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的发展及启示

    作者:杨莉;胡善联

    过去十几年里,卫生经济学评价方法得到了普遍推广,这一领域的研究文章日益增多.特别是在1992年,随着澳大利亚政府开始要求进入药品报销目录的新药申请提交经济评价结果,其他国家也纷纷效仿,根据各自国情制订了相应的约物经济学评价指南,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开始得到迅速发展.指南不仅可以帮助制订药品价格、进行药品报销决策和新药审批参考,同时为合理配置卫生资源提供依据,还可以规范药物经济学研究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回顾药物经济学指南的发展历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制订指南和进行药物经济学研究.

  • 中医临床研究课题结题评估量化指标及解释

    作者:耿涛;翁维良;高蕊;陆芳;李睿

    研究背景:针对以往中医临床研究中出现的重申报轻过程、质量控制措施不到位等问题,科技部首次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疑难疾病中医防治研究"项目的42个课题中,专门设立了"中医临床研究的方案优化和质量控制研究"的课题,针对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研究方案设计、评价方法、质量控制措施等关键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指导各临床研究课题组优化研究方案,并建立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体系,开展临床研究质量控制,保障研究的质量和水平.中医临床研究质量控制评估的关键是评估指标的建立是否科学、合理,在中期评估量化指标、过程质控评估量化指标基础之上建立了结题评估量化指标,是对前期工作的不断深入和有益总结.临床研究是探索医学领域疾病发生机制、演变规律和结局预后的活动过程,是促进医学发展的重要手段[1].

  • 浅谈病证结合模式下的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

    作者:张光银;张军平

    中医药学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临床疗效.当前“病证结合”为主的诊疗模式下,传统上以个人经验进行个案前后比较式的疗效判定方法已经不适应中医药学现代化发展的要求,直接用现代医学的临床疗效评价体系,也不适用于中医学的诊疗规律.因此,如何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已成为临床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现状,针对中医临床的特点,认为针对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当分为对中医“法”的疗效评价、对“方”的疗效评价和对“药”的临床疗效评价,并且以对“法”的评价为例进行探讨,进一步提出临床研究方案、证候以及来自患者和其家属的报告等当作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着力点,为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模式并进行方法学研究提供参考.

  • 中医药科研机构科技创新评价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作者:王俊文;李宗友;李海燕;童元元;何巍;李彦文;刘扬;陈旖旎;赵英凯

    目的:本研究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为例,探索中医药科技创新评价的方法.方法:检索2005-201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在CHKD、维普和万方数据库发表的论文,以年被引频次占前1%的文献为研究对象,通过作者团队和关键词互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修正topsis法量化排序等方法,筛选出中国中医科学院发表的重要科技创新内容.结果:中国中医科学院发表的文章中,年被引频次占前1%的文献共278篇.通过作者团队和关键词互相关分析,得到重要科技创新内容及其研究团队为:血瘀症(陈可冀等)、一测多评(王智民等)、糖尿病(仝小林等)等多项;通过主成分分析和修正Topsis法量化排序等方法,对核心作者和核心创新内容的进一步筛选做了示例.结论:本研究的方法整体适用于机构内部创新成果的筛选和评价,可为建立中医药行业科技进步评价方法提供参考.

  • 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探讨

    作者:郭志忠;蒋健;苏式兵

    临床疗效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现有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未能充分反映中医诊治的特点和优势.因此,如何建立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和评价体系已成为临床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总结目前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所采用的循证医学、临床流行病学和数据挖掘等方法和技术,针对中医临床的特点,讨论存在的问题,提出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的研究思路,为进一步探索符合中医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模式并进行方法学研究提供参考.

  • 中医临床研究软指标评价体系的初步构建

    作者:朴海垠;谢雁鸣

    通过对中医临床研究中中医软指标的筛选、赋权、量化及用适宜统计方法进行归纳和整理,比较其各自优缺点,并分析其适宜应用范围,探索了建立符合中医软指标自身特点的、科学的中医软指标评价体系的方法.考虑到中医软指标的主观性、非线性等复杂特性,中医软指标的构建宜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的范式,借鉴多学科理论成果.

  • 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作者:温博;曾升平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侵袭性自身免疫病,以致残性多关节滑膜炎为特征.近年来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研究不断深入,其易感因素、发病机制、临床检测、诊断标准、病情评价、临床治疗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所得信息进行整理、总结、提炼,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研究进展进行阐述,以期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提供参考.

  • 中药注射剂过敏及类过敏反应体外评价方法的初步建立

    作者:李伟;武璐璐;姜华;汪巨峰;李波

    目的:比较RBL-2H3、P185、Ku812和RPMC 4个细胞系在过敏和类过敏反应评价中的敏感性。方法实验中选用了RBL-2H3、P185、Ku812和RPMC等4种细胞系。在培养过程中,在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中药注射剂(临床有过敏反应或者类过敏反应的注射液)或者阳性对照药C48/80,然后观察不同时间点细胞脱颗粒率、组胺释放水平和IL-10表达水平。结果在进行过敏反应评价时,中药注射剂可引起Ku812细胞和RBL-2H3细胞的脱颗粒反应,并引起培养液中组胺释放量增加;在进行类过敏反应评价时,中药注射剂可引起RBL-2H3细胞,RPMC细胞和Ku812细胞的脱颗粒反应和组胺释放量的增加。在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均未检测出IL-10。结论 RBL-2H3、RPMC以及Ku812细胞可用于中药注射剂引起的过敏和类过敏反应的评价,但是不同的细胞敏感性不同。

  • 纳米材料体外细胞毒性研究现状与展望

    作者:汪保林;邱慧

    纳米科学是上个世纪8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是21世纪有前途的新科学技术之一.随着纳米材料应用的日益广泛,其所带来的健康风险也越来越大,对其生物安全性的研究也刻不容缓.文章就纳米材料的毒性影响因素,对细胞造成的毒性效应机制及其体外细胞毒性的评价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并综述了近几年来关于纳米材料毒性研究的新进展及对纳米技术安全性评估进行了系统的讨论.

  • 病人期望影响针刺疗效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作者:徐倩;石广霞;李兆鑫;王麟鹏;刘存志

    期望效应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是目前针灸临床研究中的热点和难点,如何客观量化评估病人期望的大小是当前研究中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对期望的机制研究和临床研究进行总结,并介绍了期望的评价方法及影响因素.通过对针刺期望效应及其在针灸临床试验中应用的探讨,明确了针刺期望效应的重要性,对于今后优化临床试验设计,降低针刺临床研究由于期望不同造成的评价结果偏倚具有一定的意义.

  • 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客观评估

    作者:王晓明;易杰;廖世新;浦田繁;森和;李德新

    目的:探讨脾气虚证、脾阳虚证、脾阴虚证的动物造模及评价方法.方法:以复合造模的思路,用对比、主观评估、客观指标结合的方法,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前后生物学体征,检测各组肛温、阴囊温度、运动前后血中乳酸值.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18天脾气虚组、脾阳虚组和脾阴虚组的体重均下降.脾气虚组的肛温、阴囊温度下降不大,无显著性差异;脾阳虚组的肛温、阴囊温度下降明显;脾阴虚组肛温、阴囊温度有所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运动后血中乳酸值脾气虚、脾阳虚、脾阴虚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三个造模组之间两两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脾阴虚组>脾阳虚证组>脾气虚组.结论:进食、体重、体温、粪便状态,是评估脾虚证动物模型的基本指标,血乳酸值对评估脾虚证"体倦乏力"有积极意义.在科研设计上,不仅要设立正常对照组,还应设立中药反证组及其他脾虚证的病理对照组.

  • 高强度训练女运动员的临床表型及评价方法研究

    作者:陈清光;陆灏;许家佗;陆纯燕;李俊燕;屠立平;张明

    目的:研究高强度训练女运动员的临床表型与中医四诊客观化评价方法.方法:女运动员32名,健康大学生16名,应用中医证候量表进行问诊并评分,通过NIKON D40数码相机、YJJ-101脉象仪采集舌脉象数据,并检测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高强度训练女运动员以肝郁、气虚证为主,症状亦相符合,磷酸肌酸激酶(CPK)、睾酮(T)等生化指标升高.舌质指标,肝郁组(16例)b值较正常组增高,气虚组(16例)a值降低,气虚组L值较肝郁组增高,a值降低(P<0.05),脉象指标,气虚组较正常组h1降低,(△)y增高,肝郁组S、Ad升高,气虚组较肝郁组h1、S、As、Ad降低,h3/h1、w/t、(△)y增高(P<0.05),反映了中医舌脉内涵.结论:高强度训练女运动员处于运动疲劳状态,用临床表型和中医四诊客观化评价是可行的.

  • 以3个慢病专项的实证研究为例评价中医慢病防治成果质量评价方法的适用性

    作者:任明;孙晓;郭利平;张伯礼

    目的:通过前期建立的“中医慢病防治成果质量评价方法”评价3个中医慢病课题中1 1个中医慢病防治成果,寻求生产质量好的中医慢病防治成果项目,为后续中医慢病防治成果研究提供策略性研究.方法:将前期建立的“中医慢病防治成果质量评价方法”,以100分赋值建立专家评分表,以价值契合度值分析成果的价值,以质量百分比(Q值)评价成果质量,评价分析3个中医慢病专项研究中11个研究成果的价值和质量.结果:3个课题11个中医慢病防治成果生产项目,“中医治疗早期COPD稳定期方案的临床研究及疗效评价”优等级,其余项目成果生产的质量良好,结合价值维度分析“中医治疗早期COPD稳定期方案的临床研究及疗效评价”成果生产契合度较高,其余成果价值契合度不高,两者结果大致吻合.结论:“中医治疗早期COPD稳定期方案的临床研究及疗效评价”成果生产质量良好以及成果价值契合度高,由此可见中医慢病成果的质量和价值因素,既取决方案设计、伦理审核、国际注册、质量控制等,又要注重成果的内部真实性、外部真实性及经济性的一致.

  • 中医独特技术筛选与评价的流程及方法

    作者:李洪皎;王智瑜;闫东宁;何丽云

    在我国基层和民间蕴含着丰富的中医独特诊疗技术,然而由于独特诊疗技术常为技术持有人经验,且研究过程中很难实施随机、盲法,不能简单套用循证医学和流行病学现有评价方法;且很多基层与民间的独特诊疗技术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研究团队与资金不足等现状,科学的筛选与评价的方法成为研究人员面临的挑战.本研究团队开展的3种中医独特技术的规范与评价研究,对中医独特技术筛选与评价研究思路与方法进行了探索.研究显示,现场调研与注册登记相结合的方法可以较好的筛选中医独特技术,而根据独特技术自身特点及研究基础建立阶梯递进的评价模式为中医独特技术评价研究提供了合理的思路和方法.

  • 基于11个中医慢病专项研究探讨中医慢病成果质量评价方法的建立

    作者:任明;孙晓;郭利平;张伯礼

    本研究以11个中医慢病课题32个临床研究方案评价为研究内容,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和量表研究技术方法,分别构建以理论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为评价维度根据临床研究设计类型不同的2种较为系统的质量评价方法,可指导中医慢病研究的设计与实施,提高成果质量,发现中医防治慢病的特点和优势,为中医慢病防治成果的转化与推广应用奠定方法学基础.

  • 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动物实验研究与评价方法思考

    作者:祝日荣;任小巧;毛萌;王明强;郭慧娟;仁青加

    目的:探讨基于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动物实验研究和评价方法.方法:采用传统文献分析方法,对当前缺血性脑血管病动物实验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目前尚缺乏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证型动物模型制备的评价研究,动物模型与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资料较少,动物模型的制备与中医药治疗研究的关联性考虑不周.结论: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动物实验应充分结合中医临床实际、动物解剖特点、实验研究目的、药物作用特点、疾病所处阶段来选择动物模型和评价指标,要建立基于中医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动物实验的研究与评价方法.

  • 有关临床疗效评价若干基本问题的探讨

    作者:李平

    对临床疗效、疗效评价、中医临床疗效评价、疗效评价体系4个临床疗效评价领域的基本概念进行了阐述,并对现代临床疗效评价具备的伦理特征和生物.心理一社会医学特征加以探讨,提出用复杂系统理念构建临床疗效评价方法论和信息技术对临床疗效评价的技术支撑作用.

  •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三)

    作者:

    19 如何建立和完善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人才考核评价制度?一是在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下,加强研究,探索建立以中医药临床实践水平为核心,以品德、知识、能力和服务为主要内容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评价标准体系.二是探索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评价方法,完善测评手段,客观公正的评价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和能力.三是探索建立中医药专业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发挥中医药人才评价中介组织作用,开展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

  • 中药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作者:赵蓉;杨惠霞;蒲瑾;王丹洁;曾光

    中药材重金属污染已成为国内外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了解并掌握我国中药材重金属污染情况,不仅有利于中药材重金属污染总体状况的判断,也可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数据基础.本文对近十几中药材重金属污染及其评价方法研究做一总结,为后续系统评价我国中药材重金属污染情况提供支持.

  • 患者服用中药汤剂依从性评价方法研究

    作者:康敏;张露蓉;江国荣

    目的:建立以出现不合理现象的程度和权重赋分评价患者服用中药汤剂总体依从性的方法。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7-12月服用中药汤剂的患者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量表进行问卷和访谈综合调查,以服用中药汤剂过程中出现不合理现象的程度和权重赋分作为评价依从性的指标(0:完全依从;0<X≤0.5:依从性较好;0.5<X≤2:依从性较差;2<X:完全不依从)。结果按患者综合得分分级后的依从性人群分布为:完全依从占21.13%,依从性较好占30.28%,依从性较差占45.07%,完全不依从占3.52%。依从性等级与自觉疗效等级呈等级正相关(rs=0.9199;P=0.000003);依从性“较好”与“较差”、“好”(完全依从与依从性较好)与“差”(依从性较差与完全不依从)相比,自觉有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从性好”不适症状发生比例低于“依从性差”的人群,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出现不合理现象的程度和权重赋分作为评价患者服用中药汤剂依从性的指标而建立的“服用中药汤剂总体依从性评价方法”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意义。

859 条记录 4/43 页 « 12345678...4243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