后恢复机械通气.记录术后呼吸机通气和重症监护时间,在主动脉阻断前、阻断10min和开放10min分别采集左右心房血测定白细胞计数,并测定术前、主动脉阻断10min、开放10min、CPB后2h、6h、12h、24h和48h时血浆NE、TNF-帷 L-6、IL-8含量.结果 术后机械通气和重症监护时间处理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主动脉阻断10min和开放10min时,对照组右心房血白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左心房血(P<0.01);NE、TNF-a、IL-6和IL-8浓度在主动脉阻断10min、开放10min、CPB后2h、 6h、12h时处理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在婴儿CPB过程中持续静态膨肺并间断压力膨肺,可以减少白细胞的粘附、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有较好的肺保护作用.

  • 雷公藤内酯醇对兔供肺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作者:朱红军;于曙东;何靖康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TRI)在兔肺移植中对供肺缺血再灌注肺保护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16对健康家兔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肺以改良低钾右旋糖酐(LPD)肺保护液灌注及保存,实验组则将雷公藤内酯醇(0.5mg/L)加入改良LPD液灌注及保存,在4℃保存4h后再灌注1h,测定移植肺组织的干湿比(W/D);测定肺组织中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表达以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并观察肺组织病理结构的变化.结果 再灌注后,实验组的W/D和MPO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其肺组织中NF-κB和ICAM-1的表达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肺组织病理变化较对照组轻.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能减轻肺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有效改善肺功能,对供肺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 婴幼儿心脏直视术的体外循环管理

    作者:元凤;曹辛;胡晓华

    目的 总结婴幼儿心脏直视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婴幼儿心脏手术体外循环时,由于年龄小,体重低,血容量少,组织器官发育不全等生理特点,手术风险较高.方法 为保证体外循环的顺利进行,需要掌握好灌注流量,灌注压,减少预充液,做好超滤,保护重要脏器,及时监测血气电解质,并进行调整与纠正,使各项生理指标维持在正常水平.结果 通过对512例婴幼儿体外循环灌注观察,CPB时间32-205min,主动脉11-140min,全组患儿均顺利脱机.1例因低心排死亡.结论 完善的CPB管理,良好的心肌和肺保护是小儿心脏手术成功的重要方面.选择适宜的血液稀释和相应的灌注方法 ,注重心、肺等重要生命器官的保护特有助于手术的成功.

  • 盐酸氨溴索对高龄患者胸部手术围术期的肺保护作用分析

    作者:马保卫

    目的 探讨盐酸氨溴索对高龄患者胸部手术围术期的肺保护作用.方法选择在本院住院治疗的高龄胸部手术患者112 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 例.对照组不进行盐酸氨溴索干预,观察组静脉滴注盐酸氨溴索2 mg/kg、1 次/d.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肺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O2(96.73±13.58)高于对照组患者(79.82±11.26),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PaCO2(36.92±4.01)低于对照组患者(40.28±4.69);观察组患者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率为7.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4%;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10.29±2.38)d,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13.92±2.19)d.结论盐酸氨溴索对高龄胸部手术患者具有肺保护作用.

  • 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硝酸甘油减轻中性粒细胞对肺的损伤分析

    作者:张灿华;刘国锋;余鸭全

    0±43.45)mmHg(1mmHg=0.133kPa),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的(209.61±66.35)mmHg(P>0.05).两组术后在监护室机械通气时间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硝酸甘油可能抑制中性粒细胞在肺内聚集和激活,减少弹性蛋白酶的释放,产生肺保护作用.

  • 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肺保护作用的临床研究

    作者:梁祥森;刘涛;郭建极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SF)对体外循环(CPB)术后肺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30例进行二尖瓣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在CPB 前静脉泵注SF1mL/kg 至术毕,对照组同期静脉泵注等量生理盐水.在CPB 前及CPB 后1h 分别取左右心房血测定中性粒细胞.于CPB 开始前、CPB 结束时、CPB 结束后1h 分别抽取桡动脉血,采用ELISA 法测定血清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结果 CPB 前两组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PB 后两组各项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对体外循环肺功能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 七氟醚用于单肺通气的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王伟芝;罗艳华;张涣君

    七氟醚是吸入麻醉药品中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新型吸入麻醉药,其血气系数较小,诱导和清除迅速,临床使用不影响术后苏醒和恢复;对呼吸道刺激小,容易被患者接受;血流动力学较为稳定,具有肺保护作用并且对肺缺血再灌注具有保护作用,现已广泛的应用于临床麻醉工作.

  • 围手术期肺保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

    作者:姚尚龙

    肺保护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狭义肺保护指肺或心肺移植时对供体肺脏的保护、从而在受体上发挥正常功能.广义肺保护指对各种原因导致肺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以维护患者正常的肺功能.

  • 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小儿体外循环后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胡亚男;苏新娟;王惠娴

    通过观察不同剂量盐酸戊乙奎醚对小儿先心病肺动脉高压体外循环(CPB)后细胞因子释放及肺功能的影响,探讨其肺保护作用的机制,得出结论:CPB前应用0.04 mg/kg盐酸戊乙奎醚能有效抑制细胞因子TNF-α、IL-6的释放,减轻CPB后急性肺损伤,具有一定的肺保护作用.

  • 冠脉搭桥术中不同左心引流方法肺保护作用的研究

    作者:冯琦;梅静

    目的 探讨不同左心引流方法对冠脉搭桥体外循环肺保护的作用.方法 将62例60岁以上的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成两组,N1组体外循环开始即刻开启左心引流,经右肺动脉荷包放置左心引流,术毕,心排量恢复后停止.N2组主动脉阻断,灌注心肌停跳液后,心脏停跳后开启左心引流,经主动脉根部Y型灌注针吸引结束与N1相同.心内操作结束后停止.比较两组体外循环前及结束时,术后1h,6h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6的浓度,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肺水含量,氧合指数及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结果 N1组体外循环后TNF,IL-6的浓度及气道峰压,气道平台压及肺水含量较其他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 早开始,晚结束左心引流能减轻患者体外循环肺损伤,具有良好的肺保护作用.

  • 积极治疗尘肺保护工人健康

    作者:邹昌淇

    尘肺已成为我国常见、发病率高的职业病.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尘肺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治疗,在全国各地建立了疗养院和职业病防治机构,积极开展尘肺病的研究和临床治疗,定期安排患者疗养,使许多尘肺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但尘肺发病仍居高不下,截至2010年底,我国累积有726 541例尘肺患者,其中煤工尘肺和矽肺约占85%~90%,因尘肺死亡20多万例,现患患者50多万,每年还陆续发生1.0~1.5万尘肺新病例.此外,我国疑似尘肺患者接近百万.尘肺病的防治仍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机械通气患者肺保护的临床研究

    作者:李汝勇;张继红;李玉芝

    近年来,随着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LI/ARDS)的病死率有所下降,但仍高达30%~50%[1].本研究拟观察在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治疗ALI/ARDS患者的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及动脉血气的变化,以评价乌司他丁在ALI/ARDS机械通气的肺保护及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降低病死率中的作用.

  • 升主动脉注射鱼精蛋白对体外循环后C3a和C5a的影响

    作者:沈定荣;张青;王涛;孟保英;马超;谭晓丽

    目的 观察和评价通过升主动脉及上腔静脉注射鱼精蛋白不同注射途径对体外循环后婴儿血浆C3a、C5a的影响.方法 年龄≤12个月行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患儿6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经升主动脉注射鱼精蛋白组)和对照组30例(经腔静脉注射鱼精蛋白组).于注射鱼精蛋白前(T1)、注射鱼精蛋白后1 h(T2)取右心房肝素抗凝血1 ml,用ELISA法测定血浆C3a、C5a浓度.结果 实验组患儿注射鱼精蛋白前后血浆C3a浓度[(18.762±3.792)μg/L与(19.554±3.453) μg/L,t=-0.846,P =0.20]、C5a浓度[(0.843±0.159) μg/L与(0.825±0.119)μgtL,t=0.496,P=0.3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对照组患儿注射鱼精蛋白前后血浆C3a浓度[(18.780±3.864) μg/L与(22.961±3.501)μg/L,t=-4.392,P<0.01]、C5a浓度[(0.839±0.157)μg/L与(0.979±0.116) μg/L,t=-3.928,P<0.01]均显著增高.注射鱼精蛋白后1h对照组患儿血浆C3a浓度较实验组显著增高[(22.961±3.501) μg/L与(19.554±3.453)μg/L,t=-3.795,P<0.01]、C5a浓度亦较实验组显著增高[(0.979±0.116) μg/L与(0.825±0.119) μg/L,t=-5.075,P<0.01].结论 升主动脉途径注射鱼精蛋白可显著减少体外循环后婴儿血浆C3a、C5a浓度.

348 条记录 4/18 页 « 12345678...171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