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360期刊网!
学术期刊
  • 学术期刊
  • 文献
  • 百科
电话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文献资料

  • 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在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效果评价中的意义

    作者:韩涛;阙军;曹权

    目的: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在危重患者营养支持效果评价中的意义.方法:2013年9月-2014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68例ICU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计算入院时及入院营养支持7d后APACHEⅡ评分,测定入院时及行营养支持7d后血清RBP、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65例门诊体检者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入院时血清RBP、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01),经过7d营养支持,血清RBP水平较入院时显著升高(P< 0.001),转铁蛋白及血红蛋白较入院时升高(P<0.05),而白蛋白水平较入院时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RBP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血清RBP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危重患者营养支持的效果,同时可以动态评估古病情变化.

  • 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作者:赵泳谊;张丽;刘翠冰

    目的评价尿毒症腹膜透析(腹透)患者营养状况,以制订营养治疗方案.方法对33例腹透患者及28名健康体检者,采血检测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磷(P)的含量,并进行人体学测定和主观评估.结果经综合评估,腹透组营养不良率占75.8%,TP、ALB、HB、CHO、TG、P、上臂围、上臂肌围和握力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腹透组体质指数、三头肌皮褶厚度略低于对照组,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透患者存在较严重的蛋白质营养不良,并有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高脂血症和高磷血症.

  • 你的营养早餐在哪里

    作者:宁莉

    经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朋友们介绍他们的早餐内容,请我帮助做个营养评价.有的朋友早餐只吃鸡蛋加牛奶,也有的是鸡蛋加咖啡,或者鸡蛋加蛋白粉,因为他们经常听到这样的养生理论:"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是健康食物",所以他们认为鸡蛋加蛋白粉之类的早餐营养价值很高.

  • 507例内科住院病人营养状况的主观综合评价

    作者:吴悦;黄俭;陈敬社

    为了解内科住院病人的营养状况,对我院507例内科住院病人用主观综合评价(SGA)方法进行临床营养评价,现报告如下.

  • 杭州某中学1967名学生营养状况调查

    作者:沈伟

    为了解我校学生营养状况,我们按《浙江省学生健康监测方案》要求,于1999年10月对全校在校学生进行了健康检查和营养评价,现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 对象杭州第十四中学初一至高三年级在校学生1967名,其中男1010名,女957名。初中学生计878名,男451名,女427名;高中学生计1089名,男560名,女529名。 2 方法身高体重测量严格按《学校卫生情况年报表技术规范》进行,营养状况评价按《1 985年中国学生7~22岁身高标准体重值》评定,以同等身高标准体重值为100%,低于90%为轻度营养不良,低于80%为中度营养不良,低于70%为重度营养不良,超过标准体重110%为超重,超过120%为肥胖。

  • 卧床患者体重的回归预测

    作者:叶世伟;吴庆文;韩蔚

    体重测量对于卧床患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体检项目,它涉及对患者的营养评价、营养方案的制定、用药剂量的确定以及判断是否水肿等.但是要准确测量卧床患者和过度肥胖患者的体重并非易事.为了临床方便,我们推导出了卧床患者体重的估测公式,并对误差进行了分析.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8例的营养状况评价及对策

    作者:张菊芳;全丽芳;潘寄春

    目的 分析9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提出对策.方法 对98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生化指标评估及主观全面营养评估.结果 98例患者经综合营养评估,良好25例,轻-中度营养不良31例,重度营养不良42例,生化指标检查结果大部分患者偏低.结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较差,应加强饮食治疗宣教,以提高患者的饮食治疗依从性.

  • 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价

    作者:斯彩娟;吴贞颐;朱琴;郑培奋;陈洁文;高蔚;章小艳;余小龙

    目的 调查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营养风险、营养不良发生率,比较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和简易微型营养评定(MNA-SF)用于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况筛查的适用性和结果.方法 采用定点连续抽样的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标准、获知情同意的307例患者于入院次日晨分别采用NRS2002和MNA-SF进行营养筛查.结果 307例患者均完成NRS2002和MNA-SF,NRS2002筛查显示营养风险发生率为41.37%,MNA-SF筛查显示营养不良风险发生率为28.01%,营养不良发生率为14.98%.两种筛查方法在营养风险筛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NRS2002和MNA-SF评分结果与BMI、Alb主要营养指标相关.结论 NRS2002和MNA-SF两种工具都是老年心脑血管病患者营养评价的好方法.

  • 临床药师参与胃癌新辅助化疗患者营养治疗的研究

    作者:张磊;祁献芳;赵红卫;秦玉花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胃癌患者营养治疗和药学服务的作用。方法拟行新辅助化疗的胃癌患者6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行常规化疗,干预组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临床药师对其营养状况进行全程干预,两组化疗方案均为XELOX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每组各30例,观察治疗结束后两组营养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完成率。结果干预组患者化疗结束后各项营养指标均优于常规治疗组(均P<0.05)。严重骨髓抑制发生率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干预组全部按计划完成治疗,常规治疗组6例患者暂停或终止化疗(P<0.05)。结论临床药师参与胃癌化疗患者营养治疗可以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抗肿瘤治疗顺应性和耐受性。

  • 食管癌高发区林州市居民膳食营养状况调查

    作者:邹小农;郑素芳;王雯;武燕萍;刘新伏;刘彬;王秀荣;范金虎;乔友林

    目的调查食管癌高发区与河南林州居民膳食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1996年春秋两季分别用称重记账法,以户为单位,调查林州营养干预随访研究对象三日的膳食,用我国营养学会膳食营养素供给量(RDA)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调查期间摄入量高的五大类食品依次为谷类、新鲜蔬菜、薯类、调味品类和蛋类.豆类、肉类和鲜果类的摄入量较低,奶类食品极少.春秋季之间,新鲜嫩茎叶花苔类蔬菜、根茎类蔬菜和蛋类食品的平均摄入量有较大差异.春季和(或)秋季中,低于RDA的微量营养素有维生素B2(64%和52%)、硒(79%和66%)、锌(72%和62%)、钙(53%和39%)、视黄醇当量(154%和25%)、抗坏血酸(156%和75%)和维生素E(95%和78%).结论目前河南林州居民春秋两季仍有多种与食管癌发病有关的微量营养素摄入量低于RDA,秋季更为突出.

  • 规范膳食指导实现妊娠期糖尿病血糖的控制

    作者:张小丽

    我国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发病率在2.31%~7.61%,呈逐年上升趋势[1-2].GDM的发生主要与遗传、胰岛素分泌异常及其敏感性改变、饮食等有关.近年研究发现,膳食指导在GDM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对248例(按行业新标准诊断)75 g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筛查异常的孕妇进行规范化膳食指导[3],使GDM孕妇血糖值控制在理想范围,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筛查及营养支持调查

    作者:邬静密;谢浩芬;徐琴鸿;冯波

    目的 应用营养风险筛查2002工具调查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营养支持应用情况.方法 采用NRS 2002筛查工具对60例手术治疗的脑卒中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调查,记录其住院期间营养支持应用情况.结果 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28.3%(17/60):有营养风险患者营养支持率为88.2%(15/17).肠外营养(PN)与肠内营养(EN)的比例为1∶4.3.患者肠内营养能量摄入、氮量和热氮比分别为(96.6+17.40)kJ·kg-1·d-1、(0.14±0.04)kg/d和(144.65±16.15)∶1,能量摄入和热氮比均明显低于中国专业分会推荐的摄入标准.结论 脑卒中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高,营养支持不尽合理,需要“肠内与肠外临床诊疗指南”培训.

  • COPD住院患者迷你营养评估的应用价值

    作者:朱莺;吴厉锋;施肖红;钱小英

    目的 采用迷你营养评估(MNA)法调查COPD住院患者的营养状况,评价MNA与传统的身体组成评估法(BCA)评估COPD住院患者营养状况的一致性.方法 抽取能够有效配合完成MNA的COPD住院患者96例,分别进行MNA评估和身体组成评估法进行评估,比较两种方法评估营养不良的价值.结果 BCA与MNA判断住院COPD患者营养状况一致性检验的kappa值为0.854.结论 MNA评价住院COPD患者营养状况简单实用,与BCA的一致性较好.

  •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作者:何晓琴;吴素琴;金桂仙;邱夏桑

    目的 评价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营养状况.方法 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定法(SGA)将86例血透患者分为3组,营养良好者52例,轻中度营养不良者27例,重度营养不良者7例进行有关生化指标、人体测量指标及蛋白质摄入量等综合营养评估.结果 86例透析患者中主观综合营养评估总营养不良的发生率为39.53%,轻中度营养不良组和重度营养不良组的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肌酐、三头肌皮褶厚度、饮食蛋白摄入量和蛋白分解率低于营养良好组.结论 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较高,与蛋白质摄入不足等因素有关,应对血透患者进行合理的饮食治疗.

  • 新疆南部碘缺乏病高危地区补碘对改善重点人群机体碘营养的作用

    作者:马品江;蒋继勇;张玲;涂杰;夏荣香

    为了解育龄期妇女及8 ~10岁儿童的碘营养水平,笔者等于2011年10月对新疆碘缺乏病严重流行高危地区重点人群开展碘营养水平项目评估,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调查对象 孕妇、哺乳期妇女,在校8~10岁学龄期儿童.1.2 抽样方法 以碘缺乏病严重流行的新疆南部地区3个地(州)为调查地区,每个乡(镇)随机抽取2个行政村,在每个行政村采集20名18~40岁育龄妇女家庭的食盐进行定量检测,同时采集其中15名妇女的尿样进行尿碘分析.每个乡(镇)随机抽取一所小学校,采集40名(每个家庭一名学生)8~10岁学生家中食盐进行碘含量检测,随机抽取其中20名学生测定尿碘水平和B超测量甲状腺容积.

  • 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刘晔;欧阳晓俊;蔡晓真;陈吉海;胡健;陆冰;傅坤发

    目的 比较不同筛查工具评估282例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状况差异,探讨营养筛查量表与患者临床指标、日常生活能力及疾病状况关系,分析影响老年营养状况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2002)及微营养评定法简表(MNA-SF)对282例年龄≥65岁的住院患者进行营养筛查.同时测定血液营养代谢指标,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评估(Barthel指数),记录患者基础疾病情况、有无感染及住院天数等信息.结果 (1)NRS2002评估有营养风险169例(59.9%);MNA-SF评估为营养不良38例(13.5%),营养不良风险100例(35.4%).NRS2002与MNA-SF诊断营养异常结果基本一致(Kappa=0.47,P<0.001),NRS2002诊断阳性率高于MNA-SF(P<0.001).(2)NRS2002与MNA-SF评分结果均提示有营养风险组或营养不良/营养风险组相对无营养风险组的年龄较大,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胆固醇(TC)及Barthel指数较低,住院天数较长,同时患急性感染、认知功能障碍的比例较高.(3)急性感染、卒中、认知功能障碍是营养风险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4.776(95%CI:2.293~9.950)、8.747(95%CI:4.450~17.193)、7.205(95%CI:2.289~22.677);急性感染、认知功能障碍是营养不良/营养不良风险的危险因素,OR分别为2.021(95%CI:1.158~3.527)、6.046(95%CI:2.717~13.453).63.48%的内科老年住院患者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其NRS2002评分低于合并0~2种基础疾病组,而MNA-SF评分较高.结论 内科老年住院患者约半数存在营养问题,NRS2002、MNA-SF两种营养筛查方法诊断结果基本一致,NRS2002更适于内科住院老年患者.急性感染、卒中及认知功能障碍是内科老年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合并3种及以上基础疾病的老年内科住院患者营养状况较差.

  • 基于微型营养评定法的营养评估及干预在老年住院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

    作者:董桂平;张朝辉;胡睿;潮凤;刘柳;李瑜;虎丹丹

    目的 通过微型营养评定法(MNA)评价老年住院慢性病患者营养状况,探讨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在老年住院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病患者54例,运用MNA进行营养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于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给予营养支持和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后第2周MNA分值及日常生活能力评估分值(Barthel指数)、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GB)、体质指数(BMI)、上臂围、小腿围、患者利手握力等变化.结果 运用MNA对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并给予个性化营养支持与护理方案,结果显示:干预前后MNA总分、Barthel指数、PAB、利手握力、BMI、上臂围、小腿围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营养总风险率由干预前68.52%下降到干预后46.29%.结论 MNA可及时发现老年住院慢性病患者存在的营养风险,有利于临床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营养支持与护理干预措施,可以降低住院老年慢性病患者的营养风险,提高老年住院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 营养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作者:侯煜;徐若男;丁霞;周洁琛;张芳;姜田甜;杜青;杨艳

    目的评价营养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微型营养评价(MNA)对120例老年人进行营养评估,MNA结果为存在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接受营养健康教育和营养状态、生活质量评估,对照组只接受营养状态、生活质量评估,随访12月后比较两组MNA、传统营养指标、健康调查简表(SF-36)生活质量评估。结果120例老年人中,营养状态良好25例(20.8%),营养不良17例(14.2%),存在发生营养不良危险78例(65%)。营养健康教育12个月后,干预组营养状态良好的比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MNA、体质量指数(BMI)、上臂围(MAC)、血清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结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SF-36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6个方面的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较高,营养健康教育能够明显改善老年人的营养状态,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 血液透析患者血浆总胃饥饿素与营养指标的关系

    作者:谭荣韶;刘岩;葛月辉;钟小仕;覃丹平;何育勤;曾彤梅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浆总胃饥饿素(Ghrelin)水平与营养指标间的关系.方法 采取横断面调查血液透析患者(HD组)29例、慢性肾衰患者(CRF组)15例、健康对照者(Health组)17例,比较各组间血浆总Ghrelin水平,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总Ghrelin与营养指标(生化指标、体格测量和营养风险筛查评分(NRS2002)间的相关性.结果 血浆总Ghrelin水平在HD组透析前[(4.51±2.37) μg/L]的水平明显比CRF组[(2.44±1.39) μg/L]、Health组[(1.97±0.85) μg/L]升高(均P<0.01),透析后则明显降低[(2.26±1.14) μg/L,P<0.01];总Ghrelin在有营养风险的HD患者中明显升高(与无营养风险HD患者比较,P<0.01).HD患者血浆总Ghrelin与前白蛋白(r=-0.472,P<0.01),三酰甘油(r=-0.325,P<0.01)呈明显负相关,与NRS2002(r =0.516,P<0.01)呈明显正相关,与其他营养指标无相关关系;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血红蛋白、NRS2002与Ghrelin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HD患者的血浆总Ghrelin水平明显升高,与NRS2002评分呈正相关、与营养指标呈负相关关系,可通过透析清除.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状况分析

    作者:杨子艳;郝晶;程博;王璐

    目的 采用主观全面评定法(SGA)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进行营养评价,探讨MHD患者饮食蛋白质、能量摄入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 由专职营养师对106例患者进行膳食调查,并采取SGA法对患者进行营养状态评价,同时对患者进行人体测量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SGA评价:营养状况正常69例,占65.09%;中度营养不良28例,占26.41%;重度营养不良9例,占8.49%.营养正常组与中度营养不良组相比较,体质量、每日能量摄入、上臂围、上臂肌围、白蛋白、前白蛋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营养正常组与重度营养不良组比较,除上述差异外,年龄、透析龄、每日标准体质量蛋白质摄入、血红蛋白、三酰甘油水平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透析患者营养不良与年龄、透析龄、每日标准体质量蛋白质和能量摄入有关.

549 条记录 17/28 页 « 12...14151617181920...2728 »

360期刊网

专注医学期刊服务15年

  • 您好:请问您咨询什么等级的期刊?专注医学类期刊发表15年口碑企业,为您提供以下服务:

  • 1.医学核心期刊发表-全流程服务
    2.医学SCI期刊-全流程服务
    3.论文投稿服务-快速报价
    4.期刊推荐直至录用,不成功不收费

  • 客服正在输入...

x
立即咨询